
上海市金山区(五四制)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14页上海市金山区(五四制)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一、名句名篇默写1.默写(1)海内存知己,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 ,波撼岳阳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3)蒹葭萋萋, 《蒹葭》)(4)假日里,晓华到上海植物园游玩,看到园中树木和藤蔓姿态优美,随风飘拂,不由得用《小石潭记》中的句子“ , ”来赞美二、文言文阅读阅读诗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乙】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丙】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
至一家,老人谓曰:“此公欲来能相容否?”对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吾此间凡衣服、饮食、牛畜、丝纺、麻枲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共之,故可同处子果来,勿携金珠锦绣珍异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杨谢而从之又戒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与老人同出南宋康与之《昨梦录》)2.【甲】诗属于“风雅颂”中的“ ”篇;【乙】文的作者是 (人名)3.下列各句中“之”与例句中“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皆不私藏,与众共之A.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 B.杨谢而从之C.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D.忘路之远近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阡陌交通,鸡犬相闻5.【乙】【丙】两文都以人物的 为线索,前者叙写了武陵人在桃花源的所见所闻,后者通过 来描写洞内的生活情况,但都描绘了一个 的理想社会6.对上述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甲】诗中的“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以行动来反映君子的深深思恋,生动形象B.【乙】文中渔人是偶然发现了桃花源;丙文中杨氏是经老人引导才进入大山之穴C.【丙】文中的民众是按人口分配土地,然后自己耕种养蚕,不能向别人求取食物。
D.【丙】文中杨氏听了穴中人的话后不愿留在洞中,所以临近傍晚与老人一同出穴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阳关内外,故人不绝①“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朝诗人王维这一家喻户晓的诗句千百年来留给我们太多的遐想,让“阳关”这个边陲官驿被世人所知那么诗句中的“阳关”到底在哪里?它在历史上究竟有着怎样的地位和作用? ②阳关的得名,一般认为是因阳关在玉门关之南,故曰阳关现在也有学者认为,它是因移民村落而命名的:从西汉元狩二年起,有一批来自颍川郡阳关聚的百姓迁徙到现在的阳关所在地,这些移民建立村落,并以“阳关聚”来命名自己的所在地,阳关因此得名③西汉的敦煌是与西域诸国商业贸易的都会,而敦煌郡的阳关在西汉与西方世界交流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西汉时期,西域各国使者一般由阳关入塞,途经龙勒置等驿站,而敦煌郡是他们进入汉地的首站进入敦煌郡后,负责传递文书的驿站会派专人护送他们继续往东行进;待他们从长安返回西域时,敦煌郡的驿站还会再派人将他们护送回国由此看来,阳关实际上是出敦煌往西域的必经之关隘《汉书·西域传》记载西域各国的里程时,都要记载本国到阳关的距离④敦煌郡的阳关还是西汉到西域的物资存储与转运的来往必经之地。
西汉经敦煌运送到西域的军队士兵、官员和家属以及军备物资,都是经过阳关前往西域地区的;西域各国使者向西汉政府贡献的名马、骆驼、酒曲等特产也是经由阳关到达敦煌,然后前往长安等地的;同时,西域商团携带着大量的商品物资赴敦煌、长安进行贸易不仅如此,西汉先进的铁器和冶炼技术、医药和医学技术、丝绸和纺织技术、纸张和造纸技术等,也是经由阳关沿着丝绸之路向西传播的另外,西汉在西域的行政管理机构——西域都护,其与西汉中央政府的信息沟通,都是经由阳关往来的可见,敦煌在汉代发展成为物资交流、文化交融和信息交会的都会城市,阳关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⑤作为丝绸之路通往西域的重要关口,阳关长期发挥着极为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唐代高僧玄奘从天竺取经归来,东进阳关返回长安;边塞诗人岑参曾两次赴西北边塞任职,也屡经阳关,更留下“阳关万里梦,知处杜陵田”的千年佳句阳关迎送往来的使者,保护过路的商旅,见证了东西文化交流的辉煌历史⑥今天的阳关,不再是王维笔下“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荒凉之地,已然成为见证古代丝绸之路辉煌的重要遗迹,它代表着一个文化符号,是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7.围绕“阳关”,第②-④段依次说明的内容是:(1) (2) (3) 8.第③段西域各国使者从西域到长安,途经点的排列顺序最准确的一项是( )A.西域"敦煌"龙勒置"阳关"长安B.西域"阳关"敦煌"龙勒置"长安C.西域"阳关"龙勒置"敦煌"长安D.西域"龙勒置"阳关"敦煌"长安9.作者两次引用“西出阳关无故人”,对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引用诗句是为了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阳关”,并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B.文章的②-⑤段是围绕着“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一诗句展开对阳关的说明的C.结尾再次引用表明历经千年的阳关见证了辉煌的历史,也代表了丰厚的文化D.作者两次引用“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一诗句,首尾呼应,增强了文学色彩10.第⑤段不能与第④段调换顺序,请说明理由阅读下文,完成各题门缝里看戏①那年头,我五岁半祖父带我看过一出京戏《失空斩》当时懵懵懂懂,不明白啥叫“京”,啥叫“戏”,三国人物为啥长成、穿成那个模样,讲话为啥总装腔zuò shì,平常为啥在街上看不见他们,难道是单独住在一个叫三国的地方?②心头痒痒,觉得太玄妙,太神秘那是另一个世界,灯光灿亮,景色辉煌,人物相貌气宇轩昂,一动一静,一言一语都像是在天国,绝不是我们所在的人间祖父啥时再看戏呢,天晓得我是小孩子脾气,上午栽树,下午就想吃果子③戏票分三等,最便宜的是五分钱对于穷人,五分钱是什么概念?不清楚是日午前,母亲在屋后小河的码头洗衣服我站在后面哼:“我要五分钱,我想看戏……”母亲摸摸口袋,又缩回手,不同意不给我就不走,一直站着磨母亲是疼我的,每当我和大姐、二姐闹别扭,母亲不问青红皂白,总是站在我这边这天,母亲洗完衣服却头也不回,径自走了④午后,我只好一个人跑去剧场。
剧场有人查票,我只能转来转去,转到西南门那是扇木门,右侧有道竖形的裂缝,中间像被小刀挖过,有拇指宽,状如一只狭长的细眼,我踮起脚,还是够不着我去河浜搜索了一圈,捡得几块半截砖头转回去,门眼已被一个大孩子占领无奈,只得在一旁干站他故意激我,大呼好看⑤好不容易等到他大发慈悲,把门眼让给我,垫好砖头,站上去,勉强够到,闭上左眼,拿右眼对着,却是一片漆黑——门里有人挡着难怪那大孩子放弃,他看不到了⑥过了一段时光,中秋节,私塾放假,那日下午,我又去了剧场,老地方,仍是西南门谢天谢地,门眼还在,也没有旁人,我随身带了两块泥砖,垫着正好这回剧目是《秦香莲》⑦因为缝隙太窄,角度又偏,只能看到半个戏台,人物面对观众,于我仅是个侧影俗话说“门缝里看人——把人瞧扁了”,是说把人看小了,或者扁平化了我倒不这么认为,反而觉得更聚焦,更诡秘干扰也有,中途有一位观众,大概是后排的,蹭到了门前,正好遮住我的视线我比前番来得机灵,清了清嗓子,奶声奶气地求人家:“大叔,让开一点好吗?”门里的人听到我的话,回头瞟了一下,立马移开了⑧《秦香莲》的戏,我没看过,但剧情听过若干遍秦香莲的丈夫陈世美进京赶考,中了状元,招为驸马秦香莲扶老携幼,到京城寻夫。
陈世美忘恩负义,不认贤妻,并派人谋杀开封府包拯包大人主持正义,判陈世美死罪公主与太后出面求情,包拯铁面无私,最终将陈世美送上龙头铡,真是大快人心!⑨是日我看完全场,尽兴而归⑩是日我一步三跳,心花怒放⑪我怒放的心花中有一朵是:哪天我挣了钱,要买头排的票,把他们剧场的戏挨个看完;如果钱有富余,就买好多张票,送给那些穷人的孩子⑫半个世纪后,我历尽沧桑,风尘仆仆还乡像武陵人重访桃花源,我去探望那座老剧场是它,就是它它还屹立在那里外形虽然苍老,这是不可避免的,但功能完好,不时还有演出我大喜过望,向陪同的朋友提出想看一场淮戏这是乡愁,另一种生命的盐分朋友积极安排,钱嘛,自然不用我掏我掏的是热泪——没有人知道,此刻,我又变回了那个从门缝里看戏的小男孩11.根据拼音写汉字:装腔zuò shì( )12.选文主要回忆了儿时看戏的经历,请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13.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分析第③段画线句的妙处__________________14.对选文最后一段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它”指的是剧场门口那扇破败的大门,门缝引发了“我”对岁月的慨叹B.“屹立”写出我发现老剧院在历经时代变迁后依旧坚挺的激动和惊喜。
C.“变回”“小男孩”流露出作者对家乡的怀念,以及对美好童年生活的留恋D.以“我掏出的是热泪”抒情,强烈呼吁人们重视并保护传统的地方戏曲文化15.文中的“我”垫着泥砖,缝隙太窄,角度又偏,只能看到半个戏台和人物的侧影,为何对门缝里看戏记忆犹新?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四、名著阅读16.为了提高阅读效率,圆豆同学推荐大家采用的方法阅读《经典常谈》,并请你完成下面表格的内容方法提要阅读任务目的性较强,每次阅读可以选择关注某一方面的内容,可以是需要阅读的内容,也可以是感兴趣的内容 任务一:学完教材中《诗经》二首以后,小九同学对《诗经》的表现手法十分感兴趣,请你向她说明《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 任务二:橙子同学想要了解屈原的爱国情感,那么他应该选择阅读的内容是( )A.《说文解字》第一 B.四书第七 C.《周易》第二 D.辞赋第十一(1)根据上述“方法提要”,请推测圆豆推荐大家采用的阅读方法是 2)任务一: (3)任务二:( )17.阅读完《经典常谈》,同学们对“读经典的意义”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纷纷写下自己的感想。
请你结合对本书的阅读体验,仿照示例,说说中学生阅读中国古代经典的意义小语这样说:读经典,可以学习语文知识,比如可以从《说文解字》中了解汉字的造字法和每个字的造字本义我这样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作文18.成长的路上,我们一直在寻找,寻找属于自己的真挚友谊,寻找自己内心的热爱,寻找所处城市的活力,寻找更多的社区服务……请以“终于找到了”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不少于600字2)不得出现学校名称和师生姓名《上海市金山区(五四制)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