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检验仪器学考试重点知识总结.doc
27页第一章 概论1. 临床检验仪器常用性能指标(可能考问答题) 1灵敏度 2 误差 3噪声 4最小检测量 5精确度 6可靠性 7重复性 8分辨率 9测量范围和示值范围 10线性范围 11响应时间 12 频率影响范围1 灵敏度:检验仪器在稳态下输出量变化与输入量变化之比2 误差:当对某物理量进行检测时,所测得的数值与真值之间的差异3 噪音:检测仪器在没有加入被检物品时,仪器输出信号的波动或变化范围4 最小检出量:检验仪器能确切的反应最小物质含量5 精确度:检测值偏离真值的程度6 可靠性:仪器在规定时期内及在保持运行不超限的情况下执行其功能的能力,反应仪器是否耐用的一项指标第二章 离心机 1. 离心技术:应用离心沉降进行物质的分析和分离的技术2. 离心机的工作原理:利用离心转子高速旋转产生的强大离心力,迫使液体中的微粒克服扩散,加快沉降速度,把样品中具有不同沉降系数和浮力密度的物质分离颗粒的沉降速度取决于离心机的转数、颗粒的质量、大小和密度3. 离心力:由于物体旋转而产生的力,物体作圆周运动所产生的向心力的反作用力4. 相对离心力:通常颗粒在离心过程中的离心力是相对于颗粒本身所受的重力而言,因此把这种离心力叫做相对离心力。
5. 离心机的分类:按转数分为:低速、高速、超高速6. 离心机的最大容量:离心机一次可分离样品的最大体积,mn,一次可容纳最多离心管一个离心管容纳样品最大体积7. 沉降系数:颗粒在单位离心力场作用下的沉降速度,其单位为秒8. 离心机的基本结构低速离心机的结构较简单,由电动机,离心转盘(转头)、调速器、定时器、离心套管与底座等主要部件构成其最大转速在10000r/min以内,相对离心力在15000xg以内高速(冷冻)离心机 最大转速为20000~25000r/min超速(冷冻)离心机 最大转速可达50000~80000r/min 9. 差速离心法:差速离心法又称分步离心法,根据分离物的沉降速度不同,采用不同的离心速度和时间分步离心的方法10. 差速离心法的优缺点: 优点:操作简单,离心后用倾倒法即可将上清液与沉淀分开,并可使用容量较大的角式转子;分离时间短、重复性高;样品处理量大 缺点:分辨率有限、分离效果差,沉淀系数在同一个数量级内的各种粒子不容易分开,不能一次得到纯颗粒;壁效应严重,特别是当颗粒很大或浓度很高时,在离心管一侧会出现沉淀,颗粒被挤压,离心力过大、离心时间过长会使颗粒变形、聚集而失活。
11. 密度梯度离心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又称区带离心法,该方法主要用于沉降速度差别不大的微粒,将样品放在一定惰性梯度介质中进行离心沉淀或沉降平衡,在一定离心力下把颗粒分配到梯度液中某些特定位置上,形成不同区带的分离方法12. 密度梯度离心法的优缺点: 优点:具有很好的分辨率分离、分离效果好,可一次获得较纯的颗粒;分离范围广; 缺点:分离时间长,需要制备梯度液,操作严格,不易掌握第三章 显微镜 1. 光学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光学显微镜是利用光学原理,把人眼所不能分辨的微小物体放大成像,供人们提取物质细微结构信息的光学仪器光学显微镜由两组会聚透镜组成光学折射系统把焦距较短,靠近观察物、成实像的透镜组称为物镜;焦距较长,靠近眼睛、成虚象的透镜组称为目镜被观察的物体位于物镜前方,被物镜作为第一级放大后成一倒立的实像,然后此实像再被目镜作为第二级放大,得到最大放大效果的倒立的虚象,位于人眼的明视距离处2. 光学显微镜的最小分辨率是0.25um3. 光学显微镜的基本结构: 1.光学系统:物镜、目镜、聚光镜、反光镜 2.机械系统:聚光镜升降、调焦系统、载物台和物镜转换器等运动夹持部件以及底座、镜臂、镜筒等支持部件)4. 光学显微镜放大倍数的计算5. 显微镜的一半操作规程:1打开电源开关,旋转光强调节旋钮使光强适中,2旋转粗调旋钮把载物台姜到最低处,打开夹片器,放好标本,轻轻松开夹片器自然夹住玻片,旋转载物台下标本平面移动控制旋钮,将标本放置在恰当是位置,3旋转物镜转换器把10倍物镜置于标本上方,先从侧面观察,旋转显微镜的粗调,⑩样品尽可能接近物镜,若有锁死装置需锁死;4通过右目镜观察标本,慢慢旋转粗调使载物台下降.,粗调聚焦后再用微调作精细调节,调节光瞳间距调节把手,双目可以观察到一个单一的像,5旋转左目镜上的屈光度调节环,使样品清晰可见,使双眼视力差得到补偿,6旋转聚光镜上下移动钮将聚光镜转移到最高位置,然后取下目镜镜头,直接往镜筒内看并旋转聚光镜孔径光阑刻度盘使孔径光阑调到大约为物镜NA的80%的位置便可获得高质量的像,要注意更换物镜后都要重新调整孔径光阑;7物质物镜转换器转动,选用所需放大倍数的物镜并配合使用对应的目镜;8观察并记录。
第四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工作原理:光照射到物质可发生折射、反射和透射,一部分光会被吸收,其能量以热释放出来利用测量物质对某些波长光的吸收来了解物质特性不同物质会吸收不同波长的光改变入射光波长,并记录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程度,得该物质吸收光谱,可根据物质吸收光谱分析物质结构、含量和浓度2. 光的吸收定律:即郎伯-比尔定律,是比色分析的基本原理表达了物质对单色光吸收程度与溶液浓度和液层厚度之间的函数关系A=-lg I/I0=lg I0/I=lg 1/T=kbc3.郎伯-比尔定律适用条件:1入射光为单色光,2溶液浓度不能过大4.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结构: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信号显示系统、光源:提供入射光的装置;单色器:是将来自光源的复合光分解为单色光并分离出所需波段光速的装置,是分光光度计的关键部件;吸收池:又称比色皿、比色杯、样品池或液槽,受用盛放被测溶液的器件;检测器:把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装置信号显示系统:是把放大的信号以适当的方式显示或记录下来的装置5.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性能指标:1.波长准确度和波长重复性;2.光度准确度 3.光度线性范围 4.分辨率 5.光谱带宽 6.杂散光 7.基线稳定度 8.基线平直度6.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分析方法 (1)定性分析 (2)定量分析 (3)纯度鉴定:在紫外光区,核算的最大吸收峰是260nm,蛋白质的最大吸收峰是280nm。
纯RNA样品的A260/A280的比值是2.0+—0.1,纯DNA样品的A260/A280的比值是1.8+—0.1,无论是RNA还是DNA,A260/230的比值应大于2.0小于2.4第五章 临床血液常规检验仪器 1. 血细胞分析仪(BCA):又称血细胞自动计数仪(ABCC)、血液自动分析仪(AHA)等,是对一定体积全血内血细胞数量和异质性进行自动分析的常规检验仪器其主要功能是血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血红蛋白测定、先关参数计算等 2. 血细胞分析仪的细胞计数原理 1. 电阻抗型血细胞分析仪的细胞计数原理:血细胞与等渗的电解质溶液相比为不良导体,其电阻值比稀释值大当血细胞通过检测器的微孔的孔径感受区时,其内外电极的恒流电路上的电阻值瞬间增大,产生电压脉冲信号脉冲信号数等于通过的细胞数,脉冲信号幅度大小与细胞体积成正比根据欧姆定律,在恒电流电路上,电压变化与电阻变化成正比,电阻值又同细胞体积成正比,血细胞体积越大,电压越高,产生信号的脉冲幅度就越大各种大小不同的细胞产生的脉冲信号分别被送入仪器的检测通道,经计算机处理后,以体积直方图显示出特定细胞群中的细胞体积和细胞分布情况。
最后得出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相关参数 2. 联合检测型血细胞分析仪的细胞计数原理:以流式技术为基础再联合使用流式、激光、射频、电导、电阻抗、细胞化学染色等多项技术进行细胞分析,并综合分析检测数据,从而得出较为准确的“五分类”结果其均使用了流式细胞计数,形成流体动力聚焦的流式通道,使单细胞流在鞘液的包裹下通过流式通道,将重叠限制到最低浓度3. 网织红细胞计数分析基本原理:采用激光流式细胞分析技术与细胞化 学荧光染色技术联合对网织红进行分析,利用网织红中残存的嗜碱性物质—RNA,在活体状态下与特殊荧光染料(新亚甲蓝等)结合,激光激发产生荧光,荧光强度与RNA含量成正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单个的网织红的大小和细胞内RNA含量及Hb含量由计算机处理,得出网织红技术及其他参数 4. 血细胞分析仪测定Hb的原理:除干式离心分层型、无创型外,各种BCA对Hb测定都采用光电比色原理血细胞悬液中加入溶血剂后,RBC溶解释放出Hb,后者与溶血剂中有关成分形成Hb衍生物,进入Hb测试系统在特定波长(多为530~550nm)下进行光电比色,吸光度值与所含Hb含量成正比与不同型号BCA配套的溶血剂不同,形成Hb衍生物也不同,吸收光谱也有差异,但最大吸收峰都接近540nm,因为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推荐的氰化高铁(HiCN)法的最大吸收峰在540nm,仪器Hb的校正必须以HiCN值为标准。
5. 血液凝固分析仪的凝固法是通过检测血浆在凝血激活剂作用下一系列物理量(光、电、超声、机械运动等)的变化,再由计算机分析所的数据并将之换算成最终结果的方法 6. 血液凝固分析仪检测原理:血凝仪使用的主要检测技术方法有凝固法、底物显色法、免疫学法,干化学法等凝固法是血栓/止血实验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半自动血凝仪以凝固法检测为主,全自动血凝仪还可使用底物显色发和免疫学法等7. 凝固法:是通过检测血浆在凝血激活剂作用下一系列物理量(光、电、超声、机械运动等)的变化,再由计算机分析所得数据并将之换算成最终结果的方法,故也称生物物理法 按测量原理可分为电流法、超声分析法、光学法、磁珠第六章 临床血液流变学检验仪器1. 血液粘度计的分离:工作原理分为毛细管粘度计和旋转式粘度计2. 红细胞沉降率:是指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沉降的速度,简称血沉是应用于临床诊断和观察某些疾病活动情况的一项重要参数在血液流变学测定中常作为红细胞聚集、红细胞表面电荷、红细胞电泳的通用指标,其结果对许多疾病的活动、复发、发展有监测作用3. 自动血沉仪工作原理:所以自动血沉仪的原理和方法都是建立在魏氏法的基础上,利用光学阻挡原理进行测量;也有采用红外线障碍法或激光光源扫描微量全血进行检测。
4. 影响红细胞沉降的因素:1.红细胞的大小和形态;2.红细胞的变形性;3.红细胞聚集性和相互作用;4红细胞的压积,5血浆介质的上升流动;6.沉降管的倾斜度 5. 自动血沉仪基本结构:光源、沉降管、检测系统、数据处理系统 6. 红细胞沉降曲线:分为红细胞不下沉的悬浮期、红细胞缗线状形成的聚集期、红细胞等快速下降的快速沉降期、红细胞开始积压的缓慢沉降期 7.自动血沉仪的质量控制: 第七章 临床尿液检验仪器1. 尿液分析:是临床诊断泌尿系统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对尿液的物理学检查和化学检查,可观察尿液物理性状和化学成分的变化在尿沉渣检查中能够看到的有形成分为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巨噬细胞、肿瘤细胞、细菌、精子以及由尿液中沉析出来的各种结晶(包括药物结晶)等这些检查资料对肾和尿路疾患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判断,都有极重要的意义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子技术及计算机的应用,各种尿液分析仪、特别是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的相继问世,为尿液化学成分检查和尿沉渣的自动化检查提供了可靠的手段 2. 尿液分析仪的检测原理:(可能考大题)把试剂带浸入尿液以后,除了空白块外,其余的试剂块都因和尿液发生了化学反应而产生。









![2019版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