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3第三章财会+存货.ppt
94页※第一节 存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第二节 存货的发出计价方法,※第三节 原材料与其他存货的核算,,,,,第三章 存货,,※第四节 存货的期末计量,,,,本章应关注的主要内容有: 1.掌握存货的确认条件; 2.掌握存货初始计量的核算; 3.掌握存货发出计价方法; 4.掌握原材料及其他存货的帐务处理 5. 掌握存货期末计量的核算;,第一节 存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一、存货的概念与确认条件 1、概念:存货指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或者为了出售仍然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或者将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物料等存货包括下列五类有形资产(1)待出售的存货如:工业企业的产成品;商品流通企业的库存商品2)处于加工中的存货如:委托加工物资、在产品和自制半成品3)待消耗的存货如:原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4)购入但未入库的存货(5)委托加工、代销的存货,2、特征有形资产销售或耗用为目的较大的流动性属于非货币性资产,3、确认条件,同时符合两个条件:A、该存货包括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B、该存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在实务中,应注意以下几种情况下的存货确认:,是否存货?,在途存货,代销商品,售后回购,工程物资,已售商品,购货约定,委托加工,关于存货的几点说明 (1)关于代销商品的归属 代销商品售出以前,所有权属于委托方,受托方只是代理销售。
但现行会计制度要求受托方在资产负债表的存货中反映,而对应代销商品款作为一项负债反映 (2) 关于购货约定问题 对于约定未来购入的商品,由于企业没有实际的购货行为发生,因此,不作为企业的存货,也不确认有关的负债和费用4、存货的分类(1)按存货的经济内容分 包括:原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在产品(生产成本)、自制半成品、库存商品等 另:委托加工物资、委托代销商品、分期收款发出商品等(2)按存货的存放地点分包括:库存商品、在途物质、委托加工物资、委托代销商品,例题:下列各种物资中应该作为企业存货核算的( )A.库存材料B. 特种储备物资 C.代销商品D.工程物资,(3)存货的重要性 存货是企业最大的流动资产项目之一,在整个资产中也占相当大的比例(商业企业)从数量上看,存货不足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而存货积压又会引起企业资金周转困难;从价值上看,存货计价影响资产负债表中资产的价值(存货项目)、利润表中的销售成本、现金流量表中的购货付现,即存货的价值直接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所以必须加强存货的管理与核算财务管理课中该有存货管理内容),二、存货的初始计量 存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存货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 (一)外购的存货 ①工业企业外购的存货 存货的实际成本=买价(已扣除商业折扣但包含现金折扣的金额)+采购费用(运杂费如运输费以及装卸费;保险费;包装费等杂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庫前的挑选整理费用、其他如大宗物质的市内运杂费等)+按规定应计入成本的税金 ②商品流通企业外购的存货 同工业企业.实务中,采购过程中发生的采购费用,可先归集,期末,按照存销情况分摊金额小的,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注意:关于税金的处理:税金 —有些构成采购成本,有些不构成采购成本 价内税(包括流转税、如消费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是价格的组成部分价外征收的增值税,应区别情况处理:A小规模纳税人,其采购货物时支付的增值税,不论是否在发票上单独列明,一律计入所购货物的采购成本B一般纳税人不计入成本;但用于非应交增值税项目或免征增值税项目的以及未能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或完税证明的,其支付的增值税则计入采购成本 C一般纳税人采购的农副产品,买价的10%不计入采购成本D一般纳税人收购废旧物资,根据税务机关批准使用的收购凭证上金额的10%计算进项税,扣除后的价款为采购成本。
例1:某工业企业(一般纳税人)从外地购进一批存货,取得增值税发票注明价款为20000元,增值税额为3400元,另外支付运输部门的运输费1500元,支付装卸费300元,税法规定的运费增值税率为7%,则该批存货的采购成本为:例2:某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工业企业)购进农产品一批,支付买价12000元,装卸费1000元,入库挑选整理费400元该批农产品采购成本为:,【例题】乙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本月购进原材料200公斤,货款为6000元,增值税为1020元;发生的保险费为350元,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为130元;验收入库时发现数量短缺10%,经查属于运输途中合理损耗乙工业企业该批原材料实际单位成本为每公斤( )元A.32.4 B.33.33 C.35.28 D.36,【答案】D 【解析】 购入原材料的实际总成本=6000+350+130=6480(元) 实际入库数量=200×(1-10%)=180(公斤) 乙工业企业该批原材料实际单位成本=6480/180=36(元/公斤)二)通过进一步加工而取得的存货1.委托外单位加工的存货 存货的实际成本=耗用的原材料或者半成品+加工费、运输费、装卸费和保险费等费用+税金 掌握受托方代收代交消费税的会计处理及收回委托加工物资实际成本的确定。
支付的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消费税应记入“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科目借方; 支付的收回后直接用于销售的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的消费税,应计入委托加工物资成本 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支付的加工费和负担的运杂费应计入委托加工实际成本;支付的增值税可作为进项税额抵扣消费税组成计税价格=材料实际成本+加工费+消费税=材料实际成本+加工费+消费税组成计税价格×消费税税率 消费税组成计税价格=(材料实际成本+加工费)/(1-消费税税率),P24【例题】甲企业委托乙企业加工材料一批(属于应税消费品),原材料成本为20000元,支付的加工费为7000元(不含增值税),消费税率为10%,材料加工完成并已验收入库,加工费用等已经支付,双方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甲企业按实际成本核算原材料,有关帐务处理如下:(1)发出委托加工材料借:委托加工物资 20000 贷:原材料 20000(2)支付加工费和税金消费税组成计税价格=(20000+7000)/(1-10%)=30000元受托方代收代交的消费税额=30000×10%=3000元应交增值税税额=7000×17%=1190元,①甲企业收回加工后的材料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时 借:委托加工物资 7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190 -应交消费税 3000 贷:银行存款 11190②甲企业收回加工后的材料直接用于销售时借:委托加工物资 1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190 贷:银行存款 11190,(3)加工完成,收回委托加工材料①甲企业收回加工后的材料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时 借:原材料 27000 贷:委托加工物资 27000②甲企业收回加工后的材料直接用于销售时借:库存商品 30000 贷:委托加工物资 30000,【例题】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适用的消费税税率为10%。
该企业委托其他单位(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加工一批属于应税消费品的原材料(非金银首饰),该批委托加工原材料收回后用于继续生产应税消费品发出材料的成本为180万元,支付的不含增值税的加工费为90万元,支付的增值税为15.3万元该批原料已加工完成并验收成本为( )万元 A.270 B.280 C.300 D.315.3 消费税:(180+90)/(1-10%) ×10%=30 【答案】A,2.自行生产的存货 自行生产的存货的初始成本包括投入的原材料或半成品、直接人工和按照一定方法分配的制造费用例题:P25,(三)其他方式取得的存货 1.投资者投入的存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2.通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和企业合并等取得的存货的成本,应当按相关准则规定确定四)通过提供劳务取得的存货 企业提供劳务的,所发生的从事劳务提供人员的直接人工和其他直接费用以及可归属的间接费用,计入存货成本第二节 存货的发出计价存货发出计价方法(实际成本法) 1.先进先出法 2.加权平均法 (工业企业使用) 3.移动平均法 4.个别计价法 5.毛利率法(商品批发企业使用) 6.售价金额法(商品零售企业使用),,先进先出法是假设先收到的存货先售出或先耗用,并根据这种假设的成本流转顺序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进行计价的方法。
加权平均法以数量为权数,计算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价,并以此作为发出存货和期末结存存货的单价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月初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收入存货的实际成本)÷(月初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收入存货的数量) 月末结存存货成本 = 月末结存存货数量×加权平均单位成本,移动平均法又称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指每次收到存货时,立即根据库存存货的数量和总成本,计算出新的平均单位成本,并在随后依此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移动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原有存货成本+本批收入存货实际成本) ÷(原有存货数量+本批收入存货数量) 本批发出存货成本 = 本月发出存货数量×移动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举例【例1】某企业2008年9月1日结转甲材料30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为10元,9月5日和9月20日分别购入该材料900公斤和60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分别为11元和12元;9月10日和9月25日分别发出该材料1050公斤和600公斤按先进先出法计价核算时,发出和结转材料的成本如下表1.先进先出法:,2.加权平均法存货单位成本=月初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各批进货的实际成本) 月初库存存货数量+本月各批进货数量之和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月发出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甲材料单位成本=3000+17100/300+1500=11.17本月发出甲材料成本=1650 ×11.17=18430.5月末库存甲材料的成本=3000+17100-18430.5=1669.5,,3.移动平均法存货单位成本=(月初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次进货的实际成本)/(月初库存存货数量+本次进货数量)本次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次发出存货数量×本次发货前存货的单位成本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月末存货单位成本第一批进货后的平均单位成本=3000+9900/300+900=10.75第一批发货的存货成本=1050 ×10.75=11287.5第一批发货后结存的存货成本=150 ×10.75=1612.5第二批进货后的平均单位成本=1612.5+7200/150+600=11.75第二批发货的存货成本=600 ×11.75=7050第二批发货后结存的存货成本=150 ×11.75=176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