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汉语(下)04今译的方法.ppt
12页古代汉语(下)主讲教师 :徐志奇课程四三.今译的方法有人提出“今译六法”:留、对、换、删 、调、补留,指专门术语、专有名词(如人名、地 名、官名等)不翻译,原样照搬例如:颖考叔为颖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左传 ·隐公元年)译文:颖考叔是颖谷的封人,听说这事,有东 西进献给郑庄公对,指用含有古单音词作语素的现代汉语双音 词对译该单音词例如: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进学解》)译文:学业的精通在于勤奋,荒疏在于游乐; 德行的成就在于思考,失败在于随俗换,指古代有的常用词,因时代变迁 现代少用或不用的,因此,以今复音词 换译同义的古单音词,以今常用词换译 同义的古代常用而今不常用之词例如 :卻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 (左传·成公二年)译文:卻克被箭射伤,流出的血流到鞋 上,仍然没有让鼓声停下来删,指删去古文中有明确之义、现代 汉语中无法对译、省略也不害意的词语 如有的虚词,今译就可省略例如:臣闻之:兵不如者勿与挑战,粟不如 者勿与持久《史记·张仪列传》)译文:我听说过:兵力不如对方不要 跟它挑战,粮食不如对方不要跟它长时 间打下去调,指应按现代汉语的句式调整古汉语 的一些和现代汉语不同的词序。
例如: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孟于·梁惠 王上)译文:爱护百姓而统一天下,没有谁能 够挡住他的 补,指古文多简略,译文需在简略处 的内容、语法等方面作适当补充,以将 原文的意思通畅明白地译出来例如: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老 子》第二章)译文:天下的人都知道美好的东西是 美的,这就有了丑了古文标点翻译例• 齐景公之晋从平公饮师旷侍坐景公问政于 师旷曰太师将奚以教寡人师旷曰君必惠民 而已(韩非子·外储说右上)标点 : 齐景公之晋,从平公饮,师旷侍坐 景公问政于师旷曰:“太师将奚以教寡人 ?”师旷曰:“君必惠民而已 (注:师旷,晋国著名的乐师 太师,古 代对乐师的称呼今译:齐景公到晋国去,伴随晋平公喝酒, 师旷陪坐齐景公向师旷请教如何执政 说:“太师将用什么来教寡人?”师旷说: “君一定要施恩惠于民罢了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 欲虽赏之不窃(论语·颜渊)标点: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 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论语·颜渊) 今译:季康子担忧盗贼多,向孔子询问(怎么办 ),孔子回答说:“假如你不想要(太多的 财货),即使奖励他们,他们也不会偷窃 。









![2019版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