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编版(教育部审定)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七人教(部编版).pdf
9页部编版语文精品资料 语文园地七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课文中描写景物的片段,交流写景文章的写作技法 2. 学习制作海报 3. 学习如何把一个画面写具体 4. 背诵渔歌子这首词,感受田园生活的美好和惬意 重点难点: 1. 品味优美的写景句子,并试着仿写 2. 学习设计宣传海报 3. 想象渔歌子中描写的画面,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 课时安排: 2 课时 1. 阅读本单元课文中优美的写景句子,分析其写作特点, 体会作者表达的情 感 2. 学习制作海报的方法 1. 交流写景的方法 2. 制作元旦海报 一、交流平台 1. 单元回顾,激趣导入 导语:同学们,本单元的主题是“四时景物皆成趣”,四篇课文(包括三首 古诗词)的作者都是妙笔生花, 描绘了优美的景色, 让我们读时脑海里会呈现一 幅幅画面,带给我们美的享受 那么作者是怎样做到的呢?我们可以品读文中的 一些优美的句子来探究一下 2. 教师出示本单元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引导学生品味、分析 部编版语文精品资料 一簇簇输液伸到水面上树叶真绿得可爱那是许多株吗,茂盛的榕树,看 不出主干在什么地方 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 真是一株大树, 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枝上又生 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 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 出现在 窗前的穿衣镜上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 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 3. 学生朗读体会,交流感悟 明确: (1)前两段是对榕树的静态描写这棵榕树枝繁叶茂、翠色欲滴, 让人感受到有一种生命力在涌动作者在描写中表达出对榕树生命力的赞美 (2)后一段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月亮像个淘气的孩子,顺着竹帘格往 上爬,竟然跑到穿衣镜里去了 “先是一个白道儿, 再是半圆”“圆便满盈了” , 作者把月亮慢慢升高的过程写得既活泼又有趣 方法点拨:“动静结合”是一种写景方式,往往是在一种意境里描写动态与 静态,形成形象与意境的和谐统一 它的形式有多样, 可以化动为静, 以静衬动; 也可以化静为动,以动衬静;还可以动静结合,动静互衬 4. 交流总结 小结:由此可见,要把所见到的景物描写下来,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我们 要根据需要学习运用一些写作技法,如上面讨论交流中出现的动静结合、运用修 辞,以及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等。
当然,写景的技法有很多种,需要同学们在以 后的学习中去慢慢地品味、探讨、积累,并逐步学会运用 二、词句段运用(一) 1. 明确要求教师课件出示制作海报的要求 元旦快到了, 为元旦联欢会设计一个海报吧要有能打动人的宣传语, 还可 以配上好看的图画,看看谁制作的海报吸引人 明确: 要有能打动人的宣传语;要配上好看的图画 2. 了解海报 3. 学生分小组搜集制作海报的方法,讨论交流 部编版语文精品资料 (教师出示制作方法 第一,找好中心思想 要想好宣传的中心主题, 所有设计围绕这个主题进行 第二,打草稿把计划的内容画在草稿纸上, 可以设计几套方案供自己选择 第三,定主色调在草稿上把大体的色调勾勒一下,找到自己理想的颜色 第四,调整结构设计要以突出主题为目的,调整一下海报的整体结构 第五,强调宣传标语在结构和色彩上都要强调宣传标语,突出宣传思想 4. 学生交流宣传语的写法,展示自己的宣传语 过渡:海报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宣传语,它往往直接展现了海报的用途和目 的我们制作元旦联欢会海报的目的是欢庆新年、表达祝福, 那么它的宣传语就 应该以祝福为主 元旦是新一年的开始, 在这个欢乐的日子里, 同学们有什么祝 福要送给大家呢?让我们一起来说一说自己想说的话吧。
教师鼓励学生踊跃发 言 示例: 生:新年新气象,开启新希望 生:新的一年,新的征程,新的挑战,新的机遇 生:新年伊始是元旦,万象更新又一年 生:新年制定新目标,努力奋斗创佳绩 生:元旦到,让心情变得不一样,让日子过得更流畅,说想说的话,做想做 的事,愿你幸福心花放! 写法点拨: 标语最基本的特征是语言简洁、具有宣传和鼓动性 要做到语言 简洁,就得注意句式的选择、词语的选用、修辞手法的运用,具体来说需注意以 下几个方面 1)字数要适中海报上的标语为了醒目,一般字体比较大,所 以字数不宜过多 2)句式要整齐标语的句子结构一般比较整齐,即使是较 长的句子, 也多为字数较少或结构较简单的句子,如对比、对偶性的句子和简单 的排比句3)修辞要鲜明宣传语中运用修辞手法是为了把词句修饰得优美、 生动、感人以生动形象的文字准确表达意图,言有尽而意无穷4)适当押 韵在句尾押韵可以让句子读起来朗朗上口,也便于人们记诵 5. 教师展示元旦海报示例 部编版语文精品资料 6. 学生制作元旦海报,交流评议,展示 三、课堂回顾 1. 教师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小结:同学们,今天这节课上,我们主要品读了课文中优美的写景句子,分 析并积累了一些写作技法, 也提高了我们阅读欣赏和写作的能力。
我们还学习了 元旦海报的制作, 特别是元旦联欢会宣传语的写作大家表现得非常不错, 尤其 是小组交流环节, 同学们展现出了优秀的写作意识,每个小组的交流展示都很丰 富、很精彩希望在今后的学习活动中同学们能继续保持这样的学习劲头 2. 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 仿照例句,把一个画面写具体 2. 背诵渔歌子,感受田园生活的美好和惬意 1. 掌握把画面写具体的方法 2. 欣赏词作渔歌子 一、词句段运用(二) 过渡:同学们,前面我们品读了许多优美的写景句子,也掌握了一些写作技 法,你们是不是也想一试身手, 写一些具体而优美的句子呢?本单元的“语文园 部编版语文精品资料 地”中就有一项让我们施展身手的训练,我们都来试一试吧! 1. 教师出示语段,引导学生体会 2. 学生朗读,小组讨论,交流体会 交流后明确: 第一组中,第二句比第一句多了 “斜照”“动人的是点点”“急 急匆匆地” “飞去”等词语,就把夕阳怎样照在西山上,什么样的乌鸦又是怎样 归巢的这样一个画面写具体了 第二组中,第二句比第一句更加丰富, 主要是围绕桂树来写, 不仅增加了对 桂树的枝、叶、花的描写,还加上了一些修饰语,如“粗粗的”“疏疏的”“累 累的”,使得那棵桂树活灵活现、摇曳多姿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3. 师生总结把画面写具体的方法 过渡:同学们,通过比较阅读上面的两组句子,我们发现每组中第二个句子 更容易让我们联想起一幅幅优美的画面这是为什么呢?对, 主要是这些句子描 写的画面更具体、更丰富,那么怎样才能把画面写具体呢? 方法点拨: (1)仔细观察,展开想象要想把一个画面写具体,首先要仔 细观察,发现其特点;然后展开想象,在头脑中再现画面,思考如何才能突出其 特点 (2)巧加修饰,丰富画面把握画面的特点后,就要为其添加适当的修饰 性词语,将其特点表现得更生动、更具体 (3)多角度发散思维描写某个画面时如果角度单一,内容也就单一,所 以要发散思想,从多角度来写可以从形态、色彩、静态、动态,听觉、视觉、 嗅觉,以及不同时间的角度来展开描写 (4) 巧用句式来描写积累掌握一些特殊句式, 如有,有, 还有; 有的,有的,还有的;像,像,还像;(静)得, (静)得,(静)得(括号里的词根据核心词改变) (5)修辞手法来装点 修辞手法的一大用处就是使描写对象变得形象生动, 部编版语文精品资料 所以要好好利用修辞手法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等比喻可以使 描写对象的特点一下子清晰形象;拟人可以使画面“动”起来;排比可以使句式 整齐、连贯且生动。
4. 课件出示画面,引导学生仿写练笔 眼前是一条清澈的小河 小狗在公园的草坪上玩耍 清早,天空中布满了阴云 5. 学生仿写练笔,交流展示,师生评议 示例: (1)在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一条弯弯的、清如明镜的小河,河底的鹅 卵石清晰可见 (2)公园里繁花似锦,绿草如茵,一只调皮的小狗玩得不亦乐乎,一会儿 在柔软的草地上愉快地翻滚, 一会儿从草坪上跳起去捕捉翻飞的蝴蝶;一会儿围 着主人直打转 (3)天气骤然变得冷起来了, 一清早,晴朗的天空中就布满了铅色的阴云, 黑沉沉的、阴森森的,让人感到十分压抑 二、日积月累 1. 激趣导入,引发兴趣 导语:同学们,在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三首古诗,不仅积累了优美的古诗名 句, 也领略到诗中美丽的画面, 现在我们再来学习一首优美的词作 渔歌子 2. 师生合作,读通词句,理解词意 (1)学生自读渔歌子,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读通词句 (教师课件出示 渔 歌 子 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需注意的字音: “塞”是多音字,这里读“”;“鳜”读“”,不要读成“ ”;“箬”读“”;“蓑”读“” 作者简介: 张志和(732774)字子同,初名龟龄,号玄真子。
唐朝著名诗人曾在 部编版语文精品资料 朝廷做过小官,后来隐居江湖,自称“烟波钓徒”其作品多写闲散生活,诗歌 风格清新自然著有玄真子大易等 了解背景: 渔歌子是词牌名, 又名渔父或渔父乐, 大概是民间的渔歌 唐代宗大历七 年(772 年)九月,颜真卿任湖州刺史,次年到任张志和驾舟去拜见他,正值 暮春,桃花水涨,鳜鱼肥美,他们即兴唱和张志和首唱,作词五首,这首词是 其中之一 (2)解释词语 西塞山 山名,在浙江省湖州市西面白鹭 一种水鸟 桃花流水 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 箬笠 竹叶编的斗笠蓑衣用草或棕编制成的雨衣 (3)教师范读,学生划分朗读节奏 明确朗读节奏: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4)初步了解词作大意,说说词作主要写了什么 过渡: 同学们划分的节奏很正确,现在哪位同学能说一说这首词的大意? 诗词大意: 西塞山附近,白鹭展翅飞翔,桃花夹岸的溪水中,鳜鱼肥美头 戴青斗笠,身披绿蓑衣,斜风细雨中垂钓的人儿不想回家 3. 品读词句,想象画面 (1)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品读:“西塞山前”点明地点, “白鹭”是闲适的象征,写白鹭自由自在地 飞翔,衬托出渔翁的悠闲自在。
“桃红”与“流水”相映,显现了暮春西塞山前 的湖光山色,渲染了渔翁的生活环境 画面:春天到来,西塞山上绿意盎然, 一群白鹭悠闲地从山前飞过 江水中, 肥美的鳜鱼欢快地游着,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样的鲜艳和饱满 (2)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品读:这几句描写了渔翁捕鱼的情态从渔翁头戴箬笠、身披蓑衣、在斜风 细雨里欣赏春天水面的景物的画面中,读者便可以体会到渔翁钓鱼时的愉快心 情 部编版语文精品资料 画面:江岸上一位老翁戴着青色的箬笠,披着绿色的蓑衣, 冒着斜风细雨悠 然自得地垂钓,他被美丽的春景迷住了,久久不愿回家 教师小结: 这首词是富于画意的苍岩、白鹭、鲜艳的桃林、清澈的流水、 黄褐色的鳜鱼、青色的斗笠、绿色的蓑衣,色彩鲜明,构思巧妙,意境优美,是 一幅用词写的山水画,使读者仿佛是在看一幅出色的水乡春汛图 4. 背诵词作 5. 搜集其他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词,交流积累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唐王建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唐白居易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宋范成大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宋雷震 三、课文回顾 1. 教师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小结:这节课上,我们学习了“词句段运用”中的把画面写具体和“日积月 累”中的词作渔歌子这两个板块的内容,既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