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各种各样的尺.doc
3页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各种各样的尺 儿童需要管教和指导,这是真的,但是如果他们无时不刻和处处事事都在管教和指导之下,是不大可能学会自制和自我指导的下面是的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各种各样的尺,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班幼儿即将进入小学,在他们的笔盒里有铅笔、橡皮、尺等文具,其中铅笔、橡皮是孩子们经常使用的文具,尺却使用的较少尺有什么用?怎样使尺子?小学生为什么要用尺?是幼儿感兴趣而又疑惑的问题设计此活动目的在于扩展幼儿对尺的认识,激发幼儿自己去探索,寻求,解决疑问,从而开展幼儿的观察、思维能力,满足幼儿渴求学习的愿望 1、认识各种各样的尺,了解其用途,发现其区别,开展幼儿的观察、思维能力 2、初步学习直尺的使用方法,培养幼儿对测量活动的兴趣,开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1、 师生共同收集各种各样的尺,并了解尺的名称,特点及用途如:不同材料、不同长度的直尺、三角尺、皮尺、卷尺等) 2、幼儿每人直尺一把含三种长度:10厘米、20厘米、30厘米) 3、操场上画一条宽为120厘米的“小河” (1)分组讨论交流 请幼儿将自己收集到的尺在小组介绍要求说出是谁帮助收集的,在什么地方收集的,叫什么尺,有什么特点和用途。
(2) 集中交流 请小组推荐,介绍比拟有趣、特殊的尺 (3)引导幼儿归纳有些什么样的尺,各有什么用途 (1)分组讨论 提问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这么多的尺都是不是一样的?有什么不同? (2)集中讨论 个别幼儿发言,其他幼儿补充 (3)引导幼儿归纳,从用途、材料、形状等不同方面进展小结 (1)提问引发思考:尺有这么多不同,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2)引导幼儿归纳提升:它们上面都有刻度,都是用来测量物体长度的工具 (1)学习测量长度的方法 ①请幼儿拿出自己的尺,尝试测量桌子的长度以各自的尺为单位测量) ②请幼儿说说是怎样测量的 ③引导幼儿小结测量长度的方法:测量时尺与被测量物的起点要对齐,每量一尺要做上记号,接着量时尺的一端要与记号对齐,要记住量了多少尺,不能漏计,也不能多计,最后的测量结果就是物体的长度 (2)测量操场上“小河”的宽度(120厘米宽) ①幼儿用自己的尺测量,老师将幼儿测量的结果记录在表格中可让幼儿反复测量,确认后再记录) ②集中观察记录表,看看小河有多宽,让幼儿思考,提出问题 ③集中讨论:为什么小河的宽度会出现三种不同的数字? ④引导幼儿小结:尺的长短不同,所以量出的结果也不同。
⑤分别请量出三种不同结果的幼儿说出自己的尺上刻度最大的数字(表示尺的长度),教师帮助测算出小河的宽度(120厘米) 1、 在活动中投放各种直尺,供幼儿选用 2、 举办“各种各样的尺”博览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