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案件检查的基本方法剖析.doc
16页案件检查的方法和技巧一、 案件的基本工作要求1、制定周密的初核方案《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第十条规定:“纪检机关对反映、举报和控告党员或党组织严重违反党章、党纪的问题,经分管纪检室的书记或常委批准,进行初步核实”按照这一规定,确定初核后,首先应拟定初核工作方案包括:初核的主要问题、工作的重点、调查组的组成、找哪些单位和个人调查了解哪些问题、注意事项等内容2、选配适当的调查人员根据不同的案件,选配不同的调查人员如调查经济案件特别是需要查找账目的案件,就要选择有财务、审计知识的人员参加也可协调有关部门调专业的财务、审计人员参加调查组对外取证时,可协调检察部门参加如需使用“两规”时,特别注意选择政治素质好、责任心强的同志参加再就是遵守回避原则3、争取被调查对象所在单位和党组织的支持党的纪检监察机关在同级常委和上级党委双重领导下进行工作案件检查工作政策性强、牵扯面广,这就要求办案人员取得有关党组织的有效支持,以便更好的开展工作4、选准突破口查办案件能否抓住要害问题,是决定办案工作速度快慢效果大小,整个案件能否成功的关键因此,每查一起案件,必须做到全面分析案情,综合所有线索,从中找出全案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对关健人员重点突破。
一是选择矛盾关系加以突破取证难是突破案件的普遍难题,特别是经济案件一对一,行贿者不愿说,受贿者不愿供,要打破这种局面,首先要了解他们之间可能存在的矛盾关系,他们既有攻守同盟的一面,又有亲疏远近之分,不可能是铁板一块所以我们要充分研究他们之间的矛盾关系加以利用,使案件得以突破二是选准利害关系加以突破,有的涉案人员或知情人,不同程度地参与了违法违纪活动,或得到过一定好处,他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利益关系一般来说,在案件中处于从属地位,起次要作用,对问题和后果起次要责任者,都不愿意与案件中的重要责任者承担同样大的风险,经过做工作比较容易突破这种人思想上压力较大,怕影响自己的前程,因此他们对调查采取推拖、回避的态度,有的甚至出假征对这样的人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进行批评开导,促其放下包袱转变态度办案中要善于捕捉这种利害关系,突破他们之间的攻守同盟,取得必要的证据三是抓住重点环节加以突破查办经济案件,查帐与查物是基本的,也是重要的环节,许多严重的经济违法违纪案件,往往是通过查阅有关账目和落实物品数量、去向等发现和突破的5、要以快制胜有很多案件由于没有重视以快制胜的时间性,贻误战机,从而也失去了查办的良机,甚至明知道有问题,也不了了之。
因此,在办案中要把握时机,要突出一个“快”字,通常的做法是:(1)快速出击抢在当事人前面,在其未及时准备的情况下开展查证工作2)快速布防即在同一时间,对同一事件的不同当事人同时出击,分别接触谈话、询问,连续作战,不给当事人以喘息之机3)快速取证往往取证迟一步就可能前功尽弃,先一步则柳暗花明要注意两点:一是,谈完话后必须形成谈话笔录,形成证言材料这样做避免其思想反复,也能提高取证的速度二是,如果后来的证言和前面出具的证言不一致,有矛盾,要让被调查对象说明理由,记入证言否则难以作为定性、定案的证据证据问题是案件的最本质的问题,既是办案人员要掌握的关键问题,也是违纪者害怕揭露的要害问题因此,涉案人员一方面在主观上拖延时间,不想供另一方面,又在争取时间和机会,千方百计订立攻守同盟,销毁或转移证据这就需要在调查中采取灵活的方法和运用巧妙的对策,准确把握有力时机,在快速取证上下功夫一是要力争做到取证工作做在订立攻守同盟之前虽然攻守同盟并不是牢不可破,但是违纪者走在取证之前,必将给查办案件工作带来周折和难题因此要充分利用联合办案的优势,分而治之,同时突破,使违纪者措手不及二是力争做到取证工作做在违纪者毁证之前。
一些经纪违纪者,为了逃避党纪国法的制裁,总量采取各种方法来销毁证据所以要抓住被查的有力时机为全案的突破奠定基础被查工作开始,取证工作也就开始,决不能被查中问问情况,不搞取证调查不取证,等于给违纪者先送了信号三是力争做到取证工作做在串供和制造为证之前为避免串供,应及时采取同时分别出击取证的办法,采取果断措施将有关资料同时冻结封存,使违纪者失去做手脚的机会和条件6、调查取证中要抓住主要矛盾一个违纪者的问题,特别是涉及经济上的违纪问题往往不是单一的,在诸多线索和问题中,通常有一个或几个是主要的,一般应从线索清楚,易于查清的问题入手,一方面容易突破,另一方面,便于打速决战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我们在又不好查、又不能为定案起主要依据的问题上纠缠,势必浪费时间,浪费人力,贻误战机7、先清外围、后攻堡垒清了外围,有时堡垒就会出现不攻自破的局面办案策略是否对头,对能否及时突破案件至关重要所以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般来说,对于重大经济案件,金额巨大、关系复杂,涉及面广的,必须采取稳内扫外的策略,首先要稳住对方,扫清外围;然后把握战机,步步为营,由外向内,逐步突破8、坚持政策攻心,搞好教育分化纪检部门办案,更有自身的优势,更能充分发挥党组织的约束力、思想政治工作的威力和党的政策的感召力。
这种优势对于突破经济案件是十分有力的办案实践告诉我们,任何违法违纪问题都不是孤立的,总是存在着方方面面的联系,会留下蛛丝马迹,不可能瞒天过海,被检查人、合伙人也各有不同心理,这些人内心都是恐惧的、矛盾的只要我们摸清这些人的不同心理状态,发挥政治威力、政策威力、舆论威力,有的放矢的做好分化教育工作,应能冲垮他们的心理防线,使其交待问题第一、指出问题形成压力查办经济案件,向被调查人指出所反映的问题,讲清利害,施加一定的压力很有必要它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清除当事人的顽抗和侥幸心理,为当事人留下讲清问题的机会,促其交待问题第二、运用政策打消顾虑所谓顾虑,实际上就是一个“怕”字,有的怕受到追究,有的怕断了财路,毁了前途,还有的怕连累了亲威朋友等待这是当事人普遍存在的心理障碍解决这个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向他们讲清政策规定,给其以希望第三、虚实相间,突破防线这是询问当事人常用的也是有效的方法之一当事人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内心比较紧张,对组织上究竟掌握了他多少问题,心中没底,对办案人员每句发问的真正目的把握不准,往往有时不自觉的交待了真实情况,所以,如果询问得法,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第四、案例示范,指明出路。
案例是活生生的教材,违法违纪者对其真实性深信不疑,运用案例对当事人进行教育,指明出路,引导他们采取正确的态度,效果十分明显第五、反复施加压力,反复进行取证对于确有问题的当事人和重要情况的知情人,如遇有抵赖和提供假情况的,就反复施加压力,反复进行取证因为,违纪者在心理上都设有一道防线,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这道防线是不会撤掉的,只有经过复杂的思想斗争,心理矛盾达到一定程度后才会崩溃也只有在心理防线崩溃后,才能说出真实情况,讲清自己和别人的问题9、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在办案过程中,特别是在与被调查人、知情人谈话之前,要列出详细的谈话提纲明确做哪方面的工作,问几个什么具体问题,注意些什么事项,向被调查人、知情人宣布哪些纪律等等谈话中要一个一个问题的详细询问,把时间、地点、过程、责任等情节问清楚,问完一件再问一件这样在技术上便于做笔录,切忌东问一句、西问一句,这个问题一句、那个问题一句的乱问询问人和记录人一定要配合默契,记住关键点、关键话才能形成较完善的证言材料10、必须在法律和党章规定的范围内活动党内的案件检查工作必须在法律和党章规定的范围内活动严禁用违反党章和国家法律的行为对待党员在检查党员违纪案件时,不准用司法机关的手段,不准侮辱人格,不准指供、诱供、逼供等。
二、谈话中的方法和技巧1、响思想情绪的方法(1)消除对立对立情绪,在被调查人中普遍的存在着,是影响被调查人供述的主要障碍消除对立要摸清产生对立情绪的原因首先我们要认真执行政策,对于执行政策有偏差的要立即纠正,其次要认真贯彻“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的方针,尊重被调查人的人格,使其感到主要人员调查人员确实为了教育挽救他,在认识、意志和感情上同时发生转变,这样一般都可以使对立面情绪得到缓解对立情绪不是单一的心理现象,一般都伴有侥幸、抵触的心理现象因此,要消除对立情绪,就需要同时解决这些消极的心理现象,要注意技巧和方法的综合运用2)造成紧张在谈话中,常常有这种现象,被调查人侥幸心理严重,自己认为防守严密,表现出轻松自信,没有思想压力,有的甚至态度恶劣,无视调查人员对这种情况,调查人员应在被调查人狂妄自信缺乏防备的情况下,使其思想紧张起来可以突然出示有一定份量的证据,这种出乎被调查人意料之外的举动,会很快造成被调查的紧张,使其茫然无措,应付不了所出示的证据,使得被调查人既搞不清他的哪些错误暴露了,也无法马上用编造的谎言欺骗调查人员,狂妄自信的气焰和侥幸心理必然要有所收敛和转变在此基础上,调查人员不应放松而,是进一步指出其错误的严重性和恶劣态度的不良后果。
应当说明的是,造成紧张应保持在正常的限度之内,既法规条规允许的范围之内和不超越心理机制所能承受的压力界线3)减轻压力在谈话中,被调查人因为惧怕惩处,进行过顶撞、抵赖或说过谎话,或者是由于谈话的气氛、环境异常等因素加大被调查的压力,表现的过于紧张和惊恐在这种关状态下被调查人或矢口否认,或拒绝回答问题出现这种情况,调查人员要通过一定的方式,缓和谈话的气氛和谈话的语调,减慢谈话的速度,或改善谈话的环境,暂避开实质性问题,使双方先实现心理上的接触,建立起共同谈话的基础,使其对调查人员产生一定的信任感,消除双方的心理隔阂,此时调查人员要抓住时机,再辅之于其他方法技巧,就会使谈话取得进展4)加快谈话速度对于那些阅历丰富,能言善辩的被调查人,加快谈话速度以至达到紧追不舍的地步是必要的这种办法的实质在于,一方面调查人利用自己的主动地位,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利用事先准备好的一连串问题或判断,将被调查编好的供词压下去,不让他把谎言讲出来,避免因此造成谈话僵局另一方面,在快速提出问题的情况下,被调查人被迫接受这种速度就会无暇周密考虑和拖延回答,不能深思熟虑的去编造谎言加快问话速度和频率是“造成紧张”的方法之一。
5)减缓谈话速度有时放慢谈话的速度更为有利,因为在某种情况下,被调查人企图加快速度,用笼统的供述跳过某些核心问题或主要情节,而达到掩盖错误或包庇同案人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调查人不要被动的顺应被调查人供述的速度,而是要及时打断被调查人笼而统之的答话,减缓谈话速度,深追细问,责令被调查人的回答不得偏离问话的实质内容,迫使被调查人对关键细节详细供述,有时被调查人急于逃避谈话,试图用挑逗调查人员发火或激起调查人员烦躁情绪的方法,加剧谈话的紧张气氛,求得谈话草草结束这时调查人员应首先控制自己的情绪,发挥更大的耐心和坚韧力,用减缓谈话速度的方法,来减弱急于逃脱谈话的情绪,有时效果是很明显的6)出其不意对于那些侥幸心理严重,防御严密,或早已编好供述的被调查人,调查人骤然提出一个与以前谈话毫无联系,而被调查人又意想不到的问题,或者突然出示一个证据这种方法就会打乱被调查人编造和准备好的对答,因此不能迅速找到对答的步骤,利用这种方法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让被调查人承认一二个错误,而是改变他的情绪,打破他的自信感和防御计划,使其心理上的抗拒力崩溃,这样就为谈话顺利进行打开突破口2、分散注意力的方法(1)自由交谈。
这是一种分散注意力的有效方法主要用于对谈话感到压抑,思想压力比较大的被调查人这种人用缄默寡语,或矢口否认的方法对付谈话,不和调查人员过多的交谈和争论,以免言多语失对此,调查人员要停止正面强攻或对实质问题的提问,先缓和谈话气氛,改变谈话的威严方式,再根据被调查人的个性特点,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