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吉林省柳河县罗通山镇学校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4课《大道之行也》说课稿 新人教版.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aa****6
  • 文档编号:21793509
  • 上传时间:2017-11-2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20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大道之行也》一.说教材地位:《大道之行也》是初中人教版语文八年级第五单元的一篇文言文本单元收录了四篇文言文和一篇诗歌,大多讲述了一种博大的情怀、积极向上的情操 编者将它安排于此类文章中,同时读者体会其中的不同之处这篇文言文是《礼记·礼运》 开头部分里的一段话,通过对理想中的 社会特征的描述,阐明了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表达了“天下为公”的思想表达作者追求的是安定、和平、幸福、平等的生活对学生了解儒家经典有很重要的意义同时对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也是很好的教材二.说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的确立:这篇文章的教学对象是初二学生,他们经过一年的文言文学习,已经掌握和积累了一定得字词,有了学习文言文的基本能力 这篇文言文虽内容较艰深,但篇幅较小,层次清晰,仅 107 个字,所以我将用一课时来完成教学任务本课时也是检验学生学习文言文能力最好的文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当我们向学生传授新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及教学对策所以本课的学习把培养学生阅读 文言文的能力为重点1.知识与能力:积累一些重要的词语;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2.过程与方法:提高朗读和背诵能力, 初识吟诵的方法。

      联系实际,探求未知,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为人类造福,做一个真正的社会人4.说重点:要求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读出韵味,读出文意,最好当堂成诵赏析精典的语句5 说难点: 通过知识的迁移来突破学生对“大同”社会这一难点的理解联系《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社会生活与文中“大同”社会相 比,有无相似之处; 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孔子的社会理想实现了吗?我们现在的社会是不是大同社会”这个问题三、说教法和学法:这篇文章,在教法上,我主要运用点拨、读书指导和探 究相结合的方法 (点拨,有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掌握文章内容;读书指导是对朗读所提出的要求;而对于一些开放性题目,运用探究的方法,则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 在学法上,我主要运用朗读、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由于这是一篇简短而精致的文言文,所以,对于它的学习,重点我将放在朗读上,通过反复的朗读以达到成诵的效果;自主学习的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更加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中来,提高学习效率;而对古文的讨论,则可使学生交流意见,活跃课堂气氛,减少对文言文的生疏感、胆怯感四、说教学过程:根据教学和语文学习的规律,这篇文章我的大致安排为:导入新课——诵读感知——疏通文意——句段赏析——文章研读——拓展练习——布置作业这七个环节。

      ⒈导入新课:课件展示 08 奥运会活字表演“和”字的画面然后引出“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奥运主题口号,这时问同学, “和’字这个中国元素符号向我们传达出一个怎样的内涵呢?最后由老师导入课文:“是的,追求和谐社会、和平 世界是我们全世界人民共同的梦想,那在2000 多年前儒家经典礼记礼运为我们描述了一个怎样的理想社会呢呢?2这样的 设计目的是:一是设置一个有效的课堂情境,让学生看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传承与运用,同时也是激发学生热爱语言文字的情感二是“礼之用,和为贵”也是儒家经典中重要的思想,这为学生理解大同社会的理想做一个铺垫⒉ 诵读感知:朗读:通过范读、自由朗读、个别读、分组读、齐读等方式,粗略感知文章内容最后播放朗读及吟诵视频,展示诵读及吟诵的魅力朗读,首先老师要范读文章的腔调、板眼、感情、气势、抑扬顿挫以及所蕴藏着的意义,都要通过朗诵表达出来而学生在听范读的过程中,也正是获得对文章的这方面的最初的也是最直观的印象和认识,从而激发起诵读的欲望,以达到进一步“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的目的,课堂上时时有琅琅书声,营造浓浓的学习氛围同时我也想尝试吟诵的方法只是自己还不会,想通过多媒体展示“徐建顺的吟诵视频。

      目的是让学生对这一传统吟诵方式感兴趣 )3.疏通文意: a:在熟读的基础上,学生对照课下注释试着自己翻译 b:同桌之间相互翻译 c:老师点拨,纠正 d: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通读全文,进行巩固 学生圈点勾画,试译短文,完成字词积累养成利用工具书(如《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学习文言文的习惯 )4.句段赏析: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选择文中自己感兴趣的句子,并谈谈对该句的体会,然后让其他学生听后做评价,最后老师连接相关内容,进一步体会积累词句 )你能在文中找出下面句子的“影子”吗?a.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b.“无处不保暖,无处不均匀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 所养c.男耕女织,丰衣足食--男有分,女有归d.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户而不闭 本环节重在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如理解内容美,欣赏语言美,感悟精神美等同时,教给学生注重知识的联系与运用为活跃课堂气氛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以抢答竞赛的方式进行教学 )5.文章研读:研读部分,我主要是通过设问的方式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领悟文章的内容所以我设置了四个问题: a、 “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请学生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并做讲解;大道,大同是什么意思,说说自己的理解。

      (点拨:“大道” ,政治上的最高理想,指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或真理; “大同” ,指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大道"和"大同"都是当时人们头脑中的理想境界,两个词中带有明显的理想色彩,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 ) b、本文从哪三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答:①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②人人都能安居乐业;③货尽其用,人尽其力c、 怎样理解孔子关于"大同"社会的思想? 答 :"大同"社会是夏以前的社会形态,过去有"孔 子以五帝之世为大同"的说法由3此可见,"大同"社会是以“五帝之世”的传说为依据,经过加工提炼而后构想出来的一个理想社会模式,孔子的原意是建立一个合理的社会,以消除现实社会中的黑暗现象和不合理的地方,因此,孔子"大同"理想社会源自于"五帝之世", 同时又高于"五帝之世" d、文中“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点拨: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平等,和睦共处等) 6.拓展练习:《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扩大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积极性,从而丰富语文课程的内涵。

      ”它要求语文教师教学时应该由语文课内向课外生活的适当延伸而课堂进行至此,学生思维已经完全打开,教师提出问题:孔子的“大同”社会的理想实现了吗?21 世纪的中国社会,是“大同”社会吗? 请说一段话描绘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要求人人发言然后选小组长为本组代言人,阐述本组看法,全班交流7.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 1、 背诵并默写课文 2、写一段文字,描述你想像中的未来社会. (将课堂说的内容有层次地整理在本子上,体现了读、说和写的有效结合 )8.板书设计 概述“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满足生存需要大道之行也 详述 “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 满足发展需要满足精神愉悦需要总括全文 (板书设计体现课文的层次,既让学生感受文章的内容,同时也要求学生在练笔时也要有层次感。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年区部分机关事业单位第一次公开招聘编外工作人员考试试题.docx 2024-2025学年重庆市秀山县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 上海市金山区(五四制)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北京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doc 2024-2025学年重庆市秀山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宁波市海曙区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2024-2025学年重庆市南岸区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 2024-2025学年重庆市永川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 广东省中山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校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浙江省嘉兴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2024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2024-2025学年北京市通州区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doc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多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2024-2025学年重庆市秀山县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2024-2025学年重庆市铜梁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 山东省菏泽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doc 2024-2025学年重庆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