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外国诗两首》学习要点及课外拓展.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奇异
  • 文档编号:213647503
  • 上传时间:2021-11-2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73.13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精品资源欢迎下载《外国诗两首》学习要点及课外拓展不同的诗人面对大自然, 总是有不同的感受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就捕捉到了两种很 平常的昆虫叫声,发出了 “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的感叹俄国田园诗人叶赛宁则给我 们描绘了宁静、美好的夜《蛔蛔与蝴蝴〉〉一、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本文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 它通过对盛夏“蛔蛔的乐音”和冬日“蝴蝴的歌儿”的描写, 赞美“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歌颂大自然美好如诗,永远充满生机二、本文写作上有什么特点?1、本文的构思非常巧妙这首诗仅仅勾勒了夏、冬两幅小景,而没有描绘春、秋两季 的景象;仅仅描写了蛔蛔、蝴蝴这两种昆虫的鸣唱, 而没有去写大地上其他百鸟千虫的歌唱 但它所表现的却是大自然一年四季“歌声”不断的景象, 歌颂了大自然周而复始、 生命不息的永恒美全诗讴歌大自然的无限美好、无限生机,着墨不多却能以少胜多,富有内涵,给 人以广阔的想像空间,角度新颖独到,构思颇具匠心2、本诗注重氛围的营造,动静相衬,意境优美,情味浓郁这首诗的意境既精微优美 又广大深邃,是诗人生命情感对大自然的敏锐的心灵感应, 使人们深深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赞美之情3、本文语言平易,通俗易懂。

      美好的诗歌是动人心弦的, 把它们的鸣唱当做大自然的诗歌, 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赞美之情三、作者为什么把昆虫的叫声称为“大地的诗歌”?因为它是生命的歌吟诗人把蛔蛔和蝴鲍当做大自然的歌手,借以歌颂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和勃勃生机, 表达了诗人对大《夜》一、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首小诗主要写了夜的静谧、美丽,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 宁静的心境二、文章中是如何体现“夜”的美丽的?本文的第一节描写夜的静谧 随着夜的降临,自然万物都归于沉寂: 平静的河水仿佛悄悄进入梦乡,松林不再喧响,夜莺停止歌唱,秧鸡也不再喧嚷虽不言静而静自现这里既 有听觉,又有视觉,也有与白日的联想和对比第二节接着写在夜的寂静之中,潺潺的溪水 在轻轻地歌唱,这是以动写静、以动衬静而更显其静;然后由听觉转入视觉,引入月光的意 象描写夜的美丽:明月的银辉静静地洒落大地, 周围的一切都沐浴在月色之中 第三节进一步描写月光下大自然的美丽:大河,小溪,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都在月光下增熠生辉第 四节又回到夜的静谧, 并再次写到美丽的月色, 这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以反复的吟咏造成 诗的节奏美和旋律美,深化夜的静谧、美丽的氛围,令人更深切地感受到诗人情感的波荡和 律动。

      诗人所描写的夜景,是多么静谧,又是多么美丽,像优美的图画,像轻柔的音乐,像迷 人的梦境,让人沉浸其中而产生无限的遐想作者是大自然的歌手,他从自然中汲取灵感,又把自己融入自然 全诗虽是纯然写景, 却渗透着诗人对自然的心灵感应, 渗透着生命的底蕴三、学习作者选取角度的方法,写一段描写自然景物的文章,要写出自己细腻的感受课外拓展一、作者简介1 .济慈约翰?济慈( 1795-1821),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出身卑微,少年即成孤儿,生活贫困,做过医生助理自幼喜爱文学1816年发表处女作《哦,孤独》1817年出版第一部诗集 《诗 歌》,其中有名篇《蛔蛔与蝴蝴》,从此崭露头角他在短促的一生中留下不少著名的诗篇, 如颂诗中的《夜莺颂》 《希腊古瓮颂》《秋颂》《忧郁颂》,十四行诗《白天逝去了》等他的 诗想像丰富,绚丽多彩,诗中有画,色彩感和立体感强,具有一种永恒的美,一如温柔、清 丽而又梦幻般恬静的月光, 洋溢着进步的自由精神和人类的崇高理想 他主张诗人以“美的梦幻”“自由的想像”进行创作,表现“永恒的美的世界” 他的诗对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诗人、后来的唯美派诗人以及 20世纪的意象派诗人都有很大影响 诗人25岁宏才初展时,就不幸与世长辞。

      他留下的墓志铭是: “这里安息着一个把名字写在水上的人 ”2 .叶赛宁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叶赛宁 (1895 — 1925),俄罗斯诗人出身于农民家庭,教会 师范学校毕业后,在莫斯科当店员和印刷厂校对员 1916年在白俄军队服役,1917年二月革命后离开军队,加入左翼社会革命党人的战斗队 早期诗描写农村自然风光,赞美宗法制农民生活,曾参加意象派文学团体, 作品中流露悲观情绪十月革命后的部分诗作,试图反 映新的革命生活,但仍留恋革命前农村的田园生活,钟情于乌托邦式的“农民的天堂” 他的抒情诗感情真挚, 格调清新,并擅长描绘农村大自然景色 他憧憬崇高的精神境界, 但又因思想的极度矛盾,陷于痛苦而不能自拔,最后在精神忧郁中自杀二、《蛔蛔与蝴蝴》赏析(许自强)这是济慈早期创作的一首富于哲理性的小诗,洋溢着明朗欢乐的情调诗人以精细的观察,抒写了夏日郊外的蛔蛔和冬夜炉边的蟋蟀交替歌唱的情景 但开头疲于暑热的鸟儿,其实是春天的歌手,而蝴蝴生命力最旺盛的时刻正是秋季 (可参看济慈的 《秋颂》),况且,春秋两季正是百鸟争鸣,千虫欢唱的黄金时节这样,实际上诗人是揭示了一年四季大自然歌声不绝的规律,从而赞颂了大自然周而复始、生命不息的美。

      这种美是永恒的,“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正点出了这首诗的主题这首小诗很富 于田园诗的情趣着墨不多,冬夏两幅小景宛然在目夏日的草地、篱笆和浓阴,冬夜令人 昏昏欲睡的温暖的炉边, 把人自然引入静谧安详的境界 这时传来的蛔蛔和蟋蟀的声音, 更衬托出环境的幽静,真可谓“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收到以动衬静的效果,能唤起人一种亲切的回忆为了适于表达主题,诗人采用了冬夏对比的手法,然而, 由于夏冬两种境界之情调十分相似,加上诗人明写冬夏,暗示春秋,末尾又添上由蟋蟀到蛔蛔的巧妙联想, 使全诗浑然一体,毫无割裂之感选自《欧洲名诗人抒情诗赏析》,北京出版社1985年版)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