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无线电监测中心-云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doc
4页云南省无线电监测中心云南省无线电监测中心是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的下属事业单位,地处昆明市闸口路67号国家滇池旅游度假区中心核定编制35名,在职人员33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6人,其他7人中心主要承担无线电信号监测、无线电设备检测、电磁环境监测及无线电干扰信号查处等工作中心紧紧围绕技术监管体系建设,转变工作思路和工作重心,以日常频谱资源监管为抓手,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技术设施建设和技术监管能力建设,推进无线电监测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发展中心已建成全国一流的无线电超短波监测网、一流的无线电设备检测实验室、一流的无线电管理信息网,无线电监测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2009年,云南省无线电监测中心的主要工作开展情况如下: 1. 抓班子带队伍,切实提升综合素养坚持领导带头、率先垂范,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组织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等专题学习带头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严格遵守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准则若干规定,加强与干部职工的沟通和交流,坚持民主科学决策,领导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在全体干部职工中开展“爱岗履职与科学发展”学习讨论活动,爱岗敬业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创先争优的氛围日益浓厚。
狠抓业务知识学习培训,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在全省范围内组织专题培训班4期,聘请专家、教授通过讲座、实际操作等形式,加强监测、检测、应急保障等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无线电监测工作人员技术水平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作为推动各项工作的重要动力,与无线电监测业务工作相结合,正确处理好工学矛盾,实现“两不误”“两促进”年末中心干部职工中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10人,初级职称10人 2. 抓管理促规范,不断健全监测机制中心坚持无线电监测月报工作制度,扎实完成监测数据的记录、分析和存档,并严格按照要求,规范监测值班制度,不断完善监测值班日志,实现对各无线电台(站)的主动监管2009年1月~9月,全省各监测站累计监测时间共126686.33小时,平均每月监测14076.26小时共接到干扰投诉35起,查处25起,主动发现并查处非投诉干扰17起每月除按预定计划地对30MHz—3000MHz进行全频段常规扫描监测外,还对民航通信导航、调频广播、开路电视等重点频段进行扫描分析,并根据《无线电通信应急保障预案》的要求,做好137MHz~167 MHz、450MHz~470MHz频段的频率资源储备工作查处、消除多起严重影响飞行安全的地空通信及航空导航干扰,涉及甚高频通信、一次雷达、二次雷达、DME测距等多项业务,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适时加强对Hz~606MHz、821MHz~825MHz、866MHz~870MHz、1880MHz~1920MHz、1920MHz~1980MHz、2110MHz~2170MHz、2300MHz~2400MHz等频段的监测分析,圆满完成上级规定的各项临时监测任务 3. 抓维稳促安全,保障重大活动开展中心以高度的责任感全力保障云南机要通信、国防通信、民航、广播、防汛、防火、气象、抗震、救援及重要外宾专用通信等重要业务和重点频段,有效保障GMS会议、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云南传递活动、“嫦娥奔月”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十七大”、历届“”等党政军重大活动及重要时期的无线电信息安全中心先后在“砺剑2005成都”活动中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无委评为无线电管制工作先进单位;在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第二次领导人会议(简称GMS会议)表现突出受到省政府通报表彰;在“嫦娥奔月”中国月球探测工程云南站无线电通信保障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传递工作中被授予“突出贡献奖”;“协作09”西南地区军地电磁频谱管理联合演练优胜奖等荣誉 4. 抓机遇促发展,技术设施日新月异全省监测网的枢纽——滇池路无线电监测指挥控制中心建设项目基本完工,数据中心进入试运行阶段。
它集可视化、集成化、网络化特点于一身,使云南无线电技术监管工作跨入智能化发展领域完成4个高山站、2个州市B级固定站、1个遥控站、 30个EB110小型监测站、省中心及各州市的PR100便携式测向设备和便携式频谱分析仪等项目,三期建设基本完工国家监测中心云南短波站建设的阶段性任务顺利完成一个技术先进、功能齐全、覆盖面广、管理完善、自动化程度高的无线电技术监管体系初步形成,无线电监测网技术、设施、建设水平居于全国前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