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动物6《给动物分类》(教学设计)教案.docx
12页教科版 一年级下册 《动物》单元 6.给动物分类 教学设计及反思单元《动物》课题6.给动物分类课时1核心 概念5.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学习内容及要求5.2地球上存在动物、 植 物、 微生物等不同类型的生物1~2年级 ②说出生活中常见动物的名称及特征,说出动物的某些共同特征(如都会运动)教学目标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科学观念学生初步体会大自然中生活着许许多多的动物,动物具有多样性科学思维学生知道动物之间有相同点和不同点,可以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探究实践1.学生能运用观察与描述、比较与分类等方法进行学习2.学生通过分类活动,不断完善自己对动物的原有认识态度责任学生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学生从动物种类繁多的认识中意识到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教学 重点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学生能确定动物分类的标准,能根据自定的标准准确地给动物分类教学 难点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学生能按不同的标准给动物进行分类,感受动物的多样性。
教学 准备教师:1.爱牛课件优化 教师:1套教科书中10种动物的彩色卡片、课件学生:两位学生1套教科书中10种动物的彩色卡片,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过程教学 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思路教学备注上课 仪式教师自我介绍:同学们好!……一、动物猜一猜,引出课题(预设3分钟)课前铺垫:给图形分类:确定标准,按大小、颜色、形状分类1.出示动物的局部图片,根据特征猜一猜它们是谁引言:动物园里要召开大会,请大家猜猜邀请了哪些动物? 2.出示10种动物的卡片,学生认一认,说一说各种动物的特点,让学生明确动物特征是分类的基础3.世界上的动物种类很多,为了便于研究,科学家对动物进行了分类他们把有相同点的动物分成一类,把不相同的分到另一类今天我们就像科学家一样来给动物分类出示课题:给动物分类)二、确定标准,进行分类(预设13分钟)1.开会的时候动物们要分开两边坐思考:怎么把这10种动物分成两类?2.根据学生汇报选择一种标准进行分类,黑板上大图演示,摆成两类3.强调分类标准:1种标准,2个队伍指导如何记录,给动物编序号学生按自定的分类标准去分类,比如吃什么、有没有脚、身体大小、怎样运动等方面4.小组长领动物图片,小组合作完成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并填写好活动手册。
三、交流研讨,感受多样(预设16分钟)1.投影展示汇报先说一说你的分类标准,然后告诉大家你的分类结果同一分类标准的同学表达意见及建议,教师适当修正补充,并将学生的汇报结果板书在黑板上预设分类标准:有脚和无脚、有壳和无壳、会飞和不会飞、有毛和无毛、生蛋和直接生小动物、是否生活在水里、吃肉和不吃肉、有尾巴和没尾巴……)2.小结教师将学生的分类方法汇总到黑板上,小结:“我们有哪些分类的方法?”3.讨论每种分类的结果一样吗?从多种分类标准中感受动物的多样性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求其说明理由,训练学生有理有据说明想法的能力,培养学生用证据证明的实证意识四、运用所学,归纳整理(预设8分钟)1.让学生回忆动物的共同特点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会长大、会生宝宝、要吃食物、会排泄、会对刺激做出反应……)2.哪些特点植物也有?归纳动植物的共同特点3.小结:动物和植物都是有生命的五、练一练一、选择题1.能生活在水中的动物是( )A.狗 B.兔子 C.金鱼 D.蝗虫2.下列动物体内没有“骨骼”的是( )A.鸡 B.麻雀 C.蚯蚓 D.蛇3.下列( )不是鱼类A.鲫鱼B.甲鱼C.鲤鱼 D.鲨鱼4.下面的动物中不同类的是( )。
A.B.C.D.5.下面的动物中不同类的是( )A.B.C.D.6.下面的动物中不同类的是( )A.B.C.D.二、判断题1.动物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 )2.导盲犬可以帮助盲人安全的走路、乘车和传递物品 )3.蚯蚓可以使土壤疏松,有利于植物生长 )4.蜣螂以粪便为食,它是大自然的“清洁工” )5.蚊子在大自然中一点用处也没有,我们应该把蚊子全部消灭 )参考答案:1. C 2.C 3.B 4.C 5.B 6.C1.√ 2.√ 3.√ 4.√ 5.×练习:公众号:小学科学网六、整理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培养学生使用材料的好习惯七、板书设计6.给动物分类我的分类标准是:有没有脚1.金鱼 3.蛤蜊 4.蛞蝓 5.蜗牛2.公鸡 6.蝴蝶 7.喜鹊 8.老虎 9.狗 10.蚂蚁 我的分类标准是:会不会飞1.金鱼 3.蛤蜊 4.蛞蝓 5.蜗牛 8.老虎 9.狗 10.蚂蚁 2.公鸡 6.蝴蝶 7.喜鹊我的分类标准是:是否生活在水里2.公鸡 4.蛞蝓 5.蜗牛6.蝴蝶 7.喜鹊 8.老虎 9.狗 10.蚂蚁1.金鱼 3.蛤蜊我的分类标准是:有没有壳。
3.蛤蜊 5.蜗牛1.金鱼 2.公鸡 4.蛞蝓6.蝴蝶 7.喜鹊 8.老虎 9.狗 10.蚂蚁我的分类标准是:有没有尾巴1.金鱼 2.公鸡 7.喜鹊 8.老虎 9.狗 10.蚂蚁3.蛤蜊 4.蛞蝓 5.蜗牛6.蝴蝶八、课堂反思注:爱牛组织老师在课堂实践后的反思,大部分是使用了爱牛配套材料,部分观点仅代表反思老师人个观点,仅供大家参考!一、教材分析这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与前面5课形成一个完整的动物内容体系,特别是与第1课构成前后相互呼应的关系教材第1课通过说说、画画动物的特点,暴露学生对动物共同特点的前概念这一课学生将再次回顾生活中熟悉的动物,根据动物的特点进行分类,了解分类的方法,初步认识“分类”在研究动物活动中的重要性最后“单元总结”部分,需要学生回忆植物的共同特点,然后结合对动物“生命体特征”的认识,初步感知动物和植物都是有生命的本课有以下活动:1.给动物卡片编号2.自己确定一种分类方法,给动物分类3.与同学交流分类的方法和结果二、活动材料爱牛材料:动物卡片三、活动过程活动一:给动物卡片编号活动方法:先出示所有动物的图片,学生熟悉动物,再讨给如何给动物编号活动反思:1.活动中我先出示了动物卡片,先让学生熟悉有哪些动物。
这一的好处是学生认识了每一种动物,再后续的活动中能更好的分类2.因为爱牛提供的动物卡片都已经标上编号,活动中就省了标号这一活动活动二:确定一种分类方法,给动物分类活动材料:动物卡片活动方法:先全班确定一种分类方法,一起给动物分类,老师根据分类结果适时板书活动反思:在第一单元第4课,就已经学习了给物体分类,这一活动对学生而言比较简单教材是让学生自己确定一个标准分类,但教学中我还是采用了先“引”后“放”,先全班确定一个标准分类,通过板书再次引导学生如何做好记录,为后面活动做好铺垫活动三:用不同的分类标准分类活动材料:动物卡片活动目的:多种方法的分类,是为了更多地了解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多角度体会生物的多样性活动方法:在活动二的基础上,学生更多地了解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然后用更多不同的标准去给动物分类活动反思:1.分享的过程中发现学生能找到很多种分类标准,如生活环境不同、是否能飞、是否有尾巴,还有的同学按吃的食物、是否有骨骼、繁殖方式等等分类,这要求老师备课要充分2.再按照是否能飞分类时,孩子们有了不同的意见,有的认为鸡能飞,但飞不高飞不远,应该放在不能飞的一类;也有的认为虽然飞不高飞不远,但它也能飞啊,还是应该把鸡和蝴蝶、喜鹊放一类;也有同学认为可以把鸡单为一类。
都有道理,告诉他们同一种标准分类,但划分的小标准不同,结果也时不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