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13版中考化学总复习(人教版)精讲精练:第7单元燃料及其利用.doc

14页
  • 卖家[上传人]:平***
  • 文档编号:4170070
  • 上传时间:2017-08-1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25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考标要求 备考指津1.认识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的条件及防火灭火、防范爆炸的措施2.认识化石燃料的主要作用及其不可再生性,知道石油和煤炼制出的几种主要产品及其用途3.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4.认识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了解使用氧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煤气、酒精汽油和煤等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认识利用和开发清洁燃料及各种能源的重要性1.利用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考查燃烧条件的题型多以探究题出现2.结合生产生活中实际(如矿井的瓦斯爆炸、煤气的泄漏等),考查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和防爆措施3.煤、石油等燃料的燃烧对环境产生的污染和危害;结合实际考查污染的控制和治理措施4.从价格、热值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选择燃料;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查节能、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以及开发和利用新能源考点梳理考点一、燃烧和灭火1.燃烧(1)燃烧的概念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2)燃烧的条件(3)有关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物质燃烧所需的三个条件,是否缺一不可,可以通过实验来探究设计探究实验时,应注意:①首先进行猜想——物质燃烧的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

      ②在验证每一个条件时,注意确定好实验的变量,控制好无关变量,如要探究温度影响,则所选可燃物的种类、质量、形状、氧气的含量等需相同,然后通过对比在温度不同而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燃烧现象的不同,从而确定温度对燃烧的影响③实验探究常用的方法实验探究常用的方法有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实验探究中往往是两种方法结合使用,在控制变量法的基础上,运用对比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④实验的方式2分项实验:可以把三个条件分设成三个实验,一个实验检验一个条件综合实验:几个条件同时检验,互为对比如图所示实验2.灭火的原理及方法根据燃烧的条件能推出灭火的原理,即破坏燃烧的三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都可达到灭火的目的1)灭火的原理①清除可燃物或隔离可燃物②隔绝氧气(或空气) ③使可燃物温度降到 着火点以下2)常用的灭火物质或器材灭火物质或器材 灭火原理 适用范围高压水枪 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一般火灾泡沫灭火器 隔绝空气 木材、棉布等引起的火灾干粉灭火器 隔绝空气 一般火灾,油、气等燃烧引起的火灾二氧化碳灭火器 降温、隔绝空气 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引起的火灾3.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1)爆炸爆炸是指可燃物在有限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

      2)与消防安全有关的图标如下:(3)燃烧、爆炸、缓慢氧化、自燃的比较燃烧 爆炸 缓慢氧化 自燃概念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发生的急速燃烧缓慢进行的氧化反应由缓慢氧化引起的自发的燃烧发生条件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不需要达到着火点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是否发光 发光 发光 无明显发光现象 发光3能量变化 放热明显 放热明显放热较慢,不容易察觉 放热明显联系 燃烧不一定引起爆炸,爆炸也不一定是由燃烧引起的;缓慢氧化不一定引起自燃,但自燃一定是由缓慢氧化引起的(4)身处火灾现场的自我救护: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逃离现场、匍匐前行、打报警等温馨提示 可燃性气体或粉尘与空气的混合物并不是在任何比例下都会发生爆炸,只有当它们处于爆炸极限范围内且遇到明火时才会发生爆炸,因此注意通风、 严禁烟火等均可有效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考点二、燃料和热量1.化石燃料通常是指生活中使用的煤、石油和天然气,它们属于不可再生能源1)煤:主要含有碳元素,还含有氢元素和少量的氮、硫、磷 等元素以及无机盐矿物 质2)石油:主要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3)天然气:主要是由碳和氢组成的气态碳氢化合物,其主要成分是 甲烷。

      温馨提示 煤干馏是化学变化,石油分 馏是物理变化2.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在化学反应中有的需放出热量,称为放热反应;有的需吸收热量,称为吸热反应2)燃料的充分利用:使燃料充分利用的措施有:一是燃烧时要有足够多的空气;二是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考点三、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1.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1)煤燃烧产生的主要污染物有 SO2、NO 2,它们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2)汽车燃料燃烧产生的主要污染物有 CO、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 、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 尘等3)使用乙醇汽油作车用燃料的优点:①节约石 油资源② 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③促进农业生产,带动农业发展4)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方法:①改进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使汽油 能充分燃烧②使用催化净化装置,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③使用无铅汽油,禁止含铅物质排放④使用清洁燃料,如压缩天然气或液化石油气⑤使用乙醇汽油⑥加大尾气检测力度,禁止没达到环保标准的汽车上路2.使用和开发新的燃料及能源(1)乙醇俗称:酒精,化学式:C 2H5OH,由高粱、玉米和薯类等经发酵、蒸馏制得,属于可再生能源,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C2H5OH+3O 2 2CO2+3H 2 O。

      = = = =点 燃 (2)氢气氢气本身无毒、极易燃烧、放出热量多、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H 2+O 2 2H2O = = = =点 燃 (3)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水能、潮汐能等4)能源的分类4能源类 型 定义 实例一级能源 直接来自自然界而未经加工转换的能源 化石燃料、太阳能、核能、生物燃料、水能等二级能源 由一级能源直接或间接转化来的能源 电能、煤气、沼气、氢能等可再生能源 不随其本身的转化或被人类的利用而减少的能源 太阳能、生物质能、水能、风能、地热能不可再生能源随其本身的转化或被人类的利用而减少的能源 煤、石油、天然气自主测试1.下列不是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 A.可燃物 B.氧气C.压强 D.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2.为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实验:已知白磷着火点 40 ℃,红磷着火点 240 ℃;发现水中白磷和铜片上红磷都没燃烧,铜片上白磷着火燃烧对此实验的认识错误的是(   )A.物质燃烧必须要与氧气接触B.物质燃烧温度必须要达到着火点C.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既供热又使白磷Ⅱ与氧气隔绝D.铜片上的红磷没燃烧,因为红磷不是可燃物3.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档案室着火用泡沫灭火器灭火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C.只有含碳元 素的物质才能燃烧D.只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4.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电器着火,迅速切断电源B.室内起火,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C.厨房煤气管道漏气,迅速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D.洒在实验桌上的少量酒精着火,迅速用湿布盖灭5.下列图标与燃烧和爆炸无关的是(  )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铁丝在纯氧气中能燃烧而在空气中不燃烧,说明铁丝的着火点因不同物质而改变5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而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说明燃烧现象与氧气的浓度有关C.爆炸就是发生了急剧的化学变化D.缓慢氧化最终必引起自燃7.煤、石油、天然气是重要的化石燃料,下列关于化石燃料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石油是一种化工产品 B.将石油分馏可得到多种产品C.将煤隔绝空气加热可制得焦炭 D.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8.下列有关天然气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天然气是一种比较清洁的化石燃料 B.使用天然气可以防止温室效应C.天然气的热值比煤气高 D.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9.下列能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由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是(  ) 。

      A.水力发电 B.风力发电 C.太阳能发电 D.燃料电池发电10.观察下图,化石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废气,其中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  ) A.SO 2、NO 2 B.CO 2、CO C.SO 2、CO 2 D.NO 2、CO11.关于乙醇汽油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乙醇属于可再生性能源 B.乙醇汽油不能用作汽车燃料C.使用乙醇汽油可减少大气污染 D.使用乙醇汽油可节省石油资源12.我国“十 二五”规划对“低碳经济”给予政策支持,实现“低碳经济”的一种策略是节能下列制备氢气的方法最节能的是(  ) A.Zn+H 2SO4(稀)= ==ZnSO4+H 2↑B.焦炭与水蒸气反应:C+H 2O(气) H2+CO= = = = =高 温 C.太阳光分解水:2H 2O 2H2↑+O 2↑= = = = =TiO2 太 阳 光D.电解水:2H 2O 2H2↑+O 2↑= = = = =通 电 13.“可燃冰”[CH 4·(H2O)n]是在海底的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外观像冰下面关于“可燃冰”叙述正确的是(   ) 。

      A.CH 4·(H2O)n是氧化物 B.“可燃冰”是一种比较清洁的能源C.“可燃冰”提供了水可能变成油的证据 D.“可燃冰”可直接拿回家作为燃料使用14.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能源下列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A.石油 B.煤 C.天然气 D.乙醇6归类精析[归类示例一] 燃烧条件的探究【例 1】 某兴趣小组活动中,同学们按图Ⅰ装置对“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探究过程中,大家对磷燃烧生成的大量白烟是否危害人体健康提出疑问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 40 ℃,红磷的着火点是 240 ℃……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会刺激人体的呼吸道,也可能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3)交流与讨论】白烟对人体健康有害,该实验装置必须改进改进与实验】同学们按改进后的图Ⅱ装置进行实验请你帮助他们将下表补充完整现象 解释a 试管中白磷燃烧,热水中白磷没有燃烧b 试管中红磷没有燃烧①热水中白磷没有燃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②b 试管中红磷没有燃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反思与评价】(1)改进后的图Ⅱ装置与图Ⅰ装置比较,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林同学指出图Ⅱ装置仍有不足之处,并设计了图Ⅲ装置,其中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拓展与迁移】实验小结时,小朱同学说:“待 a 试管冷却后,如果将试管口紧贴水面(室温下 ),并取下橡皮塞,将看到液体进入试管这一说法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同小晶问:“如果不考虑橡皮塞占试管的容积,进入 a 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会是多少呢?”大家争论后,出现两种预测甲:接近试管容积的 1/5;乙:不一定接近试管容积的 1/5你赞同的预测是______(填“ 甲”或“乙”)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可燃物燃烧需温度达到着火点,且与氧气(或空气)接触由信息知,红磷的着火点比较高,为 240 ℃,而热水温度为 60 ℃,所以,温度未达到红磷的着火点,而 热水中的白磷未与 O2 接触,故热水中的白磷和空气(试管 b)中的红磷均不燃 烧白磷有毒,燃烧产生的白烟会污染空气,所以装置Ⅱ密封后,可防止白烟外逸与装置 Ⅱ相比,装置Ⅲ中的气球可避免因试管内气体迅速膨胀而使橡皮塞松动,导致白烟逸出。

      因白磷燃烧,消耗了试管中的 O2,故取下7橡皮塞后,将试管口紧贴水面,水会进入试管,且进入量约占试管容积的 1/5,若进入量不足,则可能是装。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四川省成都市2025年中考数学真题试卷附同步解析.docx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师一学校2024_2025学年下学期八年级数学期中考试卷.docx 四川省成都市2025年中考数学真题试卷含同步解析.pptx 2025年四川省南充市名校联测中考一模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2025年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中考一模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2024—2025学年山西省晋中市左权县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 2024—2025学年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年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中考一模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2025年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中考模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2024—2025学年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 2024—2025学年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七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年广东省惠州市集团中考一模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2024—2025学年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七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年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中考一模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2025年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代寺学区中考模拟一模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2024—2025学年湖北省孝感市汉川市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 2024—2025学年山西省晋中市左权县七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年宁夏九年级数学一模试卷[含答案].docx 2025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模拟数学试卷(二)[含答案].docx 2024—2025学年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