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州边界行门楼下瑶族坐歌堂.doc
3页1永州边界行门楼下瑶家坐歌堂 编导:孙健【导视】古时因生存条件的限制产生的通宵对歌、唱歌的行为,在岁月的流逝中演变成一种瑶族的文化风俗;歌词题材丰富,内容广泛,感恩祝愿、嬉笑怒骂皆在其中;一段过山瑶的悠远历史,沉淀了新田县门楼下瑶家坐歌堂的风土人情门楼下瑶族乡位于新田县境北部边缘,与郴州市桂阳县杨柳瑶族乡、衡阳市常宁市满竹瑶族乡、祁阳县晒北滩瑶族乡毗邻在门楼下的集市上,经常可以见到周边三市四县多个乡镇的瑶民赶圩的身影,而在山间地头不时飘来的悠扬瑶歌更是增添了这里的民族风情一种耳熟能详的歌谣形式招待客人的习俗,在周边的瑶族村寨依然流传,当地人称之为瑶家坐歌堂唐能军是乡里文化站的站长,常年研究瑶族文化和风俗,记录、整理了很多坐歌堂的曲调与唱词,并加以改良和推广同期】唐能军 新田县门楼下瑶族乡文化站站长比如说我们的劳动丰收了,大家庆丰收的时候,坐歌堂 以表达丰收 给自己所带来的胜利果实这二个吧就是重大文化活动的时候,大家自娱自乐,唱首瑶族情歌,瑶族民歌,第三个吧就是婚嫁娶,在婚礼的时候,特别是体现在晚上,大家在喜庆的时候、喝酒的时候,以坐歌堂的形式唱一些瑶歌古代的过山瑶都住在深山密林或高山陡岭,房屋是窄小的杉皮屋或木板房,居住条件简陋。
但是,瑶人热情好客,重情重义凡是喜庆之日,都会有亲朋好友上门祝贺可大瑶山的人,居住零散路途遥远,来客一般都无法当天返回,主人又没有多余的住处,他们只好点燃一堆柴火,烧一锅油茶,在昏暗的桐油灯下闲聊拉家常,围着火塘通宵达旦的歌唱,直到天明方休这种歌唱的形式与湘南独特文化的相互交融之后,以一种新的方式传承下来,逐渐演变成今天有着固定流程和文化内涵,因为往往是在主家堂屋里坐着唱的,所以便被称之为“坐歌堂” 同期】唐能军 新田县门楼下瑶族乡文化站站长坐歌堂有很多礼节.第一有,敬茶的时候就有茶歌 敬烟的时候有烟歌,喝酒的时候有酒歌,通过一段时间熬到过夜了,到了十二点钟的时候开始演一些情歌,互相调调情,讲一些情歌,体现一些风趣的东西 再过两个小时到了两点钟以后,他就开始讲一些比较深奥的歌了,我盘下你啊(出问题) ,看你歌的这个底细.你盘下我,看我歌的底细一来一去到早上的六点多钟了,再之后啊,就吃早饭了,吃早饭之后就是唱一些相互之间尊重的歌了在我这里多玩一会儿,我要求你以后到我那再做客,这是一些礼节方面的歌了人要走了,这时候,唱一些送别的歌了瑶族把天地人间的万事万物都编成歌曲,见什么唱什么,随口一出就是瑶歌。
门楼下瑶族乡地处常宁、桂阳、祁阳、宁远交界之地,形成了一个独特方言的文化圈因此,这里的瑶家坐歌堂就成了瑶族“陪客”不可缺少的文化娱乐同期】敬烟歌(歌词大意)女:感谢哥 感谢情,敬我一支好香烟,心理感谢说不尽,望哥阳春好收成男:妹妹真是好心情 差烟一支动心情 不尽情来不尽意 望妹一定莫客心敬茶歌(歌词大意)女:甜茶一杯真有心 哥哥不要太有心 妹妹生来丑又蠢 没有言话表心情2男:苦茶一杯表心情 望客莫嫌真情心 若是妹妹不在意 常来穷家做客人敬酒歌(歌词大意)女:哥哥家里真富有 常常备有甜美酒 自家不舍吃和喝 留着美酒敬朋友男:薄酒一杯不敬意 只表哥哥一寸心 不远千里来我家 没有好酒敬客人一首坐歌堂的唱词一般由四句组成,每句以七个字的居多第二句和第四句的最后一个字瑶语要押韵唱歌唱到深夜时,就开始“盘歌”了,一方唱出问题,另一方必须对答如流,答不上或答不准的,就要受到惩罚同期】盘问歌(歌词大意)男:盘王出世在何方 盘王是何的祖先 盘王生来有几子 长大各自在何家女:盘王出世在伏江 盘王是瑶家祖先 盘王生来有九子 后来主宰各自方瑶族男女自由恋爱,通过对歌,自由选择对象,父母从不干涉坐歌堂时男女对唱,爱慕之情,都流露于歌声之中。
这也是青年男女在交往中,考查对方的才华、智慧和诚意所唱的歌,男女一问一答,很有情趣 【同期】盘问歌(歌词大意)男:妹妹生来一枝花 哥哥看到动了心 若是能娶妹做妻 做牛做马哥甘心女:哥哥生的好又帅 妹妹真是好喜爱 若是哥能做我郎 一定待好爹和娘坐歌堂瑶歌的演唱形式有道白,按歌的内容,不用音调,跟讲话一样有轻唱,歌者带着深厚的感情,有轻有重,有快有慢有高腔,这是送客的时候用的,声音传得远,体现了依依不舍,再次邀请的含义同期】送客歌(歌词大意)女:舍不得走来也要走 舍不得回来也要回 若是来年有机会 再来你家享福情男:舍不得妹来舍不得情 又要送走贵客人 若是妹妹不在意 常来我家做贵人现实中这种因瑶家没有多余的住处而通宵对歌的行为,带来了欢聚的快乐,在岁月的流逝中逐渐演变成一种瑶族的文化风俗,现在的瑶家不会出现来客了没有住处的状况,现在的瑶家坐歌堂也不再是为了陪来客打发漫长的黑夜行为,完全成了瑶家一种自发的、浓烈的、发自内心的歌唱活动尽管如此,瑶家人去别人家吃酒做客、参加坐歌堂,依然会盛装出席,以示尊重同期】赵荣富 门楼下瑶族乡舍子源村 编导:孙健大哥,我看你这手上还带了戒指的?是我们少数民族一般走亲访友别人办喜事就可以装饰戴这个哦,在家里不戴的 在家里做事一般不带哦,就是出来参加一些聚会啦,或者是参加 坐歌堂的活动的时候坐歌堂活动的时候,别人办喜酒啊,就带着个,这是少数民族的装饰。
它这是显示一种尊重这是尊重别人,好像自己就喜欢,爱这套,这个是老辈传下来的东西孙:汉族的话一般就是女的戴,男的很少带手镯的赵:汉族就没有几个,我看到带着个圈圈的就是少数名族,孙:它戴几个有说法吗?戴几个赵:一个可以两个可以,两个是代表你家庭搞起可以孙:是家里比较富足,才能多戴几个赵:这个了都是装那个毫子(硬币)啊 孙:银元啊、铜钱啊赵:铜钱啊,光元啊,这个就可以装很多 孙:这是一般的瑶民都有吗?3赵:就是也要富裕一点的才有孙:我看你这个帽饰跟别人的好像也不一样啊?赵:这个帽子旧社会就简单一些,就没有这么多,没有这么多花,就是一针一线来绣起的孙:现在咱们瑶山里面还有老人家在绣这个吗? 赵:还有孙:还有,这个如果花钱买的话多少钱一个啊? 赵:这个买啊,这个真的要讲工钱来讲 六十块钱都要一千块钱孙:你是六十块钱一天 要一千块钱 赵:就是一千块钱都还绣不起 孙:我看最特别的就是你这个鞋子很特别啊 你平常就穿这个鞋吗?赵:就是喝酒啊,人家办喜事啊,就穿这样的鞋子 一般去打工、做事啊、做家务事就穿解放鞋了 孙:这样子,这个鞋子制作工艺也很难吗?赵:要聪明的人才做的起 孙:那现在咱们门楼下这个瑶乡里还有人会做这个鞋吗?赵:有 孙:还有人做 赵:还有很多师傅孙:但这种鞋我看其他的瑶族地方好像少,是咱们这里特有的嘛?其他的瑶族也穿这个鞋吗?赵:其他的瑶族,只有我们这个过山瑶族才穿这个孙:哦,这个鞋叫什么名字?赵:这个叫鸡公鞋 孙:鸡公鞋,它这个绣花你看很漂亮啊赵:最会做最会做的要一个礼拜 孙:一个星期才能做一双鞋赵:做一双要一个礼拜,要年轻聪明的人,老人家做不起了。
孙:老人家做不起了,它既要有技术还要有一点力气赵:对啊,它要纳这个底子 孙:这个很要力道的过山瑶悠远的历史,沉淀了瑶家坐歌堂的风俗内涵,作为瑶族古老的文化精华,坐歌堂只是瑶族歌唱形式中的一种曲调凭口传心记传世,一首古老的曲调,可能已经在瑶族子孙中流传了千百年,委实就是过山瑶先辈们留给子孙后代的“活化石” 这种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如今,更多的文化界人士正在努力,让瑶家坐歌堂从一条缺少阳光照耀的山林小道走出大瑶山,向世间展示“过山瑶”瑶歌淳朴的风姿下期导视】这是过山瑶特有的鞋子,制作精良、绣工精美、舒适耐穿;它为何有如此独特的造型,它又有着怎样制作工艺和远古传说,下期永州边界行我们在一针一线中一起感受瑶族鸡公鞋的独特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