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说课稿.doc
3页育星教育网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1 / 3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梁实秋一、说教材《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入编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第三单元,这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学习写人记事的散文本文作者通过回忆二十年前任公的一次演讲来表达对老师的怀念崇敬之情,从中也可感受到任公先生热心肠的性格特点与非凡的人格魅力本文看似记事,实为写人,篇幅短小而描写深刻,取意深远而格调高雅,是一篇经典的教学范文二、说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时也学过记人记事的散文,但仅停留在概括主要事件,初步认知人物形象的层面,对文章的语言、深层思想未作进一步探讨,不具备自主赏析语言和深层次挖掘文本思想的能力通过教学本文,尽力为学生搭建最近发展区,让学生掌握解读记人记事散文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人物形象与文本思想的能力三、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赏析作者文中精妙的细节描写,初步概括梁任公先生的性格和特点2、了解文章三段韵文的大致内容,理解作者为何选取这三个演讲片段3、体察梁任公先生的性格特点及心路历程,感受作者对任公的崇敬之情能力目标:1、品味文章典雅质朴,深刻细腻的语言,培养学生咀嚼语言文字的赏析能力。
2、揣摩人物言行心理,体察人物的个性,培养学生提炼人物形象的概括能力3、学习作者写作手法,学习记人与记事,培养学生写激动人心的人和事的写作能力情感目标:1、深刻体会任公以天下大事为己任的高尚情操,深刻体会任公的“热心肠” ,培养学生少年强则国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意识和情感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品味文中人物的细节描写,并归纳任公人物形象特点2、概括这次演讲的基本特点,体会作者对与任公的崇敬之情教学难点:1、解读三段韵文揣摩任公个性心理,通过资料补充深入了解任公人格魅力2、学习记人与记事的写作方法,学习写激动人心的人和事五、说教法与学法1、学生自主批注与教师点拨归纳,进行语言文字的咀嚼2、教师示范朗诵,学生深情朗读,品味文章蕴含的情感3、教师讲解为辅,学生合作为主,完善人物形象的体悟六、课时安排一课时七、教学流程一、导入日本明治维新时期著名的汉诗诗人大沼枕山有句诗:“一种风流吾最爱,六朝人物晚唐诗” 这位日本诗人生活在现代,他喜欢的一定不只是六朝人物的风流,一定还会加上民国人物!民国时期的那批学人,有着与今天的学人迥然不同的风度、气质、胸襟、学识和情趣他们的个性或迂或狷或痴或狂,但内里全不失风趣、风雅、风骨,底子上都有一个“士”字守着。
总而言之,他们是一批不失“硬朗” ,而又“好玩” 、 “有趣”的人投影部分民国人物】育星教育网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2 / 3在众多的民国人物中,梁启超无疑是极具分量的一个今天,我们就通过同样是民国人物梁实秋先生的文章,来感受一代大师风采、绝代民国风范!二、浏览课文,初感人物1、本文篇名“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虽是记演讲,实是记人物那么,本文记述了一个怎样的梁任公?请快速浏览课文,概括出梁任公的形象与性格特点生思考,回答】【明确】认真严谨、书法秀丽、短小精悍、貌不惊人、稳健潇洒、神采飞动谦逊自负、个性鲜明、博闻强记、学识渊博、感情丰沛、自由洒脱……2、几十年后,梁实秋都还清楚记得当年梁任公演讲时的风采,可见此次演讲的确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思考:按作者的说法,这次演讲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动人3、文章哪些地方表现了听众所受的感染和感动,以此印证这是一次“动人”的演讲? 【生思考,回答】【明确】在听先生这篇讲演后约二十余年……顿时忆起先生讲的这首古诗 他敲头的时候,我们屏息以待,他记起来的时候,我们也跟着他欢喜。
他掏出手巾拭泪,听讲的人不知有几多也泪下沾襟了!听过这讲演的人,除了当时所受的感动之外,不少人从此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三、品读课文,再感人物1、作者记录任公演讲了哪几个“动人” 的具体内容? 【明确】 《箜篌引》 、 《桃花扇》 、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思考:在这三个内容中, 《箜篌引》一诗让作者在二十年后仍能触景生情, “顿时忆起,哀从中来” ,可见动人程度之深那让我们看看这是怎样的一段文字补充】 《箜篌引》者,朝鲜津卒霍里子高妻丽玉所作也子高晨起刺船,有一白首狂夫,被发提壶,乱流而渡,其妻随而止之,不及,遂堕河而死于是援箜篌而歌曰:“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其奈公何!”声甚凄怆,曲终亦投河而死子高还,以语丽玉丽玉伤之,乃引箜篌而写其声,闻者莫不堕泪饮泣丽玉以其曲传邻女丽容,名曰“箜篌引”——崔豹《古今注》读完之后我们有没有“哀”从中来?为何我们读来只觉寻常而任公却读得如此动人?【明确】人与文的情感表现方式高度一致!人与文的情感高度契合、强烈共鸣!文是有境界的诗,人是有境界的诗人讲演中的梁任公已然进入韵文中去,和韵文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3、结合梁任公之经历,思考梁任公为何能与《箜篌引》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 【补充】1895 年,康有为率梁启超等数千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反对《马关条约》 、请求变法。
1898 年,康有为、梁启超等说服光绪变法改革;慈禧发动政变,囚光绪,谭嗣同等六人被杀,康有为、梁启超逃亡海外1900 年,梁启超回国,准备指挥唐才常组织的“自立军”勤王起义,但刚抵上海,即闻唐才常等遇害,起义失败 1915 年,袁世凯称帝之心日益暴露,梁启超反对袁氏称帝,与蔡锷策划武力反袁护国战争在云南爆发1916年,梁启超赴两广地区参加反袁斗争 生讨论】【明确】疯狂奔走,明知不可而为之,为理想蹈死不顾,理想主义者的人格力量!4、在这三个内容中,最动情最悲伤最能打动听众的莫过于《桃花扇》 任公是“悲从中来,痛哭流涕,不能自已” 《桃花扇》如此打动任公,他心中的“崇祯皇帝”是谁,有怎样样的命运,他为谁而哭? 育星教育网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3 / 3【补充】 《桃花扇·哭主》写左良玉在黄鹤楼开宴,正饮得热闹时,忽然接到崇祯帝殉国的急报,大哭:我的圣上呀!我的崇祯主子呀!我的大行皇帝呀!孤臣左良玉,远在边方,不能一旅勤王,罪该万死了唱道:高皇帝,在九京,不管亡家破鼎那知你圣子神孙,反不如飘蓬断梗!十七年忧国如病,呼不应天灵祖灵,调不来亲兵救兵。
白练无情,送君王一命!伤心煞煤山私幸,独殉了社稷苍生,独殉了社稷苍生!【生讨论】提示:梁任公曾说《桃花扇》是一部“哭声泪痕之书” ,并为之作注,极其喜爱左良玉哭崇祯、哭明朝的终结无可换回,而梁启超在戊戌变法失败之后,光绪被囚暴死,从而对中国当时现状迷惘和失望,这二人之苦痛必然相类似明确】任公所哭乃是:哭如烟往事散尽,哭戊戌变法失败,哭光绪被囚暴死,哭改良目标幻灭,哭救国理想成空5、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被称为生平第一快诗,让任公“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 ” ,二者有何相同之处?【补充】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生讨论】提示:杜甫:穷年忧黎民,叹息肠内热任公:立身岂患无余地,报国惟忧或后时明确】二人同处动荡混乱年代,同样渴求安定祥和的到来,同样遭遇人生坎坷,同样希望家国富强,同样至情至性,同样忧国忧民既忧且快,有忧才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四、探究问题,品评人物1、梁启超为何自号“任公” ,作者为何称他为“热心肠”?你如何看待。
生讨论】【明确】他的名号中深含忧国忧民的意蕴 “任公”即是“以天下为己任” ,这是一种担当、风骨书斋“饮冰”即是表明“为国忧心惶恐焦灼” ,此乃惶恐焦灼,为国忧心 他虽说“晚年不谈政治” ,实际上政治已融入他的生命,他依旧对社会、国家和民族怀有又深又浓的赤子殷殷之情、拳拳之意他说杜甫是“情圣” ,其实他自己一生都饱含着热情、真情、深情、至情,何尝又不是“情圣”?任公先生是最多情的人,因而也是最痛苦的人他生动表现了一名传统文人的坚守、追求、担当和风骨他即是民国文人的典型代表五、小结课文感谢梁实秋,是他用一篇一千二百字的短文,以其简约的文风、深刻的描写、远大的意蕴、高雅的格调,为我们再现了一代大师梁任公的精神气质感谢梁任公,他用一生的追求为我们诠释了什么是读书人的精气神他让我们相信,中华千年的进取精神、家国情怀,永不断绝!教师作品作结:《叹民国风流》盛名一代皆人物,遗泽而今赞未休风景已殊成逝水,江山不再有风流天公抖擞仍需劝,国运衰颓势必忧何日少年毋自弃,大师重在古神州六、课后作业:1、我们为什么说他们是大师?又为什么说大师之后再无大师?【明确】胡适为梁启超写的挽联是:文字收功,神州自命;平生自许,中国新民。
美国楹联学会会长潘力生为梁实秋写的挽联是:瞻目鸿文遗后世,怆怀故国失英才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有则是谓大师,无则是谓无大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