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算利息.doc
4页算利息算利息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20 页例 5,练习五第 3~5 题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经过收集和整理有关储蓄资料,了解储蓄的意义,明确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含义,培养同 学们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动中,掌握利息、税后利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生活中相关 的问题 3.体会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教学重点能用利息、税后利息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教学准备教学准备教具:投影仪学具:银行存款单,计算器,学生收集的资料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谈话引入 教师:同学们,老师的一个朋友家里积攒了一万元钱请你帮我朋友设想一下,要想获得更多 的钱,我的朋友可以用这一万元钱进行哪些投资? 学生 1:买股票、买基金…… 学生 2:存入银行…… 教师:哪一种投资方法风险最小? 学生:银行储蓄 教师:储蓄不但风险小,而且还能获得比原来更多的钱其中银行多付的钱我们就叫它利息 2.揭示课题 教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如何计算利息的问题 板书:算利息 [点评:教师从“帮老师的朋友设想一下积攒的钱如何投资”引入,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让 学生体会到生活与数学之间的联系。
]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反馈信息,了解概念 教师:你收集到哪些储蓄信息? 学生:…… 2.小组讨论,理解概念 (1)小组整理 教师:请同学们拿出自己课前所收集到的有关储蓄的资料,在小组中交流,请小组长做好记录、 整理,看看哪个小组整理得最好? 小组整理,教师巡视指导 (2)小组展示、评价教师:哪个小组自愿到投影仪前来,展示汇报你们小组的成果其他小组的同学请仔细地听, 这个小组汇报完后请你发表看法和意见 请一个小组同学把收集整理好的资料放在投影仪上进行展示,其他小组同学进行评价、补充 学生 1:存款的种类有:整存整取、活期存款、教育储蓄…… 学生 2:储蓄不仅可以支援国家建设,也使得个人用钱更加安全和有计划,还可以增加一些收 入 学生 3: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利息与本金的比率就是利 率 学生 4: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学生 5:银行存款单…… 学生 6:出示银行利率表,利率可以分为年利率、月利率年利率表示…… 教师:(出示教科书 20 页银行利率表)你能说一说,整存整取一年,年利率 3.87%表示的意 义是什么? 学生:3.87%表示整存整取一年,利息是本金的 3.87%。
教师:零存整取三年,年利率 3.42%表示的意义呢? 学生:3.42%表示零存整取三年,一年的利息是本金的 3.42% 小组在展示、汇报、补充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鼓励、评价并板书 板书: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3)学生联系生活举例说明本金、利息、利率的意义 教师:哪位同学能结合我们的生活实际,举例说明什么是本金?什么是利率?什么是利息吗? 如果学生举例困难,教师可以自己举例说明 学生 1:妈妈准备把家里的 800 元钱放入银行,这 800 元钱就是本金;存期一年,年利率是 2.88%,2.88%就是利率,也就是一年的利息是本金的 2.88%;一年后,银行要付给比 800 元钱还要 多的钱给妈妈,多的钱就是利息 学生 2:老师的朋友家里的一万元钱,如果放入银行的话,这一万元钱就是本金…… (4)教师小结 教师:指着板书,强调本金、利息、利率的意义强调利率的高低是由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国家 经济发展的程度来制定银行会按照国家经济的发展来调整利率的,2007 年至今,银行已对利率 作了多次调整 教师:从利息的计算方法中,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 1:我发现了利息的多少与存入银行的本金多少、国家规定的利率多少以及时间的长短有 关。
教师:是这样的吗?请你验证说明…… 学生 2:我发现了算利息实际上就是用百分数的知识在解决问题 教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探讨学习的算利息,实际上就是我们所学的百分数知识在生活 中的具体应用之一要求利息,必须知道本金、利率和时间从今天的学习中可以看出,数学知识 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生活的周围 3.运用概念,解决问题 (1)出示例 5:学生独立收集信息,并解决问题 (2)部分学生板演 学生 1:400×5.22%×3=62.64(元) 学生 2:400×5.22%×3×5%=3.132(元) 学生 3:400×5.22%×3×5%≈3.13(元) 学生 4:400×5.22%×3×95%=59.508(元) 学生 5:400×5.22%×3×95%≈59.51(元) (3)反馈:说一说你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教师纠错) 板书:到期利息、税后利息、利息税 教师:同学们,国家规定:人民币和外币储蓄系统从 1999 年 11 月 1 日起,对储蓄存款利息征 收利息所得税,现在是按利息的 5%缴纳利息税 板书:税后利息=利息×(1-5%)利息税=利息×5% 4.指导学生看书第 20 页并小结 教师:请同学们打开数学书第 20 页,看看我们今天学习的新内容。
(1)读一读学习的新内容 (2)教师小结 教师:同学们,我们在解决算利息的相关问题时,一定要看清解决的是什么问题第一,解决 的问题是否包含本金;第二,涉及利息的问题,一定要看清需要我们解决的是(教师指着板书)到 期利息,还是税后利息,或者是利息税的问题;如果是税后利息,千万不要忘了按利息的 5%缴纳 利息税;第三,人民币以元为单位,一般都保留两位小数 [点评:让学生根据自己收集到的有关储蓄的知识分组讨论、整理、展示、汇报、评价等一系 列活动,了解储蓄的意义和相关概念,探索和构建解决算利息问题的数学模型教师始终以学生为 本,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拓展运用,促进发展三、拓展运用,促进发展 1.学生课堂活动 (1)同桌议一议:400 元钱存 3 年,怎样存合算? (2)反馈学生讨论情况,教师板书存款的方式 板书:一年一年地存;先存一年,再存两年;先存两年,再存一年;存三年 (3)怎样存合算? 教师:哪种存款方式最合算?请同学们先猜测,再分组用计数器计算验证 (4)反馈:选择合算的存款方式 2.完成教科书第 21 页第 5 题 要求:学生先独立完成,教师再评讲反馈 3.完成教科书第 21 页第 3 题 (1)学生收集信息并质疑。
(2)师生破疑:让学生明白“贷款的年利率为 4.41%”的意义和“还款需要还哪些款项” (3)学生解答后反馈 4.教科书第 21 页第 4 题 (1)学生收集信息后反馈,介绍国债并强调国债不缴纳利息税 板书:国债不缴纳利息税 (2)学生解答后反馈 [点评:教师在设计练习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体现了数学服务于 生活的教学理念] 四、教师总结,学生质疑四、教师总结,学生质疑 (1)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请谈谈你有什么收获 (2)关于算利息的问题,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3)教师总结 教师:算利息是我们所学的百分数知识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必须知道本金、利率和时间,用 “本金×利率×时间”就可以得到利息,按利息的 5%缴纳利息税,所以税后利息=利息 ×(1-5%) ;而国债不缴纳利息税五、板书设计五、板书设计 算利息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400×5.22%×3=62.64(元) 税后利息=利息×(1-5%) 400×5.22%×3×95%≈59.51(元) 利息税=利息×5% 400×5.22%×3×5%≈3.13(元) (国债不缴纳利息税) [全课总评:教师的引和放是本课的一个教学亮点。
教师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 通过对储蓄知识的收集与整理,讨论与展示等活动,明白了储蓄的意义和相关概念,探索出了解决 算利息问题的方法课堂活动中,教师始终以学生为本,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 用到现实生活中去解决数学问题,通过存款方案的讨论、确定、猜测、验证等活动让学生自己选择 合算的存款方式,去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