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历史必修三:第11课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ppt

15页
  • 卖家[上传人]:tian****1990
  • 文档编号:74447050
  • 上传时间:2019-01-28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839.81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三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 科学理性时代,课标要求 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 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第11课 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雄伟的古希腊宙斯神殿遗址,宙斯雕像,宙斯相传是古希腊神系中的主神,掌管雷电,是诸神和人类的主宰一.希腊哲学,①公元前7世纪以前,希腊人解释自然现象时简单 归结于宙斯为首的神灵家族 ②诞生:前7世纪希腊人开始怀疑宗教神话对世界 和人生的解释,试图从实际出发探究世界万物的本来 面目 ③代表与主张:泰勒斯认为万物由水生成;被誉 为西方“哲学之父” ④意义:崇尚智慧与知识,体现理性精神;尚属 自然哲学,与人生没有关系标志古代西方人的精神 觉醒,泰勒斯(前624—前547),古希腊学者泰勒斯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以理性思维和务实科学精神面向自然界的人泰勒斯被人们喻为西方“哲学之父”普罗塔哥拉(约前481—约前411),智者学派的最重要代表人物,著名政治活动家支持伯里克利,断言“人是万物的尺度” ,“知识就是感觉”他强调个人的作用和价值著有《论神》《论真理》等二.智者学派,代表:普罗塔哥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①关注的重点是认识社会 ②提倡怀疑、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人的 主张 决定作用 ③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 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①强调人作为认识客观事物的主体的意义,否 定神或命运对社会人生的作用,是西方人文 评价 主义的源头; ②过分强调人的主观感受,给主观随意性和极 端个人主义打开方便之门,,,雅典学派,三.苏格拉底,(前469——前399年)和智者学派同时,雅典 著名哲学家 ①对哲学追求集中在认识人自己这一命题上 主张 ②强调知识的作用,最高知识即善,比智者学 派更注重人的伦理道德。

      ①使哲学真正成为研究人的科学 ②崇尚知识和自由探索的理性精神影响深远,影响,,,《苏格拉底之死》,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的审判为有罪并处以死刑罪名是腐蚀青年,并否定传统的神,而宣传自己的新神他的学生为拯救他,买通狱卒面对生路,他却婉言谢绝,以公民应服从从法律为由,从容赴死苏格拉底(公元前468—公元前399),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他专心探讨人类的心灵智慧,重点研究人的伦理道德问题其言行大抵见于柏拉图的一些对话录,,柏拉图(前427—前347),古希腊最著名的唯心论哲学家和思想家,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使唯心论哲学体系化的人他的著作和思想对后世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柏拉图的学生他的著作丰富,内容广泛,其中有《物理学》《伦理学》《逻辑学》《雅典政制》《形而上学》《植物学》等,四.亚里士多德,(前384——322)《形而上学》 ①真理高于一切(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思想 ②自然界是客观真实的存在,人的认识来自对 客观世界的感受 ③最大的哲学成就是创立逻辑学, ①百科全书式学者,古希腊科学文化集大成者 ②为现代科学门类奠定基础,使哲学成为独立 影响 的学科; ③把爱智慧好学深思理性精神发展到顶峰,给 后世留下丰富的文化遗产,,,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对知识的看法有何不同?他 们各自的哲学观点是什么?,不同:智者学派是适应当时的民主政治的需要而产生的, 认为知识是公民参与公共事务、进行演说的基础,因此人们需 要学习知识。

      苏格拉底强调知识的作用,认为人必须有知识, 才能达到善,他把道德和知识合二为一,认为道德行为必须以 知识为基础,最高的知识就是对“善”的认识 各自的哲学观点:智者学派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 他们认为,正义、美德、真理等价值标准跟人的需要和兴趣有 关,是由人制定的由此,它否定了神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量 对社会人生的作用,树立了人的尊严苏格拉底围绕人的精神 修养提出哲学命题,强调知识的重要性,追求真善美,开创了 希腊哲学的新方向,2010年广东历史,“我们不把任何未经验证的意见接受作为 真理,而是遵照必要的次序,从一步推演到下 一步……不论多么深奥,最终都能发现与 这句话的理念一致的说法是 A.“信仰即可得救” B.“人是万物的尺度” C.“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已的理智” D.“我们茫然于新事物,并对未来充满了恐惧”,2011年北京历史,某位古希腊哲学家首次让哲学“成为探究 生活和道德、善与恶所必需”的学问这位哲 学家是 A.普罗泰格拉(普罗塔格拉)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2010年浙江历史,论文的关键词对内容有着提纲挈领的 作用有一篇评价某历史人物的论文,关 键词有“哲学家”“中庸之道”“逻辑学”等, 该人物最有可能是 A.孔子 B.墨子 C.普罗塔戈拉 D.亚里士多德,2010年湖南历史,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认为,世上有 两种形式的平等,即数量平等和比值平等。

      数 量平等是绝对平均主义,比值平等则是根据个 人的实际价值,按比例分配与之相称的事物 根据以上观点,通常所说的“分数面前人人平 等”应该是 A.更接近于数量平等 B.更接近于比值平等 C.数量平等高于比值平等 D.既非数量平等又非比值平等,。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