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矛盾论》阅读心得.doc
4页《矛盾论》阅读心得《矛盾论》源自毛泽东同志1937年在延安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做《辩证法唯物论》讲演时的一个章节,后经修改,形成一篇独立的哲学论文,以下就《矛盾论》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谈谈我个人的阅读心得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当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指导思想,也可以说,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国内工人运动结合的产物,其理论主要来源于唯物论和辩证法,其中辩证法是关于对立和统一、斗争和运动、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哲学学说《矛盾论》是在唯物辩证法的基础上,结合了国内革命斗争的实践经验,对党内理论思想的进一步提升《矛盾论》中指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对立的宇宙观,深刻论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阐明了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相互关系,论述了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从而展开了以对立统一规律为核心的辩证理论体系,把唯物辩证法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一、《矛盾论》的历史意义在探讨《矛盾论》的历史意义之前,有必要对这个时期的历史事件作简要梳理1932年,在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思想领导下,工农红军遭受历史重创,迫于国民军的第五次围剿,1934年10月,工农红军退出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途中,1936年2月,中共宣布“东征抗日”,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陕北会师,革命力量得以保存,历时两年整。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迫使蒋介石同意停止内战,联共抗日1937年中旬中日战争全面打响回顾历史,长征末期,工农红军兵力损至3万,国民党东、西北军40万,兵力悬殊,加之中央军北上,已形成围剿之势,红军已退无可退,国共和谈不顺,革命力量岌岌可危与此同时,日本侵华,东三省沦陷,东北军不战而屈,全国抗日热情高涨,国民政府面临巨大压力共产党人准确把握时机,清醒认识到,此时中日民族矛盾已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并适时喊出“东征抗日”的政治口号,与张学良“打回东北老家”的迫切意愿不谋而合,顺利争取到东、西北军的支持,联手发动“西安事变”,这无疑是将工农红军从政治舞台的边缘拉了回来毛泽东同志在1937年7月-8月撰写的《矛盾论》等一系列哲学论文,展现了其高明的政治智慧和高超的政治手段长征之后,红军为保存部队,与国民党达成抗日统一战线,妥协达成收编方案,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南方游击队改编为,改旗易帜,放弃“抗日反蒋”的初期方针从被国民军“撵”着跑,到“诏安”编入国民军,革命路线的巨迁,加之残留的“左”倾思想怂恿,党内意见不一致局面出现,有的部队拒绝改编,乃至闹独立此时,统一全党政治思想,保持共产党人团结性的工作,已迫在眉睫。
《矛盾论》适时总结了早期“左”倾思想的错误根源,批判了党内的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分析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论述的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化解了革命方针转型带来的意见分歧,破除了教条主义,统一了全党思想,为革命的最终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二、《矛盾论》的现实意义新中国成立后,《矛盾论》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1978年改革开放,“大锅饭”的计划经济模式,已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市场化进程加速,经济体制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当人们还在议论姓“资”姓“社”的问题时,新中国迎来了建国后的第一次“工业革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解放生产力是当前国内经济工作内的主要目标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制,打响了国内改革的第一炮,国有体制度改革,计划经济年代占有大量比重的劳力生产要素,制约了产业转型和生产力的提高, 90年代末,中国迎来下岗潮,中国国有企业共发生下岗职工2137万人此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不再是革命路线的姓“资”、姓“社”,而是如何解决落后生产力与12亿人温饱的发展问题,两者之间既有同一性又用斗争性,同一性体现在: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最终共同富裕。
而斗争性体现在:面对国内外复杂的局势,一些人对社会主义的前途缺乏信心,担心 “资本主义”的市场经侵蚀革命果实这种担心犯了《矛盾论》中所批判的极“左”思想的错误,既即形而上学和教条主义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同一物质运动形式的不同发展过程、同一发展过程的不同发展阶段的矛盾,都有其特殊性,主要矛盾随着事物发展变成次要矛盾,反之亦然 再谈谈我们生活中的事例------户籍制度户籍制度是国际通行的一项基本的社会管理制度,但我国的户籍制度更带有浓重的公共资源分配的秉性,其主要原因是早期社会资源紧缺且分布不均,为抑制人口流动,在户籍制度上附加了各种行政的管理行为在市场经济的刺激下,生产力飞速发展,公共资源紧缺的矛盾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日益改善,加之计划生育,2013年我国人口红利年代也宣告终结,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不再是为了保障各地区公共资源的均衡分配而抑制人口流动,而是为了促进城市、工业建设,鼓励更多的农村年轻劳力走进城市,故而户籍制度所导致教育、医疗等资源不能共享的矛盾也亟需解决2014年,公安部承诺,将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对《公安部关于进一步改革户籍管理制度的若干意见(送审稿)》进行修改完善,加紧《户籍法》的立法调研工作,允许城镇中一些具有合法固定住所、有谋生手段的公民在常住地落户。
用《矛盾论》的方法,亦可解释当前户籍制度矛盾的转变,既早期资源紧缺与人口流动的矛盾,随着物质的运动已经发生改变,当前的主要矛盾是城市发展和城市劳动力的紧缺但不变的是矛盾的同一性,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GDP)以上即此次阅读《矛盾论》的部分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