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中生物必修一实验归纳.pdf

4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37981374
  • 上传时间:2018-04-25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16.74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 1 页 共 1 页高中生物必修一实验归纳实验一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1、高倍镜的使用步骤: (1)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2) 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3)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如果光线较暗时,可用凹面反光镜来对光,同时选用较大的光圈;如果光线明亮时,可用平面反光镜来对光,同时选用较小的光圈4)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 清晰换用高倍镜后不能使用粗准焦螺旋2、低倍镜和高倍镜的区别:透镜大小镜头长短视野亮度物像大小细胞数量低倍镜小短亮小多高倍镜大长暗大少3、污点位置的判断: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目镜、物镜、所观察的材料是在同一直线上的, 只要分别转动镜头或移动玻片标本,看污物是否随之而动, 就可做出正确判断实验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一、可溶性还原糖的检测和观察1、实验原理及化学试剂: 斐林试剂与可溶性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这种试剂要现配现用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 的 NaOH 溶液)与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 的 CuSO4溶液)等量均匀混合生成蓝色Cu(OH)2,Cu(OH)2与可溶性还原糖发生反应。

      淀粉、蔗糖等不能与斐林试剂发生颜色反应2、实验过程: 选材(应选含糖量较高、颜色为白色或浅色的植物组织,以苹果、梨为最好)研磨过滤组织样液加入斐林试剂(现配现用)摇匀水浴加热观察颜色反应(浅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 二、脂肪的检测和观察1、实验原理及化学试剂 苏丹Ⅲ染液:把脂肪物质染成橘黄色;苏丹Ⅳ染液:把脂肪物质染成红色2、实验过程 选材(选含脂肪的种子,以花生种子为较好)浸泡制作花生子叶临时转片(徒手切片,切片要薄,如厚薄不均就会导致观察时有的地方清晰,有的地方模糊)滴 3 滴苏丹Ⅲ染液染色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洗浮色显微镜观察(先用低倍镜,找到子叶最薄处,并移到视野中央,再换高倍镜,调整细焦螺旋观察,可见已着色的脂肪颗粒) 三、蛋白质的检测和观察1、实验原理及化学试剂 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在碱性溶液中,Cu2+与蛋白质发生反应)双缩脲试剂A 液:质量浓度为0.1g/mL 的 NaOH 溶液双缩脲试剂B 液:质量浓度为0.01g/mL 的 CuSO4溶液2、实验过程 选材(豆浆或鸡蛋蛋白)取组织样液加入试管中加入双缩脲试剂A液加入双缩脲试剂B 液摇匀观察,出现紫色。

      四、淀粉的检测和观察1、实验原理及化学试剂:淀粉遇碘变蓝2、实验过程:选用富含淀粉的植物组织(如马铃薯)将组织样液注试管滴加碘液观察颜色反应实验三观察 DNA 和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1、实验原理 甲基绿将细胞核中的DNA 染成绿色,吡罗红将细胞质中的RNA 染成红色,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以显示 DNA 和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 盐酸的作用: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体中的 DNA 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 与染色剂结合2、实验过程: 取口腔上皮细胞制片盐酸水解冲洗涂片染色观察(先用低倍镜,后用高倍镜)第 2 页 共 2 页3、实验结果:真核的DNA 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此外,粒体和叶绿体中 也有少量的DNA 分布 RNA 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少量存在于细胞核中实验四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1、实验原理 高等绿色植物的叶绿体存在于叶片中叶绿体一般是绿色的椭球或球形,它的形态和分布不需要染色就可以用高倍镜观察 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可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可用高倍镜观察2、实验过程 (1)观察叶绿体:制作藓类叶片(或菠菜叶下表皮)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叶绿体(低倍显微镜到高倍显微镜),注意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绘图。

      2)观察线粒体: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用低倍显微镜观察, 找到观察的对象后移到视野中央,再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胞内蓝绿色小颗粒即是线粒体,观察其形态和分布实验五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一)实验目的与原理 生物膜(细胞膜、细胞器膜、核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即对物质的输入和输出有选择性,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一些小分子和离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玻璃纸(或鸡肠衣、鸡蛋卵壳膜、透析膜)是一种半透膜 扩散:某种物质的分子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移动的过程二、材料用具质量分数为 15%的硫酸铜溶液,质量分数为30%的蔗糖溶液,蒸馏水, 红墨水; 250mL 烧杯,长颈漏斗, 铁架台, 玻璃纸(或鸡肠衣、 鸡蛋东卵壳膜、透析膜),棉线三、方法步骤 1、取两个长颈漏斗,分别在漏斗口处封上一层玻璃纸;2、在 A 漏斗中注入硫酸铜溶液;B 漏斗中注入蔗糖溶液,并加入少许红墨水,使其略呈红色; 3、将两个漏斗分别浸入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在两漏斗的液面处做标记;4、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烧杯中蒸馏水颜色的变化及长颈漏斗的液面变化,并将观察结果填入下表实验步骤装置 A 装置 B 实验现象蒸馏水颜色变蓝不变长颈漏斗液面变化下降上升结果分析长颈漏斗中的铜离子和水分子通过玻璃纸进入烧杯内的蒸馏水中。

      水可以通过玻璃纸向漏斗内扩散,而蔗糖和红墨水的染料分子不能透过玻璃纸四)讨论如果将玻璃纸换成塑料膜,装置 A、B 中的蒸馏水的颜色将都不发生变化原因是因为塑料膜不是半透膜实验六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一、实验原理当细胞液的浓度低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 进入外界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收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即发生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液泡中,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即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常用的化学试剂: 0.3g/mL 蔗糖溶液 (试剂浓度越高, 发生现象就越明显 但如果试剂浓度过高,则细胞会因为过度失水而死亡,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二、实验过程 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显微镜观察液泡的大小和原生质层的位置滴入蔗糖溶液显微镜观察(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滴入清水观察显微镜(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第 3 页 共 3 页实验七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一、实验原理淀粉遇碘后,形成紫蓝色络合物淀粉酶可以使淀粉逐步水解成麦芽糖和葡萄糖,这两种物质遇碘后,形成紫蓝色的复合物,但是能与斐林试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二、实验过程(一)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序号项目试管 1 试管 2 试管 3 1 注入可溶性淀粉液2 mL 2 mL 2 mL 2 置于不同温度的条件下60℃左右的热水中沸水中冰块中时间5min 5min 5min 3 注入淀粉酶溶液1 mL 1 mL 1 mL 4 振荡摇匀保持各自的温度5 min 5 min 5 min 5 加入碘液1 滴1 滴1 滴6 观察颜色变化不变蓝变蓝变蓝(二)探究pH 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顺序项目试管1 2 3 1 注入可溶性淀粉溶液2mL 2mL 2mL 2 注入蒸馏水1mL 3 注入 5%氢氧化钠溶液1mL 4 注入 5%盐酸溶液1mL 5 注入新鲜的淀粉酶溶液1mL 1mL 1mL 6 保温 60℃时间5min 5min 5min 7 注入斐林试剂2mL 2mL 2mL 8 隔水煮沸1min 1min 1min 9 实验现象有砖红色沉淀产生无无三、结论:酶的活性受温度和pH 的影响实验八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一、实验原理酵母菌属于真核单细胞生物,在有氧、无氧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可用于探究细胞呼吸的不同方式通过控制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可以探究酵母菌在不同条件下的呼吸产物。

      CO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因此可用这两种溶液来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的CO2产生情况橙色的重铬酸钾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酒精)发生化学反应, 变成灰绿色,可用来检测乙醇的产生情况 二、实验过程1、酵母菌培养液的配制:目的是保证酵母菌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正常生活两份: 10g 新鲜食用酵母菌+240mL 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液2、检测 CO2的产生 安装好实验装置:如下图甲乙甲图用于检测有氧条件下CO2的产生;乙图用于检测无氧条件下CO2的产生装置甲设置左边第一个锥形瓶的目的是吸收通入空气中的CO2 装置乙的 B 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之后,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这样做的目的是是空气中残余的O2消耗尽甲、乙装置石灰水都变混浊,装置甲混浊快且程度高 得出结论: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产生的CO2比无氧条件下产生的CO2多3、检测酒精的产生A 试管中的酵母菌培养液滤液+溶有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混合均匀):第 4 页 共 4 页颜色不变B 试管中的酵母菌培养液滤液+溶有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混合均匀):颜色变灰绿色得出结论: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不产生酒精,在无氧条件下产生酒精。

      实验九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一、实验原理 剪碎叶片并加入二氧化硅研磨,目的是破坏叶表皮、细胞壁、细胞膜、液泡膜,使研磨充分叶绿体中的色素都能够溶解于有机溶剂如无水乙醇,可以用无水乙醇提取 色素加入碳酸钙可以防止色素被破坏绿叶中的各种色素都能溶解于层析液中,但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这样,各种色素会随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因扩散速度不同而分离开 二、实验步骤①提取绿色叶片中的色素(研磨绿叶,同时加入二氧化硅、碳酸钙和无水乙醇,过滤得到色素滤液) ;②制备滤纸条;③画滤液细线;④利用层析液分 离色素;⑤观察实验结果三、实验成功的关键:①叶片要新鲜,颜色要深绿②研磨要迅速、充分③滤液收集后,要及 时用棉塞将试管塞紧,以免滤液挥发④滤液细线不仅细、直,而目含有比较多的色素 (可以画二三次 )⑤滤纸上的滤液细线不能浸入层析液,否则色素会溶解在层析液中①四、实验结果 滤纸条上色素带有四条,分别是(由上到下 ) ②橙黄色的胡萝卜素;黄色的叶黄素;③蓝绿色的叶绿素a;黄绿色的叶绿素b 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统称为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④叶绿素 a 和叶绿素 b 通常为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说明:四种色素中,含量最多的是③叶绿素a,色素带最宽的也是③叶绿素a; 含量最少 (色素带最窄 )的是①胡萝卜素,扩散速度最快的也是①胡萝卜素;扩散速度最慢的是④叶绿素b;相邻两条色素带之间距离最远的是①胡萝卜素和②叶黄素,最近的是③叶绿素a和④叶绿素b实验十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一、实验原理在相同时间内,物质扩散进细胞的体积与细胞的总体积之比可以反映细胞 的物质运输效率用含酚酞的不同大小的琼脂块模拟不同大小的细胞,酚酞与NaOH 相遇,呈紫红色,以紫红色出现的深度,模拟物质扩散进细胞的快慢 二、方法步骤 将琼脂块切成三种正方形——用NaOH 浸泡 10min——观察各块切面上NaOH 的深度 三、实验结论琼脂块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随着琼脂块的增大而减少;NaOH 扩散的体积 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随着琼脂块的增大而减少四、相关知识制约细胞体积的因素有三个方面:一是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是两者 成反比,细胞体积越小,其相对表面积越大,细胞与周围环境交换物质的能力越大二是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有一定的关系,一个细胞中二者体积之比一般为 1/3,细胞核所含遗传信息有一定限度,对细胞活动的控制能力有一定限度。

      三是细胞内物质的交流受细胞体积制约,细胞体积过大, 会影响物质流动速度,细胞内的生命活动就不能灵敏地控制和缓冲。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年区部分机关事业单位第一次公开招聘编外工作人员考试试题.docx 2024-2025学年重庆市秀山县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 上海市金山区(五四制)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北京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doc 2024-2025学年重庆市秀山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宁波市海曙区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2024-2025学年重庆市南岸区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 2024-2025学年重庆市永川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 广东省中山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校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浙江省嘉兴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2024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2024-2025学年北京市通州区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doc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多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2024-2025学年重庆市秀山县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2024-2025学年重庆市铜梁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 山东省菏泽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doc 2024-2025学年重庆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