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垫江县宝鼎小学校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培训实施_919642.doc
8页1简 报第 8 期垫江县宝鼎小学校 二 0 一六年九月二十六日垫江县宝鼎小学校2016 年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教师〔2013〕13 号)和《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 2015 年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通知》(渝教师〔2015〕2 号)等文件精神,按照教育部办公厅《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教师厅〔2014〕3 号)、《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教师厅函〔2014〕7 号)和垫江县教育委员会《关于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第二批学校教师培训的通知》 (垫教委〔2016〕374 号)等文件要求,结合本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一、研修目标本次培训以任务驱动、成果导向为主线,着眼于教学问题解决、教师教学行为改善、学生学习质量提升,重点解决参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足的问题具体目标如2下:(一)明确信息技术学习重点 通过参训前的诊断测评和培训后的发展性测评,帮助参训教师真实了解自己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明确自己的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短板和努力重点。
二)掌握信息技术工具使用 通过任务驱动式混合研修,引导参训教师从自身工作环境与需求出发,了解适合的技术工具,掌握能够为自身工作学习带来便捷和更高程序的信息化工具,使得教师工作事半功倍三)立足教学提升应用能力 通过成果研磨,引导参训教师将信息技术与本学科教学进行深度融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发掘、制作自己的学科信息技术应用案例四)参与研修促进专业发展 参训教师在区域教研员、骨干教师的带领下,积极使用研修社区、教师工作坊等手段,参与混合研修活动,促进自身专业发展二、研修对象全校全学科教师(1961 年 9 月 1 日前出生的男教师和1966 年 9 月 1 日前出生的女教师自愿参培) 三、研修进程安排本次研修的时间为:2016 年 9 月 20 日—12 月 30 日,周期为 3 个月具体安排如下:培训阶段 工作安排前期准备及骨干培训(2016 年 9 月 30 日前)组织校级管理员、教师工作坊坊主(教师)、骨干教师等参加县上培训(9 月 24 日、25 日)结合3本校实际需求,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完善培训课程,组织报名编坊全员培训(2016 年 10 月 8 日) 组织学校管理员和骨干教师对全校参培教师进行研修操作培训。
混合研修(2016 年 10 月 9 日至 12 月 20 日)参培教师:登录培训平台,选学课程,撰写研修作业,参与互动交流,完成系列化研修任务,打磨提炼精品研修成果;工作坊坊主:、答疑,组织互动研讨考核评优(2016 年 12 月 21 日至 12 月 30 日)开展评优活动,评选推荐优秀学员、优秀工作坊坊主,特色教研组、特色成果、特色活动等,做好项目资源汇聚和成果展示四、研修内容本次研修共设置“熟悉网络家园 感受技术魅力” 、 “运用技术工具 加工教学资源” 、 “应用技术工具 创新教学活动” 、 “应用技术工具 优化评价诊断” 、 “运用研修社区 助力专业发展”五个模块,30 学时,每一阶段根据教师信息技术水平设计不同层次的任务供参培教师选择研修内容及活动设计如下:阶 段 任务主题 线上作业 线下活动第一阶段熟悉网络家园感受技确定作品选题参训学员熟悉网络学习平台,学习我的网络家园等学习内容,填写问卷,完成诊断测评,并组织、管理学员登录学习,熟悉网络平台,组建校级指导、管理团队4术魅力 以此为依据,选学网络课程,确定本次研修要完成微课作品的主题,并始终围绕这一主题完成各阶段的作业、活动。
第二阶段运用技术工具加工教学资源撰写教学设计依据自身信息技术水平及多媒体教学条件,选择执教的一个单元(或一节课),完成该单元(或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中体现信息技术的应用选拟“种子作品”:各教研组组织线下交流活动,对教师在本阶段完成的线上作业进行研讨点评,推选拟重点研磨的“种子作品”第三阶段应用技术工具创新教学活动制作教学课件将上一阶段完成的教学设计在课堂上进行实施,在学友观摩、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完善和修改,运用信息技术制作并提交一份PPT 教学课件,并注明课件的设计思路和用途研磨优品:各教研组组织线下课例观摩活动,对各教研组推选的“种子作品”课堂实施情况进行观摩点评,推选本校“优品”第四阶段应用技术工具优化评价诊断制作微课视频在前两个阶段完成的教学设计及 PPT教学课件的基础上,运用信息技术制作并提交一个微课视频,以支持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注明微课的设计思路和用途第五阶段运用研撰写教学反思根据课堂实施情况及学友、专家的意见,对本人应用信学员打磨自己的作品,参加线下实践测评,并推荐在研修过程中对你最有帮助的典型,并附推荐理由或点评意见5修社区助力专业发展息技术支持课堂教学的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反思,撰写一份教学反思。
五、研修方式(一)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相结合本次研修主要采取网络研修、线下集中研修与校本研修相整合的方式,引导教师基于实际教学情境,结合学校校本研修工作,将网络远程学习和自身工作实践相结合,在此过程中,还将混合运用骨干面授、现场点评指导、网络集中答疑、区域协同研修等多种培训方式,鼓励教师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改进、在交流中提升二)成绩考核与成果生成相结合为提高不同参训群体的积极性,本项目对不同层次的学员采取不同的绩效激励方式全体学员通过在网络平台可完成基本的学习考核;在此基础上,项目组还通过组织精彩的研修活动,研磨筛选推出精品研修成果六、考核评价本次研修教师的考核分为任务考核与社区积分两项任务学习为必做项,总分 100 分,以考核任务成果和课程学习情况为主,全体参训学员每个阶段完成任务才能合格为帮助参训教师借本次项目之机,逐步实现常态化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本次考核在任务学习的基础上增加“社区积分”这一考核项6社区积分是参训教师在完成研修任务的同时自主参与社区学习共同体研修,通过社区积分完善个人数字成长档案袋,养成常态研修习惯,积累学习成果社区积分无上限,作为评优参考具体考核细则如下:总分(100 分)阶段 平台学习:课程学习(20 分)线上活动(20分)课堂应用:实践作业(50 分)线下活动(10 分)阶段一90 分钟,3 分1 次,4 分 ——阶段二180 分钟,6 分1 次,4 分1 篇,10 分阶段三150 分钟,5 分1 次,4 分1 篇,10 分阶段四90 分钟,3 分1 次,4 分1 篇,10 分任务考核(100分)阶段五90 分钟,3 分1 次,4 分1 篇,10 分自荐1 篇作业,计 10分参加线下研修活动2 次以上,由学校管理员综合评定线下研修成绩。
常态研修 习惯养成:参训教师在完成研修任务的同时自主参与社区学习共同体研修,通过社区积分完善个人数字成长档案袋,养成常态研修习惯,积累学习成果社区积分无上限,作为评优参考社区积分贡献 写日志:2 个积分/1 篇7积分 传资源:2 个积分/1 篇发问答:1 个积分/1 篇活跃积分评分(作业、资源):1 个积分/1 次评论(课程、作业、日志、问答):1 个积分/1 次魅力积分作业、日志被评论:1 个积分/1 次作业被推优:20 个积分/1 次;资源被推优:2 个积 分/ 次(被学友评分为 10 分);1 个积分/次(被学友评分为 8 分);资源被下载:1 个积 分/1 次七、组织管理为保证培训工作有序开展,学校成立“垫江县宝鼎小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对全校教师培训工作进行统一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管理组 长:王 勇(校长)副组长:胡相兵(副校长)鞠 勇(副校长)成 员:胡喜邻、柳勇、王永红、汪志强、张清泉、李波、董晋宏垫江县宝鼎小学校8二〇一六年九月二十六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