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上海市各区初三二模古诗文阅读汇编.doc
16页2023年上海市各区初三二模古诗文阅读汇编1.奉贤区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5-9题(22分)[甲]书戴嵩画牛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乙]卖油翁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丙]詹懋举以工为师万历末,詹懋举为颖州守,偶召木工,詹适①弹琴,工立户外,矫首画指,若议其善否者呼问之曰;“颇善此乎?”曰;“然使之弹,工即前曲一过②,甚妙詹大惊异,诘③所自工曰:“家在西郭外,曾见一老人,贸薪入城,薪担头常囊④琴,因请观之闻其弹,心复悦之,遂受学耳詹予以金,不受,曰:“某,木工也,受工之直而已又曰:“公琴皆下材,工有琴,即老人所贻,今以献公。
果良琴也,詹乃从之学,一时琴师莫能及[注释]①适:恰好,正巧②一过:一遍③诘:询问,追问④囊:用袋子装5.[乙]文作者是宋代的 , 号,晚号六一居士,他与《小石潭记》的作者 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3分)6.解释下列中加点4分)(1)徐以杓酌油沥之( ) (2)即老人所贻( )7.对[丙]文中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詹懋举于是听从木工学习弹琴,(学完以后)一段时间琴师没有能到这里来的B.詹懋举于是跟着木工学习弹琴,(学完以后)当时的琴师没有能到这里来的C.詹懋举于是听从木工学习弹琴,(学完以后)一段时间没有一个琴师能比得上他D.婚举于是跟着木工学习弹琴, (学完以后)当时的琴师没有一个能比得上他8.[甲]文中杜处士面对牧童的“拊掌大笑”,表现是“_____________”;[乙]文中陈康肃“忿然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丙]文中“詹大惊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6分)9.[甲]文中的牧童能指出戴嵩所画《牛》图中的错误,给我们的启示是 [乙]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丙]文中的詹懋举“以工为师”,我们在他身上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6分)2.青浦区阅读下面两篇选文,完成5—10题(22分)【甲】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搞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云: “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乙】沈庆之,吴兴武康人也元嘉十九年,雍州刺史刘道产卒,群蛮①大动,征西司马朱修之讨蛮失利,以庆之为建成将军,率众助修之修之失律下狱,庆之专军进讨,大破缘沔诸蛮,禽②生口七千人二十七年,太祖将北讨,庆之谏曰:“马步不敌,为日已久矣将恐重辱王师,难以得志丹阳尹徐湛之、吏部尚书江湛并在坐,上使湛之等难庆之庆之曰:“治国譬如治家,耕当问奴,织当问婢陛下今欲伐国,而与白面书生辈谋之,事何由济!”上大笑注释】①群蛮:楚国境内“苗变”各部落的统称②禽:同“擒”5.【甲】文作者是 (填姓名) (2分)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4分)(1)修之失律下狱( ) (2)陛下今欲伐国( )7.对【乙】文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将军害怕让君王军队重新受辱 B.恐怕将使君王的军队严重受辱C.将军害怕让君王军队严重受辱 D.恐怕将使君王的军队重新受辱。
8.【甲】文中牧童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画中的错误是“ ” 【乙】文中沈庆之认为陛下讨论北伐问题时所犯的错误是“ ”4分)9.【甲】【乙】两文三次写到“笑”甲】文中“拊掌大笑”一词,凸显了牧童 的人物形象;“处士笑而然之”与【乙】文“上大笑”中的“笑”都隐含着赞许的态度,刻画出了处士和太祖 的人物形象 (6分)10.【甲】【乙】两文都引用了“耕当问奴,织当问婢”,其意在说明同一个道理: ( 3 分 )3.金山区(二)阅读下面诗文,完成第5—9题(22分)【甲】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乙】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丙】孔子谓颜回曰:“回,来!家贫居卑,胡不仕乎?”颜回对曰:“不愿仕回有郭外之田五十亩,足以给粥;郭内之田四十亩,足以为丝麻;鼓琴足以自娱;所学夫子之道者足以自乐也。
回不愿仕孔子愀①然变容曰:”善哉,回之意!丘闻之:‘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②,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丘诵之久矣,今于回而后见之,是丘之得也 (选自《庄子》)【注释】① 愀然,表情变化的样子② 审自得者,对于自己的得失看得很清楚的人审,明察5.【甲】诗的作者是___(朝代)的郑燮;【乙】文的作者是宋代的___(人名)2分)6.解释下列加点字(4分)(1)任尔东西南北风( )(2)行修于内者( )7.下列对【丙】文画线句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知识足够的人,是不会因为多利用自己而受到拘累的B.知识足够的人,是不会因为利禄而让自己受到拘累的C.知道满足的人,是不会因为利禄而使自己受到拘累D.知道满足的人,是不会多利用自己而使自己拘累的8.对【丙】文颜回“不愿仕”的原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生活有基本的保障 B.有高雅的兴趣爱好C.可以向更多人学习 D.能坚守自己的志趣9.【甲】诗中竹生长于破岩中,经历千磨万击,铸就_____的品质诗中含蓄地表现了诗人_____的气节。
乙】文中莲生活在淤泥之中,却能“_____”,作者借此表达了对君子_______的品格的赞颂丙】文中颜回里“□□□□”,却仍能坚持自己的选择,具有_______的品质10分)4.崇明区(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5~10题(22分)【甲】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乙】邴原,三国时魏人也数岁时,过书舍,闻琅琅声,遂不禁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凡得入舍而学者,有亲也师问其故,原曰:“吾少而孤一则羡其不孤,二则慕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久之,曰:“苟欲学,不须资也原于是入舍就学,卒成国士5.【甲】文出自课文《_____________》2 分)6.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 分)(1)益慕圣贤之道( ) (2)师问其故( )7.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画线句3 分)8.【甲】文“________________”表明前来求教的人很多,【乙】文“________________”引起邴原想到自己的伤心之处。
4 分)9.【甲】文作者“色愈恭,礼愈至”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乙】文“师恻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10.概括两段选文能共同揭示的道理,错误的一项是( )(3分)A.跟着老师学习的机会来之不易B.学习能让人有所成C.要学有所成需有老师的教导D.学习要有不耻下问的精神5.虹口区 (二)阅读下面诗文,完成第5--9题(22分)【甲】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乙】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丙】牛屋贵客诸公①于章安令迁太尉记室参军,名字已显而位微公东出,投钱唐亭住,亭吏因贵客至而驱公移牛屋下尔时,吴兴沈充为县令潮水至,沈令起彷徨,问:“牛屋下是何物?”吏云:“昨有一伧父②来寄亭中,有尊贵客,权移之。
令遥问:“伦父姓何等?”褚因举手答曰:“河南诸季野令于是大遽,不敢移公,便于牛屋下修刺③诣公,更宰杀为馔,县于公前,鞭挞亭吏,欲以谢惭公与之酌宴,言色无异,状如不觉注释】①褚( chǔ )公:字季野,曾任将军、都督、征讨大都督等职②伧父( cāng fǔ):泛指粗鄙卑微之人③修刺:古时拜访别人用来通报的拜帖5.【甲】诗的作者是 (人名),【乙】文作者是 (朝代)文学家2分)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1)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 (2)假诸人而后见也( )7.下列对【丙】文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 .还屠宰性畜制作美食,摆放在褚公面前,鞭打亭吏,想用这种方式道谢B .又屠宰牲畜制作美食,摆放在褚公面前,鞭打亭吏,想用这种方式道歉C .更加屠宰牲畜制作美食,摆放在褚公面前,鞭打亭吏,想用这些美食道谢D .另外屠宰牲畜制作美食,摆放在褚公面前,鞭打亭吏,想用这些美食道歉8.下列对诗文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3分)A .【甲】诗结尾两句收束全篇,诗人的情绪由高亢激昂转为压抑悲愤B .【乙】文运用对比手法,强调主观努力是学业精通、品德养成的关键。
C .【乙】文内容虽然没有明确写对马生的劝勉,但劝勉之意蕴藏在其中D .【丙】文亭吏“因贵客至而驱公”行为,反映了他重名望权势的特点9.【甲】诗作者面对的困境是为国率军抗敌兵败,他的人生追求是(1) 【乙】文作者青年时期面对的困境是求学艰难,他的态度(2) :【丙】文褚公面对的人生困境是(3) ,他的表现是“(4) ”,他的个性特点是(5) 10分)6.松江区(二)阅读下列选文,完成第5—10题(22分)【甲】狼(节选)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2019版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