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波市第十五中学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doc
10页宁波市第十五中学2014年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测评实施方案(本部校区)一、指导思想根据《宁波市2014年初中毕业考试与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通知》和《宁波市2014年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测评方案》的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落实公示、诚信、培训、监督等制度,顺利完成2014年我校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测评工作二、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委员会组长:吴小平 成员:杨相云、李 骏、苏安华、褚仲良、陈永生、钱天跃、陈亚琴、潘腊月、家长代表、学生代表三、测评组成员(一)综合评语(负责人:唐慧萍 朱月君) 组长:陈亚琴、潘腊月组员:张筱恩、刘爱金、李镝、江碧清、吴淼娜、干学展、俞依芬、吴波 (二)审美与艺术(负责人:苏安华) 1.音乐组长:张 璐 组员:张璐、张梦 2.美术组长:柳 菁 组员:柳 菁、戚若望 (三)实践与服务(负责人:褚仲良) 组长:陈亚琴、潘腊月组员:张筱恩、刘爱金、李镝、江碧清、吴淼娜、干学展、俞依芬、吴波 (四)运动与健康(负责人:褚仲良) 组长:郑敬长 组员:毛海虹、袁能能 (五)探索与研究(负责人:李骏) 1.信息技术组长:钱天跃 组员:丁志刚、陈恺 2.科学实验操作 组长:吴 波组员:尚翠珍、周爱芬、江碧清、俞依芬、张蕴春、董雅斐、王康康、屠淑婷、何立新、庄巧月、邹晓君、张晓东、周 嘉 3.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 组长:干学展 组员:陈亚琴、杨敏灵、骆琼玛、李烂漫四、工作安排1、 召开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委员会会议,议定测评工作实施方案;2、 由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委员具体制定测评细则,领导小组讨论通过并报教育局审定;3、 通过翻印和学校网站向学校公示《十五中学2014年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测评实施方案》;4、 召开初三学生大会和家长大会,做好《十五中学2014年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测评实施方案》解释说明工作并接受学生及家长的咨询;5、 加强测评小组成员的培训,确保测评工作顺利完成;6、 各项测评实施时间:2014年3月至4月;7、 及时做好资料、数据、案例等收集整理工作,并将总结材料上报;宁波市第十五中学2014年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测评实施方案(实验校区)一、指导思想根据《宁波市2014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高中段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和《宁波市2014年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测评方案》的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落实公示、诚信、培训、监督等制度,顺利完成2014年我校区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测评工作。
二、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委员会组 长:吴小平 、吴巧玲 成员:吴凤、丁叁斌、丁珊珊、周竹筠、鲍文雄、王亚丽、阎云泉、王磊、王琳家长代表:徐锡伍(302班徐晨旭家长)学生代表:蔡芸(308班)三、测评组成员 (一)审美与艺术 组长:阎云泉 组员:音乐:李文媛 美术:李臣义、阎云泉 (二)实践与服务 组长:丁珊珊 组员:崔丽君、莫叶青、王庆虎、鲍文雄、丁维、吴江、马盛艳、倪蓓芸 (三)运动与健康 组长:王亚丽 组员:丁叁斌、徐学文、尹海孟、郑艳芬 (四)探索与研究 组长:吴凤 副组长:王磊 1.信息技术 组员:钱颖昳、林世巧 2.科学实验操作组员:王磊、鲍文雄、金一、钟燕萍、吴珊娥、杨伟、朱文军、俞姗杉、林建、荣春雨、方芳、王玲、李虹 3.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 组员:王琳、马盛艳、徐红晖、王庆虎、姜海楠、林雯雯、张杰、朱敏亚、周立颖、李玲丹、张炜、周爱芳(五)综合评语 组长:丁叁斌 组员:崔丽君、莫叶青、王庆虎、鲍文雄、丁维、吴江、马盛艳、倪蓓芸四、工作安排1、成立校领导小组并议定测评工作实施方案;2、由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委员具体制定测评细则,领导小组讨论通过并报教育局审定;3、通过翻印和学校网站等途径向学校公示《宁波市第十五中学实验校区2014年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测评实施方案》;4、 召开初三学生大会和家长大会,做好《宁波市第十五中学实验校区2014年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测评实施方案》解释说明工作并接受学生及家长的咨询;5、 加强测评小组成员的培训,签订诚信协议,确保测评工作顺利完成;6、 各项测评实施时间:2014年3月—4月;7、 及时做好资料、数据、案例等收集整理工作,并将总结材料上报;8、 各项测评实施细则(一)审美与艺术音乐测评实施办法一、学习品质的测评及等第的确定根据学生平时的上课表现,以及对音乐的喜爱程度,是否能积极主动地参加由学校、班级组织的各项音乐活动,及在活动中的表现,通过向任课老师及学生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测评。
1、测评内容:(1)不无故缺课、旷课,迟到、早退;(2)上课之前,准备工作充分;(3)上课认真听讲、不做与音乐课无关的事情;(4)上课不违反纪律、积极参与老师设计的教学环节;(5)听从老师安排,热情积极地参加音乐舞蹈兴趣小组及艺术表演活动;2、等级确定 学生学习品质等级由教师和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符合要求的打合格“P”,不符合的打不合格“E”;经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四人小组)、任课教师评定产生,若在自评、互评、师评中有4个E 的,直接得E,其他为P ,最后由测评小组人员审核确定二、认知表现测评及等第的确定(一)必测项目:欣赏与基本常识; 按市教研室提供的样卷测试并根据分数确定P 或E二)选测项目:演唱、演奏、综合艺术表演三项,学生任选其中一项测试1、演唱:学生自选初中教材中歌曲,单独或小组(一般为3-5人)进行背唱要求:做到发声正确、声音洪亮、节奏准确、有表情地表达歌曲情感教师根据其演唱水平评定为P等或E 等2、演奏:学生自选曲目(内容健康向上),乐器种类不限,单独或小组(一般为3-5人)进行单纯乐曲演奏或为歌曲进行伴奏要求:演奏方法正确,旋律连贯,并能很好的表达歌曲的内涵教师根据其演奏水平评定为P等或E 等。
3、综合艺术表演: 学生自定表演内容(演唱、演奏除外),单独或小组(一般为3-5人)进行表演 要求:内容积极向上、有一定的艺术表现力 教师根据其表演水平评定为P等或E 等三)等第的确定;若学生在必测和选测二方面均达到P等的,则该生的认知表现为P等;若学生在选测和必测二方面有一个E 等的,则该生的认知表现为E 等三、测评结果的评定:1、音乐测评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品质和认知表现二方面测评等第均达到P等的学生,则音乐等第确定为P等; 若二方面测评等第中含有E 等,则该生音乐测评等第为E 等2、学生达到P等基础上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其音乐测评结果可评定为A等 (1)初中阶段通过省教育厅组织的艺术特长水平(音乐方面) B级及以上证书者;(2)初中阶段参加县(市、区)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各项艺术活动并获得奖项者四、测评时间:2014年3月至4月美术测评实施办法一、学习品质的测评及等级确定根据学生平时的上课表现,以及对美术的喜爱程度,是否能积极主动地参加由学校、班级组织的各项美术活动及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测评1、 测评内容:(1)不无故缺课、旷课,迟到、早退;(2)上课能专心听讲,认真回答问题;(3)作业能独立完成态度认真;(4)同学之间友好相处,小组作业能积极主动参与;(5)美术工具能及时准备如颜料、毛笔等; (6)尊重老师,上课不乱插嘴、不顶撞老师等。
7)听从老师安排,热情积极的参加美术兴趣小组和美术类各类比赛与活动, 2、 等级确定:学生学习品质等级由教师和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符合要求的打合格“P”,不符合的打不合格“E”;经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四人小组)、任课教师评定产生,若在自评、互评、师评中有4个E 的,直接得E,其他为P ,最后由测评小组人员审核确定二、认知表现的测评及等级确定(一)必测项目:欣赏评述按市教研室提供的样卷测试并根据分数确定P或E二)选测项目: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综合探索,学生任选一项测评1.造型表现(1)测评内容,水粉画、水彩画、图画、素描等形式不限2)测评要求: A、任选一种,每人限交一张,纸张16开以上;B、按规定日期上交作品3)评分标准:A、能否在美术表现活动中大胆、综合运用色彩B、能否运用多种材料、工具进行造型表现活动,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C、能否结合所学透视知识表现物质的空间关系;D、能否知道以线造型的方法,并能进行简单的描绘2.设计运用(1)测评内容:工艺制作等,如设计封面、招贴画、实用工艺品、小装饰品等(2)测评要求:A、任选一种,每人限交一张,纸张16开以上;B、按规定日期上交作品3)评分标准:A、能否运用所写的设计方案、技能、动手制作并完成作品;B、能否运用所学美术设计知识,设计方案,改进生活,学习用品展现创意;C、能否关注校园及社会环境,并从实际功能、设计的角度,评价身边的环境;D、能否以口头和文字的方式描述自己作品的创意和制作过程,说明选用的理由。
3.综合探索(1)测评内容:主题活动等,如艺术节的策划、社会主题策划、剧情表演、美化校园等2)测评要求: A、任选一种,每人限交一张,纸张16开以上;B、按规定日期上交作品;C、参加人数:每组4-5人3)评分标准: A、能否用文字、图象等形式记录调查与思考的结果; B、能否积极动脑,结合其他课程所获知识,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 C、能否用美术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意见; D、能否与同学进行良好合作,积极参与活动三)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综合探索三方面的等级确定:1.基本达到测评要求,作品完整者等级为P等;2.作品不完整或无作业者等级为E 等三、测评结果评定1、美术测评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品质和认知表现二方面测评等第均达到P等的学生,则美术测评等第确定为P等;若二方面测评等第中含有E等,则该生美术测评等第为E 等2、学生达到P等基础上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其美术测评结果可评定为A等1)初中阶段通过省教育厅组织的艺术特长水平(美术方面)B级测试; (2)初中阶段参加县(市、区)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各项艺术活动并获得奖项者四、测评时间:2014年3月至4月 (二)实践与服务类测评实施办法社会实践测评实施办法测评的内容包括完成课时情况及社会实践表现两个方面。
1. 完成课时情况的测评由教师根据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过程完成课时情况进行综合评定应完成的课时包括:(1)学校劳动技术课程学习的相应课时;(2)2周社会实践活动课时(劳技教学基地活动课时、市级社会实践基地活动课时、社会调查、各学科的实践活动等);测评办法:由班主任查阅学生参加活动的记录,按要求完成社会实践活动课时和学校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