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比兴到象征以离骚为例看中国文学修辞手法的演进.doc
6页文学艺术 CANGSANG 从比兴到象征―――以《离骚》为例看中国文学修辞手法的演进刘汾摘要早在先秦时代,中国文学中的修辞手法就经历了从比兴到更为复杂的象征手法的演进而在这一过程中,《离骚》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离骚》这一个案的考察可以详细推寻出从比兴到象征的演进过程关键词比兴象征修辞手法《离骚》众所周知, “赋比兴”是中国文学中最为古老的修辞手法,早 第一,和比喻的本体喻体多为具体事物(如以鲜花比喻美丽在诗经中就被广泛采用,被称为“诗三纬” 那么,比兴又是怎么的女子)不同,象征多是以具体事物代替抽象事物;第二,物象的发展为后来的象征的呢?在这一过程中,楚辞是其中的关键环象征义大多相对固定这点可以以“君子比德”传统为例在中国节下面试以《离骚》为例来考察这一修辞演变的过程 文化中,就有“岁寒三友” (松、竹、梅) 、 “花中四君子” (莲、菊、梅、比兴,刘勰《文心雕龙??比兴》一节中说:“比者,附也;兴者,兰)等说法;第三,在中国文学中,象征往往不像比喻那样有明确起也。
”朱熹《诗集传》中进一步解释:“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 的本体喻体,而是本体喻体融合为一,象征物常常既是写实的又“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用现代汉语来说,比就是是富有寓意的这就体现了传统文学中即景抒情、情景交融的特比喻,包括明喻、暗喻、借喻;兴是托物起兴,而又分为多种情况 色比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第一种是托物起兴的用意比较明确,但不构成比喻的如《诗??周楚山孤这里的楚山分明是眼前的实景,可是又未尝不是作者南??汉广》:“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毛传》 凄凉心情的象征注明:兴也用乔木不可休来引起游女的不可求又如《古诗十九 象征手法历史悠久早在楚辞之前,已有象征修辞 《易经》首??明月皎夜光》:“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不念携手好,弃我中的古歌谣,就带有象征诗的特点 《诗经》中还只是局部用到象如遗迹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良无磐石固,虚名复何益?” 征手法,象征物基本上采用的都是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物,如草木借箕星斗星牵牛星的无用引起对友人不念旧情加以提携的不虫鸟之类;象征物的象征义,基本上是约定俗成而固定的,内容满。
第二种是托物起兴的用意不太明确,需要“发注而后见”的 直观、明确、单纯,读者可以马上领会其象征意义而这之后的如《诗??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楚辞》中象征手法的运用已经完全成熟、具有整体性象征的特逑 ”毛传里说雎鸠“挚而有别” ,可用来比喻淑女的爱情 《孔雀点东南飞》里写夫妻别离也是用的双鸟起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 梁启超曾指出:“纯象征之成立,起自楚辞篇中许多美人香徘徊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古代民间传说里,孔雀是一草,纯属代数上的符号,他意别有所指 ”马茂元先生在《千古绝种对待爱情非常坚贞的动物,所以作者以此来作为刘兰芝、焦仲唱话〈离骚〉 》一文中也曾指出:“《离骚》在艺术表现上的最大特卿悲剧爱情的象征这一类起兴不通过注释是很难理解的第三色,就是比兴、象征手法的运用……这种‘香草美人’式的寓意手种是起兴的事物和被引起的事物好像毫无关系如《诗??小雅??小法为《离骚》所独创 ”在《楚辞选??前言》中又说:“(楚辞)构成了宛》:“宛彼鸣鸠,翰飞唳天我心忧伤,念昔先人 ”鸣鸠高飞在一个完整的象征的体系 ”屈原继承和发展了《诗经》的比兴传天,不过是即景抒情,同作者忧伤思念先人的感情毫无关系。
这统,第一个成功地运用象征手法创作出融主体性、整体性和系统一类作品里,修辞所起的是烘托氛围的作用所以《毛诗正义》里性于一体的文学作品,其中又以《离骚》最具代表性说“比显而兴隐” ,兴在表现上比比喻要隐晦得多 《离骚》对《诗经》比兴手法的最大发展就是整体设譬,变单而象征和比兴又有不同象征是一种把抽象的概念和情感,个局部的比喻为一系列的比喻意象群,再通过一系列的意象构或是看不见的东西,藉由具体的事物表达出来的修辞手法简单成具有整体意义的符号如王逸《楚辞章句??离骚序》中指出的:地说,象征修辞法就是用一种看得见的东西,来表达看不见的东“《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西例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就是用长江水象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征离愁无限又如:“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 ”在这里,王逸虽然没有著花未?”在这里,寒梅是思乡之情的寄托物,成为了故乡的象明确分辨比喻与象征的联系与区别,但他已经意识到比兴之征 “象”所蕴含的象征意义。
其中“依诗取兴”点明了《离骚》对《诗作为一种修辞手法,象征可以分为两大类别:一种是普遍象经》的继承关系;而“引类譬喻”则最能说明问题,多个意象群的征:词汇的象征义来自约定俗成,而且往往只象征一种含义例出现正是屈原运用象征手法的最大特点如“蓝色”象征“忧郁” , “玫瑰”象征“爱情” 另一种是特定象征: 《离骚》包含了一个完整的象征体系,其中的意象群大致可以事件、物象形成充满情思或理趣的意象,往往具有特定语境中归为两类:自然物类意象群和人物类意象群每一类意象群内又的特定含义例如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分正反对立的两组,它们分别表现诗人肯定或否定的意向,大多百姓家 ”以燕子穿越时空,自然化出今昔之盛衰、沧桑之感又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单是在自然物类意象群中,就包含了江如李白《长干行》:“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以绿苔深厚,不能离、辟芷、秋兰、宿莽、秋菊、落英、香椒、胡绳、菌桂、芙蓉、玉树、尽扫,象征远方良人许久未归 白芷、木根、芰荷等大约 20 多种香花香草同是作为修辞手法,象征较之比喻,有以下几点不同: 秀木,以及近 20 种恶禽臭物。
其中香草香 (下转第 222 页)200- - ?? ??2008??5 文学艺术 CANGSANG 玉兰等事件不难看出,他甚至还想着异日不死,得以招安,都是闲道人,十分好了哥哥造册,休写小弟进京 ”宋江见说:“任从[[]6] 证明武松始终很看重亲情、 “爱情” ,但是,亲情、 “爱情”都没有你心!”“武松自此,只在六和寺中出家,后至八十善终 ”此时的长久,都没能给他带来心灵的慰藉武松始终是孤单的,苦苦追宋江对当初很是看重的武松已无一丝一毫挽留之情,在忠义之寻,但却一次次失落,即使后来跟着宋江,上了梁山也没有根本间,他早已选择了“忠” ,哪里还见得当初殷殷寄语的影子?梁山改观,这份友情终究没能除去他的孤单 好汉死的死,亡的亡,存活下来的兄弟也各奔东西,而武松自己武松初见宋江时,有一段描写:那大汉听得是宋江,跪在地也成了一名废人,曾经有过的豪情壮志,曾经报以希望的封妻荫下,那里肯起,说道:“小人有眼不识泰山,一时冒渎兄长,望乞恕子竟也成了镜花水月。
武松从前看重的友情毕竟未能除去他心罪!”一来是宋公明名气响,义薄云天;二来也是武松久仰宋江的中的孤单,他精神上的孤苦无依,曾经报以希望的招安,也只是心理后来宋江待他不薄,两人结拜在柴进和孔太公庄上的日浮生一梦而已子,宋江给予武松精神层面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武松对宋江的感情,既有结拜兄弟的情谊,更有对精神导师的尊崇两人分别 四、结语时,宋江曾对武松道:“兄弟我和你今日分手,就这里吃三杯相别 ”武行者道:“我送哥哥一程方却回来 ”宋江道:“不须如此 武松断臂后便和鲁智深停歇在六和寺,此间鲁智深听潮圆自古道:‘送君千里,终有一别 ’兄弟,你只顾自己前程万里,早寂,这对武松不能不说是一个震动,人世间的恩怨情仇、功名利早的到了彼处入伙之后,少戒酒性如得朝廷招安,你便可撺掇禄转瞬即逝,亲情、友情也都敌不过一个生死之关当年,菜园子鲁智深、杨志投降了,日后但是去边上,一刀一枪博得个封妻荫张青和孙二娘替武松改扮成行者模样,武松自看道:“却一似与子,久后青史上留得一个好名,也不枉了为人一世我自百无一我身上做的!”张青、孙二娘看了,两个喝彩道:“却不是前生注能,虽有忠心,不能得进步。
兄弟,你如此英雄,决定做得大事业,定!”武松似乎注定是要做出家人的吧!当他追寻的只是失落,当[[]5] 可以记心听愚兄之言,图个日后相见 ”宋江对武松的告诫与他经历人世间的是是非非,尘世间的诸多情感之后,所剩的还是叮咛,让武松深为感动,辗转到梁山排座次时,武松也是一心拥孤零零的自己,当年打虎的豪情安在?六和寺祥明的氛围,对一护宋江这份友情给予武松的意义重大,然而希望越大,失望也个昔日快意恩仇、杀人无数、满身血腥气的人来说,岂不是一片就越大 净土?武松皈依佛门,也算是得到精神上的宁静了!武松自上梁山后,便跟随宋江,他没有自己比较明显的见解,可以说,梁山上的武松并没有发出多少声音,他上梁山是因参考文献:为走投无路,希望日后得以招安,但更多是兄弟般的友情在其 [[]1]: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中直到招安后,为朝廷四处征战,眼见宋江杀军校,奸臣处处刁 [[]2][[]3][[]4][[]5][[]6]施耐庵, 出版社, 难,武松对朝廷和宋江的认识要比招安前深刻得多,他与曾经坚 1975. 定不移追随的精神导师宋江之间的关系也有了间隙。
武松跟着宋江,可谓忠心耿耿,立下汗马功劳,并在征方腊战中,断了一 刘锦翠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