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小小工程师》单元复习课件.pptx
57页小小工程师小小工程师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前言本单元通过介绍一些大型的工程项目,让学生了解工程和技术的关系是互为支撑、互相促进的从贴近学生生活的房屋建造工程入手,以建造塔台为任务目标,让学生一步步地体验,经历一个“工程”建造的系统过程:明确任务设计制作模型测试评估改进学生通过实践,认识工程的各个要素,了解设计师工程的核心,同时渗透工程思维,体会到工程实践与科学探究的不同魅力,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教材内容梳理判断题选择题探究题01030204目录教材内容梳理0101初步认识工程初步认识工程1.住房的基本结构门、窗、梁、柱、墙体、门、窗、梁、柱、墙体、楼板等2.住房必须的系统给排水、供电、煤气、供暖、网络、电路、采光、通风、承重等3.住房的建造过程一套住房的建成需要经历选址、设计、建造、验收等过程3.工程建设过程的一般步骤获取建塔资格的方式竞标竞标要点:项目成本项目安全性经历一个完整的工程建设过程经历一个完整的工程建设过程1.明确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学校要在操场上建一座塔台,以供足球教练站在塔台上指挥队员训练2.在限制条件下进行设计要求:制作一个高60厘米的塔台,能承受一定的重量和风力,并具有一定的抗震能力,尽量节省材料。
材料:70根20厘米的吸管、剪刀(1或2把)、胶带、尺子(1或2把)3.制作塔台模型搭建顺序:底座搭建侧面搭建整体搭建注意:严格按照设计图进行制作,发现问题修改设计图后再制作4.测试塔台模型测试标准:测试:米尺测量高度书本测试顶端承重风扇测试抗风能力地震模拟仪测试抗震能力5.评估改进塔台模型根据评估结果,梳理交流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改进设计方案总结:一项工程的完成要经历明确目标、限制条件下设计、设计模型、制作模型、测试模型、评估模型、改进设计、再制作等过程选择题02021.小明家想新建一座房子,整个过程是()A.选址设计建造验收B.设计选址建造验收C.选址设计验收建造D.设计选址验收建造考查:房屋建造的一般过程A2.课堂上同学们在讨论自己家房屋的结构,下列不属于房屋结构范围的是()A.小A说自己家的户型结构是三室一厅B.小B说自己家是特殊的复式结构C.小C说自己家里新购置了很多家具D.小D说自己家很大,房间的结构像迷宫一样考查:房屋的结构C3.如图所示为我们住房中的()系统A.供电B.供水C.供暖D.排水考查:房屋里基本生活必需的系统A4.像下图这样的户外太阳伞,一般情况下不容易被风吹倒,其原因是()。
A上面体积小,下面体积大B上面体积大,下面体积小C上面轻,下面重D.上面重,下面轻考查:上轻下重的结构更稳定的应用类似的还有篮球框、不倒翁不容易倒的原因C5.如图,三个相同的瓶子,装的水量不同,如果将底板慢慢倾斜,()A.A号瓶最后倒B.C号瓶最后倒C.B号瓶最后倒D.同时倒考查:瓶子里装水哪个更稳定C6.在同样的塑料瓶里装沙,放在平整的桌面上,最稳定的是()考查:重心越低越稳定BABCD7.某实验室的方凳非常容易倒,主要原因是这种方凳()A.上大下小B.上轻下重C.上重下轻D.凳脚分得太开考查: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结构更稳定C8.下图中的电动伸缩晾衣杆是应用了()原理A.三角形的稳定性B.四边形的稳定性C.四边形容易变形D.三角形容易变形考查:四边形结构特点在生活中的运用C9.如果给右图中的四边形框架右下方用力,图中斜杆此时()A.起“拉”的作用B.起“推”的作用C.同时起“推”“拉”的作用D.完全不起作用考查:四边形中加斜杆的作用A10.我们在工地上经常看到的塔式起重机,它非常牢固稳固,主要是因为它()A.由大量的三角形框架组成B.由大量的四边形框架组成C.上大下小,上轻下重D.采用了实心的结构考查:三角形结构稳定的特点在生活中的运用。
A11.中国天眼(FAST)工程,从1994年开始启动选址,到预研究、立项、可行性研究,再到2016年落成,历经22年终于建成了世界上口径最大的射电望远镜此工程的首席科学家兼总工程师是()A.钟南山B.南仁东C.屠呦呦D.王亚平考查:中国天眼之父B12.瓯江北口大桥勃发于瓯江,纵贯南北,连接乐清黄华与灵昆岛5月29日,大桥正式通车瓯江北口大桥在建设时,遇到了强潮河口、深厚黏土层等技术难题,面对困难,建设者们的解决方案是()A.设计建造人工岛B.绕道建设,避开淤泥较多的水域C.创新取土工艺,改进深水测量技术D.直接放弃这项工程考查:工程建设中碰到困难如何办C13.港珠澳大桥在设计时用()方法克服了淤泥过多、机械容易滑出的问题A.在淤泥处建立隧道B.将淤泥移到其他海域C.用圆钢筒围岛D.绕道建设,避开淤泥较多的海域考查:工程建设中碰到困难如何办C14.港珠澳大桥并非都在海面上,在中部有相当长一段是海底隧道,这主要是为了()A.方便大型轮船通行B.缩短通行距离C.避开台风的威胁D.使旅客有多种风景体验考查:工程设计过程中受到的限制条件A15.下列关于工程和技术的说法错误的是()A.技术为工程服务B.工程的实施需要技术的支持C.技术的提高使工程的实施更加简单、安全D.工程和技术没有任何关系考查:工程与技术的关系。
D16.下列工程建设过程的正确顺序是()明确问题 测试、评估改进 制作模型 设计 实施建设A.B.C.D.考查:工程建设的一般过程C17.假设你要为演出的同学设计并制作一顶帽子,以下步骤正确的是()A.画出设计草图选择合适的材料量一量做一做B.选择合适的材料画出设计草图量一量做一做C.量一量做一做画出设计草图选择合适的材料D.画出设计草图量一量选择合适的材料做一做考查:产品制作的过程A18.工程建设的核心环节是(),工程设计的重要环节是()A.设计B.实施建设C.建立模型D.测试模型考查:工程的核心环节和重要环节AC19.在设计塔台时,会考虑的因素有()实用性安全性成本人员分工时间分配承重能力抗风抗震能力A.B.C.D.考查:工程设计时的考虑因素D20.以下()不属于塔台模型制作中的限制条件A.材料B.时间C.成本D.天气考查:模型设计和制作过程中的限制条件D21.下列关于塔台制作过程中的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A.根据设计方案制作塔台模型,过程中可以随意更改方案B.塔台的接口处要固定牢固,同时也要考虑节省胶带C.塔台建造完成后要及时检查接口处是否牢固,是否还有地方需要修补D.塔台建造结束后给自己的塔台模型取一个名称考查:模型制作过程中的注意点。
A22.下列因素不会造成塔台倾斜的是()A.塔台的立柱高度不相同B.底座所在地面不水平C.立柱所用材料质量不同,有软有硬D.底座的形状采用四边形考查:造成塔台倾斜的原因D23.测试塔台模型的承重能力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第一小组以书本来测试,第二小组用文具盒来测试B.测试时尽量将书本放在塔台顶上中间的位置上C.要重复测试两次D.测试的结果不理想就直接丢弃作品,重新制作考查:测试塔台承重能力过程中的注意点B24.小科所在的小组制作的塔台达到了规定高度但在承重测试中,塔台被三本科学书压塌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不可能是()A.底座太重B.塔身结构过于简单,承重性不强C.连接点黏合不牢固D.塔台底座高度不一,导致受力不均匀考查:影响承重能力的因素A25.小金和同学们在测量各自塔台的防风能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他们选用不同规格的电风扇进行吹风B.各小组电风扇放置的位置和塔台的距离要保持相同C.小梁先用电风扇的最大风力吹,再慢慢降低风速D.如果塔台在二级风力时倒塌了,说明它能承受的风力等级就是二级考查:测试塔台抗风能力过程中的注意点B26.下列可以增强塔台抗风能力的是()A.增加塔台底部的质量B.减少塔台底部的面积C.增大塔台顶端的面积D.增加立柱的高度,使塔台更高考查:影响塔台抗风能力的因素。
A27.()对塔台的抗震能力无影响A.塔台的质量B.塔台下方是否加入滚珠C.连接处是否牢固D.是否使用三角形结构考查:影响塔台抗震能力的因素A28.沿海地区的城市每年都会经历台风,因此建设桥梁或房屋需要特别注意的是()A.不能建高楼,容易被风吹倒B.桥梁必须要短短的,防止被水冲走C.大海就在旁边,不需要考虑排水D.可以建高楼和桥梁,但地基一定要打得非常稳固,并提高抗风能力考查:基于现实问题寻找解决办法D29.为了使自己的塔台抗震能力更好,小青在塔台的下面加了一些滚珠,这样做可以使塔台()A.耐震B.制震C.免震D.没什么抗震效果考查:提高抗震能力的方式耐震:加大底面积或加重底座;制震:底部加弹簧;免震:底部加滚珠C判断题03031.住房具有的系统很复杂,各部分都有各自的作用,不可缺少也无法替代)2.港珠澳大桥建造的过程中采用了运输、制造、力学、建筑、电子、机械、通信等技术,说明了工程离不开技术的支持)3.在工程建设中,工程设计需要反复评估,不断修改完善,才能达到最终的建造要求)4.竞标书的内容要简洁,做到言简意赅,形式不要太多样)5.设计塔台时,我们首先得考虑其承重、抗风、抗震等安全性问题,再考虑成本、外观的问题。
)6.测试塔台模型的承重能力时,各小组选择的重物需要相同,才能保证测试的公平性)7.搭建塔台模型时,我们应该先搭建底座)8.制作塔台模型要与设计方案相一致)9.住房都有一定的结构,需求不同,结构也会存在差异)10.在工程任务中,评估改进阶段是最重要的环节,也是耗时最长的环节)11.港珠澳大桥是集桥、岛、隧为一体的,它是世界上最长的桥探究题04041.图书馆登高梯雨伞架图书馆登高梯雨伞架)发布任务:萧山区图书馆的重装升级即将结束,管理员提出需要一批登高梯,用来整理高处的书籍登高梯必须保证站立,能承受一定的重量,具有一定的抗震能力还要具有美观、节省材料的特点根据任务要求,登高梯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是()(多选),限制条件是()(多选)A.保证站立 B.承受一定重量 C.美观D.抗震能力 E.节省材料ABD CE(2)请用吸管为材料,设计一个登高梯模型3)一个小组做完模型后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如下表:这个小组所做的模型的优点有:缺点是:项目设计图及文字说明梯子高度顶端承重抗震能力材料成本分工合作美观得分3331322设计图完整、高度达标、承重能力好 抗震能力不好,材料成本高2.物体不容易倒的秘密物体不容易倒的秘密。
为了研究物体不容易倒的秘密,小亮用右面两个塑料瓶做了下面的实验实验步骤:观察、比较两个空塑料瓶(一个瓶口向上放置,一个瓶口向下放置)观察、比较两个装半瓶水的塑料瓶(一个瓶口向上放置,一个瓶口向下放置)给两个塑料瓶装满沙子,继续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比较根据实验情况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选项中,()最不容易倒A.瓶口向上的空塑料瓶 B.平口向下、装半瓶水的塑料瓶C.瓶口向上、装满沙子的塑料瓶 D.瓶口向上、装半瓶水的塑料瓶(2)小亮又准备了一个大塑料瓶,他将大、小两个塑料瓶叠起来,建造一个稳定性好的“高塔”他应将大塑料瓶放在 面,小塑料瓶放在 面,而且还要将沙子放在 面的塑料瓶中(填上或下)下D 上下3.搭建胡萝卜高塔搭建胡萝卜高塔学校科学探究小组在学习完本单元后,各自在家搭建一座萝卜塔材料:萝卜一根、小刀一把、牙签若干要求:萝卜塔能稳定站立,高度越高越好,外形美观如图是某些小组的作品:(1)搭建萝卜塔是一项简单的 ,在实施之前必须先进行 ,充分考虑搭建时会遇到的挑战和限制,再克服这些限制2)图1小组的萝卜塔的底部四块萝卜特别大,这样做的目的是:3)图2小组的每层都只用了3块萝卜,形成了 ,可以使结构更加 。
4)图3小组的萝卜塔,从整体上看,这座塔上小下大,上 下 ,中间还采用了许多的 结构,能使塔既美观又牢固5)完成后,我们要对这些萝卜塔进行 ,从图中可以看出,图 的萝卜塔是最好的作品工程设计底部重稳定三角形稳定轻重评价3框架4.某校科学小组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