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九年级化学会考真题网上考试练习(含答案和解析).docx
18页广西九年级化学会考真题网上考试练习1、选择题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动物呼吸 B.燃放烟花 C.玻璃破碎 D.菜刀生锈 【答案】 C 【解析】 物质发生变化时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A、动物呼吸,吸收氧气生成二氧化碳等,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B、燃放烟花,物质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C、玻璃破碎,只是玻璃的形状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D、菜刀生锈,铁变为铁锈,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2、选择题地壳里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铁 B.铝 C.氧 D.硅 【答案】 B 【解析】 地壳中含量前五位的元素是氧、硅、铝、铁、钙故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3、选择题今年全民营养周的主题是“合理膳食、天天蔬菜、健康你我”下列食物中富含维生素的是A.小麦 B.牛奶 C.黄瓜 D.猪油 【答案】 C 【解析】 A、小麦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不符合题意; B、牛奶富含蛋白质,不符合题意; C、黄瓜富含维生素,符合题意; D、猪油富含脂肪,不符合题意4、选择题实验操作应严谨规范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器壁缓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B.为防止液体药品洒落,胶头滴管可伸入容器内滴加试剂 C.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2 D.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先装入药品,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答案】 A 【解析】 A、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器壁缓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使热量不断扩散,符合题意; B、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不能把胶头滴管伸入容器内滴加试剂,应该竖直放于容器口正上方,不符合题意; C、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而不是试管容积的1/2,不符合题意; D、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装入药品,不符合题意。
故选A5、选择题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属于碱的是A.硫酸 B.纯碱 C.氧化铝 D.氢氧化钾 【答案】 D 【解析】 碱是由氢氧根离子和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名称一般为氢氧化某硫酸是酸、纯碱是盐、氧化铝是氧化物,氢氧化钾是碱6、选择题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实验中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A.托盘天平 B.酒精灯 C.烧杯 D.量筒 【答案】 B 【解析】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一般步骤是:1、计算,2、称量,3、溶解,4、装试剂瓶,5、贴标签 A、托盘天平用于称量 氯化钠固体,不符合题意; B、根据配制溶液的步骤,不需要加热,也就不需要酒精灯,符合题意; C、烧杯用于溶解氯化钠,不符合题意; D、量筒用于量取水的体积,不符合题意7、选择题下列化肥中,从外观即可与其他化肥相区别的是A.硝酸钾 B.硫酸铵 C.磷矿粉 D.尿素 【答案】 C 【解析】 氮肥和钾肥一般是白色固体,磷肥一般是灰色8、选择题以下净水的操作:①静置 ②蒸馏 ③过滤,相对净化程度由低到高的顺序是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③①② D.①③② 【答案】 D 【解析】 静置除去的是不溶性固体大颗粒,过滤除去的是不溶性固体,蒸馏除去的是水中所有的杂质,故净化程度由低到高的顺序是①③②。
故选D9、选择题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都在不断运动 C.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D.分子由原子构成 【答案】 A 【解析】 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符合题意; B、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都是在不断运动的,不符合题意; C、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不符合题意; D、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为原子,原子可构成分子,不符合题意10、选择题火箭使用的一种燃料是偏二甲肼,其化学式为C2H8N2,燃烧时发生如下反应:C2H8N2+2X2CO2+4H2O+3N2,则x的化学式为( ) A.NO B.NO2 C.N2O D.N2O4 【答案】 D 【解析】 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2H8N2+2X 2CO2+4H2O+3N2,反应前碳、氢、氧、氮原子个数分别为2、8、0、2,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碳、氢、氧、氮原子个数分别为2、8、8、6,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分子中含有4个氮原子和8个氧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2个氮原子和4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N2O4。
故选D11、选择题归纳和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A.有机物含有碳元素,则含有碳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有机物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故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总数不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也不变 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答案】 D 【解析】 A、有机物含有碳元素,但含有碳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有机物,例如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等,它们的化学性质与无机物相似,属于无机物,不符合题意;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但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例如蒸馏水,不符合题意; 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总数不变,分子总数可能改变,不符合题意; 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符合题意12、选择题某物质的化学式为CaWOx ,其中钨(W)元素为+6价,则x的值为A.2 B.3 C.4 D.5 【答案】 C 【解析】 在化学式为CaWOx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钨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的原则,得: 解得x=413、选择题下列关于人体所缺元素与易患疾病的关系正确的是A.碘 —— 骨质疏松 B.硒 —— 食欲不振,生长迟缓 C.氟 —— 甲状腺肿大 D.钙 —— 佝偻病 【答案】 D 【解析】 A、缺碘易得甲状腺肿大病,不是骨质疏松症,A不正确; B、缺硒会降低人体的免疫力,不是食欲不振,生长迟缓,B不正确; C、缺氟会引起龋齿,不是甲状腺肿大,C不正确 ; D、婴幼儿缺钙易引发佝偻病,D正确。
故选D14、选择题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电解水时,正极和负极产生气体的质量比为1:2 C.向紫色石蕊溶液中滴入稀盐酸,溶液变红 D.点燃羊毛纤维,有烧焦羽毛气味 【答案】 B 【解析】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A正确; B、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1:2,B不正确; C、酸能使石蕊溶液变红色,故向紫色石蕊溶液中滴入稀盐酸,溶液变红,C正确; D、点燃羊毛纤维,有烧焦羽毛气味,因为羊毛和羽毛里含有蛋白质,D正确15、选择题创建“美丽河池,生态河池”是我们每个河池人的共同责任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推广使用纯电动公交车 B.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 C.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 D.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 【答案】 B 【解析】 A、推广使用纯电动公交车,可以节能减排,A正确; B、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既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又可以减少环境污染,B不正确; C、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可以美化环境,净化空气,C正确; D、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可以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D正确。
故选B16、选择题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和化学式相一致的是A.氢氧化钙 生石灰 Ca(OH)2 B.氯化钠 食盐 ClNa C.氢氧化钠 苛性钠 NaOH D.汞 水银 Ag 【答案】 C 【解析】 A、氢氧化钙俗名是熟石灰,化学式为Ca(OH)2,不符合题意; B、氯化钠俗名是食盐,化学式为NaCl,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俗名是苛性钠,化学式为NaOH ,符合题意; D、汞的俗名是水银,化学式为Hg,不符合题意17、选择题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完成的是A.CuO → Cu(OH)2 B.H2 → H2O C.SO3 → Na2SO4 D.K2CO3 → KOH 【答案】 A 【解析】 A、CuO 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碱反应,故CuO不能一步生成Cu(OH)2,符合题意; B、H2 和氧气点燃生成H2O,故氢气能一步生成水,不符合题意; C、SO3 和水反应生成Na2SO4,故三氧化硫与水能一步生成硫酸钠,不符合题意; D、K2CO3 和氢氧化钙生成KOH和碳酸钙沉淀,故K2CO3能一步生成KOH,不符合题意18、选择题向氧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再滴入稀硫 酸,有气泡产生,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滤渣中可能含 Cu B. 滤渣中只含 Fe C. 滤液中不含 CuSO4 D. 滤液中不一定含 FeSO4 【答案】 C 【解析】 反应时应是氧化铜先和酸反应,转化为铜离子,当铜离子与氢离子同时存在时,铁应该先和铜离子反应;当向滤渣中再滴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所加入的铁粉过量,说明原稀硫酸完全反应,且铜离子没有剩余,才会有氢气生成,也就说明,铜离子完全转化为铜单质而成为不溶物;A、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铁的活动性比铜强,铁能置换出硫酸铜溶液中的铜,所以不溶物中一定含有铜;故A错误;B、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铁的活动性比铜强,铁能置换出硫酸铜溶液中的铜,所以不溶物中一定含有铜,当向滤渣中再滴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所加入的铁粉过量,故B错误;C、铁的活动性比铜强,铁能置换出硫酸铜溶液中的铜,因此,所生成的硫酸铜可能会被铁粉完成反应,所得滤液中一定不含有硫酸铜,故C正确;D、铁与硫酸或硫酸铜反应都能生成可溶于水的硫酸亚铁,因此,滤液中一定含有硫酸亚铁;故D错误。
故选C19、选择题下列各组离子在pH=13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K 、Na 、Ba 、NO B.NH 、Cl 、 、 C.Fe 、Cl 、 、Na D.H 、Cl 、Ca 、CO 【答案】 A 【解析】 A、在碱性条件下,硝酸盐全部都可溶,且能同时共存于同一溶液中,故K+ 、Na+ 、Ba2+ 、NO3-能大量共存,符合题意; B、NH4+ 不能跟碱性物质混合,会发生反应产生氨气,不能共存,不符合题意; C、Fe3+在碱性条件下易形成沉淀,不能共存,不符合题意; D、H+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会发生反应形成水,Ca2+和CO32-也不能共存,会形成碳酸钙沉淀,不符合题意20、选择题实验室有一包白色固体,其中含有Na2CO3,还可能含有Ba(NO3)2、Na2SO4、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取该固体进行以下实验: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加入足量水并不断搅拌,固体部分溶解;接着向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并不断搅拌,此时固体质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b段对应的实验现象是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 B.b→c段对应的溶液pH逐渐减小 C.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NaOH D.c点对应的溶液中一定含有NaNO3、HNO3、Ba(NO3)2 【答案】 C 【解析】 向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