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阜阳市蒙城第一中学2022年高三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docx
9页安徽省阜阳市蒙城第一中学2022年高三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近代中国某一报纸刊登过如下文章:《民族的国民》、《驳新民丛报最近之非革命论》、《驳革命可以瓜分说》、《告非难民生主义者》,该报纸是、A. 《时务报》 B. 《国闻报》C. 《申报》 D. 《民报》参考答案:D考察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依据所学可知,题干反映的是资产阶级革命派与康梁为首的保皇派之间的论战,而《民报》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机关刊物,《新民丛报》、《时务报》、《国闻报》都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报刊故应选D2. 1939年11月,日军第11军司令官冈村宁次指出:“敌军抗日势力之中枢.不在于中国4亿民众.亦不在于政府要人之意志,而只在于以将介石为中心.以黄埔军官学校系统的青年军官为主休的中央直系军的执日意志只要该军存在,迅速和平解决有如缘木求鱼冈材宁次意在强调( )A.日军始终把国民觉视为抗战的主要力量B.此时田民党中央军的抗战意志十分顽强C.中共军队在抗战初期尚未进行积极抵抗D.中国并没有建立全民族的抗日统一战线参考答案:B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
根据题干中日军司令认为抵抗敌军的主要力量是“以将介石为中心.以黄埔军官学校系统的青年军官为主休的中央直系军的执日意志”,可见其强调的是国民军抗日的战斗力非常强大,符合题意的是B项,A项中的“始终”与史实不符,C项表述错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1937年9月已经建立,排除D项3. 下表反映的是中国城镇人口的变化情况其中,导致从A到B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一五”计划的开展 B.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实行C.“火跃进”运动的影响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参考答案:A4. 1969年尼克松总统在全国电视讲话中提出:“在权力从人民和各州流向华盛顿达三分之一世纪之后,让权力、资金、责任从华盛顿流向各州和人民,实行新联邦主义的时候到了新联邦主义旨在A.实现地方自治,维护民主B.树立政府威信,增强影响C.减少政府干预,扭转困境D.缓解社会危机,打击左派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据材料“1969年……在权力从人民和各州流向华盛顿达三分之一世纪之后,让权力、资金、责任从华盛顿流向各州和人民,实行新联邦主义的时候到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美国经济逐渐下行,这说明新联邦主义旨在减少政府干预,故C正确材料未涉及实现地方自治,故A排除。
材料无法体现树立政府威信,增强影响,故B排除材料也没有反映打击左派,故D排除考点: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新联邦主义5. 以下关于英国新贵族和美国种植园奴隶主相同之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都阻碍着资本主义的发展 B、都曾经是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力量 C、都属于资产阶级范畴 D、都与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关参考答案:A6. 下列官职,其职责为“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的是A.秦朝初年的御史大夫 B.汉朝初年的丞相 C.明朝初年的内阁大学士 D.清朝初年的军机大臣参考答案:B7. 下列口号中最早明确地把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联系在一起的是( )A.“扶清灭洋”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打倒列强,除军阀”参考答案:C解析:明确地把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联系在一起的只有C、D选项,A是反对帝国主义,B主要是反对封建主义而最早明确将两者联系在一起的是五四运动。
8. 右图为刊登在《巴黎人》杂志上的一张名为“向北京进军”的法军海报,印证了法国侵略近代中国的历史法国的此次侵略( )A.导致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B.逼迫清政府允许其在华投资设厂C.将战火从山东扩大到了华北地区 D.获得了武装控制京津地区的特权参考答案:D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考查学生对历史图片信息的阅读理解能力难度中等依据图片中向北京进军的多国的旗帜可知应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其结果是使列强获得了武装控制京津地区的特权D项正确A项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结果;B项是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C项不符合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进程的特点9. 《四库全书·总目》中说:“欧罗巴人天文推算之密,工匠制作之巧,实逾前古其议论夸诈迁怪,亦为异端之尤国朝节取其技能,而禁传其学术,具存深意在我国近代史上,在实践中直接运用和发展了这一论调的政治派别是A.地主阶级洋务派 B.资产阶级改良派 C.资产阶级革命派 D.农民阶级参考答案:A考点:洋务运动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天文推算之密,工匠制作之巧”、“国朝节取(注:希望朝廷部分采用)其技能”等,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材料:题干材料的核心意思是,强调学习西方部分天文等先进技术。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属于地主阶级洋务派的观点故,本题正确答案选A其余BCD三项均不正确10. 德意志帝国宪法第十一条规定:“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名义宣战,同外国缔结同盟及条约,委派并接受使节以帝国名义宣战,必须取得联邦议会的同意,除非联邦的领域已遭受攻击……”这反映出当时德国( )A.联邦议会有权行使立法权 B.具备资产阶级民主权力制衡原则C.国家元首形式上对议会负责 D.联邦议会成为了国家的权力核心参考答案: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材料中未涉及联邦议会行使立法权,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规定了德国皇帝后议会的制约,体现了德国权力制衡的原则,故B项正确在德国,议会对皇帝负责,故C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德国保留了大量的君主专制思想,德国皇帝是国家权力的中心,故D项错误B11. 1872-1893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党宣言》在各国出版先后撰写了7篇序言,每一篇序言都是针对不同时期的特点和不同国情,对宣言的有关内容进行了补充、完善和修改这表明A.19世纪末欧洲不具备实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B.马克思主义可以直接用于指导各国的革命运动C.要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对待《共产党宣言》D.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灵活多变、缺乏普世价值参考答案:C12. 夏曾佑认为:“中国之有周人,犹泰西(泛指西方国家)之有希腊。
他这样说的依据可能是( ) A.周和希腊政治制度相同 B.周和希腊分别奠定了中西文化的基础 C.东、西方文化同时形成 D.当时东西方文化交流频繁参考答案:B13. 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怀揣摹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这反应出当时( )A.内阁职权下降导致官员无所事事 B.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则C.内阁机要事务繁忙官员穷于应付 D.皇帝个人独裁官员惟命是从参考答案: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解析:本题考查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题干中的“惟揣摹此样本为急”的这种依样画葫芦反映清代内阁官员拘泥规制,说明政治体制的僵化,故B项正确;A、C、D项题干材料都没有反映答案:B14. 有人曾把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社会概括为精神上的“饥饿”时代然而到了20世纪后半期,人们在物质满足的同时也享受到了丰富的精神生活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有①科技革命的进一步发展 ②二战后西方国家主流政治思想的变化 ③大众传媒迅速发展 ④社会福利制度不断完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参考答案:C15. 法国史学家朗格诺瓦和瑟诺博司所著《史学原论》一书指出:“史料可分为两种,有时过去的事件,留下实迹(碑碣及制造品),有时,也是更常见的,事件所留下的痕迹,是心理的状态——一种文字上的描写和叙述。
作者的意思是( )A.任何文字史料都带有主观因素 B. 实迹和文字史料都真实反映历史C. 历史是“心理的状态”的反映 D. 只有实迹史料才能反映历史真实参考答案:A解析:B、D选项表述互为矛盾,故不能入选,C选项表述与题干不符,可排除16. 《全球通史》中写道:“大危机中境况最惨的还是农业,农产品大量滞销,农民负债累累,农产品价格己跌到历史最低点,猪肉三分一磅,牛肉五分一磅,一只肥羊卖不到一元钱罗斯福新政措施中,能够直接改变这一状况的是 A.减耕减产和调整产品结构 B.控制物价与“以工代赈”C.实行救济和保护劳工权利 D.增加工资与调整劳资关系参考答案:A17. 斯大林模式虽然在表面上创建起高纯度的公有制计划经济,但其指令性和国家所有制性质与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由社会占有全部生产资料的设想有着内在的差异这说明斯大林模式( )A.完全违背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B.是对马克思主义改造的结果C.是科学社会主义在落后国家不完整的运用D.有利于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参考答案:C18. 下图是1882年和1907年德国劳动力在全国总人口中所占比例示意图。
对图中变化解读准确的是 A.劳动力流失导致农业衰退B.工业化助推经济结构调整C.国家统一有利于工业发展D.服务业发展水平领先世界参考答案:B【详解】据表格信息可知,1907年德国工业已经超过农业成为国民经济的第一产业,结合所学可知在1德国开始工业化进程后,工业、农业、服务业的劳动力也因此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减,故B正确;据表格中劳动力在全国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能说明农业衰退,工业进步、服务业领先,故A、C、D都是错误的点睛】1871年德国完成统一,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十分迅速的发展19. 《齐民要术?杂说》中曰:“凡人家营田,须量已力,宁可少好,不可多恶这体现了贾思勰怎样的农学思想: A.精耕细作集约经营 B.广种薄收粗放经营C.因地制宜多快好省 D.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参考答案:A20. 周代的礼制规定:(祭祀祖先时)天子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士甲三鼎或一鼎到了东周,则天子、诸侯用九鼎、卿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士甲三鼎或一鼎这一变化在一定程度上A.反映了社会结构的变化 B.反应可社会的转折变革C. 折射出了王侯关系的变化 D. 折射出社会经济的发展参考答案:C本题考查西周的礼乐制度的变化。
材料反映了依据周礼规定,天子在祭祀祖先时用九鼎、诸侯七鼎,到东周的春秋时期,变为天子、诸侯均用九鼎此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王侯关系的变化,故选C从西周到春秋时期均表现为等级森严、层层分封的社会机构,社会也没有出现转型变化,故A、B错误;D在材料中无体现,故排除21. 有学者认为,义和团运动的兴起是由反动的满族朝廷、顽固的保守派官僚和士绅,以及无知和迷信的民众联合力量所推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