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灯光》教学教案.doc
5页8* 灯 光【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中“灯光”与“火光”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与课题之间的联系2.读“阅读链接”,借助查找资料等方法把握内容,并关注场景和细节描写,体会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了解课文中“灯光”与“火光”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与课题之间的联系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时预习卡2.准备资料:“状元成才路”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过程】板块一 谈话导入,简介作者1.动情述说:每当夕阳西下,夜幕悄然降临时,划破黑夜,给人们带来光明和温暖的便是灯光灯光下,人们散步休闲;灯光下,人们享受着天伦之乐;灯光下,人们看书写字;灯光下,人们快乐歌唱……今天,我们同作家王愿坚一起,去了解一个关于“灯光”的动人故事板书课文题目:灯光)2.介绍作者:王愿坚是当代著名的作家,1945年参加八路军解放战争时,曾任报社编辑和记者,新中国成立后创作了不少革命历史题材小说,是《闪闪的红星》电影编剧之一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灯光导入课文,既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又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简介作者经历,为学习革命题材的课文作铺垫板块二 自读课文,梳理脉络1.学生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学生交流。
预设:课文主要讲战斗前郝副营长划火柴借着微弱的亮光看书,战斗中点燃书本为战士们找突破口,却因此英勇牺牲的事3.梳理顺序1)引导:这是一篇写往事的回忆性文章说说文章哪些地方是写现在,哪些地方是写往事的预设:现实(1~2)→回忆(3~11)→现实(12)(2)浏览课文,说说作者的回忆是以什么为线索的预设:整篇课文以“灯光”为线索来写,以“灯光”引起回忆,再回到“灯光”,采用倒叙的方式开头,首尾呼应3)文中哪句话反复出现,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明确:“多好啊!”这句话也是这篇回忆性文章的线索4.默读课文,用横线画出文章中写到“灯光”和“火光”的句子交流反馈:天安门广场上温暖的灯光—郝副营长书上插图中的灯光—战场上微弱的火光—天安门前璀璨的灯光)【设计意图】文本的阅读,必须站在一定的高度,对其进行整体的把握尤其是略读课文,要让学生第一时间去直面文本学生在充分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寻找文章的线索,概括主要内容,对文本的理解更为深刻板块三 研读“灯光”,感悟深意1.自读思考:读一读课文中描写“灯光”和“火光”的句子,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写“灯光”和“火光”的?2.研读:书上插图中的灯光1)指导读句子课件出示:·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
他注视着那幅图,默默地深思着·“多好啊!”他在自言自语·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2)引导想象:郝副营长在默默地深思着什么?①预设:将来自己的孩子也能在电灯下读书②预设:孩子们都能读书,有文化③预设:有电灯的生活是多么美好的生活……(3)师生合作朗读:教师读郝副营长的语言,学生读其余部分引导:“多好啊!”从这两处对灯光的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预设:郝副营长崇高而伟大的理想)(4)小结:书上插图中的灯光代表了郝副营长对未来美好的憧憬板书:一点灯光 一段憧憬)3.研读:战场上微弱的火光1)指名朗读第9、10自然段2)想象画面:读这两个自然段,你的脑海里会浮现怎样的画面?①预设:郝副营长点燃了书;火光暴露了他自己,他被敌人的机枪打中②预设:一星火光,一闪,又一闪板书:一星火光)(3)小组讨论:你觉得这是一星什么样的火光?试着说说理由①预设:这是一星胜利的火光,是郝副营长的壮举换来的胜利②预设:这是一星生命的火光,郝副营长的献身精神,会鼓舞我们珍惜生活。
4)指导朗读:读出郝副营长为了给部队寻找突破口,为了新中国的诞生而英勇牺牲的壮举板书:一个壮举)4.讨论:三者之间的联系1)出示阅读提示:天安门前璀璨的灯光、郝副营长书上插图中的灯光和战场上微弱的火光,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2)小组讨论3)预设:插图上的灯光是郝副营长和千千万万革命战士的革命理想,而天安门前璀璨的灯光是指这种理想变成了现实在现实和理想之间,是战场上那微弱的火光架起连通两者之间的桥梁,而这桥梁是千千万万的战士用生命铸就的5.提问:它们与课文题目又有什么联系?(预设:天安门前璀璨的灯光、郝副营长书上插图中的灯光和战场上微弱的火光都与题目“灯光”相关,“灯光”是贯穿全文的线索)【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会“灯光”与“火光”之间的关系,体会“理想—奋斗—现实”都与课文题目“灯光”有联系,让学生体会到革命先烈的伟大,也体悟到文章表达方法的巧妙板块四 自主阅读,体会情怀1.学习“阅读链接”中的《毛主席在花山》《狱中联欢》1)运用已学的阅读方法自读,注意文中的场景和细节描写2)交流场景和细节描写,体会文中蕴含的革命情怀2.学习“阅读链接”中思考题提供的材料1)结合课前查找的材料或教师提供的材料,默读《伟大的友谊》。
2)引导交流:从哪里可以看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互相关怀是无微不至的”?3.听歌曲《春天的故事》,提问:歌中提到的“一位老人”指谁?(邓小平爷爷)4.学唱歌曲《我的中国心》,在歌声中感悟爱国情怀5.总结全文:从《灯光》到“阅读链接”中的四篇阅读材料,我们看到了革命者的风采,体会到了革命者的伟大情怀设计意图】由直观可感的“灯光”升华到象征着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精神,再到“阅读链接”中诸多英雄人物,学生在阅读时深感幸福来之不易同时由课内走向课外,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加深刻,情感进一步升华,这本身也是培养语文素养的过程板书设计】8* 灯 光【教学反思】《灯光》是一篇回忆性文章,课文通过回忆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文章叙述的故事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年代较远,如何引导学生走入课文呢?本次教学设计紧紧抓住文章的主线“灯光”展开教学1.抓题眼,感悟英雄形象让学生在理清课文条理、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紧紧抓住题眼“灯光”,看看课文哪些地方描写了“灯光”和“火光”,以此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围绕写到灯光和火光的语段,我顺势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读出“灯光”与“火光”的深刻内涵,深入体会革命战士的美好愿景和不怕牺牲的精神,进而理清“灯光”与“火光”的联系以及它们与题目的关联。
2.读材料,提升自读能力阅读链接”的内容丰富,每篇阅读材料都是对课文的有效补充让学生根据学习提示中提出的学习要求,运用之前学过的阅读方法,体会每篇阅读材料的含义及情感学生的视野开阔了,情感丰富了,对课文《灯光》的理解更加深刻了,情感也进一步升华了,英雄的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更具体可感了 教师寄语同学们,生活让人快乐,学习让人更快乐学习中有许许多多的快乐,如果你觉得不是,那就是你平时没有认真学习认真学习的话,你会发现学习中蕴涵着无穷的快乐认真学习使自己进步,只有不断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不断前行,做自己所能做的一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不要心存侥幸,避免贪婪心作怪人生就像一杯茶,不会苦一辈子但总会苦一阵子,没有开始的苦,就尝不到后来的甜苦苦甜甜就像一部交响曲,汇成我们的一生拒绝“苦”就等于关上“甜”的门须知,攀登的越高,走过的荆棘就越多学习没有捷径,只有踏踏实实的学习,一步一个脚印,成功才会属于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