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捕捉灰尘小学语文教案.doc
4页捕捉灰尘小学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积累词语6个,能区别音同或音近的字;能照样子把句子写详细 2、能了解文章中心,分清课文的主次,了解灰尘的大小和,知道课文主要写了灰尘在人类的生活中弊大于利,必须要想方法捕捉灰尘 3、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简单的科普常识,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灰尘的、对人类生活带来的灾害,我们要想方设法去治理它 教学难点: 照样子把句子写详细 教学工具: 多媒体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一篇科普类的文章 2、齐读课题 板书:32空气中的“流浪汉” 二、整体感知 (一)学习字词、学习第1节 1、师:本文的作者是著名的科普作家叶永烈先生,我们的这篇课文选自他的代表作《小灵通漫游未来》,是不是课题就已激起你们阅读的欲望了?有什么疑问吗? 2、指名交流,教师总结 (谁是空气中的“流浪汉”?为什么称它为“流浪汉”?“流浪汉”上为什么要加上引号?) 3、出示自学要求 4、学生默读课文 5、交流 (1)开火车读词 (2)填词 医(院) 面(粉) (爆)炸 (据)说 公(园) 水(分) (暴)躁 (居)住 (帮助学生从字义上简单区分) (3)空气中的“流浪汉”是——灰尘。
(媒体出示) 第一小节,齐读 (4)称它为“流浪汉”是因为它总是在空中到处游荡、乱逛 ①出示句子 ②读句 ③联系上下文理解游荡、乱逛 (5)因为文中的“流浪汉”有特殊含义,不是指真正的流浪汉,所以加上引号 (二)学第2节 1、默读课文,想想知道了什么? 2、学生交流,教师随机指导 板书:灰尘很小 (1)用“——”划出说明灰尘小的句子 ①出示句子 ② 读句 ③出示句子 师:这句话主要是为了说明灰尘的小,后面的语句是对“灰尘很小”而作的补充,它用一千颗和一厘米这些详细的数字使读者读来更明确、更形象这是说明文常用的一种写作方法,我们也可以一起来试试看 ④照样子把句子写详细 板书:灰尘的 (1)师:灰尘无处不在,(板书)它的大致可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大类 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的第二小节,将文中灰尘的按这两局部划分一下 (2)师:本篇文章写于七十年代,可如今随着人们的物质品质的提高,灰尘的也增多了,例如—— (3)师生共议:汽车尾气 燃烧垃圾…… 3、过渡: 那么对人类来说,灰尘是有用的,还是有害的呢?我们到下节课再来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