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省济南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在线练习(含答案和解析).docx
13页山东省济南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练习1、选择题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元勋(xūn) 喷薄(báo) 虔诚(qián) 锋芒毕露(lù) B.钦差(qīn) 酝酿(niàng) 不辍(chuò) 审时度势(dù) C.磐石(pán) 热忱(chén) 恪守(gè) 不折不挠(náo) D.殷切(yīn) 商酌(zhuó) 积淀(diàn) 同舟共济(jì) 【答案】 D 【解析】 A. 喷薄(báo)——bó; B. 审时度势(dù)——duó; C. 恪守(gè)——kè; 故选D2、选择题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精致 绿阴场 一丝不苟 高瞻远瞩 B.浩翰 纪念碑 长治久安 家喻户晓 C.隧道 拓荒者 孜孜不倦 白手起家 D.铭记 博物馆 草长莺飞 临危不具 【答案】 C 【解析】 A. “绿阴场”改为“绿茵场”; B.“浩翰”改为“浩瀚”; D.“临危不具”改为“临危不惧”; 故选C3、选择题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民法典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法理念,与人们的生活相濡以沫 B.“嫦娥”探月、“蛟龙”入海、“北斗”组网……我国重大科技成果层出不穷地出现。
C.正在建设中的“稼轩文旅城”将以其处心积虑的设计,为济南打造一张新的文化名片 D.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之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答案】 D 【解析】 A.相濡以沫:意思是泉水干了,鱼吐沫互相润湿比喻一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不符合语境; B.层出不穷:意思是指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与“出现”使用重复; C.处心积虑:存在着某种想法,早已有了打算形容用尽心思地谋划含贬义,不符合语境; D.愚公移山: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使用正确; 故选D4、选择题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科学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重点在于早隔离、早治疗、早发现、早报告 B.青春不仅是一个年龄阶段,更是一种砥砺前行、勇于担当的精神状态 C.樊锦诗奉献大漠近60年,打造了“数字敦煌”等重要文物研究和保护 D.假如你是一粒种子,尽管是生在沃野,还是长在峭壁,都要坚强地扎根生长 【答案】 B 【解析】 A.“早隔离、早治疗、早发现、早报告”语序不当,应为“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C.成分残缺,应在句末加“虚拟工程”; D.关联词使用不当,应把“尽管”改为“不管”; 故选B。
5、选择题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水浒传》中吴用足智多谋,他与杨志、晁盖、阮氏三兄弟等人联手智取了生辰纲 B.艾青的诗歌蕴含着深沉而真挚的爱国情怀,其主旋律是对土地的热爱和对光明的歌颂 C.在克服种种阻力后,简·爱最终以平等的姿态与罗切斯特先生走到了一起 D.保尔不仅有顽强的毅力和钢铁般的意志,还有温情的一面,他珍视亲情、恋情、友情 【答案】 A 【解析】 A.杨志并未参与智取生辰纲杨志护送生辰纲,结果被劫取6、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与朱元思书 吴均 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②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③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从流飘荡 从:跟、随 B.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许:许可 C.互相轩邈 轩:往高处伸展 D.窥谷忘反 反:同“返”,返回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与朱元思书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B.猛浪若奔 若士必怒 C.蝉则千转不穷 入则无法家拂士 D.鸢飞戾天者 宜多应者 【3】下列对选文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描绘了富春江的山水之美,第①段中“奇山异水”四字总括全文。
B.第②段中“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一句直接描写了江水的清澈 C.本文写出了作者对美景的感受,意在劝友人放下争名夺利之心,忘情于天地大美 D.本文以写景为主,兼有抒情,多用骈句,韵律和谐 【答案】 【1】B 【2】D 【3】B 【解析】 【1】 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理解 B.句意:从富阳到桐庐一百多里许,表示约数 【2】 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A.介词,给\语气词,同“欤”; B.副词,好像\连词,如果; C.助词,没有实际意义\表假设,如果; D.……的人\……的人; 故选D 【3】 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 B.这句话通过写水中的游鱼与水底的细石清晰可辨,表现出水的清澈,这是侧面描写 译文: 风和烟都散尽了,天和山是一样的颜色我的小船)随着江流飘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奇异的山水,独一无二 江水都是青白色,千丈深的地方都能看得清楚游动的鱼儿和细碎的沙石,也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毫无障碍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迅猛的浪涛像飞奔的骏马 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山峦凭借着(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相互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了无数的山峰。
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百鸟互相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蝉儿和猿猴也长时间地叫个不断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是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还可以(从枝叶的空隙中)见到阳光7、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旦暮积谓之岁,涂①之百姓积善而全尽谓之圣人彼求之而后得,为之而后成,积之而后高,尽之而后圣故圣人者人之所积也人积耨②耕而为农夫,积斲③削而为工匠,积反④货而为商贾⑤,积礼义而为君子是非天性也,积靡⑥使然也 (节选自《荀子》) (注释)①涂:同“途”,道路②耨(nòu):锄草③斲(zhuó):斫,砍④反:同“贩”⑤商贾:商人⑥靡:同“磨”,磨炼 【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只画一处) 故 圣 人 者 人 之 所 积 也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是非天性也,积靡使然也 【3】本文类比说理,请结合选文内容阐述文章所讲道理 【答案】 【1】故圣人者/人之所积也 【2】示例:这不是天性,日积月累的磨炼形成这样。
【3】示例1:本文以积土成山、积水成海、积日成年类比,阐明积累善行能成为圣人的道理 示例2:本文以“人积耨耕而为农夫,积斲削而为工匠,积反货而为商贾”类比,阐明积累礼义能成为君子的道理 【解析】 【1】 本题考查断句作答时,一定要在正确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根据前后词语之间的语义联系来划分停顿这个句子的意思是:所以,圣人就是普通人的善行日积月累的结果啊只断一处,就在主语“圣人者”后断开,故断句为:故圣人者/人之所积也 【2】 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重点词“是(这),非(不是),靡(同“磨”,磨炼),然(这样)”的翻译 【3】 考查文章主旨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旦暮积谓之岁,涂之百姓积善而全尽谓之圣人”运用类比说理的方法,以以积土成山、积水成海、积日成年类比普通人积累善行就会成为圣人,阐明了圣人是普通人不断积累善行的结果的道理人积耨耕而为农夫,积斲削而为工匠,积反货而为商贾,积礼义而为君子”同样运用类比的说理方法,以“人积耨耕而为农夫,积斲削而为工匠,积反货而为商贾”类比积累礼义就可成为君子阐明了只要不断积累礼义就会成为君子的道理 译文: 泥土堆积起来能成为高山,细流汇积起来能形成大海,一天一天的积累就叫作年,普通百姓积累善行,达到完美的程度就可以成为圣人。
那些必须努力才能有所收获,不断实践才会成功,不断的积累才能提高,最终达到完美就能成为圣人所以,圣人就是普通人的善行日积月累的结果啊人们积累锄草耕田的经验就成为农夫,积累起砍削的经验就成为木匠,积累贩卖货物的经验就成为商人,积累礼义的经验就成为君子这些都不是先天的本性,而是后天积累、磨练的结果啊8、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下面小题摊破浣溪沙① 明·陈继儒 梓树花香月半明,棹②歌归去草虫鸣曲曲柳湾茅屋矮,挂鱼罾③ 笑指吾庐何处是?一池荷叶小桥横修竹纸窗灯火里,读书声 (注释)①词牌名,为“浣溪沙”的别体②棹:用桨划船③鱼罾:渔网 【1】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梓树花香月半明,棹歌归去草虫鸣”一句的妙处 【2】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修竹纸窗灯火里,读书声”的画面 【答案】 【1】示例1:运用多感官写景的手法,花香是嗅觉,明月是视觉,渔歌、虫鸣是听觉,描绘了夏夜渔村宁静、清幽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闲适愉悦、热爱田园之情 示例2: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梓花、明月是静景,渔歌归航是动景,描绘了夏夜渔村宁静、清幽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闲适愉悦、热爱田园之情 示例3:运用以声衬静的手法,用草虫鸣叫衬托渔船归航后的宁静,写出了夏夜渔村的宁静、清幽,表达了诗人闲适愉悦、热爱田园之情。
【2】示例:翠竹修长,茂密成林,茅屋掩映其中宁静的夜色里,纸窗内亮着一星灯火,不时飞出几句读书声 【解析】 【1】 考查赏析诗句这两句诗意为:梓树花开,满院清香,月影半明,更显清幽有渔人唱着渔歌回来了,夹杂着草中不知名小虫的鸣叫声其中的“花香”是嗅觉,“月半明”是视觉,“棹歌”与“草虫鸣”是听觉梓树”“月”是静景,“归去”是动景作者调动各种感官,又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绘了渔村夏夜宁静清幽的美丽景色联系作者情感可知,这种景物蕴含着作者闲居渔村的愉悦之情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意 【2】 考查描绘句中画面开放类试题,尊重词句原意,描写生动形象即可如:一间茅草屋的周围种满了修长的翠竹,茅屋就掩映在其中茅屋的纸窗里有灯光透出,随灯光一起透出的还有几句读书声9、名句名篇默写按要求填写相应语句1)关关雎鸠,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关雎》) (2)三人行,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述而》) (3)________________,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4)岱宗夫如何?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 (5)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 (6)_______________,沉醉不知归路李清照《如梦令》 (7)李白《渡荆门送别》中,运用拟人写家乡之水,含蓄地抒发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在河之洲 必有我师焉 山光悦鸟性 齐鲁青未了 归雁洛阳边 常记溪亭日暮 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 【解析】 记忆型默写题,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能够背诵全文(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