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概论》考试复习资料.doc

15页
  • 卖家[上传人]:第***
  • 文档编号:38955888
  • 上传时间:2018-05-0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94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2.全面比较科学与技术的特点(区别与联系).全面比较科学与技术的特点(区别与联系)科学就其存在方式来说,它是一种知识体系;就其发现过程来说,它是一种活动体系;就其社会存在方式来说,它是一种社会建制技术则是人类为了满足社会需要,利用自然规律和自然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创造、应用和改进人工的知识、手段和技能、方法的系统它们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它们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1)目的和任务不同科学知识主要回答自然现象“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它揭示客观过程的因果性;技术知识主要解决实践过程中“做什么”和“怎样做”的问题,它最求满足主体需要的目的性2)知识形态不同科学主要表现为一元性的知识,它把纷繁复杂的现象统一于某一种本质,力求从众多的假说中筛选出某一种定论,并尽量使之简洁明了;相对来说,技术则是从单一到多样,使提纯了的东西在条件耦合中复杂化,它把某一种科学认识转化为多种技术设施和工艺方法,从相同的原理中做出多种类型的设计方案3)知识的评价标准不同对科学知识主要进行真理性评价,不能说用的东西就是正确的;对技术知识主要进行价值性评价,可以说更有效的方法或设计就是好的技术知识。

      4)与社会的相关程度不同科学知识对近期的社会经济发展往往没有直接关联,但有根本性、长远性的意义;技术知识则关系现实生产力,对社会文明、国家的实力和人们的生活质量有更为直接和近期的影响5)知识表征方式不同科学知识主要记载为陈述性知识,其典型形式为“A是 B”或“由于 A 所以 B”技术知识主要记载为程序性知识,其典型形式为“如果采用 A 方法则出现 B 结果”6)它们的社会建制不同科学的社会建制主要是指科学共同体(学派、学院和研究所),它的动力主要是科学荣誉的追求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科学知识是无偿的;技术活动的社会组织形式是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它的激励和保护机制是技术功利、技术保密 它们的联系主要为:它们的联系主要为:科学发展到今天,科学与技术已经能相互贯通,呈一体化的趋势,从三次技术革命看,科学和技术的关系已经表现为双向的互动关系这种关系的最好体现是科学、技术一体化的形成,即科学的技术化和技术的科学化科学的技术化指在科学研究中,需要以相关技术的发展作为其辅助的手段,为其提供相应的研究工具;技术的科学化指技术向技术知识体系的升华而反过来指导技术的发展,和技术以当今基础学科的新成果为基础的迅速转化。

      科学与技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相互融洽的结果形成了科学与技术的连续体科学、技术一体化的进程对科学与技术的研究方式、发展速度、价值取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科学技术生产的一体化形成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在这种协调发展的机制下,共同推进人类社会的进步 3.自然辩证法在科技工作者思想建设中的作用.自然辩证法在科技工作者思想建设中的作用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自然辩证法作为一种哲学,它并不能代替具体科学,但可以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2)自然辩证法有助于培养和提高科技工作者的理论思维和科技实践能力,有助于形成正确的科学思维、思路、方法和精神①有助于科学修养的加强②它引入了系统的思想,对科技发展社会条件、社会控制进行研讨,提供了战略分析和政策分析的“观念框架”,有助于正确选择重点,合理运用调控手段;③有助于启发思路、改进方法、获取突破性进展它关于当代科技思想、科技方法、科技伦理的研讨,提供了研究对象和活动领域的一种“理解方式”3)学习自然辩证法有利于拓展科技工作者的知识面,更好的参与现代化建设,有利于增强科学研究的预见性、创造性、系统性、科学性,克服科学研究中的盲目性、机械性、曲折 性、摇摆性。

      4)学习自然辩证法有助于科技工作者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树立勤奋、敬业、创造、协作、民主、爱国、奉献的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方法,形成具有良好综合科学素质和健全人格的科学家5)有助于青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 4.现代系统论思想的内涵与方法论意义.现代系统论思想的内涵与方法论意义系统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由相互作用着的若干要素所构成的有特定功能的整体系统方法,就是把研究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方法具体来说,就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始终着重从整体与部分之间、整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中综合地、精确地考察对象,以达到最佳化地处理问题的一种方法它的显著特点是整体性、综合性、最佳化系统方法自科学研究中最突出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系统方法自科学研究中最突出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1)系统方法是研究复杂系统2的有效工具当代科学研究对象规模之大,数量之多、结构之复杂是前所未有的在许多情况下往往要把整个工农业生产、国防、科学研究、交通运输、经济计划管理、生态系统等作为一个大系统来研究这不仅突破了自然科学各门学科的界限,而且也突破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界限,这个系统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不仅要研究现状,还要预测将会发生事件的影响。

      系统中存在的许多信息需要作最佳处理,等等对于如此庞大且又复杂的系统进行研究,以往传统的方法就显得无能为力系统方法却为复杂系统的分析、设计、研制、管理和控制的最优化提供了有效手段,而且系统越复杂其效果越加明显2)系统方法为现代科学研究和科学理论整体化提供了新思路系统方法摆脱了把对象先分割成各部分然后再综合的传统方法的束缚,它从整体出发,从部分与整体的联系中,揭示整个系统的运动规律运用系统方法,把科学作为研究对象,从总体上研究其组成、结构体系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各学科的产生和发展、分化和渗透,整个科学体系的运动变化规律,认识其发展趋势这样就能做到纵观全局,及时抓住苗头,提出新学科或带头学科,以便采取措施,组织力量,突破重点,带动全局 5.系统思想的核心精神及结构与功能的辩证关系.系统思想的核心精神及结构与功能的辩证关系 系统系统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由相互作用着的若干要素所构成的有特定功能的整体系统方法,就是把研究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方法具体来说,就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始终着重从整体与部分之间、整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中综合地、精确地考察对象,以达到最佳化地处理问题的一种方法。

      它的显著特点是整体性、综合性、最佳化结构结构是指物质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功能功能是指物质系统所具有的作用、能力和内部功效等,体现着系统联系的外在方面结构和功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结构和功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方面,结构是功能的根据,功能是结构的表现结构决定功能,物质系统有什么样的结构,就必然表现出相应的功能物质系统的稳定结构规定着、制约着系统功能的性质和水平,限制着系统功能的范围大小另一方面,功能又可反作用于结构,功能在各种外在因素的影响下,可以经常的、不断的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反过来又影响结构功能的发挥在一定限度内对结构既能起积极影响,也能起消极影响在一些缺乏自我组织、自我更新和自我代谢能力的非生命结构中,功能的发挥往往导致结构的破坏结构与功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但二者也有相对的独立性,这主要表现在二者并不是一一对应的不仅一种结构可以表现多种功能,而且一种功能也可以映射多种结构,相同的功能可以由不同的结构来实现结构与功能的区别是相对的,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可以区分两种情况:一种情况,结构与功能彼此相通,包含着相互转化的方面结构本身可构成一个系统。

      因此结构系统中又有自己的功能同样功能本身也可作为系统,功能系统又有自己的结构,结构通过系统包含了功能,功能通过系统包含了结构;另一种情况,结构与功能因果关系的转化功能的变化是由结构变化所引起,反过来,功能变化又是引起结构变化的原因生物进化过程中遗传和变异的过程,就是结构与功能互为因果关系的典型例证 6.主要谈工程技术人员加强技术创新的重要性.主要谈工程技术人员加强技术创新的重要性(1)技术创新是一种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从新产品、新工艺设想的产生,经过研究、开发、工程化、商业化,到市场推广应用整个过程一系列活动的总和其实质是将新技术中的新概念、新方案、新模式产品化、商品化,并在市场上取得成功,使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各种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工程技术人员应该改变墨守成规的作风,积极进行技术创新技术创新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跨越科学技术领域和经济领域的活动,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主要形式①它利用科技知识和方法进行以商业化为目的的技术经济活动,以经济需要和社会需要为出发点;②它将技术成果产品化、商品化,成为现实的产品,并通过生产、销售等获取经济和社会效益;③技术创新如果成功,便可以使创新企业获得高额风险垄断利润。

      2)技术创新活动包括产品创新、过程创新、扩散活动的主体包括研发机构、高等院校、企业,个人性主体包括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经管人员、企业主和投资者、销售人员活动的客体是技术为中心构成3)作为技术创新活动的个人性主体的工程技术人员要充分认识到技术创新的重要性:①只有不断研究、开发、创新新技术,最先设计、生产、销售新产品,才能在市场上具有优势,获取暂时垄断,取得更大社会和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和国家的长足发展;②另一方面,企业、国家要鼓励并创造良好的法律、文化和经济环境,3使科技人员为技术创新作出最大贡献;③注重技术创新便拥有优先权,形成企业、新技术新产品市场和技术人员的良好互动关系 7.科学方法对提高自我科研能力的启迪.科学方法对提高自我科研能力的启迪科学研究是一种探索未知事物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对于一个科学工作者来说,要在科学研究中取得重大成果,丰富的科学知识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无疑是不可缺少的条件,但更为重要的是掌握正确的科学研究方法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科学方法就是认识自然的最重要的工具在科学史上,那些杰出的科学家无一不是科学方法的大师他们正确运用类比方法有很大关系没有正确的科学方法,不善于思考,不善于探索、创造,丰富的知识只能成为一部“活字典”,即使是天赋的才能,也不可能很好的发挥。

      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的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难才能的发挥开普勒在年轻时就表现出很好的数学才能,但由于思想方法的错误,他前半生并没有取得实际的成就,只是在成为第谷的助手以后,从第谷那里学到了缜密的工作方法和严谨的工作态度,才在科学研究中取得了突破,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大定律,为太阳中心说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由此可见,作为一个科学工作者,只有认真学习和掌握科学研究方法,才能更好的提高科学素质,充分发挥创造性才能,在科学研究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8.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条件.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条件一.社会诸因素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1)经济因素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在社会诸因素中占有首要地位,其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社会的经济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量;②社会的经济支持是科学技术发展最重要的物质基础;③社会的经济竞争是科学技术发展最重要的刺激因素;④经济的发展,生产的发展,还为科学技术发展提供了越来越多的课题、经验材料和新的实验工具及设备手段,为科学技术发展开辟新的广阔天地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也是作为社会强制性力量直接调控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政治对科学技术的影响表现在以下三个层面上:①在社会制度层面上,政治作为上层建筑的核心,代表统治阶级的意志,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②在社会体制政策层面上,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将发展科技的可能变为现实,是通过具体的体制、政策的中介作用实现的;③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军事对抗是最激烈的政治行为。

      3)教育对科学技术的影响是长期性、基础性的这种影响只有在宏观范围和长期过程中才能充分显示出来4)科学技术的风格、形态等特质,在深层次上还受文化的影响科学技术作为社会的文化现象本是文化的一个部分,但另一方面,它也要受到文化的其他部分的影响,特。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年区部分机关事业单位第一次公开招聘编外工作人员考试试题.docx 2024-2025学年重庆市秀山县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 上海市金山区(五四制)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北京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doc 2024-2025学年重庆市秀山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宁波市海曙区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2024-2025学年重庆市南岸区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 2024-2025学年重庆市永川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 广东省中山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校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浙江省嘉兴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2024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2024-2025学年北京市通州区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doc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多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2024-2025学年重庆市秀山县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2024-2025学年重庆市铜梁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 山东省菏泽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doc 2024-2025学年重庆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