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doc
10页人教版二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第九单元 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 第九单元 总复习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复习包括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复习共分为5个部分:1_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表内乘法;长度单位和角的初步认识;观察物体;统计第八单元的“数学广角”的内容属于扩展学生数学思维的,只要学生了解就可以了,因此在总复习中没有单独安排相应内容的复习 总复习的编排注意突出本学期的教学目标,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同时注意计算与解决问题相结合,达到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来巩固计算熟练程度的作用 单元教学目标: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单元课时安排:4课时左右 第一课时 “笔算加法和减法”的复习 教学内容: 课本P1_、1_页 教学目标: 1、 通过复习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1_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 通过复习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法、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_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笔算的方法;实际运用能力 教学过程: 一、基础知识 1、 问:笔算加法和减法时我们应注意什么? 2、 学生小组内交流 3、 全班反馈,归纳小结 4、 巩固练习,第1_页第1题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笔算的方法,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 二、发展练习 1、 完成1_页第2题并抽几题指名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2、 完成第4题:先估算再笔算 先估算并说说估算的方法;再笔算教师多面向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多给予他们和机会,培养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3、 □里能填几补充练习题) 5 □ 7 5 7 5 4 □ + □ 6 - 3 □ - 3 □ + 2 5 7 □ 4 □ 3 □ 6 □ 先让学生独立做一做,学生能填出几种就几种,都应予以肯定 [设计意图]: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发展练习,让学生灵活运用学过的知识,在体验学习成功的同时发展思维的灵敏性,培养学习的自信心。
三、实际应用 1、 完成1_页第_题 学生先独立做再全班交流 2、小朋友跳绳: 小明 小红 小东 小丁 45下 36下 53下 60下 (1)、小明比小丁少跳了几下? (2)、小明和小红一共跳了几下?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列式计算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实际应用的能力 四、课堂总结 五、随堂练习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表内乘法”的复习 教学内容: 课本P1_、1_、1_页 教学目标: 1、 通过复习使学生知道乘法的意义与各部分的名称熟记1_9的乘法口诀,能熟练地口算9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2、 学生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熟记1_9的乘法口诀并能正确计算 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础知识 1、 同桌互相背乘法口诀 2、 交流反馈:你的同桌1_9的乘法口诀背得熟练吗?还存在什么问题? 3、 教师抽查 4、 先把口诀补充完整再根据一句口诀写出两道乘法算式。
三五( ) 六九( ) ( )四十二 ……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笔算的方法,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 二、发展练习 1、 倍数关系的应用题 先复习倍数的含义,然后完成1_页的第3题 2、 交流反馈 3、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学生独立完成1_页第_题然后校对 [设计意图]: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发展练习,让学生灵活运用学过的知识,在体验学习成功的同时发展思维的灵敏性,培养学习的自信心 三、实际应用 1、 独立完成1_页第_题 先在小组内轮流提出问题并解决 全班交流反馈教师多面向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多给他们一些机会 2、 1_页地_题:设计游乐计划 (1)、读题,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2)、学生同桌合作设计游乐计划 (3)、全班交流鼓励学生方法的多样性注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题意进行描述,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实际应用的能力和同学之间的合作、交流能力 四、课堂总结 五、随堂练习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米和厘米、角和直角”的复习 教学内容: 课本P1_、1_页。
教学目标: 1、 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_厘米 2、 学生进一步熟练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画线段 3、 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会画角和直角 4、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_厘米 2、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会画角和直角 4、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准备:图,尺子等 教学过程: 一、米和厘米的复习 1、 回顾梳理 这学期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关于米和厘米的知识你知道哪些? 学生小组交流,回答 2、 表象与进率 (1)、1厘米有多长?1米有多长?你能用你的方法表示出它们的长度吗? 学生理解表象与进率,教师积极评价学生的方法 (2)、1米是多少厘米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活动:演示米和厘米的长度 教师板书:1米=1_厘米 3、 估计与测量 (1)、看书上2条线段,估计一下它们有多长? 学生估计长度并汇报。
(2)、用尺子测量它们的长度,边测量边留心你是怎样测量的? 学生活动 教师评价学生的测量方法,及时发现出现的错误 (3)、引导学生估计黑板的长度 学生先自己估计然后教师在黑板上画出1米长的线段,再次请学生估计黑板的长度并测量出黑板的实际长度 [设计意图]:在形成表象的基础上进行估计与测量,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无参照物的情况下两次估计并测量黑板的长度,强化对米的长度表象 二、复习角与直角 1、 角及各部分的名称 (1)、角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是,请你在小组内说一说你在教室里看到的角 (2)、学生小组交流 (3)、汇报发现的角 2、 直角 (1)、在角当中有一种角叫直角,你们是怎么判断的呢? 学生汇报并演示判断直角的方法 (2)、角的各部分名称你还记得吗? 学生回忆角的各部分名称教师板书 (3)、请你画一个角 学生用三角板画直角 (4)、出示第6题梯形图 这个图中有几个角?其中有几个是直角? 你能在图里面画一条线段使这个图增加3个直角吗? 学生观察思考回答 独立探究,在书上尝试画线段并上台演示自己的画法。
(5)、组织全班交流订正 [设计意图]:紧密联系学生生活中的角,加深对角的认识 三、综合练习 1、 组织完成1_页第7、8题 教师巡视,对画法不规范的学生及时个别指导 2、 小组合作完成第9题 3、 随堂练习 四、课堂总结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观察物体”的复习 教学内容: 课本P1_、1_、1_页 教学目标: 1、 复习正确辨别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知道在不同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2、 在复习中借助动手操作,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同伴合作意识 3、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 培养学生从小善于观察,仔细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 通过复习进一步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的区别 2、 进一步培养学生准确辨认从不同位置(尤其是左侧面、右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学过程: 一、观察物体的复习 1、 回顾观察物体知识 (1)、出示玩具汽车:这是什么?谁来介绍一下老师手里的汽车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观察玩具汽车,介绍样子。
(2)、出示3张汽车图片(前面、后面、侧面) 请你想一想,这3张图片分别画的是哪个位置?是站在哪个位置画的?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汇报结果 2、 说一说 (1)、请小组一个成员将自己的文具盒摆放在桌上,再请每一位同学从自己的所在位置介绍看到的情况 学生小组活动,组内交流,说一说评一评 3、 完成1_页第7题 学生先独立练习,再全班交流、订正 [设计意图]:借助小汽车和图片全面回顾所学的观察物体的知识通过小组交流、互评,培养学生讲解的技能和倾听的习惯 二、复习对称图形 1、 回顾反思 什么是对称图形? 学生回顾反思,回忆,交流,全班补充,形成较准确的表达 2、 画对称图形 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对称图形教师巡视 3、请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设计意图]:通过回忆、交流、操作等活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对称图形的理解掌握 三、拓展练习 1、 教师补充出示各种不同位置看到的图片,让学生说一说 2、 随堂练习 四、课堂总结 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 “统计”的复习 教学内容: 课本P1_、1_页 教学目标: 1、 通过复习使学生加深了解统计的意义。
2、 巩固学生对条形统计图的认知,明确用1格表示2个单位的表现形式,能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 3、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 在复习中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加深对条形统计图的认识。









![2019版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