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伴你教数学]跳绳.docx
9页精品资源[伴你教数学]跳绳[教学目标]1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进 一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初步发展估算意识2 .锻炼学生的观察比较、口头表达、交流参与和应变 能力3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竞争意识及团结合作精神[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让学生初步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 算方法,教材着眼于“跳绳”这个游戏来教学新知识,既方 便又实用,既适合城区学生又适合农村学生,特别适合像我 校这样由农村小学转化而来半城半乡的学生教材根据儿童 的认知特点,抓住所有儿童的天性一一“好玩”来设计取 材于学生所熟悉喜爱的活动,让学生感到亲切、生动有趣让学生自己收集数据、 自己比较, 体现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I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本校属区级学校,各项硬件设施都通过市区教育局的验收并达标1999年就实现多媒体电化教学,从 2001年起进 行课改实验本校虽属城区,但确切地说是“城乡结合部”, 即“村小”的转化我任教的实验班共 36名学生,大多数学生来自“个体户”及“菜农”家庭,他们除了 “好玩、好 胜”的天性外,个个爱说、敢想、乐问,接受能力强I课堂实录](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跳绳吗?(喜欢。
那么我们这 节课就到室外去举行一次跳绳比赛好吗?(学生欢呼雀跃师:到室外去之前,你们先估计一下自己一次能跳多少下?比谁跳得多,比谁跳得少?生1:我平时一次能跳 70多下,没人超过我生2:我肯定比小红多小红:那不一定,我肯定比你跳得多学生七嘴八舌,,大多数都认为自己比别人跳得多教室里的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了,学生跃跃欲试,想显示一 下自己比别人强师:好,既然大家都不服气,那么请每位同学数清自己一次跳的下数,再好好比一比,到底比谁多,比谁少,多多少,少多少,好吗?(二)探索新知师:刚才同学们都显示了自己跳绳的本领,都很棒,下面 请同学们报数说由“多多少”或“少多少”生1:我跳了 45下,小明跳了 40下,我比他多5下生2:我跳了 50下,小华跳了 54下,我比她少4下教师边听边有选择地板书几名学生的跳绳数小东小红小亮624870师:请一位同学说说小东比小红多跳多少下?生:小东比小红多,,? (吱吱唔唔,摸着头说不由来,很多学生都在说多,,互相议论后有学生站起来生1:小东比小红多14下师:你算得真快,能说说算法吗?生1:我用62-40=22 , 22-8=14教师豉掌,学生跟着豉掌生2:我也算由来了,是 14下。
师:你能说说算法吗?生2:我是在48的基础上数的,数一下打一点共14点, 即14下师:这也是一种方法生3:这种方法太呆板,假如遇到几百几千的数,既费 时又易生错师:你有更简单的方法吗?生3:(不好意思地笑一笑)还没有生4:我也是数由来的,但不是一个一个地数 48数2下成为 50, 62-50=12, 12+2=14师:这种数法不错,运用了 “凑十法” (教师边表扬边板书生5:跟前面一样列竖式计算师:好,歹U列看板书:6 2怎样减?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一下同学自动分成组进行热烈的争论生6: 2减去8不够减,向十位借一,个位就变成 12,十位变成 5, 12-8=4, 50-40=10, 10+4=14板书:1 4师:说得不错,这种竖式通过“借十法”来算既方便又 快,请同学们再用这种方法算一算“小亮比小东多跳多少 下”,“小红比小亮少跳多少下”学生自由练习开始找这个、找那个比多比少,叽叽喳 喳好不热闹三)巩固练习卖商品1 .师:利用今天学习的知识可以解决很多生活中的问 题今天小白兔想请大家帮个忙,小兔妈妈由远门了,小白 兔照看商店,几位客人来买东西(电脑演示收的钱数及商品价格,轮换由示任一种商品 ),应找多少钱?2 .学生计算抢答。
把所学的知识向实际生活延伸,体现学以致用的思想四)总结延伸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自己认为自己表现得怎么 样?不服气的,下课再比一比让学生有“课虽止,趣尤浓”之感[教学反思]本课在教学组织上充分利用学生爱动好玩的天性,抓住 其心理特征,激发兴趣,调动积极性,树立自信心为了让学生在玩中学知识,巧妙地布置数跳绳的次数及谁多谁少, 自然地引入本课内容这样学生兴趣高,下面的教学自然就 容易多了怎样使学生想算理、找方法,充分发挥其潜能呢?由于 这样的考虑,我进行新的教学实验,充分利用学生的天 性一一好动好玩的特性,让他们根据自己收集的实际数据, 在“玩”中来比多比少,然后教师收集与教学有关的数据, 请他们帮忙算,以显示其聪明才智,挖掘潜力,充分利用学 生的“玩”来达到教学目的,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在 这种轻松自在的“玩”中互相探讨,相互启发,得由算理, 掌握多种计算技巧这样,既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又 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使他们的潜能被唤醒,内在的个性得 到展示,发展了推理能力、想像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智慧得到充分的展现,教室 里有一种热烈的交流氛围,而这一切都与“比”有关在 “比”的过程中,面对生2的“笨方法”,教师不武 断否决,而是让其他同学在比较的基础上让他明白简便方 法。
正是这样,学生讨论的气氛高涨,个个都抢着说,急着 找方法整个过程教师不作过多干预,也不让学生坐在凳子 上沉思默想,而是他们自己“玩”、自己“比”,试想在这种“玩” 中谁能说他们没有“思考”呢?同时还尽可能让学生发表自己不同的意见,把时间真正地还给学生从侧面还可以看 由,学生的数学知识是通过自己主动建构起来的,而这一点 恰恰是教师在引导学生“玩”的基础上建立的,改变了以往 的“教室安静、学生坐好、教师讲好”的教学模式,在这里 学生是主体,他们自由地“比” “争”在这种热烈的氛围 中,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为今后自编应用题或应用题 补条件填问题的教学埋下很好的伏笔因此,在“玩”中学 数学,既能培养学生的个性,又能发展其思维,也充分体现 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精神我认为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孜孜 以求的教学方式I案例点评]在以往数学教材中,有许多数学问题脱离生活,学生毫 无成功感和兴趣可言,为此,教师以学生喜爱的“跳绳”游 戏为由发点,精心设计“玩”并执教本课主要有以下几点 体会1 .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成功的根源组织教学时,教师利用学生“比一比” “比谁多” “比 谁少”这种“好胜”的心态,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下 面的教学活动中去;结束教学时让学生再利用所学知识一比 胜负,让这种竞争状态保留到课后。
但在组织教学时,教师 让学生到室外“比”却未规定在相同时间内比多比少,因此 耗时有可能过长,因此课前备绳、定时、分组很关键2 .教师把握的“度”较好,学生主体地位较突生 比如学生收集的数据一一跳的次数绝不可能一样,教师抓住这个差异先让他们自己比,然后在他们“比多” “比 少”时抓住与教学有关的数据“ 62” “48” “70”让学生 自己探讨算理教学中,豉励多种算法,然后讨论简便算法, 对生2的“笨方法”不武断否决,而是把这个问题让学生比 较学生的智慧得到充分展现, 充分发挥教师的“导”作用, 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不足之处:教师最后没有让学生讨论哪种计算方法好,哪一种最简便,哪一种最适合自己;对生 2的方法不武断否决是对的,但最后没有指由它确实是一种较费时的计算 方法,应予以否定总之,整节课寓数学于“玩”中,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乐学、抢学,较好地建立了探索式学习方式,使学生 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点评人:王世荣(湖北省孝感市教科院) 欢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