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末复习)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期末知识梳理(基础巩固+课内文章梳理+中考链接+单元训练)新人教版.pdf
17页九上语文第一单元期末知识梳理 基础巩固 一 字 音字形 沁 q n 园春分 f n 外妖娆 r o 风骚 s o 成吉思汗 h n 数 sh 风流人物田圃 p 禁锢 g 留滞 zh 喑 y n 哑 喧嚷 r ng 襁 qi n 褓 b o 油膏 g o 颤 ch n 动 凝 n ng 望 朦 m ng 胧 l ng 栖 q 息昏晕 y n 微漾 y ng 沉浸 j n 二 词语积累 顿 立刻 红妆素裹 形容雪后天晴 红日和白雪将相辉映的壮丽景色 红装 原指妇女的艳 装 这里指红日照耀着大地 素裹 原指妇女的淡装 这里指白雪覆盖着大地 分外 特别 妖娆 娇艳美丽 竞 竞相 互相争着做 数 数得着 称得上的意思 田圃 种粮食 蔬菜等的园子或园地 禁锢 束缚 强力限制 温声细语 声音细而温和委婉 知悉 知道 栖息 鸟类 停留 休息 昏晕 头脑模糊 神志不清 微漾 水面微微动荡 沉浸 浸入水中 多比喻出于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 三 文学常识 沁园春 雪 沁园春 词牌名 雪是这首词的题目 毛泽东 1893 1976 字润之 湖南湘潭韶山冲人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军事家 思想家 诗人 一生创作了大量诗词 其诗词气魄雄浑 意境开阔 郑愁予 原名郑文韬 祖籍河北宁河 1933年生于山东济南 现代诗人 台湾中兴 大学毕业 现为中国海洋大学驻校作家 江河 原名于友泽 1949 年出生 北京人 是朦胧诗派的代表诗人之一 他与舒婷 顾城 北岛 杨炼一起被称为 朦胧诗 的五位主将 济慈 1795 1821 出生于 18 世纪末年的伦敦 他是杰出的英诗作家之一 也 是浪漫派的主要成员 诗才横溢 与雪莱 拜伦齐名 叶赛宁 1895 1925 俄罗斯田园派诗人 生于梁赞省一个农民家庭 由富农 外祖父养育 1912 年毕业于师范学校 之后前往莫斯科 在印刷厂当一名校对员 同时参加苏里科夫文学音乐小组 兼修沙尼亚夫斯基平民大学课程 1914 年发表抒 情诗 白桦 1915 年结识勃洛克 高尔基和马雅可夫斯基等人 并出版第一部诗 集 亡灵节 1916年春入伍 退伍后与赖伊赫结婚 1925年 12 月 28 日拂晓在列 宁格勒的一家旅馆投缳自尽 课内文章梳理 本单元选入五首抒情诗 其中一首是旧体词 两首中国当代诗 两首外国诗 本单 元相对集中地学习新诗 会进一步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沁园春 雪 一 教材分析 这首词是毛泽东诗词的代表作之一 也是中国现代诗坛的一首 杰出的词作 1936年 2 月 毛泽东在一场大雪之后 登上陕北海拨千米 白雪覆盖 的的塬上视察地形 看到雪后壮丽的山河 他挥笔写下了这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全词借景抒怀 熔写景 议论和抒情为一体 意境壮美 气势恢宏 感情奔放 胸 襟豪迈 颇能代表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 诗词分上下两阕 上阕描写乍暖还寒的 北国雪景 展现伟大祖国的壮丽山河 下阕由毛泽东主席对祖国山河的壮丽而感叹 并引出秦皇汉武等英雄人物 纵论历代英雄人物 抒发主席伟大的抱负及胸怀 二 主旨 这首词以宏伟的气魄 生花的妙笔描写了雄伟壮阔而又妖娆美好的 北国雪景 纵论历史上的英雄人物 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 表达 了词人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念 三 结构 沁园春 雪 上 片 总写 北 国 风 光 冰 封雪 飘实写 写 景 抒 情望 长 城大河山原 分写 雪后天晴景色壮 丽虚写 下片 过渡 由景到人 引无数英雄竞折 腰 议论抒情惜 秦皇汉武唐 宗宋祖成吉思汗 品评历史人物 指出他们武功有余 文治不足 总结历史 俱往矣 歌颂 当今英雄 四 重点探究 1 上阕分几层意思 理出写景顺序 分三层 前三句概写 极目万里 动静结合 中间七句具体写 气势磅礴 生机盎 然 后三句写想象中的景色 红白交映 艳丽多姿 2 下阕可分几层 分三层 前两句为第一层 过渡 中间七句为第二层 评古 后三句为第三层 论 今 3 须晴日 三句中 哪个字表明是虚写 试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三句诗的意境 须 表明雪后初晴之景出自作者的想象 你看 红日冉冉升起 放射出万道霞光 染红了天边的白云 映红了高原上皑皑白雪 云海茫茫 雪山巍巍 花松翠柏 郁 郁青青 红日白雪交相辉映 祖国就像一位红装素裹的少女 格外娇艳多姿 4 望 字统领到哪一句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山脉怎会像银蛇在舞动 高 原怎么像白象在奔跑 望 字统领到 欲与天公试比高 望 字以下是雄伟的景观 长城 黄 河 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最能反映北国风貌 而且与 千里 万里 相照 应 续写地域的辽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运用比喻拟人手法 把 山 原 人格化 雪花飘飞是动态 说山原在 舞 在 驰 是形象地写出了万里雪飘 变静为动 画面生动活泼 景色壮观无比 5 惜 字包含着作者什么感情 评论了哪几位历史人物 略 稍 有什么 作用 略输 稍逊 和 只识 有什么区别 一个 惜 字委婉准确 有贬有褒 肯定了秦始皇 汉武帝 唐太宗 宋太祖 成 吉思汗的赫赫战功 也指出了他们缺少文治 文学才华不足的弱点 略 稍 使词作对历史人物的评述客观 准确 不失分寸 略输 稍逊 与 只识 前二者与后者比 褒贬的程序有差别 只识 否定程度大于前者 6 俱往矣 一句包含着作者什么感情 风流人物 指什么人 最后两句有何含 义 俱往矣 一句 意在用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来突出今天的革命英雄 三个字结住评 古 气势逼人 风流人物 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这里也有作者本人的身影 当时毛泽东确立了在党和红军中的领袖地位 正欲东渡黄河 大展宏图 因此 数 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正表现了毛泽东同志这种 天下大任 舍我其谁 的英雄豪 情 风流 不单指建功立业 打江山 还指有文采 有欣赏水平 最后两句的意 思应是 如果数点一下真正才华横溢 文采飞扬 能够领略和欣赏江山秀美的人 还得算是今天的革命英雄 革命领袖 当然也包括我喽 7 作者在下阕为什么要议论评说古代帝王 作者以 往昔 与 今朝 对比 英雄 与 风流人物 对比 突出了今朝无产 阶级革命英雄主宰河山的历史作用 五 鉴赏领悟 1 本文上阕写景时运用什么手法 给你以什么样的感受 本文上阕描绘了北国壮丽的雪景 采用了动静结合和虚实相映的手法 如 长 城内外 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是静景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 天公试比高 化静为动 这些静景和动景都是实景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 外妖娆 是诗人想象之景 是虚景 通过动静结合 虚实相映 表现了北国壮丽 的风光 上阕写景空间广阔 景色壮丽 令人感受到诗人豪迈的胸怀 雄伟的气魄 对 祖国山河的热爱 2 本文下阕诗人为什么要纵论历代英雄人物 评点这些英雄人物 为下文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做铺垫 这几 位历史人物在他们各自的时代 对当时的社会都起过一定的推动作用 功绩卓著 不愧为历史上的英雄 作者对这些英雄人物加以委婉的批判 正是为了更好地衬托 当代的 风流人物 3 这首词怎样把写景 议论 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 这首词是一首雄壮的抒情诗 它的抒情是与写景 议论有机结合 浑然一体的 上阕写景时 寓情于景 洋溢着诗人对祖国大好山河的赞美与热爱 下阕 江山如 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由写景过渡到议论 纵论历代英雄人物 寓情于议 表现出诗人的自信 最后用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来抒情 点明主题 抒发了诗人的豪情壮志 使全词的思想境界达到高峰 全词熔写景 议论 抒情于 一体 水乳交融 使全词主题鲜明 收到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4 本词巧妙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运用也互文的修辞手法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综合运用了比喻 对偶的修辞手法 把群山比喻成一条条银蛇在舞动 把高原上的 丘陵比喻成许多白象在奔跑 贴切形象 富于动感 欲与天公试比高 一个 欲 字把 山 原 拟人化了 表现了诗人对壮丽雪景的赞美 5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一句在词中有什么作用 江山如此多娇 承接上阕对北国壮丽雪景的描绘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引出下阕诗人对历代英雄人物的评论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一句 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使全词写景 议论和抒情衔接紧密 融为一体 雨说 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 一 教材分析 这是一曲动人心弦的爱之歌 全诗共九节 全诗采用拟人的艺 术手法 采用第一人称与儿童对话 让 雨 对生活在大地上的儿童喃喃细语 倾 诉真情 使人感受到 雨 这位爱的使者亲切温柔的形象 这首诗清新明丽 节奏 欢快 融典雅的词句与活泼的口语于一体 特别适合朗诵 二 主旨 这首诗写于1979年 经历的中国 一切都开始显露生机 正如春雨降临大地 万物复苏 诗人借春雨拟人化的形象 希望孩子们能够自由快 乐地亲近自然 能无忧无虑地快乐生活 表达了作者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孩子们 的爱和祝福 也是对中国美女未来的祝愿 三 结构 1 雨来探访四月的大地 2 雨轻轻地来 满怀爱心 3 雨希望孩子们不要拒绝它的到来 4 雨告诉孩子们 它是来亲近他们的 雨说 5 雨请孩子们跟着它去迎接春天 6 雨告诉孩子们它是笑着长大的 7 8 雨要孩子们勇敢地笑 9 雨交待它最终的归宿 四 重点探究 1 副标题起什么作用 这一首诗的副标 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 对我们理解这首诗的题旨有什么帮助 副标题 新闻报道中多行标题的一部分 又称辅题或子题 写在正题的后边 用以 补充或说明正题 对中心进行提示 散文和诗歌中的副标题一般以是提示诗 文写 作缘由为多 如 有的人 其副标题是 纪念鲁迅有感 其实这首诗就是为纪念鲁 迅逝世 13 周年的创作的 目的也就是以鲜明的爱憎 赞颂鲁迅先生自愿 俯下身子 给人民当牛马 情愿作野草 等着地下的火烧 的伟大精神 雨说 这首诗 的副标题 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 它提示了读者 诗人写作本首诗歌的 出发点是为中国的广大儿童们 诗人想借 春雨 告诉中国的儿童们 中国人传统 的人文思想是 一切为了孩子 一切为了下一代 儿童们应该去感受生活的美 好 去体会长者的爱抚 在无忧无虑中幸福成长 2 找一找诗中 雨 说了什么话 这些诗集中表达了一个什么意思 雨 说她来了 她是温柔亲切的爱的使者 她 静悄悄地走来 孩子们不要拒绝 她的来到 她 来自遥远的地方 她曾在幸运的笑中长大 雨 说她来了 就不 再回去 当孩子们学会了自由地笑 她快乐地安息 这些话表达了中国的长者们为 了让儿童们能够无忧无虑 健康幸福的长大 他们愿意做出一切的努力 付出一切 的代价 3 想一想这首诗诗人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这样写好在哪里 这首诗诗人运用了拟人化修辞手法 整首诗拟人 把春雨当作人来描写 赋予春雨 人的动作与思维 把诗人抽象地希望儿童们幸福成长的愿望 用具体的形象表现出 来 如诗的开头写大地萧条 用拟人化写景物 虽没有明白地说 没有雨 造成了 荒凉 但 小溪渐渐暗哑歌不成调了 让人明白没有雨 没有水的后果是严重的 抽象的思想通过了具体形象的诗歌语言 拟人的方法得到实现 又如第5 节的诗完 全是照应了第 1 节 田圃 牧场 鱼塘 小溪 雨前 雨后不同的景象 让我们形象地感到了雨前的愁 雨后的喜 可见拟人化的修辞手法让这首诗更加形 象 更加生动 更容易让人接受诗人的忠告 只有旗子笑 春天的声音就有了 只要你们笑 大地的希望就有了 而诗最后 当你们自由地笑了 我就快乐地安息 不是作者由衷的愿望吗 创造一切可能 让儿童们幸福地无忧无虑的成长 4 读一读第 7 8 两节 这其中的 笑 你是怎样理解的 谈谈自己的看法 这两节诗 虽是 春雨教儿童二样事 但内容只有一样 即 教你们勇敢地笑 不同的是第 7 节诗人通过景物描写 通过物对雨的态度 看到 笑 的作用 柳 条儿 被雨打自然是要矮一些的 这拟人逼真 风雨中的柳树长得更潇洒 而一石 狮 石狮流的不是泪 那分明是雨水呀 风雨中石狮也多了一种乐趣 雨中的飞燕 倾斜那灵巧的躯林 穿梭其中 那是一种喜庆 勇敢的身姿 可见诗人透过雨 教 给儿童们的是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 只有这样 乐对人生 才能幸福成长 而第 8 节中 只要旗子笑 春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