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
36页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奇妙的童话,点燃缤纷的焰火,照亮我们五彩的梦“语文要素是“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和“按自己的想法新编故事”与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相比,本单元不仅要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还要通过奇妙的想象体会人物形象三篇课文内容均取材于著名的童话作家的作品,两篇精读中一篇中国童话、一篇外国童话;一篇略读为外国童话两篇精读课文都编排了一道体会人物形象的问题第25课《宝葫芦的秘密(节选)》通过让学生思考王葆为什么想得到一个宝葫芦,引导学生感受宝葫芦的神奇和王葆天真、调皮的童真形象,课后第一题从侧面引导学生剖析人物形象第26课《巨人的花园》通过让学生找出花园的奇幻变化,了解巨人由冷漠、孤独而变得和善、无私,课后第二题也引导学生思考、剖析人物形象两课课后题均渗透了童话阅读任务对形象的体会与分析第27课《海的女儿》让学生在奇妙的故事中体会小人鱼对爱情、理想的追求,感受她的善良品格、牺牲精神语文园地中“交流平台”帮助学生系统归纳总结童话这一文体的特点——童话充满着奇思妙想,里面的人物大都拥有非凡的能力,感受人物真善美的形象。
在单元整体安排上,紧紧围绕语文要素,环环相扣,逐层延展,不仅关注对童话阅读的指导,也关注情感目标的落实,培养学生积极、勇敢、善良的品质本单元的习作是“按自己的想法新编故事”,引导学生通过设想故事的不同结局重新组合故事情节,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本单元整体教学目标如下:1. 会分类发现汉字结构规律,正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写字表中26个生字;会通过猜测、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同伴间交流等方法,认识字表中29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表中的20个词语2. 通过默读、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会根据课文课后习题和阅读提示的内容体会童话中真善美的人物形象3. 能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创编故事4. 能联系课文回顾、交流童话的特点,在读童话时注意体会奇妙的想象,感受人物的形象5. 书写提示要求学习在书签上书写自己喜欢的格言,了解竖写的规则6. 习作写“故事新编”,能借助熟悉的故事展开丰富的想象,创编新故事,能给习作配图并与同学分享故事第八单元阅读策略单元总体构想人文主题奇妙的童话,点燃缤纷的焰火,照亮我们五彩的梦语文要素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体裁课时语文要素解析关注点课文第25课《宝葫芦的秘密(节选)》精读童话2默读课文,说一说王葆为什么想得到一个宝葫芦核心词:为什么想要宝葫芦课后题第26课《巨人的花园》精读童话2默读课文,说说巨人的花园发生了哪些变化,巨人又有什么转变核心词:花园和巨人的变化课后题第27课《海的女儿》精读童话2把打动你的地方多读几遍,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
核心词:交流感受课前导语习作故事新编建议:1.借助熟悉的故事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创编2.尝试给习作配图并与同学分享故事语文园地交流平台1.联系课文回顾、交流童话的特点2.在读童话时注意体会奇妙的想象,感受人物的形象词句段运用1.能说出意思相近的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不同的表达效果2.能体会不同的表达方法,学习从不同的角度描写某一季节书写提示学习在书签上书写自己喜欢的格言,了解竖写的规则日积月累积累有关“勤学”的名言分课设计25.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一、学习目标1.认识“妖”“矩”等7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冲”,会写“介”“绍”等15个字,正确读写“介绍”“声明”“妖怪”等7个词语2.能说出王葆想得到宝葫芦的原因,体会王葆淘气、爱幻想的童真形象重点)3.了解奶奶给王葆讲的故事,并根据已有内容创编故事,讲给同学听难点)二、课时分配2课时第1课时:整体感知,了解文章内容,学习生字新词,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第2课时:理清过程,深化理解,解决问题,体会主人公形象,创编故事三、学习过程第1课时(一)思考题目,引起阅读期待1.首先我们一起齐读课题《宝葫芦的秘密》,看到这篇课文的题目,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是你想了解的?【设计说明】 题目是文章的窗口,对文章题目猜想环节的设计,让学生自由交流,从而激发学生阅读童话的兴趣。
2.了解作者《宝葫芦的秘密》这本书是由我国作家张天翼写的他是中国著名作家,其小说以幽默和讽刺见长,童话在儿童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曾获得全国儿童文艺作品一等奖,代表作有《大林和小林》《华威先生》(二)读文知意,学习生字新词1.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2.通过随文自读、查工具书、相互交流、归类、联系上下文等方式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例如:(1)字源识字法:字源识字法如“葵”的古体字是“ ”,上部的“”表示植物,“ ”表示测量方位,所以“”表示能追逐太阳方位的植物2)通过形近字识记:乘—乖 汤—烫 留—溜 巨—矩(3)编儿歌识记如“舔”:小舌头,天天舔一粒小小米4)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把生字、词语送回课文中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5)找出不懂的词语,交流讨论3.在字形辨析基础上指导书写,左右结构的字如“绍”“妖”“矩”“溜”“拽”“福”“舔”“详”,注意左窄右宽;上下结构的字“烫”“葵”“罢”,注意结构安排4.通过PPT或者练习小卷,进行字词检测,检查自学效果设计说明】中年级学段,要鼓励学生利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利用构字规律辨析等多种方式自主识字在第1课时识字环节,通过分类活动渗透识字方法的学习,写字环节重视书写指导,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三)自主交流,尝试提出问题1.整体感知,了解内容1)扫清了生字这个“拦路虎”,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2)学生自由交流,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抓主去次”地简要概述3)小结并板书:主人公? 王葆着了迷? 宝葫芦的故事结果怎样? 总想得到一个宝葫芦2.合作朗读,尝试提问 (1)四人一组合作朗读课文,读通句子,读准字音2)组内讨论交流,尝试提出自己的疑问,如宝葫芦是什么?3.课堂小结,做好衔接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生字新词,理清了文章的思路,知道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还学会了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收获可真不少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宝葫芦的秘密》,相信同学们会有更大的收获设计说明】 本单元是“中外经典童话”单元,重点在于把握童话名篇的特点,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同时注重文本的导读功能,提问开放度高,不设限制,意在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鼓励学生敢于提问,培养边思考、边提问的意识第1课时重在引发学生学习童话的兴趣第2课时(一)引入课堂,了解形象1.“腹有诗书气自华爱读书的孩子一定会变得更有智慧,更有气质,更有内涵。
这节课我们继续跟随王葆的脚步,兴致勃勃地去探究“宝葫芦的秘密”吧!2.检查复习教师引导: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用文中的语言回答3.小组讨论:了解主人公形象课件出示:我并不是什么神仙,也不是什么妖怪天真活泼)①教师指名读这句话,指导朗读②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言外之意,读出自己的理解③小结方法:找—读—理解—读出理解4.教师引导学生以“王葆”的身份做自我介绍5.分角色读王葆与奶奶的对话,感受奶奶讲的宝葫芦的故事对王葆的影响设计说明】第2课时的切入紧紧承接第1课时的思考,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激发学生主动探究人物形象的兴趣,进一步感受童话主人公的天真与活泼在教学中,要注意指导学生复述故事的方法,当学生小组讨论遇到困难时适时地进行点拨二)复述故事,感受奇妙1.思考奶奶给王葆讲了哪些关于宝葫芦的故事1)所有的故事,都有一个美好的结局,这个结局是什么?课件出示:一得到了这个宝葫芦,可就幸福极了,要什么有什么2)张三得到了什么?李四呢?根据文中内容交流汇报小结:这宝葫芦有什么特点?(神奇,真神奇)2.理清奶奶讲故事的层次1)教师示范①先讲宝葫芦的来历张三劈面撞见了一位神仙,得了一个宝葫芦②再讲宝葫芦的作用。
一得到了这个宝葫芦,可就幸福极了,要什么有什么③最后讲得到宝葫芦的结果张三想:“我要吃水蜜桃立刻就有一盘水蜜桃2)借助以下表格,按照“来历—作用—结果”的框架,同桌之间试着讲讲奶奶的《宝葫芦的秘密》来历作用结果【设计说明】围绕第2课时学习的重点,鼓励学生通过关注事情的发展过程,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对故事进行复述,注意在复述时,教师要相机给学生思维工具,以帮助学生掌握复述的方法三)放飞想象,创编故事1.全班讨论:王葆为什么想得到一个宝葫芦1)教师引导:一年又一年,王葆听着奶奶的故事慢慢长大了,听着这些故事,他常常联系到自己……(2)教师引导:王葆为什么会想得到一个宝葫芦?谁能联系文中的语句说说自己的理解?(3)教师小结:原来奶奶每次讲的故事都是不一样的,故事里的人有了宝葫芦后都过上了好日子而富于幻想的王葆也想过上好日子,所以他也想有个宝葫芦2.一年又一年过去了,王葆也渐渐长大了有一天,当王葆真的得到一个宝葫芦后,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1)请你先绘制思维导图,把你能联想到的故事主线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表现出来2)借助自己的思维导图,和同组同学讲一讲自己创编的故事四)总结全文,拓展阅读1.课堂总结师:《宝葫芦的秘密》是一部优秀的童话,它奇思妙想的故事情节,折射出了中国人的幽默和智慧,是值得我们放进书架,珍藏一生的。
今天我们学习的只是这个故事开始的情节,后面还有更精彩的内容在等待着大家去阅读呢!2.拓展阅读1)想成功却不想努力的王葆终于得到了这个神奇的宝葫芦他的心情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件出示相关段落)(2)教师指名读后引导学生交流、体会王葆此时的心情3)教师总结并推荐阅读:《宝葫芦的秘密》这本书的作者通过如此生动形象的描写,让一个高兴得不知该怎么好的王葆活灵活现地出现在我们眼前像这样写得精彩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呢!课外时间大家可以继续阅读《宝葫芦的秘密》,去那神奇的童话世界里恣意遨游吧!【设计说明】 :围绕第2课时学习的重点,结合课后习题1,深入探讨问题结合课后习题2,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激发学生创编故事的兴趣,通过同学间思维导图的分享,拓宽自己的创作思路同时通过对整本童话中其他情节的引入,激发学生阅读全书的兴趣板书设计: 拓展阅读:宝葫芦的发现太阳快要落下去了河面上闪着金光时不时“泼剌”的一声,就皱起一圈圈水纹,越漾越大,越漾越大,把我的钓丝荡得一上一下地晃动着这一来鱼儿一定全都给吓跑了 我嚷起来:“是谁跟我捣乱?” 有一个声音回答——好像是青蛙叫,又好像是说话:“格咕噜,格咕噜。
“什么?” 又响了几声“咕噜,咕噜”——可是再听听,又似乎是说话,好像说:“是我,是我 “谁呀,你是?” 回答我的仍旧是“格咕噜,格咕噜”叫了一遍又一遍,渐渐的可就听得出字音来了:“宝葫芦……宝葫芦……” 越听越真,越听越真宝葫芦带来的变化我只知道我自己有这么一种特殊的幸福,要什么有什么,可我从来没研究过这些东西究竟是怎么来的反正这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