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生品德教师考试试卷.doc
3页小学品德教学能手考查测试题(时间:100分钟 总分:100分)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分数4020101020得分一、填空(每空1分,共40分)1、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 )的行成和( )的综合课程2、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 )、( )和( )3、 品德与社会课程设计的思路是:( )、( )、( )、( )4、本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为学生( )、( )、( )奠定基础5、品德与生活课程目标是一个结构体,分目标是由( )、行为与习惯、( )、( )四个层面整合6、条形码是物品的( ),由一组按( )并行排列的黑色线条和( )位数字组成,它储存了商品的许多信息7、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 )( )( )( )( )8、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是( ),被称为“国中之国”。
9、( )是品德与生活课程设计的着眼点与核心理念,品德与生活课程的( )根本上源于其生活性10、人民币的防伪标志有( )、( )、( )等11、品德与生活课程以( )为基础,以( )和( )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12、我国对少数民族采用( )政策少数民族自治区有( )( )( )( )( )13、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第一个平等的条约是(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活动、( )和其他的实践活动A.参观 B. 调查 C. 游戏 D. 课堂学习2、 作为活动型的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的组织与实施都以学生的( )为主 A.家庭生活 B.主体活动 C.主观意志 D.直接参与3、( )是实施教学目标的具体要求,是课程理念的重要载体,是课程标准的核心部分 A.课程目标 B.课程理念 C.内容标准 D.实施建议4、在我国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 )A、钱学森 B、邓稼先 C、袁隆平 D、王 远5、《只有一个地球》单元“我们不要被红牌罚下”主题文字中有这样的描述:连续三天,我们看到了地球妈妈亮给我们的三张黄牌!也许有一天,她会亮出红牌!这三天指的是3月21日、3月22日、3月23日,它们分别是( )。
A.世界森林日 世界环境日 世界湿地日 B.世界环境日 世界水日 世界人口日C.世界森林日 世界水日 世界气象日 D.世界水日 世界人口日 世界气象日 6、我国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杰出的人物,他们宛如璀璨的明星,在人类历史的星空熠熠生辉下面几位历史名人按朝代的先后顺序排序是( ) ①李白 ②李时珍 ③李广 ④李清照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④③① D.③①④②7、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 )A 核心 B 基础 C 前提 D 目标 8、以下四条,哪一条属于情感与态度目标 )A、保护环境 B、自信、诚实、求上进C、了解有关祖国的知识 D、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活动9、第一个总部设在我国北京的国际合作组织是( )A、国际竹藤组织 B、世界贸易组织C、教科文组织 D、世界邮政联盟10、被称为,“热带植物王国”( )A、昆明 B、海南岛 C、西双版纳 D、大兴安岭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丝绸之路开始于我国的东汉时期,从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和新疆地区到达中亚、西亚,全场7000多千米 ( ) 2、本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 3、本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主要任务 ) 4、古尔邦节是基督教的传统节日之一 ) 5、玛雅人是世界上最早培育玉米的居民,阿兹特克人进行了“填海造田”试验,成功地解决了耕地不足的问题 ( ) 6、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是在逐步扩展的生活领域中,通过与各种要素的交互作用实现的 ) 7、学生的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是课程的基础 )8、“三月三”是蒙古族的传统节日 )9、与山西省相邻的有陕西、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甘肃省 ( ) 10、本课程五、六年级侧重的内容是祖国和世界。
( )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学生、教师、家长、社会人士等都是本课程的重要资源,此外本课程的资源还包括哪些(5分)2、列举古代伟大的思想家(至少5个)(5分)五、教学活动设计(20分) 试着运用《品德与生活》新课程理念,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写出《校园生活的安全》的教学设计 提示:《校园生活的安全》是《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安全生活每一天》的主题二《学校生活的安全》中的一个片段主要是让学生知道学校生活同样存在一些安全隐患,让学生思考、明白应该注意哪些安全问题,并树立安全防范和责任意识,要爱护自己的身体和生命教学设计包括活动目标、活动准备以及活动过程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