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旅游学(李天元~第二版).doc

22页
  • 卖家[上传人]:206****923
  • 文档编号:91493053
  • 上传时间:2019-06-2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71.02KB
  • / 2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一章 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第一节 19世纪以前的旅行活动一、原始社会早期的人类迁徙活动当时人类迁徙活动的被迫性和求生性都说明这类活动根本不属于现今意义上的旅行和旅游二、人类旅行需要的产生在最初的年代中,主要是商人开创了旅行的通路三、奴隶社会的旅行活动古罗马帝国:西方最具代表性的典型四、封建社会的旅行活动(一)中国旅行活动的形式:(1)商业旅行(2)帝王巡游:周穆王(3)政治旅行:孔子(4)外交旅行:春秋战国时期:张骞、郑和(5)士人漫游:陶渊明、李白(6)科学考察旅行:司马迁、李时珍、徐霞客、郦道元(7)宗教旅行(8)佳节庆游五、19世纪以前旅行活动发展的特点1旅行活动的发展同国家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经济状况有直接的关系非经济目的的旅行活动虽然有所发展,但在规模上据主导地位的始终是商务旅行消遣性旅行活动的参加者多为统治阶级及其附庸阶层  古代旅行活动的特点可以用“局限性”来概括,表现在:1环境依赖性2商业旅行主导3规模小4非民众性(阶层局限性)5自我服务6行多游少第二节 近代旅游和旅游业的开端一、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发展的影响 1、加速了城市化进程使人们工作和生活地点的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工业城市。

      2、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性质3、带来了阶级关系的新变化4、科技的进步,特别是蒸汽机技术在交通运输中的应用,使大规模的人员流动成为可能二、交通技术的发展与铁路时代新兴旅行方式的优点:1、旅行费用低廉2、旅行速度加快3、运载能力提高4、通达范围增大所有这一切,不仅使商务旅行的数量大大增加,更重要的是为消遣活动的增加创造了便利的条件三、托马斯·库克的活动和旅游业的诞生1、1841年的活动1841年7月5日,托马斯·库克以包租火车的方式,组织了一次规模很大的团体旅游活动人们普遍认为托马斯·库克组织的这次活动标志着近代旅游业的开端,这次旅游活动的特点是:(1)参加者的公众性(2)组织工作的周密性(3)团体规模之大前所未有(4)为后来托马斯·库克旅行社的建立奠定了基础2、1845年的活动——首次出于商业性的目的组织团体消遣旅游 (1)这次团体旅行活动的特点A 、这次团体旅游活动的组织是出于纯商业性的盈利目的B 、这次组织的团体消遣活动是历时一周的过夜旅游C 、做了大量的实地考察工作D 、编写了一本《利物浦之行手册》E 、有全程陪同和导游(2)同1841年组织的旅游活动相比,不同之处在于:A、 组织工作的性质不同B、 参加者的旅游目的不同C、 组织工作的内容不同第三节 现代旅游业迅速发展的原因一、 现代旅游的概念在旅游研究中,现代旅游通常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迅速普及于世界各地的社会化旅游活动二、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1、战后世界人口迅速增加。

      世界人口基数的扩大成为战后大众旅游人数增加的基础;2、战后世界经济迅速发展3、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缩短了旅行的时间距离4、生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使劳动者的带薪假期得以增加5、各国城市化进程普遍加快6、二战后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发展教育事业三、认识上述因素的意义:一方面,通过认识这些因素,并结合回顾此前各个历史时期影响人类旅行和旅游活动发展的客观因素,可使我们清楚地发现和了解这些活动的兴衰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通过认识这些因素,我们还应领悟到,这些因素既是推动二战后旅游活动迅速发展的因素,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影响今后旅游活动将会如何发展的重要决定因素换言之,通过分析和预测这些因素的变化方向和发展速度,人们便可据以判断和预知旅游活动的未来发展第二章 关于旅游活动的基本认识第一节 旅游活动的概念一、问题背景二、关于旅游的定义 旅游是人们出于移民和就业任职以外的其他原因离开自己的常住地,前往异国他乡的旅行和逗留活动所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中国:旅游是人们出于移民和就业任职以外的其他原因离开自己的长住地,前往异国他乡的旅行和逗留活动所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三、旅游活动的概念旅游活动就是指人们出于移民和就业之外的其他目的,离开自己的常住地而外出的旅行和在外逗留活动第二节 旅游活动的特征和要素构成一、旅游活动的基本特征1、旅行与逗留2、异地性3、暂时性4、非移民性与就业性二、旅游活动的要素构成就旅游活动的开展所涉及的内容构成而言,其基本要素一般可概括为六个方面,即行、游、住、食、购、娱。

      这些便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旅游活动六要素 就旅游活动得以开展的基本要素或旅游活动的体系构成而言,所涉及的基本要素有三项,即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活动的客体、旅游活动的中介体这些便是旅游理论研究中所指的旅游活动的三要素第三节 旅游活动的类型一、关于旅游活动类型的划分标准对于旅游活动的类型并不存在绝对的排他性划分出于不同的研究目的的需要,往往会使用不同的划分标准二、以地理范围为标准的类型划分(一) 国际旅游(二) 国内旅游(三) 境内旅游三、以旅行距离为标准的类型划分(一) 远程旅游(二) 进程旅游四、以组织形式为标准的类型划分(一) 团体旅游(二) 散客旅游五、以旅游目的为标准的类型划分(一)消遣旅游(1)观光旅游(2)度假旅游(3)文化旅游(4)宗教旅游(5)探险旅游(6)特殊兴趣旅游(二)事物性旅游(1)公务旅游(2)商务旅游(3)会议旅游(4)家庭和个人事务旅游第四节 旅游活动的性质性质就是指旅游活动区别与人类其他活动的根本属性一、 旅游活动是多种现象的综合体现1、社会现象2、文化现象3、经济现象4、政治现象二、旅游活动的根本属性特别是占绝大多数比重的消遣性旅游而言,现代旅游活动并非是经济活动,而是一种以不同地域间的人员流动为特征,涉及文化、经济、政治等许多方面的社会文化活动。

      换言之,现代旅游活动的根本属性在于它的社会文化性涉及层面广的综合性现象实际上只是旅游活动的表现特点,而不是旅游活动的根本性质 第五节 现代旅游活动的特点一、 普及性1、大众旅游的形成2、奖励旅游的出现3、社会旅游的出现二、 综合性1、行为动机的多样性2、内容活动的多样性三、 地理集中性(区域不平衡性)1、地理集中性的概念与表现现代旅游活动的开展在空间分布上的这一不均衡特点,被称为地理集中性2、认识旅游活动地理集中性的意义(1)有助于优化旅游企业和旅游设施的选址(2)有助于指导目的地的旅游规划工作,避免旅游接待量超过该地的旅游承载能力问题的出现,从而有利于促进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实现四、 季节性 1、旅游活动季节性的概念与表现 人们外出旅游活动在时间分布上的这种不均衡特点称之为旅游活动的季节性2、旅游季节性的成因 (1)出游目的对旅游活动的季节性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2)除了出游目的的影响之外,旅游季节性的形成原因在旅游目的地和旅游客源地都可找到一些: 在旅游目的地方面,当地的气候条件对来访旅游的季节性具有重大的影响; 在旅游客源地方面,影响人们外出旅游的因素包括该地带薪假期的放假时间; (3)出游活动的传统习惯3、认识旅游活动季节性的意义(1) 有助于认清季节性危害旅游业经营的严重性;(2)有必要建设和宣传适合全年来访的旅游目的地;(3)有必要注重旅游产品线的策划与开发,尤其是策划和开发具有卖点的淡季产品第三章 旅游活动的主体第一节 旅游者的概念界定一、国际联盟的规定国际旅游者:到一个不是自己通常居住的国家去访问,并在该国停留超过24小时的人。

      属于国际旅游者统计范围的人员包括:(1)处于消遣、家庭事务或疗养保健等原因而出国旅行的人;(2)为出席国际会议或作为公务代表而出国旅行的人(包括科学、行政、外交、宗教、体育等方面的会议或公务);(3)为工商业务原因而出国旅行的人;(4)在海上巡游途中停靠某国并登岸访问的人(登岸停留时间不足24小时者应另外分作一类,必要时可不论其长居何处)二、罗马会议的规范“旅游者”:到一个国家短期访问至少逗留24小时的游客,其访问目的可为下列之一: (1)消遣(包括娱乐、度假、疗养、保健、学习、宗教、体育活动等); (2)工商业务、家庭事物、公务出使、出席会议短程旅游者”:到一个国家作短暂访问,停留时间不足24小时的游客(包括海上巡游中的来访者) 这一定义中的游客不包括那些在法律意义上并未进入所在国的过境旅客(例如未离开机场中转区域的过境航空旅客)三、最新进展情况旅游是一个人前往其惯常环境之外的某地开展的一整套活动,在该地的停留时间短于一年,并且主要访问目的不是从事某种从该到访地区之内获取报酬的活动游客可划分为国际游客和国内游客无论是国际游客还是国内游客又都可以划分为“旅游者”和一日旅游客。

      1、 惯常环境在界定“惯常环境”时,应考虑两个维度第一个维度是旅行活动发生的频率;第二个维度就是距离2、 停留时间 如果一个人在目的地的连续停留时间超过12个月,则不再被看作是来访游客,而视同为该地的居民与停留时间相关的另一个概念是“过夜”如果一个人在到访地区停留过夜,则被统计为“旅游者”;如果一个人在到访地区不作停留过夜,则被统计为一日游游客3、 获取报酬这里所说的报酬是指工资、薪金之类的收入,但不包括获自于到访地区的旅行津贴或少量补助费四、我国对来访入境旅游者的统计口径凡纳入我国旅游统计的来华旅游入境人员统称为(来华)海外游客海外游客是指来我国大陆观光、度假、探亲访友、就医疗养、购物、参加会议或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教活动的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五、关于国内旅游者的界定尽管目前世界各国对于国际旅游者的界定基本上已经达成共识,但在如何界定国内旅游者方面,人们的认识远远没有实现统一很多国家在对国内旅游进行调查和统计时,多是依照本国的理解,按本国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测量尺度六、我国国内旅游统计中的有关规定在我国的国内旅游统计中,凡事纳入国内旅游统计对象的人员统称为国内游客,指任何因休闲、娱乐、观光、度假、探亲访友、就医疗养、购物、参加会议或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教活动而离开其常住地到我国境内其他地方访问,联系停留时间不超过6个月,并且其主要访问目的不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从该目的地获取报酬的人。

      1)国内旅游者:指我国大陆居民离开常住地,在我国境内其他地方的旅游住宿设施内停留至少一夜,连续停留时间最长不超过6个月的国内游客2)国内一日游游客:指我国大陆居民离开其常住地10公里以外,出游时间超过6小时但又不足24小时,并未在我国境内其他地方的旅游住宿设施内过夜的国内游客我国国内旅游统计中还规定,下列人员不属于国内游客的统计范围:(1)到各地巡视工作的部级以上领导;(2)驻外地办事机构的临时工作人员;(3)调遣的武装人员;(4)到外地学习的学生;(5)到基层锻炼的干部;(6)到其他地区定居的人员;(7)无固定居住地的无业游民第二节 实现个人旅游需求的客观条件一、足够的支付能力真正决定一个人能否实现其旅游需求的收入水平,实际上指的是其本人或其家庭的可自由支配收入的水平  可自由支配收入,亦称可随意支配收入,是指个人或家庭收入中扣除应纳所得税、社会保障性消费、。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