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种印刷.doc
11页第一章 凹版印刷1. 照相腐蚀凹版的制版工艺有哪些?分别是什么? 分间接制版法和直接制版法两种工艺 间接制版工艺是用连续调阳图底片和凹印网屛,经过晒版、碳素纸转移、腐蚀等过程制成 凹印滚筒的间接制版工艺,印版从亮调到暗调的网穴面积相同,但深浅不同 直接制版工艺是不经过碳素纸转移,直接在铜滚筒表面涂布感光胶,经晒版、腐蚀等过程制成印版滚筒的直接制版工艺,印版从亮调到暗调的网穴面积不痛,但深浅相同2. 电子雕刻凹版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具体有哪些方法? 工作原理是:光电扫描——数据处理——电子雕刻 按其雕刻刀具的不同可分为:电子机械雕刻法、激光雕刻法和电子书雕刻法3. 无软片雕刻系统的原理及工艺过程是什么?本系统包括与网络连接的彩色整页拼版及无软片雕刻两个系统,该彩色整页拼版系统为与无软片雕刻系统配套增设了曲线校正软件和分辨率变换软件采用此系统后,原来凹印制版工艺中的修版、拼版、照相、翻晒、显影等手工工序,可完全由彩色整页拼版系统来完成,其结果为黄、品红、青、黑四个TIFF格式文件,一般的彩色整页拼版系统是将这四个TIFF文件返回电分机的记录部分输出软片,而在本系统中则将四个TIFF文件经过适合于电雕机的层次校正及分辨率变换软件处理后,经网络传送给无软片雕刻系统,再经接口卡和适配卡送给电雕机,真正实现无软片雕刻无软片电雕流程: 原稿——电分机——修拼版工作站——无软片——雕刻工作站——电雕机 4. 凹版印刷机主要有哪些机构组成? 主要装置:收放料机构,给墨机构,印刷机构,干燥装置,传动系统,辅助装置5. 凹版印刷机的张力控制分为哪几部分?张力控制系统的的作用什么? 分成3个部分:开卷区张力、印刷区张力、收卷区张力 张力控制系统的作用:就是根据各区张力的变化,分别控制卷材开卷轴速度,收卷轴速度,印刷机构间个别张力辊的转速,消除从开卷机构到收卷机构间张力的,消除从开卷机构到收卷机构间张力的波动,达到张力调节的目的6. 纵向套准误差的调整有哪两种方式? 一种是改变各色机组之间纸带通路的长度以调整纵向印刷位置;另一种是通过改变各印版滚筒周向回转角度来实现纵向套准误差的调整,各机组印版滚筒的传动齿轮与主动齿轮之间设置差动齿轮箱,通过差动齿轮使印版滚筒转动一定角度,以达到改变印版滚筒周向位置的目的,实现纵向套准误差的调整。
7. 塑料薄膜进行印前表面预处理的方法有哪些?处理的目的是什么? 预处理的方法:有化学处理法,火焰处理法,电晕放电处理法,紫外线辐射处 理法, 目的:使油墨更好的在塑料薄膜的表面附着和铺展,必须进行表面预处理,使塑料的表面产生毛细孔,让油墨与薄膜接触角小于90,降低塑料的化学稳定性 第二章 柔性版印刷1.什么叫柔性版印刷?柔性版印刷有什么特点? 柔性版印刷:是使用柔性印版,通过网纹传墨辊传递油墨的印刷方式 柔性版印刷的特点:(1) 柔性版印版使用高分子树脂材料,具有柔软可弯曲、富于弹性的特点(2) 制版周期短,制版设备简单,制版费用低(3) 承印材料非常广泛,几乎不受承印材料的限制(4) 机器设备结构简单,成本低(5) 应用范围广泛,可用于包装装潢产品的印刷(6) 可使用无污染、干燥块的油墨(7) 印刷速度快、效率高、生产周期短(8) 经济效益高(9) 柔性版印刷着墨量大2. 感光树脂柔性版的结构有哪些? 三部分组成: 聚酯支撑膜、感光树脂层和聚酯保护层3.固体感光树脂柔性版制版工艺是什么?正面,前面,后面曝光的作用是什么? 制版工艺:版材—背面曝光—正面曝光—冲洗显影— 干燥—去黏—后曝光—印版 正面曝光 也叫主曝光,是将阴图片(负片)上的图文信息转移到版材上的过程。
背面曝光 从背面对印版进行均匀曝光版材 背面曝光的主要目的是建立印版的浮雕深度和 加强聚酯支撑膜和感光树脂层的粘着力背面 曝光时间的长短决定了版基的厚度,曝光时间 越长,版基越厚,印版硬度越大 后曝光 对干燥好的印版进行全面的曝光使整个树脂版完全发生光聚合反应,版面树脂全面硬化,以达到所需的硬度,提高印版的耐印力,并提高印版的耐溶剂性后曝光时间一般在10min左右 4. 简述柔性版印刷机的输墨形式及特点? 1.双棍型输墨系统,墨斗辊-网纹辊刮墨装置:这种装置是利用墨斗辊与网纹辊之间的速度差,在传墨的同时,挤掉多余的油墨,墨斗辊的速度比网纹辊略小 2.正向刮墨刀系统:正向刮墨刀系统,余墨从刀内流出正向刮刀需要加施压装置,防止刮刀浮起 3.逆向式刮墨刀装置:逆向式刮墨,余墨从刀外流出,不必对刮刀施加额外压力,刮刀不伤网纹辊三种刮墨方式比较: 双辊刮墨:输墨性能较差 正向刮刀系统:对传墨量产生一定影响 反向刮刀系统:输墨性能最佳 4组合型输墨系统,刮刀:可正向、反向墨斗辊与网纹辊:可同步、不同步5. 柔性版印刷中网纹滚起什么作用?网纹滚的加工有哪些方法? 网纹辊是柔印机的传墨辊,其表面有凹下的墨穴(不同形状、大小、深浅),用于控制传墨量。
采用网纹辊不仅简化了输墨系统结构,而且可以控制墨层厚度,为提高印刷质量提供了重要保证 网纹辊的加工方法:A. 机械加工法 B.照相腐蚀法 C.电子雕刻法 D.激光雕刻陶瓷网纹辊6. 网纹辊的性能参数有哪些?7. 网纹辊的选用? A根据输墨方式的类型选择 B. 根据承印材料选择 C. 根据印品的精细要求选择 D. 根据印版加网线数选择8. 网纹辊的清洗方法有哪些?其优缺点是? A.化学溶剂刷洗法 优点:成本低,清洗方便缺点:清洗不彻底,墨穴底部无法清洗到 B.化学溶液浸泡法 优点:这种方法较为有效缺点:长期使用腐蚀液会渗透保护层,腐蚀钢体,同时也不利于环保 C.超声波清洗法 缺点:网纹辊长期在超声波振动下,会损失陶瓷层,对墨穴有一定损坏占地面积大、投资成本高、工艺复杂 D.低压喷洗法 优点:效果较好,不破坏网纹辊,既可恢复墨穴容积,而且不污染环境,很有发展潜力,值得推广应用 E.塑料细珠喷射清洗 优点:用这种方法清洗的网纹辊提高了油墨的转移率,改善了传墨性能,对金属网纹辊和陶瓷网纹辊均适用 9. 柔性版印刷油墨主要特点是什么?有哪些类型?适用范围? 柔性版印刷油墨具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低粘度,流动性良好 二是能快速干燥 主要有溶剂型油墨、水性油墨、紫外线光固化油墨(UV) 溶剂型油墨主要用于塑料印刷。
水性油墨主要用于具有吸收型的瓦楞纸、包装纸,报纸印刷 而UV油墨为通用型油墨,纸张塑料薄膜均可适用 第三章 丝网印刷1. 丝网印刷的基本原理和特点是什么? 丝网印刷的基本原理:在网框上,使其张紧固定,采用手工刻漆膜或光化学制版的方法制作丝网印版使丝网印版上图文部分的丝网孔为通透孔,而非图文部分的丝网 网孔被堵住,将丝网印刷用油墨放入网框内,用橡皮刮墨板在网框内加压刮动,这时油墨通过图文部分的网孔转移到承印物上,形成与原稿一样的图文 丝网印刷的特点:(1)版面柔软,印压小2)墨层厚,覆盖力强(3)可使用各种油墨印刷 (4)耐光性极强(5)印刷方式灵活多样6) 承印物的形状和大小无限制(7)不耐印,是低速印刷 2. 什么叫丝网的网目数?怎样选择丝网的目数? 丝网目数 :每单位(厘米)丝网所具有的网孔数目单位:孔/cm 、线/cm、孔/inch、线/inch 丝网目数可表示丝与丝之间的疏密程度,目数越高丝网越密,网孔越小,目数越低丝网越稀疏,网孔越大;网孔越小,油墨透过性越差,网孔越大,油墨透过性越好可根据承印的精度要求,选择不同目数的丝网。
3. 什么叫丝网的开度和开口率? 丝网的开度:网孔内对边的距离,通常用网的经纬两线围成的网孔面积的平方根来表示 丝网开口率:指单位面积丝网内网孔面积所占的百分比4. 什么叫丝网的解像度? 解像度:指的是丝网能够复制线条和网点印刷品的细微层次程度它主要由丝网目数以及丝网直径与丝网开孔的关系所规定丝网开孔大于网线直径的丝网比网孔小于网丝直径的丝网能够复制出更高的分辨率5. 对丝网性能有哪些基本要求? 1.抗张强度大 指丝网受拉力时,抵抗破坏(断裂)的能力丝网吸湿后,强度变化应小 2.伸长率小 指在一定的张力的作用下,其伸长量与原长之比值伸长率大稳定性差,伸长率为0,失去弹性一般以小为好,约3%左右 3.回弹性好 指丝网拉伸至一定长度后,释去张力时其长度的回复能力愈大愈好,印迹愈清晰 4.耐温湿度变化的稳定性好 即丝网材质的软化点高、吸湿性小,受热、吸湿不变形 5..油墨透过性能好 编织表面愈平滑,油墨愈容易通过丝网抵达承印物上 6.对化学药物的耐抗性强 要有耐酸、碱,受油墨、清洁剂等化学作用的性能6. 选择丝网是应该考虑哪些因素? (1) 正确选择丝网的目数 A. 与油墨系统相匹配 B.与承印材料相匹配 C. 与要复制的原稿相匹配 (2)丝网直径的选择 考虑:抗拉强度、原稿的精细程度。
直径大:结实,适用于印数大、承印材料边缘锐利、腐蚀性化学清洗油墨的印刷 (3)染色丝网的作用 反射光晕, 散射光晕, 副照射,引起乳剂层底部部分地硬化,暗调网点增大 (4)丝网选择的一般性指导 7. 为什么常选择有色丝网? 在丝网印刷制版过程中会因网丝的漫反射而产生光晕现象,造成曝光缺陷为了吸收这些反射光,就使用染色丝网(有色丝网)有色丝网的色调以淡色为好,若为深色则要延长曝光时间此外,使用染色丝网,用视觉可以比较容易的找出消除龟纹的丝网角度等8. 如何选择绷网角度?绷网的质量有哪些要求? 绷网角度是指丝网的经、纬线(丝)与网框边的夹角 (1)正绷网正绷网是丝网的经、纬线分另平行和垂直于网框的四个边减少丝网浪费套印时容易出现龟纹 (2)斜交绷网利于提高印刷质量,对增加透墨量也有一定效果丝网浪费较大常采用的绷网角度是20~35° 绷网的质量要求: (1)张力适当与网框的材质及强度、丝网的材质、温度、湿度、绷网方法等有关张力过大,丝网会丧失回弹力、变脆,甚至撕裂;张力不足,丝网松软,缺乏回弹力,容易伸长变形 (2)经纬丝线保持垂直除斜绷网外,绷好的丝网的经、纬尽可能与边框保持垂直。
避免斜拉,以免变形 (3)网面张力要均匀取决于绷网装置和绷网方式要求丝网的每根丝线所受的拉力都必须相等 (4)防止松弛 绷好的网版,其张力应不变或少变应采取“持续拉网”和“反复拉紧”8. 丝网印刷照相制版加网线数怎么确定? (1)以承印物材料的性质、形态不同选择加网线数 a.普通网点: 大面积网点印刷:12-14L/cm; 一般的网点印刷,包括细线和细字的印刷20-24L/cm b.成型物印刷(选尼龙丝网)高线数的网点:24-35 L/cm c纺织品印刷(选单面展平单缕聚酯丝网)粗布网点印刷:10-14 L/cm人造布上印细线图文和网点:15-18 L/cm d.T恤衫印刷(选用聚酯丝网)印刷数字和色块:10-12 L/cm;印刷细图案:12-14 L/cm;单色或网点套印:14-18 L/cm (2)以观视距离确定网点越大其观视距离应大观测距离在457mm之内,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