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鸣原理与控制方法.ppt
12页共鸣原理与控制方法我们在坐的每位同学将来都要用有声语言进 行工作,在用声基本功方面应该抓信三个主要环 节,那就是:呼吸、共鸣和吐字归音今天,主 要讲共鸣方面的问题播音发声共鸣目前在播音 员中还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或者说还没有摆在 应有的高度来认识可事实上,练气息离不开发 声共鸣,吐字归音从根本上说是中部即:口腔共 鸣的前、央、后、上、中、下的调整这就说明 共鸣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 第一节 共鸣的作用• 共鸣: 一种物体受另一种物体振波的影 响而随之发生振动叫作共鸣它有三个要 素:①声源的振动波②有一个以上受振 体③声波相合或叫和声关系 • 播音共鸣的特点是: 以口腔共鸣为主, 以胸腔共鸣为基础,以鼻腔共鸣为辅助的 整体共鸣 • 各共鸣器官的作用 • 人体的共鸣器官主要有喉腔、咽腔、口腔 、胸腔、鼻腔 •喉腔:在发声的时候,由于喉肌肌群的积极活动使喉室扩张形成空间,它是音波经 过的第一个共鸣体,它下有声带,上有假声带,主要体现在喉器的正确控制和恰当的 配合上,压喉、提喉、颈肌僵持都会使喉室的空间发生根本性变化它是其它所有腔 体引起共鸣的前提和必要条件,也是上、下部共鸣贯通的关节点和纽带。
教学难点 ,结合各组喉肌运动来说明)明亮度(喉腔的作用) • 咽腔和口腔:(教学重点)*咽腔的作用是使声音有韧度(柔、坚)避免尖亮横 口腔和咽腔在喉腔的上部,鼻腔的下部:咽腔又分为喉咽、口咽鼻咽、分别由三个开 关阀(即:会咽骨、舌、软腭来控制开合和后咽壁组成口腔由唇、齿、舌)口腔 是语言的制造厂,语言的明亮度在世界上最响的咽腔和口腔共同组成一个可灵活变 化的空间体,这些器官的活动就形成了宽、窄、前、后、大、小等不同的共鸣腔体, 也就形成了不同的元音所以说口、咽腔是语音(言语、音素、语言等有声的)制造 厂,这就足以说明播音发声一定要以口腔共鸣为主在发声的过程中声波从喉腔出来 透出口外要经过两个转弯处,即口咽后上部和硬腭前部,这也是控制共鸣的两个内感 区,它对体会声音的弹性、圆润、集中、明朗特别重要作用*口腔音饱满度,开合度 练时先装满(清晰、明朗) • 胸腔:声带发出的音波,有一部分是低频部分(即:拉长声带以上的声管道 ,使声波频率低,振幅大),可以传至胸腔中引起共鸣,发出低沉、宽厚、 深广的音色善于表现深沉庄严的情绪我们也常管氢它叫做低音共鸣器 • 胸腔作用:声音的基座,否则再高再响也飘(庄重、严肃、大方、朴实 、给人一种权威感)•鼻腔:是一个空间容积很大的腔体,发鼻辅音时,阻断口腔通道,声音从鼻 腔透出还可以通过硬腭骨传导的方式在鼻空间产生人鸣。
在主持节目发口音 时,带有微量鼻腔共鸣能使声音柔和而有光彩,发音省力 •鼻作用:1、美润;2、挖掘声能 • 2、共鸣训练可使声能加大人的发声器官和共鸣器官是及其复杂、奥秘的 ,它受大脑神经的支配,可以说它是一部主动乐器,通过有术的共鸣训练, 可使自己的发声能力得到挖掘使声音得以扩大和加强,达到不但清晰而且 能传得远喉肌群、真气、真声、真情实声怎么发,声怎么扩大 • 3、共鸣的训练有美化润色声音的作用共鸣产生了更为丰富的泛音,使 声音得以美化和润色声音经过共鸣器的二度放大,在空气密度、强度、湿 度不变的情况下,泛音又因共鸣腔的形状大小,口腔粘膜和肌肉弹性的不同 而改变,所以,美化、润色声音的最好途径就是通过调节共鸣来实现 • 4、共鸣能保护声带,减轻声带负担科学的发声方法应该把着眼点和着 力点放在发挥共鸣器官的作用上,用最小的力量发出最响最好的声音来,从 而减轻声带的负担,减轻气息对声带的磨擦力和压力,使之持久而不疲乏 • 第二节 共鸣训练要达到的标准 • 科学的发声方法,除了要学会气息的 控制之外,还应该学会科学、有机、合理 地控制和调节共鸣上,使我们的声音高而 不尖不乍,低而不混不浊,中而不白不涩 ,达到明朗、圆润、集中而有光彩。
第三节 声音训练中的要求 • 精神松弛,情绪*是一种职业工作状态稳定 •1、心情愉悦体会声音的共鸣是一个意念中的整体感觉要在精神松弛的情 况下才能体味出来同时不允许有任何烦恼等情绪,练声就是要寻找精神入 静的地步,稳定自己的情绪,内心里常保持一种高兴、愉悦、畅快的感觉, 这种状态能使大脑皮层保持积极状态,随时能捕捉到发声共鸣中的微妙感觉 精神紧张是艺术语言工作者的大忌,它是失败的根源那么,萎磨不振也 不可取,它往往造成拖塌、松垮、懈怠所以,保持精神松弛稳定积极是十 分必要的 •2、胸、颈、背、面部的松弛 这是精神松弛具体到身体各部分的落实 发音的整体感觉是:一根弹性声柱,有胸部的支持垂直向上,到口咽处流 向前方,“挂”于硬腭前部,透出口外这就要求背直而舒展,颈不要前探 或后坐,颈前部肌肉放松的胸部要放松不要故意挺胸,吸气也不要过满 ,吸气过多时,为了保持气息不致快速流出,往往容易造成胸部的僵持,不 利于灵活调节胸腔共鸣发音时放松胸部,主观感觉声音象从胸肋逢透出 面部肌更要松弛、自然、积极口轮匝肌、唇上方肌、大小颧肌、笑肌、爵 肌都不能僵、抖、懒、笨 第四节 可调整器官的控制方法• 正确控制方法 1、松舌根。
2、松下巴 3、提颧肌4、靠后咽5、挺软腭6、 扩喉口7、打牙关使口腔内形成良好的共鸣状态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口腔立起来上下有开 度,这样字才能立起来,声音才圆润(前面提到过)有韧性和弹性但也不 是口扩得越大越好,张扩得太大,损失气息多,字发散,还会加大音程,使 语言迟缓,不能适应主持人语言轻捷、流利、亲切、自然的语流特点所以 ,口咽腔不开不大不行,又不能过开、过大,关键是适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