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小学生生文言文阅读(第一辑).doc

21页
  • 卖家[上传人]:秋***
  • 文档编号:271634149
  • 上传时间:2022-03-3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6.50KB
  • / 2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小学生古文阅读与背诵第一辑(20篇)翠微小学 三年级6班目 录一、论语八则 1二、夸父追日 2三、狐假虎威 3四、揠苗助长 3五、刻舟求剑 3六、郑人买履 4七、王冕读书 4八、北人啖菱 5九、士人善画 5十、鹬蚌相争 6十一、愚人食盐 7十二、画蛇添足 7十三、其父善游 8十四、截竿入城 9十五、世无良猫 9十六、掩耳盗铃 10十七、嫦娥奔月 10十八、杀驼破瓮 11十九、自相矛盾 11二十、孟母三迁 1212一、论语八则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战国·孔子《论语·学而》 【译文】学习需要不断复习才能掌握学了知识,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这里既有学习方法,也有学习态度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 【寓意】这是讲个人修养问题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战国·孔子《论语·为政》 【译文】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寓意】这是讲复习的重要性 3、子曰:“学而不思则闰;思而不学则殆——战国·孔子《论语·为政》 【译文】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有疑惑。

      【寓意】这里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也是讲学习方法的 4、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战国·孔子《论语·为政》【译文】孔于说:“子路,教给你正确认识事物的道理吧那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寓意】这段说的是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 5、子贡问曰: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战国·孔子《论语·公冶长》 【译文】子贡问道:“孔文子为什么叫“文”呢?”孔子说:“他聪敏而又爱好学刁,并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因此用‘文’做他的谥号寓意】这里借回答于贡的问话,借题发挥,教育弟子要勤学好问 2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战国·孔子《论语·述而》 【译文】要把学过的东西默默地记在心里,不断积累知识学而不厌”,讲的是好学精神,学无止境,从不感到满足诲人不倦”,讲的是教学态度,要热情地教导学生孔于一生都是这样做的,所以他说:“对我来说,有什么呀?”表现了孔子的自信 【寓意】这一则是孔子的自述,讲的是学习态度和方法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战国·孔子《论语·述而》 【译文】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这里说的是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 8、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战国·孔子《论语·雍也》 【译文】孔子说:“(对待任何事业和学问)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这段主要讲学习的三个层次,只有以之为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二、夸父追日夸父与日逐走①,入日②;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③,北④饮大泽未至,道⑥渴而死弃⑦其杖,化为邓林⑧——《山海经》【注释】①逐走:竞跑,赛跑逐,追赶;②入日:追赶到太阳落山的地方;③足:够;④向北;⑤大泽:大湖;⑥道:中途,半路;⑦弃:遗弃;⑧邓林:桃林 【译文】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还没赶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他遗弃的手杖,化成桃林寓意】褒义:比喻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也比喻人类战胜自然的决心和雄心壮志贬义:自不量力3三、狐假虎威 虎求百兽而食之①,得狐。

      狐曰:“子无敢食我也②!天帝使我长百兽③,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④子以我为不信⑤,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⑥”虎以为然⑦,故遂与之行⑧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已而走也⑨,以为畏狐也——西汉·刘向 《战国策·楚策一》【注释】 ①求:搜求,寻找;②无敢:不敢;③长(zhǎng):首领这里用作动词,当首领; ④逆:违反命:命令,意志;⑤不信:不老实,说谎话;⑥走:跑,逃走; ⑦然:对的;⑧遂:于是,就;⑨畏:害怕 【译文】老虎寻找各种野兽吃掉他们,抓到(一只)狐狸狐狸说:“您不敢吃我!天帝派遣我来做各种野兽的首领,现在你吃掉我,是违背天帝的命令你认为我的(话)不诚实,我在你前面行走,你跟随在我后面,观看各种野兽看见我有敢不逃跑的吗?”老虎认为(狐狸的话)是有道理的,所以就和它(一起)走野兽看见它们都逃跑了老虎不知道野兽是害怕自己而逃跑的,认为(它们)是害怕狐狸 【寓意】人们用它来比喻倚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四、揠苗助长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宋·吕本中《紫微杂说》【译文】有个宋国人嫌自己的庄稼长得慢,就将禾苗一棵棵拔高。

      他疲惫不堪地回到家里,对家人说:“今天累坏了,我帮助庄稼长高啦!”他儿子赶忙到地里去看,禾苗都已枯萎了五、刻舟求剑楚人有涉①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②契③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④3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⑤乎?——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察今》【注释】①涉:跋涉,就是渡过江河的意思;②遽:音句,急遽,立刻,表示时间很紧迫;③契:音气,动词,用刀子雕刻; ④坠:落;⑤惑:音或,迷惑,这里是对事物感到糊涂不理解的意思译文】有个楚国人乘船渡江,一不小心,把佩带的剑掉进了江里他急忙在船沿上刻上一个记号,说:"我的剑就是从这儿掉下去的"船靠岸后,这个人顺着船沿上刻的记号下水去找剑,但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船已经走了很远,而剑还在原来的地方用刻舟求剑的办法来找剑,不是很胡涂吗?【寓意】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要考虑情况的变化,按照事物的发展来办事六、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①其坐至之②市,而忘操之已得履,谓曰:“吾忘持度!”返归取之③及返,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⑤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战国·韩非《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注释】①代词,指尺子; ②到……去; ③代词,指尺子; ④代词,指尺子; ⑤代词,指鞋。

      译文】郑国有一个人想去买一双鞋,先比量了一下自己的脚,然后画了一个底样的尺码放在座位上他匆忙走到走到集市上去买鞋子时,忘记把量好的尺码带在自己身上他拿起鞋子,才想起,说:“我忘了拿量好的尺码来了于是,赶紧跑回去拿底样等他赶回来时,集市已经散了,鞋子也就没有买成有人问他说:“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去试鞋子呢?”他说:“我宁可相信自己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寓意】不要墨守陈规,按教条办事,要知道变通,摆脱腐朽思想的束缚七、王冕读书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①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②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父怒挞③5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④如此,曷⑤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⑥若不知注释】①窃:偷偷地; ②辄:就;③挞:用鞭子打;④痴:形容极度迷恋某种事物;⑤曷:同“何”,怎么,为什么;⑥恬:坦然译文】王冕,浙江诸暨人七八岁的时候,他父亲让他去田里放牛,偷偷地进入学校,听学生们读书;听完之后就记下来晚上回家,忘了赶牛,有人牵牛来他家,责备他家牛踩坏了田地,他父亲一怒之下揍了他一顿。

      但是后来还是那样(放牛岁的时候偷偷去校舍听课)他母亲说:“孩子这么爱学习,为什么不由他自己去呢?”王冕就离开家里,在一座寺庙傍边住下来晚上偷偷的坐在佛像膝盖上,用长明灯的光线读书,朗朗上口,一直到早上佛像大多是泥做的,长得狰狞恐怖,但王冕是小孩,坦然的就像不曾知道(有佛像)寓意】吃苦耐劳,勤奋学习八、北人啖菱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而啖菱,并角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明•江盈科《缘箩山人集》【注释】①啖:吃; ②出:驱除译文】有一个北方人没见过菱角,在南方做官,又一次在宴席上吃菱角,连壳一起吃了有人告诉他:“吃菱角要把壳去掉这人自己护短,说:“我不是不知道,连皮吃是清热降火的有人问:“北方也有这个吗?”他回答说:“前山后山的地里全部都是!”其实菱角是生长在水里的,这人硬是不懂装懂寓意】自己不懂的事物,不虚心求教,反而自吹自己知道,结果闹出笑话,充分反映出这个北方人的愚昧5九、士人善画东安一士人善①画,作鼠一轴②,献之邑令③令初不知爱,漫④悬于壁。

      旦⑤而过之,轴必坠地⑥,屡悬屡坠令怪之⑦,黎明物色⑧,轴在地而猫蹲其旁逮⑨举轴,猫则踉跄⑩逐之以试群猫,莫不然⑾者,于是始知其画为⑿逼真——宋•曾敏行《独醒杂志》【注释】 ①善,精通,擅长; ②轴:画卷;③ 邑令:县令;④ 漫:漫不经心,随便;⑤ 旦:早晨;⑥ 必坠地:总是落在地上;⑦ 怪之:对这种情况感到奇怪怪,认为**奇怪,感觉奇怪,此处形容词做动词,意动用法;⑧ 物色:察看;观察;⑨ 逮:等到,及;⑩ 踉锵:形容猫跳跃捕捉的样子;⑾ 然:这样;⑿ 为:是译文】东安有一个读书人擅长做画,作了一幅题材为老鼠的画,献给县令县令开始不知道爱惜它,很随意地把这幅画挂在墙壁上每天早晨走过挂画的地方,那幅鼠画总是落在地上,多次挂上去多次落下地县令对这种情况感到很奇怪一天黎明时候县令起来察看,发现画落在地上,而有一只猫蹲在画的旁边等到县令把画拿起来,猫就跟着跳起来追赶那幅鼠画县令就用这幅画来试其他的猫,结果没有一只不是这样的到这时候,才知道这幅鼠画是画得很逼真的,值得爱惜十、鹬蚌相争赵且①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②,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③其喙④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⑤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⑥。

      渔者得而并禽⑦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⑧大众,臣恐⑨强秦之为渔夫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二》【注释】①将要;②曝:晒;③箝:同“钳”,把东西夹住的意思;④喙:嘴,专指鸟兽的嘴⑤即:就,那就⑥舍:放弃⑦禽:同“擒”,捕捉,抓住⑧弊:弊病;害处,这里指疲弊的意思⑨恐:担心译文】赵国将要讨伐(攻打)燕国,苏代替燕国去游说赵文惠王说:“7今天我来,渡过易水时,看到有个河蚌刚刚打开晒太阳,一只鹬飞来啄它的肉,河蚌马上闭拢并夹住了鹬的嘴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那就会有死蚌了河蚌也对鹬说:“今天你的嘴不取出来,明天你的嘴不取出来,那就会有死鹬了两个不肯互相放弃,渔夫看见了,就把它们俩一起捉走了现在赵国攻打燕国,燕赵两国长时间相持,对两者都没好处我担心强大的秦国要成为渔夫了所以希望大王再仔细考虑这件事赵惠王说:“好于是取消了攻打燕国的计。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年区部分机关事业单位第一次公开招聘编外工作人员考试试题.docx 2024-2025学年重庆市秀山县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 上海市金山区(五四制)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北京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doc 2024-2025学年重庆市秀山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宁波市海曙区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2024-2025学年重庆市南岸区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 2024-2025学年重庆市永川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 广东省中山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校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浙江省嘉兴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2024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2024-2025学年北京市通州区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doc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多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2024-2025学年重庆市秀山县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2024-2025学年重庆市铜梁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 山东省菏泽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doc 2024-2025学年重庆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