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免疫学30学时教学大纲分享.doc
15页真诚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资料,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南方医科大学教学大纲医学免疫学Medical Immunology供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临床医学、药学、公共事业管理(医院管理)专业使用执笔人:刘北一审定人:富 宁学院负责人:冯天元南方医科大学教务处二○○六年十二月一、课程简介课程代码:B010038学 分:1.5学 时:30先修课程:细胞生物学、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微生物学、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适用专业: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临床医学、药学、公共事业管理(医院管理)本课程为学生学习医学免疫学而开设将讨论机体在健康和疾病状态下的免疫应答,介绍应用免疫学方法进行疾病诊断、预防与治疗其重点是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免疫应答的机制任务与目的:为学生学习其它基础课程及临床课程奠定基础,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能力和严谨的科学作风基本要求:掌握免疫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免疫应答的基本原理、病理状态下免疫应答异常(超敏反应及免疫缺陷病)的机制,以及一定的免疫学技术具体内容的要求分为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层次Course descriptionCourse Code: B010038Credits: 1.5Class Hours: 30(Lecture) Prerequisites: Cellular Biology, Human Anatomy, Histology and Embryology, Microbiology, Physiology,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Speciality appropriate for: ???This course is set up for the students to learn the medical immunology in which the immune responses in the body under both healthy and disease conditions are discussed in lectures. Based on the understanding for principle of basic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the diagnosis, prevention and therapy of diseases are introduced. In this course, the constitution and components of immune system, immune function, the mechanism and regulation of immune response are emphasized.Teaching Object: To lays the foundation for the students to learn other basic medicine courses and clinical medicine courses, developing their abilities in thinking and working independently and rigorous approach of doing scientific research.Basic requirement: To have a good command of the components in the immune system and the functions of this system, the basic principles that explain howthe immuneresponsework, the mechanisms via which the immune responses can itself be harmful in pathological conditions(hypersensitivity and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 and some immunological techniques. The requirement of the concrete content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levels, mastering, familiarizing and understanding.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 医学免疫学绪论【教学要求】掌握免疫的现代概念及其三大基本功能,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的特点。
熟悉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基本功能了解Burnet克隆选择学说的基本内容,免疫学发展简史、免疫学在生物学和医学发展中的重要性,了解免疫学的现状与发展前景重点:免疫的现代概念与免疫功能,天然免疫与获得性免疫及其特点教学内容】一、免疫、免疫学及免疫的基本功能:免疫是机体识别、排除抗原性异物的生理反应,并排出之免疫防御、免疫稳定和免疫监视为免疫的三个基本功能免疫学是研究人体在健康和疾病状态下的免疫现象及应用免疫学理论和方法对疾病进行诊断,预防和治疗的一门学科二、天然免疫与获得性免疫的意义、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天然免疫是与生具有的,遇病原体后,首先并迅速起防卫作用获得性免疫是后天获得的,是免疫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三、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组成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具有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和免疫监视功能,可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但在异常情况下也可能导致某些病理过程的发生和发展四、免疫学发展简史:经历了经验免疫学时期、经典免疫学时期、近代和现代免疫学时期五、免疫学在医学中的作用与地位,免疫学的现状与发展前景:现代免疫学是生命科学的支柱学科之一,并推动医学中其它学科的发展。
第二章 抗原【教学要求】掌握抗原的有关概念及其基本特性,影响抗原诱导免疫应答的主要因素,抗原的特异性与交叉反应性及其意义熟悉医学上重要抗原及其意义,佐剂、超抗原和丝裂原的基本概念了解抗原的分类,抗原、佐剂、丝裂原在医学实践中的应用重点难点:抗原的有关概念及其内在XXX,抗原的免疫原性、特异性与交叉反应性,医学上的重要抗原教学内容】一、抗原的概念与基本特性:抗原是能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物质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是抗原的两个基本特性二、抗原的免疫原性:免疫原性指抗原能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T淋巴细胞决定免疫原性的因素有抗原的理化性质(分子大小、化学组成、表位的易接近性、物理性状)、抗原与机体的相互作用(异物性、进入机体的途径、机体因素)三、抗原的特异性:指抗原诱导机体产生特性免疫应答并与免疫应答产物发生专一性结合的特性,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分子结构为抗原表位同一抗原分子可含有多个抗原表位,不同抗原物质可能含有相同或相似的抗原表位,称为共同表位,是发生交叉反应的物质基础四、抗原的种类及其医学意义:根据不同分类标准,可以将抗原进行不同的分类五、抗原在医学实践中的应用:可用于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六、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包括免疫佐剂、丝裂原和超抗原第三章 免疫器官【教学要求】掌握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的种类,掌握胸腺、骨髓、淋巴结、脾脏的结构与功能熟悉黏膜免疫系统、淋巴细胞再循环的概念了解黏膜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特点,淋巴再循环的生物学意义重点:免疫器官的功能教学内容】一、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并对外周免疫器官的发育起主导作用,人类和其他哺乳类动物的中枢免疫器官包括胸腺和骨髓二、外周免疫器官:是成熟T细胞、B细胞等免疫细胞定居的场所,也是发生免疫应答的场所,包括淋巴结、脾脏和黏膜免疫系统三、黏膜免疫系统:也称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指呼吸道、肠道及泌尿生殖道黏膜固有层和上皮细胞下散在的无被膜淋巴组织以及某些带有生发中心的器官化的淋巴组织,主要参与局部免疫应答、产生分泌型IgA和口服抗原介导的免疫耐受四、淋巴细胞再循环:淋巴细胞,经淋巴循环及血液循环,运行并再分布于全身各处淋巴器官及淋巴组织中其意义在于促使淋巴细胞在体内各淋巴组织及器官处合理分布,利于淋巴细胞与抗原和抗原提呈细胞的接触等第四章 免疫球蛋白【教学要求】掌握免疫球蛋白和抗体的基本概念及二者的关系,掌握免疫球蛋白的分子结构、功能区及各功能区的生物学作用、各水解片段及其功能,明确免疫球蛋白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掌握免疫球蛋白分子的主要功能(特异性结合抗原、活化补体、结合Fc受体、通过胎盘等)。
熟悉免疫球蛋白同种型、异种型和独特型的基本概念,熟悉五类免疫球蛋白的主要特性,熟悉多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的概念、特点及制备方法,基因工程抗体的含义及种类重点:免疫球蛋白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和免疫球蛋白的功能,难点:抗体异质性(多样性)的形成机制教学内容】一、免疫球蛋白和抗体的基本概念:免疫球蛋白即抗体,是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是体液免疫的重要效应分子二、免疫球蛋白的结构:是基本四肽单位或Ig单体,由两条重链与两条轻链组成三、抗体的异质性:即抗体的不均一性,表现为不同抗原表位刺激产生不同的抗体分子,其结合抗原的特异性不同(可变区有差异),同一抗原刺激产生的抗体,其结合特异性相同,但恒定区不同四、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特性:特异性识别结合抗原、激活补体、调理作用、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介导I型超敏反应、穿过胎盘等五、人工制备抗体:是抗体研制的重要生物学技术,主要有多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和基因工程抗体第五章 补体系统【教学要求】掌握补体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与命名原则,补体系统激活三条途径的基本过程和主要异同点,补体系统的生物学作用熟悉补体激活后各裂解产物的活性了解补体激活过程的调节,补体各成分的理化性质及其生物合成,补体受体的细胞分布及功能。
重点难点:补体系统的激活及其调节,补体系统的功能及其生物学意义教学内容】一、补体系统的概念、组成、命名与生物合成:补体是存在于人和脊椎动物新鲜血清与组织液中一组不耐热的、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 可参与机体的特异性与非特异性免疫应答的效应阶段, 包含30多个成员,主要由肝脏合成二、补体系统的激活:经典途径、旁路途径、MBL途径三、补体系统的调节:正常情况下,补体的激活及其末端效应均处于严密的调控之下, 从而有效地维持机体的自稳功能四、补体受体:补体活化过程中产生多种活性片段,它们可通过与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结合而发挥生物学效应五、补体的功能及其生物学意义:补体活化的共同终末效应是在细胞膜上组装MAC,介导细胞溶解效应补体活化过程中生成多种裂解片段,可与细胞膜表面受体结合介导多种生物功能其生物学意义在于,参与机体抗感染防御,XXX机体非特异和特异性免疫应答六、补体与疾病的关系:补体的遗传缺陷、功能障碍或过度活化均可参与某些疾病的病理过程第六章 细胞因子【教学要求】掌握细胞因子的含义和共同特点熟悉细胞因子的生物学作用,常见细胞因子和细胞因子受体的类型了解细胞因子与临床实践的关系重点:细胞因子的含义、分类及其共同特性,细胞因子的生物学作用。
教学内容】一、细胞因子的含义、分类、命名与细胞因子受体:细胞因子是由细胞分泌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蛋白物质的统称,可参与免疫细胞的分化和发育、免疫应答及调节、介导炎症反应、刺激造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