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统编版2025年八年级上册历史第6课戊戌变法教学设计.docx

9页
  • 卖家[上传人]:桃***
  • 文档编号:613365209
  • 上传时间:2025-08-1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25M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二单元:早期现代化的初步探索和民族危机加剧第6课 戊戌变法【教学目标】①知道戊戌变法发生的时间、背景、内容和影响,了解资产阶级维新派宣传变法的表现,初步养成历史时序意识和历史空间感唯物史观、时空观念)②运用史料分析戊戌变法的背景、影响,认识到戊戌变法的思想启蒙作用,其对历史发展进程的作用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③通过本课学习,感悟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通过变法挽救民族危亡,不怕牺牲的反抗斗争精神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重点:公车上书、戊戌变法的内容及影响难点: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问题设置:这是什么变法?光绪帝为何大呼救命?【设计意图】通过时政漫画《那就是你的变法》创设情境,引入本课,培养学生历史解释核心素养环节二:整体感知先导阅读:戊戌变法是如何爆发的,最终结果如何?环节三:新课教学(一)目标导学一:康有为与公车上书问题设置1:康有为是谁?他与公车上书有何关系?答案提示:维新思想;变法人才,公车上书【设计意图】通过梳理教材,完成填空,了解康有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指导:梁启超又是谁?问题设置2:康有为、梁启超为何要发起公车上书? 西人立国…… 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

      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以足恃欤?——郑观应《盛世危言自序》 我还记得战败的消息传到我的家乡时,我和哥哥痛哭不止甲午中日战争这真是前所未有的亡国条约!......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马关条约》现在竟被东方小国打败了......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吴玉章《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 答案提示:先进知识分子意识到单凭洋务派学习西方技术已不足以救国,必须学习西方制度,开展维新变法;《马关条约》签订,民族危机加剧【设计意图】通过研读史料,培养学生抓取关键信息的能力,注重学生历史解释核心素养的培育问题设置3:举子们上书为何称为公车上书?他们提出了哪些要求?教师指导:公车上书即举子上书汉朝时,政府用公车接送应试的举子,后来,把参加科举考试的举子叫做“公车”,故称为“公车上书”举子们提出拒和、迁都、变法,这次上书没有上达光绪帝,公车上书掀开了维新变法序幕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学习,了解公车上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归纳总结的能力二)目标导学二:维新运动的开展问题设置1: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派采取哪些措施宣传变法?答案提示:组织学会、创办报刊教师指导:维新派通过组织学会、创办报刊推动了维新思想的传播,在众多报纸中上海的《时务报》和天津的《国闻报》影响最大。

      我们来看《时务报》答案提示:变革官制教师指导:我们看到梁启超认为变革官制是变法最重要的措施,而《国闻报》的创办者严复又有什么观点呢?教师指导:严复的思想在当时的思想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设计意图】通过表格以及相关史料,了解维新派宣传变法思想的措施,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三)目标导学三:百日维新问题设置1:戊戌变法的内容有哪些?各项措施会产生哪些影响?百日维新的主要措施政治裁撤                   ,允许士民上书言事经济鼓励                               ,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教育废除         ,改试策论,创办京师大学堂军事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答案提示:教师指导:维新变法内容明确体现出 “限制君权、扩大民权” 的君主立宪制倾向,是中国近代政治体制转型的重要尝试,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分析了解戊戌变法内容及其影响,培养学生历史解释核心素养问题设置2:改革能够顺利的开展吗?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

      ——陈夔龙《梦蕉亭杂记》 昨日在县,人皆言科举一废,吾辈生路已绝,欲图他业以谋生,则又无业可托,将如之何?——旧时代举人刘大鹏 朝内一帮八旗子弟…… 变法打到他们门前……只知道油水没了,脖子上的金链子被人看上……他们聚在府里喝酒,咬牙切齿——《戊戌变法究竟触动了谁的利益?》答案提示:不能,改革损害了旧官僚、科举士子、八旗子弟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反对教师指导: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他们掌有实权,阻挠和破坏变法诏令的贯彻【设计意图】通过史料分析戊戌变法遇到的阻碍,培养学生历史解释核心素养问题设置3:慈禧太后是怎样阻挡变法的?变法最终命运如何?答案提示:发动戊戌政变,变法失败教师指导:戊戌六君子中谭嗣同教师指导:我们要学习谭嗣同忧国忧民、敢为天下先的爱国精神和创新精神设计意图】通过视频材料研读,了解戊戌变法的最终结局以及谭嗣同的事迹,培养学生历史解释、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考查问题设置4:戊戌变法为什么失败了? 维新党人乃欲以无实权之君,抗积威之太后与盈廷之敌臣,其败也宜哉!——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 光绪帝发布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几年吃的东西不顾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吃了。

      ——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他们不仅不接近广大的劳动群众,而且与广大劳动群众对立…… 只依靠无权无力的皇帝下命令,其失败是必然的——荣孟源《中国近百年革命史略》答案提示:维新派力量相对弱小,没有掌握实权;操之过急,缺乏必要的政治经验;脱离群众教师指导:根本原因在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设计意图】通过史料研读,了解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核心素养的考查问题设置5:戊戌变法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 戊戌启蒙作为近代中国思想解放运动的发端,破除了“君权神授”的千年迷思,为辛亥革命等政治革命提供了理论武器与群众基础 戊戌变法虽昙花一现,但其在教育、思想、传媒等领域的变革,犹如火种点燃了延续十余年的制度革新,科举的废除、学堂的遍设及思想的解放,实为变法未竟事业的接力完成——《中国近代通史》答案提示: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思想启蒙和民族意识的觉醒,对近代教育和报刊事业的发展也产生长远影响设计意图】通过史料研读,分析戊戌变法产生的社会影响,注重学生历史解释核心素养的培育。

      拓展延伸:】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讨论戊戌变法,主要观点如下:你同意哪种观点?请说明理由教师指导:【课堂小结】【课后检测】1.(2025·重庆·中考真题)《马关条约》签订后第三天,光绪皇帝下诏,表示“嗣我君臣上下,惟期坚苦一心,痛除积弊,于练兵筹饷两大端尽力研求,详筹兴革材料表明(   )A.洋务派筹建海军举步维艰 B.民族危机刺激了革新意识C.列强在中国掀起瓜分狂潮 D.实业救国的团体纷纷涌现2.(2025·陕西·中考真题)刘古愚是近代陕西维新变法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办学校、出书报,认为只有行君主立宪之法,中国才能走上强国之路这说明以刘古思为代表的维新人士主张(   )A.自强求富 B.实业救国 C.变法图强 D.民主共和3.(2025·江西·中考真题)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   )A.揭露了英法联军的侵略行为 B.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C.表达了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愿望 D.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4.(2025·四川泸州·中考真题)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一些仁人志士掀起了一场爱国救亡运动,他们在全国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等,宣传变法图强这一运动(   )A.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C.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D.直接推动了文学革命答案提示:BCBB【板书设计】壹 康有为与公车上书贰 维新运动的开展叁 百日维新 9 / 9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