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减”后高中生周末自我管理的探究与实践.docx
6页双减”后高中生周末自我管理的探究与实践随着 “双减” 和 “五项”管理 推进,尤其是近期全国逐步落实的双休政策让高中生周末时间更宽裕,如何指导他们做好自我管理,成了教育领域的重要问题怎样帮学生合理规划周末,如何协调家校社力量营造良好成长环境,实现学习与生活、劳动与锻炼的平衡?这是当前教育面临的现实挑战结合班级实践,我们来聊聊家校社如何协同发力,提升高中生周末管理实效政策导向与现实挑战高中生周末管理的现实挑战《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各级人民政府指导家庭教育工作,建立健全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从国家层面强调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责任和意义国家“双减”政策和“五项管理”深入推进,旨在保障高中学生劳逸结合、张驰有度,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复习、预习、总结、归纳,并能自由安排时间进行一周学习的自我梳理、自我消化,促进自我管理、自我成长、自我发展,从而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升其综合素养然而,落到周末的具体安排上,却藏着不少难题双减和五项管理的初衷,是让孩子有时间复习总结、自主梳理,可现实中,很多高中生的周末却陷入了 "要么失控、要么过载" 的怪圈01报复性放纵高中生面临着高考这一重要的人生节点,同时还要应对十多门学科的学业水平考试。
学校和班级的月考、周考更是频繁,使得学生的学习压力不断增大这种大容量的学习任务、高强度的学习压力,使得学生在周末借“休息”之名长时间刷视频、玩抖音、打游戏以放松,久而久之,有的家长对孩子的“放纵”行为无法控制,也就“顺其自然”而放任,这种彻底“放松”“失控”的情形让孩子不仅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和调整,反而打乱了作息规律和自身生物钟,进而影响了学习效率和身心健康,让“5+2”<502学习状态两极化尽管大多数学生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但这些目标往往过于理想化,缺乏可操作性许多学生在制定学习计划时,没有充分考虑自己的实际能力,导致计划过高,或者目标不具体、缺乏可操作性,在学校里繁忙的五天没有时间完成,周末在家或彻底放松,或缺少指导,其目标难以达成,从而产生挫败感,影响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03家庭教育管理不足部分家长对教育的理解失之偏颇,认为教育主要是学校的事、老师的事,还有的家长周末将孩子托付给培训机构,家长自身对孩子的教育管理力度不够,或者想管又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一些家长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导致孩子在周末缺乏有效的监管和指导此外,一些家长教育方法和管理措施不当,在管理孩子过程中适得其反,导致周末孩子在家或者是“躲进小楼成一统”的关门大吉,与家长不沟通,或者是一种“敞养”方式,自由自在,逍遥“学”外。
高中生周末管理三大难点01学习状态失衡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在周末任务单一,动力不足,仅仅是完成作业,而且因规划不足,其作业常常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完成,并且效果不好、质量不高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学习规划和家长监督,许多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存在拖延现象,导致学习效率低下、作业时间人为延长,部分学生甚至拖到周日晚上熬夜赶作业,严重影响了休息,并连带影响第二天的学习02管控难题已经成为高中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过度使用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在周末使用的时间较长(达到3—6小时),有许多学生在周末使用查作业,由于自控力不够,长时间长网刷视频或玩游戏,导致时间浪费而影响学习和休息一些家长缺乏有效的监管措施,对孩子使用的行为无能为力或束手无策有的孩子通过威胁、撒谎等方式获取,导致家庭矛盾加剧03周末缺乏合理规划许多学生在周末没有合理的时间规划,虽然大多数孩子周末是自行制定学习(复习)计划,因规划不合理,缺乏针对性、科学性、实效性,从而导致时间浪费严重部分学生在周末沉迷于游戏、电视剧等娱乐活动,忽视了学习和休息合理安排而另一些学生则过度安排学习任务,忽略了劳动锻炼与休息放松,导致身心疲惫,学习效果不佳,甚至成绩下滑现象。
监管缺位:家庭、学校、社会的 "三难"01家长监管不够由于新时代职业特点,许多家长在周末仍然需要工作,还有的家长因走亲访友、团队活动、单位开会等,无法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进行有效监管一些家长虽然有时间,但由于缺乏教育理念和方法,不能为孩子提供有效的指导和这种监管缺失导致学生在周末缺乏约束,容易出现荒废学习、行为失控、自我放松等问题02校社支持不足学校在周末对学生的管理相对薄弱,有的学校对学生周末学习、休息、劳动、锻炼缺乏具体而科学有效的指导,也不能像工作日一样提供系统的教学和同时,社会资源的利用也存在不足,如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场所对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安排缺乏专门的规划和计划,其吸引力有限,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需求建议:家长做好 “周末掌舵人”01引导学生调整作息习惯周末休息也需做好平衡平时学生是6:30起床,而周末大部分学生是8—9点起床,打乱了孩子的生物钟,而规律作息是孩子学业质量的重要保障,也是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家长应帮助孩子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表,培养孩子规律作息习惯,早睡早起,加强锻炼,以确保孩子有足够的休息时间和充沛的精神02以身作则,自我提升家长自身的行为对孩子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家长应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榜样,引导孩子不熬夜、不懒床、不拖拉,早睡早起、规律作息家长需要不断提升自己,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通过自身的努力和进步,为孩子树立看得见、学得到的榜样,激励孩子积极向上、阳光成长03营造和谐家庭氛围家庭氛围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家长应努力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关爱同时,家长应注重对孩子进行积极的心理引导,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责任感要协调好工作与家庭,朋友与孩子之间的矛盾,尽可能将周末时间挪出来陪陪孩子陪同孩子一起到图书馆阅读、参加亲子徒步、参与兴趣培养等多种活动中来,以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校社协作助力学生自我管理01社会资源对接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加强对高中生周末管理的支持和引导例如,可以加大对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场所的投入,设立安静的专区,周末免费为学生开放,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文化活动同时,政府可以鼓励社区和学校联合开展周末自习班,为学生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02学校应加强周末学习指导学校应加强对学生周末学习的指导和管理,布置作业应更有针对性、层次性,减少机械性的刷题,增加实践性、探究性的作业;通过线上教学、作业等方式,帮助学生合理安排周末时间。
同时,学校可以与社会机构合作,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体育比赛、艺术展览、社会实践等,丰富学生的周末生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结语高中生的周末管理与指导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的责任通过政府的政策支持、学校的教育引导和家长的积极参与,可以为高中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只有家庭、学校和社会协同合作,才能真正实现高中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