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省青岛市开发区致远中学高一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docx
10页山东省青岛市开发区致远中学高一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秦朝在平定六国的基础上,对周边地区施行政治控制,扩大了统一帝国的规模帝国规模扩大的主要方向是A.新疆地区和蒙古高原B.岭南地区和云贵高原C.蒙古高原和岭南地区D.云贵高原和新疆地区参考答案:C秦朝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没有包含新疆地区和蒙古高原,故AB项错误;秦朝在岭南地区并南越,置桂林、南海、象3郡,还开了通往西南的五尺道,大致自今四川宜宾至云南曲靖一线,将政治势力伸入了云贵高原,故C项正确;秦朝疆域不包含新疆地区,故D项错误2.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继承三大理论的基础上创立起来的,这三大理论是①德国古典哲学 ②法国启蒙学说 ③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④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参考答案:C3. 造成中国封建社会出现“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贵族、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田 B.封建土地制度的存在C.政府采取不抑兼并的政策 D.地权和劳动者的分离参考答案:B4. 1933年初,《申报》刊登永安堂的广告词:“国难紧急中,我们需要的是民族英雄;天气严寒日,我们需要的是虎标良药。
并附上蔡廷锴将军的题辞:“永安堂主人胡文虎君,热心救国,仁术济人……此次本军在沪抗日,胡君援助最力,急难同仇,令人感奋书此以留纪念于是永安堂的产品卖得火热这则广告作为史料可用于研究①近代民族企业的奋斗史②实业救国思想的时代特征 ③近代大众传媒的发展 ④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日战争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参考答案:C解答此题可以排除法由时间“1933年”可知是局部抗战,并不是全面抗战,故④与题意不符,含有此项均可排除,所以应选C5. “在一个世纪里,西班牙的物价上升了约四倍(在这场运动中)获利最大的是商品生产的经营者,即手工工场主、资本主义农场主、按资本主义方式经营农牧场的新贵族,还有缴纳定额货币地租的富裕佃农材料所述的这场运动A.壮大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B.引起了欧洲阶级关系的变动C.使大西洋沿岸成为世界商贸中心D.导致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参考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在一个世纪里,西班牙的物价上升了约四倍”可知,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价格革命,使商品生产的经营者获得巨大利益,形成新的社会阶层,从而引起了欧洲阶级关系的变动,B项正确;工业资产阶级在工业革命后力量壮大,A项错误;新航路开辟使大西洋沿岸成为世界商贸中心,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错误;D项是工业革命的影响,排除。
6. 商业广告是促销的重要手段据史料记载: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广告起始于鸦片战争后,民国初年得到显著的发展,1953年后消失,1978年末又重新出现材料中广告业消失的最主要原因是 A.经济困难,物资匮乏 B.企业热衷产品直销 C.三大改造,政府取缔 D.国家实行计划经济参考答案:D略7. 文化大革命期间,国家政治体制建设的一次重大倒退是指A.“中央文革小组”的成立 B.各地革命委员会的建立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破坏 D.各级政协相继停止一切活动参考答案:B8. 某《竹枝词》云:“脚痛腰酸晓夜忙,田头车戽响浪浪高田车进低田出,只愿高洼不做荒这首词描写的灌溉工具是( ) A.耧车 B.翻车 C.筒车 D.风力水车参考答案:B9. 社东有条清河水,河岸是个小山坡;社员坡上挖红薯,闹闹嚷嚷笑呵呵,忽听河里一声响,河水溅起一仗多,吓得我忙大声喊:“水不小心掉下河?”大家一听笑呵呵,一位姑娘回答我:“不是有人掉下河,是个红薯滚下坡!”此诗折射出中国农民( )A.土地改革时期对农业发展的期待B.以高度的热情投入到大跃进运动中去C.对经济领域中“左”的错误的讽刺D.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后丰收的喜悦参考答案:考点:G7: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分析:本题考查大跃进.考查大跃进的特点和影响.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大跃进相关知识的掌握.解答:依据题干“不是有人掉下河,是个红薯滚下坡”可知,反映的是浮夸风的盛行,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大跃进时期的特征,这反映了人民对建设社会主义的高度的热情,故B项正确.其余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选B.10.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
这种“融合”和“统一”实现的主要方式是: A.西方的殖民掠夺 B.东方的借鉴学习 C.正常的文化交流 D.封建主阶级衰落参考答案:A11. 清末著名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的“去年”应当是A、1894年 B、1895年 C、1896年 D、1897年参考答案:C12. 现代西方学者用三个“G”来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动机,即上帝(God)、荣誉(Glory)和黄金(Gold)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对黄金的狂热追逐;②向海外传播基督教;③开发土地资源;④弘扬骑士精神或因功封爵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能力由材料“上帝(God)、荣誉(Glory)和黄金(Gold)”可知,这反映了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是对黄金的追求,传播天主教和弘扬骑士精神,但是并没有体现出开发土地资源,所以排除③,答案选C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开辟的原因13. 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的内涵是A.是俄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革命B.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C.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D.推动了被压迫民族解放运动参考答案:B本题材料提到,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内涵是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因此选B选项。
A、C、D选项不能体现开辟新纪元,故排除点睛:回答本题要充分认知有关十月革命的知识在二月革命后,工人和士兵组织了自己的领导机构:苏维埃资产阶级在苏维埃中没有任何权力武装也掌握在工人和士兵苏维埃的手中苏维埃掌握了实际的权力,却还有一个临时政府凌驾在他们之上出现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立的局面四月提纲主张发动革命,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14. 下列事件中哪一个标志着中国的经济已经正式步入世界大家庭A.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中共做出改革开放的决定B.1984年国务院决定开放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C.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2001年海尔集团在国外投产成功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A项是国内的改革开放政策;B项没有完全加入世界;C项正确,世界贸易组织是全球性的经济组织,加入世贸意味着中国步入世界大家庭;D项错误,单个企业不能代表中国15. “第四媒介”指的是A. B. C.互联网 D.电视参考答案:C16. 孟德斯鸠认为,在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建立共和制度是不可能的,下列哪一宪法(法律)的颁布首先批驳了孟德斯鸠这一观点?A.英国《权利法案》B.美国1787年宪法C.法国1875年宪法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在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建立共和制度是不可能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权利法案》建立君主立宪制,符合材料观点,故A排除。
美国《1787年宪法》说明在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建立共和制度是可能的,故B批驳了材料观点,故B正确法国《1875年宪法》时间晚于美国《1787年宪法》,故C排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时间晚于美国《1787年宪法》,故D排除考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1787年宪法》17. 据史书记载,“评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江东之田器尽于是”这一农具指的是 A.耧车B.翻车C.曲辕犁D.筒车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材料对这种农具的描述是“评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江东之田器尽于是”,说明它是一种对土地进行操作的农具,因此排除了B、D选项,他们没有直接对土地进行操作再根据描述,我们可以看出它讲述的是一种犁地的工具,因此排除A选项,选择C选项考点:中国古代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曲辕犁18. 《剑桥中国晚清史》载:19世纪90年代初期,清中央政府年收入田赋25,088,000库平银,关税21,989.000库平银,关税成为仅次于田赋的第二大收入来源这表明当时中国A.工业文明已成主流 B.逐渐卷入世界市场C.告别小农经济时代 D.贸易逆差得以扭转参考答案:答案:B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清朝经济状况·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19. 明确提出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任务的是( ) A.《和平法令》 B.《四月提纲》 C.《土地法令》 D.《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参考答案:B20. 《朱子语类》云:“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
或存未当,则门下缴驳,……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填‘奉行’而已这一分工A.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B.完善中央监察机制C.相互牵制影响行政效率D.分割相权加强皇权参考答案:D材料体现的是三省的工作流程,结合所学,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分别负责政令的草拟、审核和执行,各自独立,相互制约,长官分列丞相,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D正确;A不是材料反映的本质,排除;监察制度在唐朝是由监察御史承担的,本题未体现,排除B;三省职能的分配目的是为了减少决策的失误,C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21. 从1939年到1945年战争结束,日本陆军登户研究所作为“秘密战”的主要基地,伪造了相当于约40亿元的中国货币,而1945年日本的国家预算才200亿日元对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中国采购军备物资,以战养战 B.引发国统区的通货膨胀和法币信用危机C.搞乱中国战时经济,削弱中国抗战能力 D.官僚资本遭受重大损失参考答案:D结合所学知识分析,A、B、C均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日本制造伪币,用于采购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