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师大版四年级二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 单元整体作业设计.docx
30页0句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单元作业设计一、单元信息基本信息学科年级学期教材版本单元名称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北师大版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单元组织方式☑自然单元 □重组单元课时信息序号课时名称对应教材内容1图形分类P20-212三角形分类P22-233探索与发现:三角形内角和P24-264探索与发现:三角形边的关系P27-285四边形分类P29-306练习二P31-32二、单元分析(一)课标要求数学课程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 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简称“三会”)通过数学 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未来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 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简称“四基”);在探索真实情境所蕴含的关系中,发现问题 和提出问题,运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简称“四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版)》在课程内容“图形与几何”中明确指出:能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等简单的图形会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或圆拼图能对简单的几何体和图形进行分类认识三角形,通过 观察、操作,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内角和是 180°。
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课标在第二学段“知识技能”方面指出:探索一些图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 了解一些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掌握测量、识图和画图的基本方法在“数学 思考”方面指出:初步形成数感和空间观念,感受符号和几何直观的作用;会独立思考, 体会一些数学的基本思想在“问题解决”方面指出: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 单的数学问题,并运用一些知识加以解决在“情感态度”方面指出:在运用数学知识 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数学的价值,对数学具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学习数 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质疑问难、自我反思和勇 于探索的科学精神二)教材分析1.思维框架与知识网络82.内容分析本单元主要是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第一节对已学过的图形,根据不同的标准对图形进行分类,感受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四边形的易变性第二、五节对三角形和四边形进行分类第三节通过量、剪、拼、折等直观操作活动,探索并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 180°,运用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解决问题第四节主要探索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3.学情分析通过第一学段以及四年级上册对空间与图形内容的学习,学生对三角形、四边形已经有了直观的认识,能够从平面图形中分辨出三角形和四边形,但学生对三角形的分类和四边形的分类缺乏清晰的概念。
因此,本单元作业设计遵循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通过观察、比较、分析、计算和图片欣赏等数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四边形,掌握各种三角形和四边形的特点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一)单元学习目标1.经历量、摆、拼等直观操作活动,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2.了解三角形、四边形的分类情况,探索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和三角形的内角和, 在亲历探索发现的过程中,体验数学思考与探究的乐趣,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3.体会不同的分类标准在图形分类活动中的意义,感受量、摆、拼等直观操作活动在探索图形性质中的作用4.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二)作业设计目标1.通过作业练习,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学会运用三角形稳定性、四边形易变性并解释生活中的现象2.掌握三角形、四边形分类的方法,知道所分三角形、四边形之间的联系,学会拼图、会画图,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培养动手操作能力3.知道三角形内角和是 180°,能够灵活运用已知条件,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培养学习兴趣4.能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准确判断三条线段是否能围成三角形。
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1.作业设计要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能达到“三会”,获得“四基”,发展“四能”,坚持立德树人,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2.体现单元意识,整体设计单元作业目标,精心选择作业内容,统筹安排作业时间、难度、类型,综合考虑作业批改、分析、讲评与3.落实“双减”政策,严控作业时间和数量,优化作业设计,注重实践性、跨学科、劳动教育知识等综合类作业4.进行多元化评价,可分为教师评价、交流评价(师生交流评价与学生交流评价) 和自我评价,以此鼓励学生积极完成作业5.分层设计作业,每课时均设计基础性作业(面向全体,体现课标,题量 2-4 大题, 要求学生必做)、发展性作业(体现个性化、探究性、实践性,题量 1-2 大题,要求学生有选择地完成)和拓展性作业(轻松一刻和温馨提示,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拓展学生的视野,养成预习的好习惯)具体设计体系如下:五、课时作业第一课时 图形的分类一、作业内容1.我会画一画,分一分1)在点子图上画出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先按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分立体图形 平面图形 再按是否由线段围成的图形分三角形、四边形圆最后按边数的多少分三角形四边形(2)将以上图形按要求分类。
将序号填在椭圆里)2.走进生活(1)安徽省金寨县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 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境内有一座长征大桥, 从正面看去,大桥犹如一个举着国旗奋勇向前的 军人,蕴含了金寨县悠久浓厚的红色文化它全长457 米,全宽 35.5 米,塔高 59 米(59 象征金寨诞生 59 位开国将军)这座斜拉桥可以承受强台风和 9 级地震图中的斜拉桥利用了什么性质?(2)如下图,小红爷爷设计的篱笆牢固吗?说说理由,请你在右边的方框里,设计一个更牢固的篱笆3.按要求分分家分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三角形 分成两个四边形评价指标评价标准教师评价等 级ABC答题的准确性A 等:答案正确 5 颗星B 等:答案有 1-2 个错误,其它正确 4 颗星C 等:答案错误数超过 2 个3 颗、2 颗或 1 颗星答题的规范性A 等:答题符合要求,书写美观 5 颗星B 等:答题符合要求,书写不规范 4 颗星C 等:答题不符合要求,书写不规范 3 颗星答题的时间A 等:答题再规定时间内 5 颗星B 等:答题超过规定时间 1-2 分钟 4 颗星C 等:答题超过时间 2 分钟以上 3 颗星综合性评价AAA、AAB 综合评价为 A 等,BBB、ABB、AAC综合评价为 B 等,其余情况综合评价为 C 等。
二、时间要求:10 分钟以内三、评价设计(教师评价)四、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第 1 题画一画、分一分,是将之前学过的图形整理在一起进行分类,有助于学生掌握图形特征,进一步体会分类整理的意义第 2 题走进生活,在生活中找一找三角形旨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同时接受红色教育第 3 题将多边形分一分,了解图形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一、作业内容1.找规律,填一填 ( 精 选 ) ( 细挑 ) ( 精 挑 ) ( )2.数一数,有多少个三角形?( ) ( )思维活跃,能在规定时间内正确完成,书写工整、美观能正确完成,书写规范能按要求完成题目,有错误二、时间要求: 5 分钟以内三、作业评价(交流评价)四、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第 1 题找规律填一填,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第 2 题让学生数一数三角形个数,学会按照一定的顺序与规律去数,旨在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和有序思考的思维品质一、图片欣赏一、图案欣赏金字塔在埃及和美洲等地均有分布,古埃及的上埃及、中埃及和下埃及,今苏丹和埃及境内尼罗河下游,散布着约 80 座金字塔遗迹其中最高大的是胡夫金字塔,高 146.5 米,底长 230 米,共用 230 万块平均每块 2.5 吨的石块砌成,占地 52000 平方公尺。
一百多米高的金字塔本身的压力就很大,采用三角形的构造, 使其更为牢固二、时间要求:2 分钟三、评价设计(自我评价)评价指标评价标准自我评价等 级AB图案欣赏A 等:欣赏图片,认真阅读文字 5 颗星B 等:欣赏图片,未能阅读文字 4 颗星 四、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下节课学具准备:用剪刀剪下课本 109 页附页 3 中的图 1第二课时 三角形分类通过图案的欣赏,让学生了解有关三角形的建筑,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一、作业内容1.基础知识我会填 (1)分一分填序号) (锐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2)找一找填序号) 我是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 我是等腰三角形,而且有一个角是直角 我最大的角是钝角,但我不是等腰三角形 2.明辨是非我会判对的画“√”,错的画“×”有一个角是锐角的三角形,一定是锐 角 三 角 形 )等边三角形一定是等腰三角形, 但等腰三角形不一定是等边三角形 ( )等腰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 )任意一个三角形 9至少有两个角是锐 角 ( ) 3.走进生活我会算。
小强用铁丝做了一个等边三角形的风筝(如下图),小明用同样长的铁丝做了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风筝,腰长是 6 分米,底边长是多少分米?.评价指标评价标准教师评价等 级ABC答题的准确性A 等:答案正确 5 颗星B 等:答案有 1-2 个错误,其它正确 4 颗星C 等:答案错误数超过 2 个3 颗、2 颗或 1 颗星答题的规范性A 等:答题符合要求,书写美观 5 颗星B 等:答题符合要求,书写不规范 4 颗星C 等:答题不符合要求,书写不规范 3 颗星答题的时间A 等:答题再规定时间内 5 颗星B 等:答题超过规定时间 1-2 分钟 4 颗星 C 等:答题超过时间 2 分钟以上 3 颗星综合性评价AAA、AAB 综合评价为 A 等,BBB、ABB、AAC综合评价为 B 等,其余情况综合评价为 C 等二、时间要求:10 分钟以内三、评价设计(教师评价)四、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第 1 题填空题,将三角形融入美术构图中,让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图形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