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教材浙科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稳态与调节第三章体液调节 课时练习题及章末综合测验含解析.docx
47页第三章体液调节第一节 体液调节是通过化学信号实现的调节 - 1 -第二节 神经系统通过下丘脑控制内分泌系统 - 5 -第三节 激素调节身体多种机能 - 13 -第四节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共同维持机体的稳态 - 23 -第三章综合测验 - 31 -第一节 体液调节是通过化学信号实现的调节1.下列有关人体中酶和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和激素都是蛋白质B.酶和激素都与物质和能量代谢有关C.酶和激素都由内分泌细胞分泌D.酶和激素都要释放到血液中才能发挥作用答案B解析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激素可分为固醇类、蛋白质类、肽类、氨基酸衍生物;酶能催化物质和能量代谢,而激素对物质和能量代谢的相关反应起调节作用;一般活细胞都能产生酶;酶一般不会释放到血液中,酶在细胞内外都可以发挥作用2.在人体中,由某些细胞合成与释放,并影响其他细胞生理功能的一组物质是( )A.mRNA、呼吸酶B.激素、神经递质C.淀粉酶、DNA解旋酶D.肝糖原、丙酮酸答案B解析激素是由细胞分泌到体液中,并通过体液的运输发挥调节作用的一类物质;神经递质是由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分泌到突触间隙,并作用于突触后膜(肌肉细胞或下一个神经元)。
mRNA和呼吸酶不会释放到细胞外;淀粉酶不影响其他细胞生理功能,DNA解旋酶不会释放到细胞外,也不影响其他细胞生理功能;肝糖原、丙酮酸也不影响其他细胞生理功能3.下列有关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激素均通过改变靶细胞的生理过程发挥调节作用B.人体内具有调节作用的物质均属于激素C.机体中激素的分泌量是恒定不变的D.内分泌腺产生的激素通过体液只运送至靶细胞答案A解析激素是内分泌器官或内分泌细胞等分泌的对生命活动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激素通过改变靶细胞的生理过程发挥调节作用,A项正确;人体内具有调节作用的物质除激素外,CO2、H+等物质也可发挥调节作用,B项错误;受内外因素的影响,机体中激素的分泌量是变化的,C项错误;激素会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D项错误4.肾上腺素和迷走神经都参与兔血压的调节,回答相关问题1)给实验兔静脉注射含质量分数为0.01%的肾上腺素的生理盐水0.2 mL后,肾上腺素作用于心脏,心脏活动加强加快使血压升高在这个过程中,肾上腺素作为激素起作用,心脏是肾上腺素作用的 ,肾上腺素对心脏起作用后被 ,血压恢复肾上腺素的作用是 (填“催化”“供能”或“传递信息”)。
2)剪断实验兔的迷走神经后刺激其靠近心脏的一端,迷走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使心脏活动减弱减慢、血压降低在此过程中,心脏活动的调节属于 调节乙酰胆碱属于 (填“酶”“神经递质”或“激素”),需要与细胞膜上的 结合才能发挥作用3)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在作用于心脏、调节血压的过程中所具有的共同特点是 (答出一个特点即可)答案(1)靶器官 灭活 传递信息 (2)神经 神经递质 受体 (3)都需要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解析(1)肾上腺素作用于心脏,心脏是肾上腺素的靶器官,激素发挥作用后会被灭活肾上腺素作为信息分子,可以传递信息肾上腺素没有酶的催化作用或能源物质的供能作用2)据题意可知,刺激神经末梢,使其释放神经递质使心脏的活动和血压改变,此过程中,心脏活动的调节属于神经调节乙酰胆碱属于神经冲动在突触处传递时发挥作用的信号分子,即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与其他信号分子一样,要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3)根据以上两题及相关知识可知,激素和神经递质在信息传递方面具有一些相同的特点,如发挥作用后都会失活,都需要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等5.下图表示激素分子作用的机理,由图可知,激素分子( )A.被细胞膜上的酶A分解为分子B,引起细胞内反应B.与细胞膜上的受体A结合后,借助分子B引起细胞内反应C.与细胞膜上的蛋白A结合,转化为分子B催化细胞内反应D.被载体蛋白A运输到细胞内,分解为分子B参与细胞内反应答案B解析激素发挥的是调节作用,本身不参与细胞内的反应,激素分子与细胞膜上的受体A结合后,借助分子B引起细胞内反应,B项符合题意。
6.失血可促进肾小球旁器的球旁细胞分泌肾素,进入血液后,导致肝产生的血管紧张素原水解为血管紧张素Ⅰ;血管紧张素Ⅰ随血液流经肺循环时,在肺部产生的转化酶的作用下,被水解为八肽的激素——血管紧张素Ⅱ,该激素能使全身小动脉收缩而升高血压下列有关血管紧张素Ⅱ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血管紧张素Ⅱ既可口服也可注射B.血管紧张素Ⅱ是由相关内分泌腺分泌的C.大量失血的病人血液中血管紧张素Ⅱ含量降低D.血管紧张素Ⅱ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可使血压升高答案D解析血管紧张素Ⅱ属于肽类激素,口服会被消化酶分解,A项错误;血管紧张素Ⅱ是血管紧张素Ⅰ在肺部产生的转化酶的作用下,被水解为八肽的激素,不是由相关内分泌腺直接分泌的,B项错误;失血会引起肾素分泌增加,进入血液后,导致肝产生的血管紧张素原水解为血管紧张素Ⅰ,血管紧张素Ⅰ随血液流经肺循环时,在肺部产生的转化酶的作用下,被水解为血管紧张素Ⅱ,所以大量失血的病人血液中血管紧张素Ⅱ含量会增加,C项错误;血管紧张素Ⅱ属于激素,需要与相应的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D项正确7.图1、图2为激素发挥调节作用的两种方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结构c为受体,激素a与受体c结合后立即被灭活B.胰高血糖素的调节方式如图1所示,其受体位于细胞膜上C.性激素的调节方式如图2所示,其受体位于细胞内部 D.由图可知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以及信息交流的功能答案A解析结构c为受体,激素a与受体c结合并发挥作用后才会被灭活,A项错误;胰高血糖素为生物大分子,不能直接穿过细胞膜,其受体位于细胞膜上,其调节方式如图1所示,B项正确;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小分子的固醇类物质,以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并与细胞内相应的受体结合,因此性激素的调节方式如图2所示,其受体位于细胞内部,C项正确;激素a不能进入细胞,激素b能进入细胞并与细胞内受体结合而传递信息,表明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以及信息交流的功能,D项正确。
8.为了证实“甲状腺激素及甲状腺激素抑制剂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①取2个玻璃缸,分别编号为1号、2号②在2个玻璃缸中,分别加入等量(且适量)的水和新鲜水草,然后在每个玻璃缸中分别放入10条发育状态不同的蝌蚪③向1号缸中投放含甲状腺激素的饲料,2号缸中投放含甲状腺激素抑制剂的饲料④每天分别向各缸中投放一些饲料⑤每隔一定时间观察一次,观察时用小网将蝌蚪捞出放在培养皿中,再将培养皿放在坐标纸上(1 mm1 mm),观察并且测量蝌蚪的体长变化(如前肢和后肢的生长情况、尾的变化等)上述实验设计方案中,有一些明显的设计缺陷或不妥,请你修改完善该设计方案1)该设计方案的明显缺陷是 ,因此,①过程应改为(只需陈述修改内容,下同) ;③过程应改为 2)方案中存在着引起实验误差的不妥之处,②过程的不妥之处应改为 ;④过程的不妥之处应改为 答案(1)缺少空白对照组(或对照组) 增加一个玻璃缸,编号为3号 3号缸投放普通饲料(或不含任何激素的饲料) (2)发育状态相同的蝌蚪 等量的饲料解析本实验设计中只有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抑制剂的比较,不能得出有效的结论,缺少空白对照组;同时,对照实验要符合单一变量原则和等量原则。
第二节 神经系统通过下丘脑控制内分泌系统1.人在青春期生殖器官加速发育,男性的睾丸除了受神经系统直接调节外,还受下丘脑的分级调节下图是下丘脑对睾丸的分级调节示意图(a、b、c表示腺体,①②③表示激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③的特异性受体均位于细胞膜表面B.b分泌的②和c分泌的③靶细胞相同C.激素②的靶细胞几乎是全身所有的活细胞D.图中有两处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维持内环境中激素含量的相对稳定答案D解析性激素的受体在细胞内雄激素超过一定量时,会对下丘脑和腺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起抑制作用,因此图中有两处都属于反馈调节,有利于维持内环境中激素含量的相对稳定,D项正确2.下表中的数据是某人血液化验单中的部分数据,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项 目测定值参考范围单 位促甲状腺激素5.91.4~4.4μIU/mLA.血浆中的甲状腺激素浓度较高B.腺垂体细胞可能受损C.甲状腺功能可能减退D.人可能处于炎热环境中答案C解析由表格数据可知,该人促甲状腺激素的测定值是5.9μIU/mL,高于正常范围1.4~4.4μIU/mL,说明其甲状腺功能可能减退,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反馈调节使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升高,C项正确。
3.给正常小狗实施甲状腺切除手术后,短期内小狗血液中三种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a)、促甲状腺激素(b)和甲状腺激素(c)的含量变化正确的是( )答案A解析切除正常小狗的甲状腺后,由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c)减少,通过反馈调节对下丘脑和腺垂体的抑制作用减弱,使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a)增多,腺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b)增多,故图中c含量降低,a、b含量升高,A项正确4.(2021浙江温州高二期末)如图为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示意图,图中TRH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血液中TH过量时会抑制TRH和TSH的分泌B.TSH是直接调节甲状腺分泌功能的关键激素C.甲状腺功能减退时,血液中TSH水平会降低D.TH与TRH共同调节TSH的分泌答案C解析通过反馈调节,血液中甲状腺激素(TH)过多时会抑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和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分泌,从而控制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A项正确;TSH可直接作用于甲状腺,调节甲状腺激素的水平,B项正确;当甲状腺功能减退时,血液中甲状腺激素会减少,通过反馈调节,血液中TRH和TSH水平会上升,C项错误;由图可知,TRH和TH共同调节TSH的分泌,D项正确。
5.当人体饮水不足时,机体会进行一连串的调整,以维持水盐平衡,下列情形不会出现的是( )A.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感受到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B.神经冲动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从而主动饮水补充水分C.神经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使肾小管细胞对水的通透性降低D.抗利尿激素经肾小管细胞识别并起作用后就失去活性答案C解析人体缺水时,神经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使肾小管细胞对水的通透性升高,C项符合题意6.下列关于人体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调节人体水盐平衡的中枢位于肾小管和集合管B.人体剧烈运动后即使不觉得口渴也需补充水分,但无须补充无机盐C.人体内环境排盐时一定伴随着排水D.抗利尿激素在人体水盐平衡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水盐平衡调节中无神经调节参与答案C解析调节人体水盐平衡的中枢位于下丘脑,A项错误;人体剧烈运动后即使不觉得口渴也需补充水分和无机盐,B项错误;人体内环境排盐时,由于无机盐溶解于水中,故排盐过程一定伴随着排水,C项正确;水盐平衡调节是由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参与完成的,D项错误7.右图为哺乳动物(或人体)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图中腺体代表甲状腺,①~⑤表示五个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过程①分泌的激素名称是 。









![2019版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