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省济宁市雄风武校中学2022年高一物理测试题含解析.docx
6页山东省济宁市雄风武校中学2022年高一物理测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公安部规定:子弹出枪口时的动能与子弹横截面积的比在0.16J/cm2以下的枪为玩具枪某弹簧玩具枪的钢珠直径约0.4cm,则该枪中弹簧的弹性势能不超过A. 2×10-6J B. 6×10-3J C. 2×10-2J D. 8×10-2J参考答案:C【详解】子弹出枪口时的动能与子弹横截面积的比在以下,设子弹出枪口时的动能与子弹横截面积的比而k,则子弹的动能最大为:,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枪中弹簧的弹性势能等于子弹的动能,即,故C正确,ABD错误点睛】在子弹发射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子弹的动能,结合动能与子弹横截面积的比的条件求出动能,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以求出弹簧的弹性势能2.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物理定律就是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来的但有些物理定律或物理关系的建立并不是直接从实验得到的,而是经过了理想化或合理外推得到的,下列几个定律的建立属于这种情况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 B.牛顿第二定律 C.牛顿第三定律 D.胡克定律参考答案:A3. 下列关于加速度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加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里速度的变化B.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且又减小时,物体做减速运动C.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D.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参考答案:A考点:加速度【名师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以及掌握判断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的方法,当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则做加速运动,若相反,则做减速运动。
4. (单选)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物体质量相同,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受到三个大小相同的作用力F.它们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关系是 A.三者相同 B.乙最大C.丙最大 D.已知条件不够,无法判断参考答案:D是否滑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而题设没有给出,故选D5. 行驶的汽车在刹车后能静止,这是因为( )A.汽车的惯性消失了 B.汽车的惯性小于汽车的阻力 C.汽车受到平衡力的作用而静止 D.阻力的作用改变了汽车的运动状态参考答案:D二、 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 如图,为测量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小车的加速度,将宽度均为b的挡光片A、B固定在小车上,测得二者间距为d.当小车匀加速经过光电门时,测得两挡光片先后经过的时间分别为t1和t2,则小车加速度a= .(用b、d、t1、t2表示)参考答案:(﹣).【考点】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分析】由于挡光片宽度很小,故挡光片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可以认为是小车在此时刻的瞬时速度,由两挡光片先后经过的时间和挡光片的宽度,可以得到车两次经过光电门的速度,即为运动位移为d的初速度和末速度,进而由运动学得到小车加速度.【解答】解:挡光片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可以认为是小车在此时刻的瞬时速度,故小车两次同过光电门的速度分别为:v1=,v2=此段时间小车的位移为d,由运动学速度位移关系式得:v22﹣v12=2ad带入数据得:()2﹣()2=2ad解得:a=(﹣)故答案为:(﹣).7. 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3 m/s,加速度为2 m/s2,该物体在第3秒末的速度是 m/s,该物体在前3秒内的平均速度是 m/s,该物体在第3秒内通过的位移是 m,参考答案: 9 、 6 、 88. 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如图为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1个打点未画出.若从纸带上测出x1=5.20cm、x2=5.60cm、x3=6.00cm、x4=6.40cm.则打点计时器打计数点“2”时小车的速度v2= m/s,小车的加速度a= m/s2,依据本实验原理推断第4计数点和第5计数点之间的距离x5= m.(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参考答案:1.45,2.50,0.0680.【考点】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B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解答】解:由于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1个打点未画出,所以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04s.x1=5.20cm=0.0520m、x2=5.60cm=0.0560m、x3=6.00cm=0.0600m、x4=6.40cm=0.0640m.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有:v2===1.45 m/s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得:x4﹣x2=2a1T2x3﹣x1=2a2T2为了更加准确的求解加速度,我们对两个加速度取平均值,得:a=解得:a=2.50m/s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得:x5﹣x4=aT2.解得:x5=0.0680 m/s故答案为:1.45,2.50,0.0680.9. 一汽车的额定功率P0=6×104 W,质量m=5×103 kg,在水平直路面上行驶时阻力是车重的0.1倍。
若汽车从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0.5 m/s2做匀加速直线运动,g取10 m/s2求:(1)汽车保持加速度不变的时间 (2)汽车在匀加速阶段实际功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3)此后汽车运动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 参考答案:(1)16s (2)P=Fv=m(μg+a)at=3.75×103t W (3)12m/s10. 将两根自然长度相同、劲度系数不同、粗细也不同的弹簧套在一起,看做一根新弹簧,设原粗弹簧(记为A)的劲度系数为k1,原细弹簧(记为B)的劲度系数为k2,套成的新弹簧(记为C)的劲度系数为k3.关于k1、k2、k3的大小关系,同学们做出了如下猜想:甲同学:可能是;乙同学:可能是k3=k1+k2;丙同学:可能是k3=;为了验证猜想,同学们设计了相应的实验(装置甲图甲).(1)简要实验步骤如下,请完成相应的填空.a.将弹簧A悬挂在铁架台上,用刻度尺测量弹簧A的自然长度L0;b.在弹簧A的下端挂上钩码,记下钩码的个数N、每个钩码的质量m和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g,并用刻度尺测量弹簧的长度L1;c.由F=________计算弹簧的弹力,由x=L1-L0计算弹簧的伸长量,由k=计算弹簧的劲度系数;d.改变钩码个数,重复实验步骤b、c,并求出弹簧A的劲度系数的平均值k1;e.仅将弹簧分别换为B、C,重复上述操作步骤,求出弹簧B、C的劲度系数的平均值k2、k3.比较k1、k2、k3并得出结论.(2)图乙是实验得到的图线,由此可以判断______同学的猜想正确.参考答案: (1). (1)Nmg (2). (2)乙(1)c.根据共点力平衡可知:F=Nmg(2)有图可知: 故满足k3=k1+k2,故乙正确.11. 汽车以12m/s的速度行驶,刹车后获得2m/s2的加速度,则刹车后4s内通过的路程是 m,刹车后10s内通过的路程是 m。
参考答案:32 m, 36 m12. 如图7所示的皮带传动装置中,点A和B分别是两个同轴塔轮上的点,A、B、C分别是三个轮边缘的点,且RA=RC=2RB,则三质点角速度之比为___________线速度之比为___________(皮带不打滑)参考答案:.ωA∶ωB∶ωC=2∶2∶1,vA∶vB∶vC=2∶1∶1试题分析:点A、B的角速度相等,点B、C的线速度相等,根据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关系,可知点B、C的角速度之比为2:1,则点A、B、C的角速度之比为2:2:1再根据,点A、B的线速度之比为2:1,综合起来,则A、B、C三点的线速度之比为2:1:1考点:本题考查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关系,涉及皮带轮问题解析】13. 如图1—5所示是一个物体向东运动的速度图象由图可知在0 ~ 10 s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 ,方向 ;在10 ~ 40 s内物体的加速度为 ;在40 ~ 60 s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 ,方向是 参考答案:3 m/s2,向东,0,1.5 m/s2,向西三、 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14.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接在6V、50Hz的交流电源上,自由下落的重锤质量为1kg,打下一条理想的纸带如图所示,取g=9.8m/s2,O为始起点,则:(1)打点计时器打B点时,重锤下落的速度VB= m/s,(2)从始起点O到打B点的过程中,重锤的重力势能减少量ΔEp= J,动能的增加量ΔEk= J(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ΔEp>ΔEk的原因是 参考答案:0.98;0.49;0.48;由于纸带和打点计时器限位孔之间有摩擦以及空气阻力15. 光电计时器是物理实验中经常用到的一种精密计时仪器,它由光电门和计时器两部分组成,光电门的一臂的内侧附有发光装置(发射激光的装置是激光二极管,发出的光束很细),如图实中的A和A′,另一臂的内侧附有接收激光的装置,如图实中的B和B′,当物体在它们之间通过时,二极管发出的激光被物体挡住,接收装置不能接收到激光信号,同时计时器就开始计时,直到挡光结束光电计时器停止计时,故此装置能精确地记录物体通过光电门所用的时间.现有一小球从两光电门的正上方开始自由下落,如图所示.(1)若要用这套装置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则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个物理量均用文字和字母表示,如高度H ).(2)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关系式为_____ _ __.参考答案:.(1)小球直径D、两光电门间的竖直高度H、小球通过上、下两光电门的时间Δt1、Δt2(2)-=2gH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16. 质量为m=2kg的木块,静止放在水平面上,它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现对木块施F=20N的作用力,如图所示。
木块运动4s后撤去力F,直到木块停止(g=10m/s2)求:(1)有力F作用时木块的加速度为多大?(2)撤去力F作用时,木块的速度为多大?(3)撤去力F到木块停止运动过程中,木块的加速度为多大?(4)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的总位移为多少?参考答案:17. 质量为1kg的物块从斜面底端以10m/s的速度滑上斜面,已知斜面的倾斜角为37°,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已知在整个过程中,斜面都静止不动,且斜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