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测验及其有效应用.ppt
91页心理测验及其应用 小问题 • 人类面对信息越多选择结果越差 • 女人为什么爱挽男人的手呢 • 演唱会上,为什么观众会跟着唱 • 乘电梯时,为什么人总往上看 心理测验的起源 • 达尔文Darwin (1859) : • 在同一父母的后代中所出现的许多微小差异 ,或者在同一局限区域内栖息的同种诸 个体 中所观察到的、而且可以设想也是在同一父 母的后代中所发生的许多微小差异,都 可叫 做个体差异这等个体差异…是最重要的部 分… 为自然选择提供了材料,供它作用和积 累… • 《物种起源 第二章》 • 英国学者——高尔顿 • 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创建者——冯特 • 美国第一位心理学教授——卡特尔 • Cattell 促进了心理学在学术界的地位,使其成为一 门“硬”科学 • 发明了第一套心理测试 • 测试人的反应速度,并认为这和人的智力相关但 是很快被证明其实与智力并不相关 • 法国心理学家——比奈 • 发明了第一套可用的智力测试 • 后来的斯坦福比奈是如今仍在通用的IQ测试的基础 • 对儿童的智力测试的出现,是心理测验法成熟期的 标志之一 心理测验的起源 • 萌芽期(1869—1904) • a) 尚未形成体系; • b) 内容上局限于简单身体素质测验 • 成熟期(1905—1915) • a) 形成独立发展的轨迹; • b) 出现比较成熟的比奈西蒙智力测验; • c) 内容上由简单身体素质测验发展到低能 儿童智力测验; • 繁荣期(1916—1940) • a) 智力测验的深度和广度有突破性发展; • b) 心理测验理论和形式的到完善; • 个体——团体; • 儿童——成人; • 文字——图形; • 直接——间接; • 测验——预测; • 研究——社会服务; • 完善发展期(1941—) • a) 挑战:教育评价运动 • b) 发展:理论、技术、编制方法 心理测验的含义 1) 心理测验是对行为的测量。
2) 心理测验是对一组行为样本的测量 3) 心理测验的行为样组不一定是真实行为 4) 心理测验是一种标准化的测验 5) 心理测验是一种力求客观化的测量 心理测验的种类 根据测验的具体对象可以分为 根据测验的目的与意图表现的程度(刺激 的表现方式)划分 • 问卷法:一系列具体明确的问题,被测者按 照实际情况回答,以达到了解被测评者素质 情况的目的 • 投射法:所表现的刺激为意义不明确的各种 图形、墨迹、词语,被测者在自然情景下, 自由地做出反应,从分析反应结果来推断测 验的结果 根据测验时被测者反应的自由性可以分为 • 有限反应型:强迫选择 • 自由反应型:投射测验 知识测评的方法 • 心理测验在知识测评中的应用形式实际是教育测验 ,即笔试 • 1988年,中央与许多省市在机关干部招聘录用中, 基本上都是采用笔试形式来测评应聘者的知识 公务员行政能力测试) • 知识测评的三个层次: • (1)记忆: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情的反映; • (2)理解:人认识事物的联系和关系,进而揭露 其本质和规律的一种思维活动 • (3)应用:运用知识概念分析新情境、解决新问 题的活动 技能能力测试 • 智力测验:最早应用于学生选拔。
• 研究发现,在同一职业中,聪明的人比愚笨 的人学得快,做得好;在不同职业中,对人 的智力要求也不尽相同 • 因职而异:某些工作需要较高的智商,如律 师、工程师、会计等,而有些工作对智商要 求并不高,如保安、营业员、办事员 • 智力测验分数与工种和工作绩效有相关现象 • 1、个体智力测验: • 比内-西蒙量表:测验项目为59个,包括记忆 、言语、理解和手工操作等以通过多少项 目作为区分智力的标准因其简陋和非标准 化而不再使用 • 斯坦福-比内量表:因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推孟 修订而得名他使用比率智商和离差智商概 念,以IQ作为个体智力水平的指标,将适用 年龄扩展到1·5-18岁,选取了2100名常模样 本吴天敏修订) • 韦克斯勒成人量表:由11个分测验组成,其 中常识、背数、词汇、算术、理解、类同等6 个分测验又构成言语分量表,填图、图画排 列、积木图案、拼图、数字符号等5个分测验 构成操作分量表,可得到言语智商、操作智 商和总智商他选取了1800个人(男女各半 )组成16-17、18-19、20-24、25-34、35-44 、45-54、55-64、65-69、70-74等9个年龄组 。
龚耀先修订) • 韦氏儿童量表:共包括12个分测验,分别构 成言语量表和操作量表,其中背数和迷津两 个分测验是备用测验,适用于6-16岁儿童 • 韦氏幼儿智力量表:包括11个分测验,其中3个分测 验(句子复述、动物房、几何图案)专为幼儿所编 ,另外8个(常识、理解、词汇、算术、类同、填图 、迷津、积木图案)与WISC相同 • 2、团体智力测验常用量表: • 陆军测验:陆军甲种测验由8个分测验组成,包括指 使测验(照令行事测验)、算术测验、常识测验、 异同测验(区别同义词和反义词)、字句重组测验 、填数测验、类比推理测验和理解测验陆军乙种 测验属于非文字测验,由7个分测验组成,包括迷津 、立方体分析、补足数列、译码、数字校对、图画 补缺和几何形分析 • 瑞文推理测验( Raven‘s Standard Progressive Matrices 简称 SPM)由英国心 理学家瑞文(J.C.Raven)于1938年创制,在 世界各国沿用至今它是非文字型的图形测 验,分为三个水平: • 瑞文标准推理测验,适用于5·5岁以上智力正 常人;瑞文彩图推理测验,适用于幼儿和低 智力者; • 瑞文高级推理测验,适用于智力高者。
• 三种水平的瑞文推理测验由两种题目组成, 一是从一个完整图形中挖掉一块,另一个是 补充一个图形矩阵中的欠缺 • 瑞文测验由5个单元的渐进矩阵构图组成,每 个单元在智慧活动的要求上个不相同,主要 通过图形的辨别、组合、系列关系等测量人 的智力水平,以及人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观 察力、思维能力、发现和利用自己所需的信 息及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总的来说,矩阵 的结构越来越复杂,从一个层次到多个层次 的演变,要求的思维操作也是从直接观察到 间接抽象推理的渐进过程 能力性向测验 • 在人员素质测评中,能力性向测验的应用最为广泛 • 能力倾向:一种潜在与特殊的能力,是一些对不同 职业在不同程度上有所贡献的心理因素 • 能力倾向对某些职业的成功具有某种预见性或潜在 可能性,在个体身上具有稳定性和恒常性 • 能力倾向是事业成功的可能条件,而才能是事业成 功的现实条件,它与普通智力之间无必然联系 •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特殊能力与智商的相关性不 大许多智商很高的人可能一事无成 • 1、BEC职业能力测验: 由北京人才评价与 考试中心(简称BEC)参照美国“教育与工业测 验服务中心”编制的《职业能力安置量表 (CAPS)》而开发的《BEC职业能力测验(1型 )》,是我国最早的一个成套职业能力倾向 测验。
该测验包括机械推理、空间关系、言 语推理、数学能力、言语运用、字词知识、 知觉速度和准确性、手指速度和灵活性等八 个分测验该测验比较适合我国国情,是有 效指导学生职业选择的测试工具 • 2、 行政职业能力考试: 行政职业能力考试是 我国用于录用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多重能力 倾向测验,是为了适应我国公务员制度建立 的需要,由人事部考试录用司委托有关专家 编制的一个职业能力测验已经应用于干部 录用和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考试其内容包 括言语理解、知觉速度与准确性、判断推理 、数量关系、资料分析5个部分,共108题, 测试时间为90分 • 3、一般能力倾向成套测验(General Aptitude Tests Battery,GATB): • 由美国劳工部就业保险局设计而成的综合性 职业性向测验可测量9种能力倾向因素将 个人的9种能力因素标准分与某一个别职业常 模(计36个职业群)所要求的能力因素的切 割分数相比,可能评为高、中、低三档,高 为合格员工,职业成功机会大;中为接近合 格,可以胜任工作;低为不合格,应转行 • 1,一般智力 • 2,言语能力 • 3,数的能力 • 4,空间关系理解力 • 5,形状知觉能力 • 6,文书知觉能力 • 7,动作协调能力 • 8,手指灵巧性 • 9,手部灵巧性 • 4、特殊能力测验:特殊能力是指从事某种专业活动 的能力,如运动能力、机械能力、音乐和艺术能力 、飞行能力等。
特殊能力测验主要判断一个人具有 什么样的能力以及测定在所从事的活动中适应和成 功的可能性,它可以鉴别个体在某一方面是否具有特 殊潜能 • 音乐能力测验图(Musical Aptitude Profile):由 弋登1965年编制而成,包括250个原版的小提琴和 大提琴选段要求被试分别以旋律、和声、速度和 拍子为基础来比较和判断两小段音乐之间相同或相 异 • 霍恩美术能力问卷(Horn Art Aptitude Inventory ):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要求被试画出20种常见 的物体和几何图形;第二部分要求被试在长方框里 给定的圆点和线条上作画 • 机械能力测验: • 明尼苏达大学的帕特森及其同事对机械 能力作了严格的分析,编制出3个测验: • 1,明尼苏达机械拼合测验(Minnesota Mechanical Assembly Test) • 2,明尼苏达空间关系测验(Minnesota Spatial Relations Test) • 3,明尼苏达书面形式拼板测验(Minnesota Paper Formboard Test) 品德测评方法 • 品德:个体身上那些与社会有关的、稳定的 行为倾向总和。
• 态度型品德:热爱祖国、拥挤中国共产党、 诚实、积极、勤劳; • 意志型品德:独立性、自制力、坚持性、果 断、冲动、盲从; • 情绪型品德:热情、乐观、幽默、悲观、冷 淡、忧郁; • 理智型品德:深思熟虑、善于分析、善于综 合、轻率、武断 人格测验 • (一)、人格的含义 • “人格”一词来自拉丁文“Persona”,原意是面具 • 1、人格是个人相对稳定比较重要的心理特征总和, 包括个人能力、气质、兴趣、爱好和倾向性等 • 对人格的定义还存在着其它看法,但几乎所有的人 都赞同一个观点,即人格是一种惯常行为在不同 的情况下,人们反应定势的差异形成了各人不同的 个性特征正因这些惯常行为模式存在,才有可能 对人们的未来行为做出预测所以一些企业在甄选 人员时进行人格测试,希望可以用来预测申请人的 未来行为 • 西方管理学和心理学界研究人格测试已有一段历史 ,开发出了大量的测试方法,主要可以分为两类 • 一类是自陈式测验,假设个人最了解自己,通过被 测试者的回答来推断他的人格比较成熟的测验方 法有吉尔福特气质调查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 (MMPI)、16PF、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加州心 理调查表(CPI)、“大五”人格等等。
• 另一类是投射法测验,假设人们对于外界刺激的反 应主要取决于个人的个性特征这种方法主要利用 图片、语言、物品等刺激物,让被测试者进行联想 ,由此来推断其人格特点具有代表性的有罗夏墨 迹测验、主题统觉测验、句子完成测验等 • (一)、自陈量表: • 定义:根据要测量的人格特质,编制许多有 关的问题,要求被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逐 一作答 1、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 • 简称MMPI,使临床心理学家使用的最具有代表性 的自陈式量表 最初编制与20世纪30年代,修订版于1989年出版 修订版包含567条“是-否”题目这些题目产生若干 个份量表得分,这些分数综合起来形成一个对受测 者总轮廓的描述这些分量表起初是用来测量各种 心理障碍的,比如“抑郁”、“歇斯底里”、“偏执”和“ 精神分裂”但是大多数心理学家在做出他们的评价 是更关注总分数的样式,而非某个分量表他们尤 其感兴。









![2019版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