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余数的除法》小学数学教案知识.docx
10页教学教案 | Teaching lesson plans《有余数的除法》小学数学教案 有余数的除法这局部学习内容包括了体会余数的含义;把握有余数除法的横式和竖式写法;懂得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学校数学教案,盼望能关心到大家! 数学教案一 教学内容:教材第60页例1、第61页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同学初步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熟悉余数,探究并发觉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2.同学在猎取学问的过程中,渗透借助直观讨论问题的意识和方法,积累观看、操作、争论、合作沟通、抽象和概括等数学活动经历,开展抽象思维 3. 同学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胜利的喜悦 目标解析: 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同学已有的表内除法的根底之上,同时它也是今后学习一名数除多位数除法的重要根底,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使同学经受把物品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借助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操作,使同学稳固有余数除法的含义,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重点: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探究并发觉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预备: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看教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教师没有但给你们带来了这些水果,教师还要给大家展现一项绝活,那就是你们只要说出一个号码,教师没有看屏幕就能说出这个号码上的水果,你们信没有信?没有信咱就来试一试吧其实,通过今日的学习,你们就知道其中的隐秘了 二,新课探究: (一)学习例1、 1、(出例如1)同学们请看,可以摆几盘?(3盘)究竟是没有是3盘呢?请两位同学来摆一摆一人摆盘子,一人摆草莓)老师指图问:6个草莓,每两个一盘,摆了几盘?(生答3盘,师板书“摆了3盘〞)摆完了没有?(师板书“正好摆完〞)刚刚这个摆的过程怎样列式?生:62=3(盘)师板书列式你为什么用除法来计算?(由于这道题就是求6里面有几个2,所以用除法)谁能结合这个算式,说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生:6表示有6个草莓,2表示每2个放一盘,3表示放了3盘)那在这个除法算式中各局部的名称叫什么?你们知道吗? 2、那现在假如有7个草莓,还是2个摆一盘,又该怎样摆呢?(指两名同学到黑板上摆,其他同学看他们摆的对对?) (师:7个草莓,每2个一盘,摆了几盘?生:3盘。
摆完没有?生:没有师:那怎么样?生:还剩一个师板书“摆了3盘,还剩1个〞) 3、同学们看看,这一次摆的和刚刚那一次摆的有什么没有同样?(第一次正好摆完,其次次还剩1个)那为什么这剩下的一个没有连续摆呢?(剩下的1个没有够再摆一盘了)象这样在平均分的时候有剩余的状况,我们就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来解决今日这节课我们就一同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那象这样摆又可以怎样写算式呢?指名列式72=3(盘)1(个)问:这里的3表示什么意思?(摆了3盘)这里的1呢?(剩下的1个)谁能结合这个图,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表示的含义有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了3盘,还剩1个)师:咱们把这剩下的1个叫做余数板书“余数〞)像这样的除法,就叫做有余数的除法这个除法算式可以像这样读(老师范读,同学跟读)那在这个除法算式当中7叫?2叫?3叫?1叫? 4、你也想像刚刚那俩位同学同样感受一下和有余数除法打一下招乎吗?完成做一做第2题小练习,集体订证 (二)学习例2 1、同学们,现在我们已经和有余数的除法打过招乎了,那你们想没有想更加深化的了解新伴侣“余数〞呀,其实我们的这位新伴侣还藏着很多的数学小隐秘呢,下面我们就一同来讨论一下它。
出例如2) 2、同学们,你们用小棒摆过正方形吗?想一想,摆一个正方形需要几根小棒?那假如有8根小棒能摆几个正方形呢?一同说,怎样列式?84=2(个)那9根、10根、11根小棒、12根又会出现怎样的状况呢?接下来咱们就分别摆一摆,并用算式表示出来最终再把状况记录下来 5、汇报摆的状况:先说摆的状况,再说列式现在,咱们没有摆小棒,你能推算出,13根、14根、15根小棒的结果吗?逐一汇报,之后,请同学说说发觉余数总是1、2、3,除数都是4,)想一想为什么余数总是1、2、3,而没有是其他的数呢?小组争论,指名答复假如够4根的话就又可以摆一个正方形了)(师课件展现,假如余数是4,那就可以再摆一个正方形)那16根小棒就可以摆4个正方形了没有能是4,那余数可不行以比4大?剩下5根可不行以?为什么?看来余数总是1、2、3,在没有断的重复出现那依据你们的意见,余数没有能等于4,也没有能比4大,那余数只能比余数小 5、小练习: 1、做一做:现在还是用小棒来摆这样的五边形,想一想,假如有剩余,可能剩几根? 2、现在,没有摆小棒给你一个算式(★6=▲(?),假如有余数,可能是哪些?那再看(★8=▲(?)除数是8,余数可能是哪些?看来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总是要比除数小。
出示另一个算式(★(?)=▲5)体会除数要比余数大★(?)=▲7) ★7=▲(?)除数是多少? 3、稳固练习、刚刚我们熟悉了有余数的除法,还知道了它们的关系,现在你能用它们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做一做的第2题和装面包的问题 3提醒猜一猜的小隐秘 四、总结全课: 这节课我们一同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数学教案二 年 级:3班级上册 教学内容:例1、例2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创设情境和动手操作,让同学感知余数的产生和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理解并把握除法的竖式计算及竖式每一步的意义,初步把握试商 2.力量目标:通过操作活动,培育同学的观看、比拟、自主探究的力量 3.情感目标:让同学在自主探究、合作沟通中经受发觉学问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从中体会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并能用除法竖式进展计算 教学难点:把握试商的方法,理解除法竖式中“商和除数的乘积〞 教具、学具预备: 多媒体演示,同学每人发一张印有蘑菇图的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爱好(皮卡丘请小伴侣到数学王国探究数学的神秘,让我们一同动身吧) 二、实践操作,自主探究 (一)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及熟悉余数 1、 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1)没有余数。
出示蘑菇图,15个蘑菇,每3个一份,可以分成几份?可以怎样列式?为什么要用除法列式呢? 153=5(份) 这个除法算式中15、3、5分别叫什么? (2)出现了余数 ① 15个蘑菇,每2个一份,可以分成几份?这样分,最多可以分几份?15个蘑菇分完了没有?还多几个?多的1个能算一份吗?为什么? ②当我们平均分物体的时候,并没有是每次都能正好分完,剩下没有能再连续分的数,你能给它取个名字吗?(板书课题:余数) ③你能用算式表示刚刚分的过程吗?讲解:我们在商的后面点上6个小圆点,然后写上余数 2、进一步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及余数的产生 ①还有其他分法吗? 请小伴侣把你的分法在纸上圈一圈,想一想你最多摆了几份?有没有分完?这种分法可以怎样列式? ②课件展现其他各种状况并请同学列出算式 155=3(份) 156=2(份)3(个) 158=1(份)7(个) 3、给除法算式分类: 156=2(份)3(个) 155=3(份) 158=1(份)7(个) 152=7(份)1(个) 153=5(份) (二)学习除法的竖式 1、学习有余数除法竖式 (1)除法也有竖式,你们知道怎么写吗? (2)试一试:把152竖式写出来。
(3)讲解:先写被除数15,接着写除号然后在被除数的左边写除数商和余数又该写在哪儿呢? (4)7写在哪里? (5)14怎么来的,在图中表示什么? (6)在竖式中,余数是怎么算出来的? (7)即时练习:笔算276同学独立完成在纸上 问:你是怎么想到商4的? 小结:在试商时,我们想乘法口诀,试的商和除数相乘最接近被除数且比被 除数小 (8)小结:竖式计算的3步法 2、学习整除除法竖式 153=5(份) (1)你能写出这个除法竖式吗?怎么写? (2)探究整除除法竖式的意义 (3)怎么想出商5? (4)即时练习:355 (5)小结: 3、学以致用、稳固新知 第一层次:根本练习 1、( )里填几 ( )4 29 ( )7 44 ( )827 ( )538 2、用竖式计算 203 637 329 3、我是小医生 其次层次:开展练习 1、“( )5=3( ),猜猜余数可能是几?〞 2、猜一猜、算一算机动题) 同学们按颜色黄、绿、红、蓝的挨次穿珠子。
你能算出第25颗珠子是什么颜色吗?第31个呢? 四、课堂小结、质疑问难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数学教案3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班级下册数学P59~60例1、做一做及练习十四第1、2题 【教材分析】这个内容是表内除法学问的延长和扩展,是在表内除法的根底长进行教学的教材注意联系同学已有的学问和经历,结合详细情境,选择数目小,同学熟识的事物作为例题,配以实物图,让同学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学情分析】熟悉有余数的除法,是在同学已学过表内乘除法的根底上学习的同学在前一阶段刚学会表内除法,已经接触过很多正好全局部完的事例,但二班级同学的思维还是以详细形象思维为主,想完成由形象思维向抽象规律思维的转变,就要借助动手操作,让同学亲自去试验,去体验学问的形成过程在教学时,应当依据学问的系统性以及二班级同学的思维特点,使同学通过积累观看、操作、争论、合作沟通、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猎取学问,开展同学的抽象思维 【教学目标】 学问技能:使同学经受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熟悉余数 数学思索:通过操作、观看、比照等活动,使同学发觉生活中在分物时存在着分没有完有剩余的状况,借此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初步培育同学全面思索问题的意识。
问题解决:熟悉有余数的除法,加强概念,把握算法能依据平均分有剩余的活动写出除法算式,正确表达商和余数 情感态度:渗透借助直观讨论问题的意识和方法,培育同学观看、分析、比拟的力量,使同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 【教学重点】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状况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难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预备】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