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湖南省永州市第十三中学高一物理联考试题含解析.docx
9页2022年湖南省永州市第十三中学高一物理联考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多选题)甲、乙两物体相距s,同时同向 沿同一直线运动,甲在前面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a1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在后面做初速度为v0、加速度为a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 )A.若a1=a2,则两物体只能相遇一次 B.若a1>a2,则两物体可能相遇两次C.若a1<a2,则两物体可能相遇两次 D.若a1>a2,则两物体可能不相遇参考答案:ABD试题分析:由题,A从B的旁边通过,说明相遇时B的速度大于A的速度,若a1=a2,则以后B的速度将都大于A的速度,故只能相遇一次,故A正确.若a1>a2,则此后某一时刻B的速度一定会大于A的速度.若B追上A时,两者速度恰好相等,则两者只能相遇一次;若第一次B追上A时,B的速度大于A的速度,则A、B还会相遇一次,故能相遇两次,故BD正确;若a1<a2,B经过A的旁边以后,B的速度增加更快,速度一直大于乙的速度,故B将一直在A的前面,只能相遇一次,故C错误,故选ABD.考点:追击及相遇问题【名师点睛】本题为追及相遇问题,首先要从题意中找中运动的情景,再由运动学中位移关系确定二者能否再次相遇;本题也可由图象进行分析。
2. 太阳系中某行星A运行的轨道半径为R,周期为T,但天文学家在观测中发现,其实际运行的轨道与圆轨道存在一些偏离,且每隔时间£发生一次最大的偏离.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A外侧还存在着一颗未知行星B,它对A的万有引力引起A行星轨道的偏离,假设其运动轨道与A在同一平面内,且与A的绕行方向相同,由此可推测未知行星日绕太阳运行的圆轨道半径为( )A.R B.R C.R D.R参考答案:D【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分析】先根据多转动一圈时间为t,求出未知行星B的周期;然后再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解得未知行星B的轨道半径.【解答】解:由题意可知:A、B相距最近时,B对A的影响最大,且每隔时间t发生一次最大的偏离,说明A、B相距最近,设B行星的周期为T′,则有:()t=2π解得:T′=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有:解得:R′=R故选:D3. 假设地球是一半径为R、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一矿井深度为d已知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引力为零矿井底部和地面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A. B. C. D.参考答案:A4. 下列哪位科学家将斜面实验的结论外推到斜面倾角90o的情形,从而间接证明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A.亚里士多德 B.伽利略 C.牛顿 D.爱因斯坦参考答案:B5. A、B叠放在水平面上,水平力F作用在B上,使二者保持相对静止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与B之间没有摩擦力B.A受到B对它的摩擦力向右C.B受到五个力作用D.B受到三个力作用参考答案:AC二、 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 一个质量为m=1kg的小球,从离地面高为5m处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则下落过程中重力对小球做功的平均功率是_ W;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是______W (g=10m/s2 )参考答案:50 1007. 某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一个2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4m/s.则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 4 m/s2.参考答案:4解:2s内的平均速度为4m/s;而2s末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故1s末的速度为4m/s;由v=v0+at可得:a===4m/s2;故答案为:4.8. 把质量为2kg的石块,从高10m的某处,以5m/s的速度向斜上方抛出,(g取10 m/s2),不计空气阻力,石块落地时的速率是 ;若石块在运动过程中克服空气阻力做了125J的功,石块落地时的速率又为 。
参考答案:15m/s 10m/s 9. 高一某班某同学为了更精确的描绘出物体做平抛运动的轨迹,使用闪光照相拍摄小球在空中的位置,如图所示为一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闪光照相照片的一部分,图中背景方格的边长表示实际长度8mm,如果取g=10m/s2,那么:(1)照相机的闪光频率是 Hz;(2)小球运动中水平分速度的大小是 m/s;(3)小球经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是 m/s参考答案:(1)25Hz(2)0.6 m/s(3)1m/s10. 相互叠加的三个木块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其中木块B所受水平拉力F1=2N,木块C所受水平拉力F2=3N,则A受到B的摩擦力______N;C受到B的摩擦力______N,方向______;C受到地面的摩擦力______N,方向______参考答案:0 2 水平向左 1 水平向右 11. 如图示,质量为10kg的小球穿在一竖直杆上当该小球被释放后沿杆竖直下滑的加速度是2m/s2.则球施加在杆上的作用力大小是 .方向 (g取10m/s2)参考答案:80N 竖直向下12. 一座高6 m的水塔顶端渗水,每隔一定时间有一个水滴落下.当第5滴离开水塔顶端时,第1个水滴正好落到地面,则此时第3个水滴距地面的高度为________ m.参考答案:4.513. 实验时,打点计时器应接低压 (直流或交流)电源,每隔 s打一个点,如下图是某次实验的纸带,舍去前面比较密集的点,从0点开始,每5个连续点取1个计数点,标以1、2、3……那么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为 。
各计数点与0点间距离依次为,,,则物体通过1计数点的速度是 m/s,通过2计数点的速度是 m/s,运动的加速度为 参考答案:交流 0.02 0.1 0.375 0.525 1.5三、 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14. 一辆汽车在教练场上沿着平直道路行驶,以 x 表示它对于出发点的位移如图为汽车在 t=0 到 t=40s这段时间的 x﹣t 图象通过分析回答以下问题1)汽车最远距离出发点多少米?(2)汽车在哪段时间没有行驶?(3)汽车哪段时间远离出发点,在哪段时间驶向出发点?(4)汽车在 t=0 到 t=10s 这段时间内的速度的大小是多少?(5)汽车在 t=20s 到 t=40s 这段时间内的速度的大小是多少?参考答案:(1)汽车最远距离出发点为 30m;(2)汽车在 10s~20s 没有行驶;(3)汽车在 0~10s 远离出发点,20s~40s 驶向出发点;(4)汽车在 t=0 到 t=10s 这段时间内的速度的大小是 3m/s;(5)汽车在 t=20s 到 t=40s 这段时间内的速度的大小是 1.5m/s【详解】(1)由图可知,汽车从原点出发,最远距离出发点 30m;(2)10s~20s,汽车位置不变,说明汽车没有行驶;(3)0~10s 位移增大,远离出发点。
20s~40s 位移减小,驶向出发点;(4)汽车在 t=0 到 t=10s ,距离出发点从0变到30m,这段时间内的速度:;(5)汽车在 t=20s 到 t=40s,距离出发点从30m变到0,这段时间内的速度:,速度大小为 1.5m/s15. (6分)将一根细绳的中点拴紧在一个铝锅盖的中心圆钮上,再将两侧的绳并拢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在圆钮上绕若干圈,然后使绳的两端分别从左右侧引出,将锅盖放在水平桌面上,圆钮与桌面接触,往锅盖内倒入少量水再双手用力拉绳子的两端(或两个人分别用力拉绳的一端),使锅盖转起来,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并解释为什么发生会这种现象参考答案:随着旋转加快,锅盖上的水就从锅盖圆周边缘飞出,洒在桌面上,从洒出的水迹可以看出,水滴是沿着锅盖圆周上各点的切线方向飞出的因为水滴在做曲线运动,在某一点或某一时刻的速度方向是在曲线(圆周)的这一点的切线方向上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16. 如图所示,质量m=1kg的小球用细线拴住,线长l=0.5m,细线所受拉力达到F=18N时就会被拉断.当小球从图示位置释放后摆到悬点的正下方时,细线恰好被拉断.若此时小球距水平地面的高度h=5m,重力加速度g=10m/s2,求小球落地处到地面上P点的距离?(P点在悬点的正下方)参考答案:解:球摆到最低点时,由F﹣mg=m解得小球经过最低点时的速度v==2m/s,小球平抛运动的时间t==1s所以小球落地处到地面上P点的距离x=vt=2m.答:小球落地处到地面上P点的距离为2m.【考点】牛顿第二定律;43:平抛运动;4A:向心力.【分析】小球摆到最低点时细线恰好被拉断,细线的拉力达到F=18N,由重力和拉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求出小球摆到最低点时的速度.细线被拉断后,小球做平抛运动,由高度h求出平抛运动的时间,再求解小球落地处到地面上P点的距离.17. 如图所示,有一长为x=16m的水平传送带以v=10 m/s的速度匀速运动,现将一物体轻轻放在传送带的左端,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则将物体被传送到右端所需时间为多少?(取g=10 m/s2)参考答案:2.3s物体放到左端水平方向只受到向右的摩擦力所以 F合= 解得a=5m/s2当物体速度和传送带速度相等时所经历时间 2s内位移为 2s后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间为 总运动时间 18. 如图所示,某同学沿平直路面由A点出发前进了100 m到达斜坡底端的B点,又沿倾角为60的斜面前进了100 m达到C点,求此同学的位移和路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