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考语文文化常识一轮复习考点梳理汇总(新高考专用).docx

28页
  • 卖家[上传人]:g****z
  • 文档编号:374945165
  • 上传时间:2023-12-2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26.74KB
  • / 2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高考语文文化常识一轮复习考点梳理(新高考专用)高考对古代文化常识的单独命题考查始于2014年大纲卷,到了2015年,课标全国I卷、课标全国II卷都单独设题,考查了“登进士第”“兵部”“庙号”“太子”“(古代男子的)字”等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相关内容;之后这一考点成为了课标全国卷文言文阅读的固定题型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但高考考查的重点是与重要文学作品有关的内容,一般包括天文历法、地理、官制(中央官制、地方官制、品阶勋爵)、科举、姓名、礼俗(冠礼、婚姻、丧葬)、宗法(族、昭、穆,大宗、小宗,亲属,丧服)、宫室、车马、饮食、衣饰等复习备考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要做到:阅读文言文时,要时时关注相关的文化常识专有名词,通过查字典、找资料等方式识记这些文化常识的具体内容,并把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文化常识内容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加以整理一、设题类型扩大范围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选自2015年新课标全国I卷第11题)辨析:太子只能是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一个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的说法显然是扩大了范围 故设通假字收考,指先行将嫌犯拘捕关进监狱 ,然后再作考察,进行犯罪事实的取证工作。

      选自2017年新课标全国Ⅱ卷第11题 ) 辨析 : “然后再作考察”错考”是指拘捕拷问考”是通假字,拷问的意 思  该题显然是故意加进去通假字而设置的陷阱 张冠李戴前尹在文中指开封府前任府尹;“尹”为冠名,如令尹、京兆尹,是知府的简称选自2018年新课标全国Ⅲ卷第11题)辨析:“是知府的简称”错 令尹,战国时楚国执掌军政大权的长官,地位相当于其他诸侯国的百官之首——相以偏概全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选自2016年新课标全国I卷第5题)辨析:“朝廷中的各级官员”错,“有司”的含义有二: 一是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 二是泛指官吏此题中的“有司”是指“有关部门”,是泛指,不是单指“朝廷中的”混淆范围礼部为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土地、户籍等职事,部长官称为礼部尚书选自2016年新课标全国Ⅲ卷第5题)辨析:“礼部掌管土地、户籍等职事”错,“土地、 户籍”等事务是属于户部管理 古今异义古汉语中关于文化常识类的实词在长期的使用、发展过程中,大多数词义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触龙说赵太后》)中的“丈夫”是指“成年男子,孩子的父亲”,今义是专 指“妻的配偶”,词义范围缩小了。

      谦敬称呼高考中设题的陷阱常常是谦敬词语的误用,就是该用敬词时却用了谦词,或者该用谦词时却用了敬词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中的“爷”,是指“父亲”,属于尊称 ,不同于今义的“爷爷”感情色彩“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勾践灭吴》)中的“爪牙”是褒义词,指“得力的武士”,今义的“爪牙”变成了贬义词 , 是指“坏人的党羽、帮凶”二、考向分点突破考点1 官职沿革【考点精讲】古代官职的情况,涉及官署名、官名、官员的职掌等方面各朝代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具体包括官职制度(1题)、皇室官职(2题)、中央官职(3题)、地方官职(4题)、官职任免(5题)等五个方面的内容[即时训练1]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1.诏,先秦时代上级给下级的命令文告称“诏”秦汉以后,专指帝王的文书命令  )答案 √2.太子,封建时代君主的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指其他儿子,历代多以长子做太子  )解析 “有时也指其他儿子”错太子,古代储君称谓商周时,天子的嫡长子称太子;自秦开始,只有皇位的继承者才能称太子答案 ×3.省闼,又称禁闼晋代中央政府诸省设于禁中,后作为中央政府的代称。

        )答案 √4.刺史,古代官名,原为朝廷所派督察地方之官,属于监督官,后沿为地方官职名称  )答案 √5.超拜,指破格授予官职,古代对有功绩的官员给予奖励的一种形式  )答案 √[即时训练2]1.下列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宿卫,在宫禁中值宿、担任警卫之意,担负保卫皇帝、皇宫安全的使命B.博望侯,“侯”是中国古代爵位之一,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有公、伯、侯、子、男五等爵位C.假,古代表代理官职的词语,如《汉书·苏武传》中“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D.司空,古代官职名,西周时开始设置,与司马、司寇、司士、司徒并称“五官”,掌水利、营建之事,后也成为中国姓氏之一B [“有公、伯、侯、子、男五等爵位”错,应该是“公、侯、伯、子、男”]2.下列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光禄大夫,官名大夫为皇帝近臣,分为中大夫、太中大夫、谏大夫,汉武帝时改中大夫为光禄大夫,为掌议论之官,大夫中以光禄大夫最显要B.刺史,汉武帝始设来负责监察的官员,但在宋朝时已是一种虚衔,任者并不赴任C.赠,指皇帝按照政绩优劣、功勋大小给在职的官吏本人或其父、祖等授予爵位、官职。

      D.枢密院,古代管理军国要政的最高国务机构之一,始于唐朝,止于明朝C [“在职的”错赠,古代朝廷对功臣的先人或本人死后追封爵位官职有“生封死赠”的说法]考点2 姓名称谓【考点精讲】中国古人的姓名和现代一样,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用来代表个人的符号我们现在称某人的名字是与古人不同的古人名是名,字是字,各有用途人物姓名称谓包括基本称谓(1题)、古代谦辞(2题)、古代敬辞(3题)、古代贱称(4题)、特殊称谓(5题)等五项内容[即时训练1]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1.字,也叫表字,指在本名之外另取一个和本名意思有某种关系的名字,含尊重之意  )答案 √2.孤、寡、不谷都是古代君主自谦之称,“不谷”最初是周文王的自称,后为泛称  )答案 √3.足下,对对方的敬称,《烛之武退秦师》一文“敢以烦执事”中“执事”也是如此  )答案 √4.竖子,本义为童仆,又用于对人的蔑称,范增就曾在鸿门宴后怒曰“竖子不足与谋”  )答案 √5.谥,即谥号,始于西周帝王的谥号一般由朝廷赐予,臣下的谥号则由礼官议上  )解析 “帝王的谥号一般由朝廷赐予,臣下的谥号则由礼官议上”错误帝王的谥号一般由礼官议上,臣下的谥号由朝廷赐予。

      答案 ×[即时训练2]1.下列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庙号,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2022·江苏苏州期中考试]B.元元,指平民、老百姓类似意义的词语还有黎庶、布衣、白丁、庶人等[2022·江西赣抚吉名校联考]C.足下,古代常用于下对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辞,如“再拜奉大将军足下”[2022·福建龙岩入学检测]D.耆旧,年高望重者耆,老人五十岁古人对年龄的称呼还有:及笄,女子十五岁;弱冠,男子二十岁;花甲,六十岁;古稀,悬车,老人七十岁[2022·辽宁名校联盟联考]D [“耆,老人五十岁”错误耆,年老,六十岁以上的人]2.下列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讳,称死后的君主或尊长的名字讳泰”,表示对周太祖的尊敬B.字,古人20岁举行加冠仪式后才起的,《礼记》上说:“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古人自称称名,称人称字,这是基本的礼貌C.谥,古代皇帝、诸侯、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朝廷据其生前事迹所加的带有褒扬意义的称号D.布衣,本指麻布衣服,古时老百姓可穿麻布衣服而不能衣锦绣,又借指平民百姓C [“带有褒扬意义”错误,谥号有“美谥”“恶谥”“平谥”。

      ]考点3 礼仪习俗【考点精讲】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古代的礼仪制度很严密礼是人们日常生活的行为规范,涉及了个人与集体生活的方方面面,所谓“君子无物而不在礼矣”礼仪习俗包括宗法常识(1题)、礼俗常识(2题)、历法常识(3题)、刑罚常识(4题)、科举制度(5题)等五项内容[即时训练1]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1.宗室,是古代社会中对与君主同一宗族血亲的称谓,历代皇族例称为宗室  )答案 √2.太牢,指祭祀时牛羊豕三牲具备,“牢”指祭祀所用的牲畜,“少牢”则只有羊与豕  )答案 √3.仲夏,古历法习惯于把夏季分为孟夏、仲夏、季夏,由此可见,仲夏为夏季的中间月份,即干支历十二月建的午月,一般也指农历五月  )答案 √4.弃市,古代的一种刑罚,即游街示众黥,古代刑罚之一,脸上刺字、涂墨  )解析 “弃市,古代的一种刑罚,即游街示众”错弃市,是在众人集聚的闹市,对犯人执行死刑,以示为大众所弃的刑罚答案 ×5.会试,由礼部主持因考试在秋天举行,故又称为秋试或秋闱  )解析 “因考试在秋天举行,故又称为秋试或秋闱”错误会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中央考试,因考试在春天举行,故又称为春试或春闱。

      答案 ×[即时训练2]1.下列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行服,就是服丧、守孝,尊亲死后,在服满以前停止娱乐和交际,表示哀悼B.践阼,意为皇帝即位、登基指天子祭祀时踏上古代庙堂前台阶,登上国君宝座C.输作,因犯罪罚作劳役古代常见劳役有“城旦”“舂槁”等,前者指筑城四年的劳役,后者指罚以捣米拾柴D.释服,是一种祭祀先人的礼节,指在居丧期间要脱去朝服,换上丧服以表悼念D [“指在居丧期间要脱去朝服,换上丧服以表悼念”错误,“释服”应为脱去丧服,改换为朝服]2.下列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配流,是古代的一种刑罚,指把犯人发配、流放到偏远的地方B.孝廉,汉代举荐任用官吏的一种科目孝,孝悌之人;廉,清廉之士后代“孝廉”成为明清时对举人的雅称C.顿首,古代跪拜礼之一,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只用于下级对上级时恭敬的行礼D.食邑,古代君主赐予臣下作为世禄的田邑(包括土地上的劳动者在内),又称采邑、采地、封地C [“只用于下级对上级时恭敬的行礼”错,“顿首”,以头叩地而拜,通用作下对上的敬礼,也可用于平辈间的行礼,又常常用于书信、表奏中作为敬辞]考点4 天文地理【考点精讲】中国是世界上天文学起步最早、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

      天文地理包括天文常识(1题)、地理常识(2题)等两项内容[即时训练1]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1.纪,古代以木星绕日一周(十年)为一纪,《马嵬》中“如何四纪为天子”一句,用“四纪”突出玄宗在位时间之长  )解析 “古代以木星绕日一周(十年)为一纪”错误木星绕日一周约十二年,古称一纪为“十二年”,而非“十年”答案 ×2.二京,汉代的东京和西京,即西汉都城长安和东汉都城汴京张衡《二京赋》中的“二京”也是指这两地  )解析 “西汉都城长安和东汉都城汴京”错误二京”不是长安和汴京,而是西汉都城长安和东汉都城洛阳张衡《二京赋》中的“二京”也是指长安和洛阳答案 ×[即时训练2]1.下列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海内,即国内,古人认为我国疆土四面环绕着大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B.石头,指石头城,即南京南京的别称还有金陵、建业、建康、白下、越城等C.朔,指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每月月亮圆的那一天叫“望”,每月初一叫“晦”D.关中,指函谷关以西地区,四面为天然地形屏障,战国后有“四塞之国”的说法C [“朔,。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