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有答案-安徽省淮南市五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pdf
20页试卷第 1 页,总 20 页2021 学年安徽省淮南市五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一、填空题(31 分,每空1 分)1. 15 _=54=()20=20()= _(小数)2. 1.5?3= _?36分钟 = _小时63.7?= _?3080?3= _?3_?33. 0 10各数中,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是_,偶数有 _个,质数占 0 -10这些数的()()4. 既是 2和3的公倍数,又有因数5的最小三位数是_5. 一块蛋糕,小明吃了它的13,爸爸吃了剩下的13,_吃的多6. 在横线上填上“ ” 、“ 29,小明吃的多故答案为:小明6. 试卷第 8 页,总 20 页【答案】 , , ,=【考点】分数大小的比较【解析】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1) 分母相同,分子大则分数大;分子相同,则分母小的分数大;分子和分母都不相同,通分后化成同分母或者同分子的分数再进行比较大小2) 其中第四道题,把327化成带分数237,然后再比较第五道题把74变成带分数 134=1.75再比较解答】解: 58592117115422774= 1.75故答案为: ; ; ;= 7. 【答案】4,6,4【考点】简单的立方体切拼问题【解析】因为该立体图形是由4个棱长 1? 的小正方体积木摆成,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的体积是 1立方厘米,所以该立体图形的体积是4立方厘米;从正面和后面看到的图形面积是6个小正方形的面积,所以面积之和是6平方厘米;因为摆出的大正方体的棱长最小是2厘米,所以至少需:2 2 2 - 4 = 4个小正方体;由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聪聪用棱长1? 的小正方体积木摆成如图,它的体积是4?3,从正面和后面看到的图形面积之和是6平方厘米,至少再4个同样的积木,可以摆出一个正方体故答案为: 4,6,48. 【答案】6【考点】正方体的特征长方体的特征【解析】试卷第 9 页,总 20 页首先根据长方体的棱长总和= (长 +宽+高) 4,求出铁丝的长度,然后用铁丝的长度除以 12即可求出正方体的棱长,据此解答解答】解: (8 + 5 + 5) 4 12= 18 4 12= 72 12= 6(厘米),答:正方体的棱长是6厘米故答案为: 69. 【答案】2【考点】找次品【解析】把8个零件分成3个, 3个, 2个三份,第一次:把其中3个的两份分别放在天平秤两端,若天平秤平衡,则次品在未取的2个中,再称量剩余2个即可找出,若天平秤不平衡;第二次:从天平秤较高端的3个零件中,任取2个,分别放在天平秤两端,若平衡,则未取即为次品,若不平衡,较高端即为次品,据此即可解答解答】解:把 8个零件分成 3个, 3个, 2个三份,第一次:把其中3个的两份分别放在天平秤两端,若天平秤平衡,则次品在未取的2个中,把剩余 2个分别放在天平秤两端,较高端的零件即为次品,若天平秤不平衡;第二次:从天平秤较高端的3个零件中,任取2个,分别放在天平秤两端,若平衡,则未取即为次品,若不平衡,较高端即为次品。
故答案为: 210. 【答案】270【考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解析】长方形的周长是30厘米,由长方形的周长= (长 +宽) 2可知,长 +宽的和是 15厘米;把15分解成 2个合数,即长是9厘米、宽是 6厘米,就是这个长方体的长是9厘米,宽是6厘米、高是 5厘米,再根据长方体的面积= 长 宽 高,代入数据解答即可解答】解: 30 2 = 15(厘米)15 = 6 + 9,6和9都是合数,所以这个长方形的长是9厘米,宽是 6厘米;9 6 5= 54 5= 270 (立方厘米)= 270 (毫升)答:这个长方体的容积是270毫升故答案为: 270试卷第 10 页,总 20 页11. 【答案】10,6【考点】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与体积计算的应用【解析】它的占地面积就是这个长方体的底面积,根据长方形的面积= 长 宽,即可求出占地面积,再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 ?,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即可解答】解: 5 2 = 10(平方米),5 2 0.6 = 6(立方米),答:沙坑占地10平方米,填满这个沙坑需要6立方米的沙子故答案为: 10 ,612. 【答案】12【考点】公因数和公倍数应用题【解析】要求至少要经过多少分钟又同时发车,即求6和4的最小公倍数;根据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即这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与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 6 = 2 3,4 = 2 2,6和4的最小公倍数为:2 2 3 = 12,即 12分钟;答:过 12分钟两路车第二次又同时发车故答案为: 12 13. 【答案】0.125,14,075,114【考点】分数的意义、读写及分类【解析】数轴是规定了原点(0点)、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在原点(0点)左边的点所表示的数都是负数,右边的点表示的数都是正数,这几个 全部在原点(0点)的右边,所表示的点都是正数,18化成小数是 0.125 ;0.25化成分数是14;12右边的 是0.75个单位长度; 1右边的 是114个单位长度;据此填空即可解答】解:根据分析填数如下:试卷第 11 页,总 20 页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5 分,每题1 分)【答案】【考点】求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解析】根据公因数的意义可知:公因数是几个数公有的因数,1是所有非 0自然数的公因数,据此解答解答】解:非 0自然数 1、2、3、4、5的公因数是:1;所以 1是 1,2,3的公因数说法正确故答案为: 【答案】【考点】因数和倍数的意义【解析】根据因数和倍数的意义,因数和倍数是在非0自然数范围内进行研究,以此解答。
解答】解: 12 0.3 = 40,只是 12能被 0.3除尽,不是整除;倍数是相对应整数而言的,所以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 【答案】【考点】染色问题【解析】把一个表面涂红色的正方体,分成若干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没有剩余,无论分成多少个,三面涂红色的小正方体都是在8个顶点上,所以总是8个解答】解:由于三面涂红色的小正方体都是在8个顶点上,所以,把一个表面涂红色的正方体,分成若干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没有剩余,无论分成多少个,三面涂红色的小正方体总是8个;故答案为: 【答案】【考点】旋转【解析】平移是指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方向作相同距离的移动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只是改变位置;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转动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叫做旋转,旋转时图形位置发生变化,大小不变,形状不变解答】试卷第 12 页,总 20 页解:由分析可知:一个图形只经过旋转运动,图形的位置变了,但大小不变,所以本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 【答案】【考点】分数的意义、读写及分类【解析】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 1;可以判断此题是错误的。
解答】解:因为真分数的分子比分母小,所以真分数小于1;因为假分数的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所以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 1故答案为: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 1 分, 7 分)【答案】B 【考点】旋转【解析】观察各图形,是正? 边形,就能被平分成? 个相等的部分,那么旋转角的最小度数为360? ,可据此进行判断解答】解: ? 、是旋转对称图形,绕旋转中心旋转120后能与自身重合 、是旋转对称图形,绕旋转中心旋转90后能与自身重合;? 、是旋转对称图形,绕旋转中心旋转180后能与自身重合;故选: ? 【答案】B 【考点】分数的意义、读写及分类【解析】求每段长的米数,平均分的是具体的数量3米,求的是具体的数量;求每段长是这根绳子的几分之几,平均分的是单位“ 1” ,求的是分率;都用除法计算解答】? 、每段长: 3 5 =35(米),故 ? 正确 、 1 5 =15,故 ? 错误 、1 5 =15,正确 、1 35=35(米),正确答案】? ,?试卷第 13 页,总 20 页【考点】奇数与偶数的初步认识【解析】根据偶数与奇数的性质:偶数就是能被2整除的整数,奇数是不能被2整除的整数,奇数+奇数 = 偶数,奇数 +偶数 = 奇数,偶数 +偶数 = 偶数,据此解答。
解答】解:如果 ?+ 2的和是奇数,则? 一定是奇数, ?2的积一定是偶数故选: ? ,? 【答案】C 【考点】简单的立方体切拼问题【解析】根据两个正方体拼组一个长方体的特点可知,拼组后的表面积正好减少了原来正方体的2个面的面积,所以此题只要求出小正方体的2个面的面积即可解决问题解答】根据题干分析,拼组后的表面积正好减少了原来正方体的2个面的面积,4 4 232(平方厘米),答:表面积比原来两个表面积之和减少32平方厘米故选: ? 【答案】? ,?【考点】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解析】观察图形可知,从正面看是2列:左边一列3个正方形右边一列1;额正方形靠下边;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是两列:左边一列3个正方形,右边一列2个正方形靠下边,据此即可解答问题解答】解:根据题干分析可得:所以从正面看是? ,从左面看是 ? 故答案为: ? ;? 四、细心计算(5+9+9=23分)【答案】解:39+49=791 -120=192014+15=9200.13= 0.00112-37+37=12512-12= 5118-18=54710- 0.3 =251 6 =1656+25+16= 125【考点】试卷第 14 页,总 20 页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解析】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变成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再计算;0.13= 0.1 0.1 0.1,由此求解;12-37+37根据加法结合律简算;1 6根据分数和除法的关系计算;56+25+16根据加法交换律简算解答】解:39+49=791 -120=192014+15=9200.13= 0.00112-37+37=12512-12= 5118-18=54710- 0.3 =251 6 =1656+25+16= 125【答案】解: (1)1112-34+512-14= (1112+512) - (34+14)=43- 1=13(2)2.12 +34+ 6.88 +34= (2.12 + 6.88) + (34+34)= 9 + 112= 1012(3)79- (49+13)=79-49-13=13-13= 0【考点】分数的简便计算【解析】试卷第 15 页,总 20 页(1) 根据加法交换律和减法的性质简算;(2) 根据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简算;(3) 根据减法的性质简算解答】解: (1)1112-34+512-14= (1112+512) - (34+14)=43- 1=13(2)2.12 +34+ 6.88 +34= (2.12 + 6.88) + (34+34)= 9 + 112= 1012(3)79- (49+13)=79-49-13=13-13= 0【答案】解: (1)37+ ?=5437+ ? -37=54-37?=2328;(2)?-310= 1?-310+310= 1 +310?=1310;(3)23- ?=29试卷第 16 页,总 20 页23- ?+ ?=29+ ?29+ ?=2329+ ?-29=23-29?=49【考点】方程的解和解方程【解析】(1) 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减37即可求解;(2) 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加上310即可求解;(3) 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加上? ,再同时减29即可求解。
解答】解: (1)37+ ?=5437+ ? -37=54-37?=2328;(2)?-310= 1?-310+310= 1 +310?=1310;(3)23- ?=2923- ?+ ?=29+ ?29+ ?=2329+ ?-29=23-29?=49五、动手操作(4+4=6分)【答案】试卷第 17 页,总 20 页解:画出三角形绕点? 顺时针旋转 90后的图形:【考点】作旋转一定。
